关键词: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霸 Joe Berlinger
《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霸》揭示了伯纳德·麦道夫臭名昭著的 640 亿美元全球庞氏骗局背后的真相,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摧毁了无数个人投资者的生活,他们曾经无
《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霸》揭示了伯纳德·麦道夫臭名昭著的 640 亿美元全球庞氏骗局背后的真相,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摧毁了无数个人投资者的生活,他们曾经无比信任这位受人尊敬的华尔街政治家。这部四集纪录片包含对举报人、雇员、调查人员和受害者的独家访问,并收录了麦道夫本人从未公之于众的视频证词,追溯了出身卑微的麦道夫如何成长为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权力掮客之一。通过创新的视觉手法和令人兴奋的金融惊悚基调,高产电影制作人乔·伯灵格(《对话杀人魔》《犯罪现场》《兄弟的监护人》)揭示了麦道夫欺诈性投资咨询业务的起源,并首次揭示了其运作机制。许多人一开始并不相信这场欺诈仅仅只是一个邪恶天才的创意,这部影片也将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霸》揭露了一群同谋者以及对麦道夫的可疑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金融体系,这无疑引发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这样明目张胆、破坏性极强的欺诈行为会再次发生吗?
《麦道夫:华尔街吸金恶霸》下载观后评论: 人一旦相信起来,就会暴露脆弱的一面。但人又是贪婪的,在听到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的时候,就想要更多。所以,人性的弱点无法超越,因为那同时又是人类寻找生存的机会的一部分。精神压力,真的会导致人死亡,在金融危机下,所有的人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不是你应该拥有的,你却拥有了,那就是昙花一现,因为东西和价值是有限的,你拥有了,另一些人就会失去。系统是一群人的群体决定,但是这个决定是无论如何都有缺陷,无法完美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群体决定导致系统暴露出可见性的问题,就像发炎一样,越来越多,结果人又做出更多带有人性弱点的人为决定去修补它,暂时性地东墙补西墙,但是东西就那么多,连CIA银行都无法控制的骗局,只有金融危机的爆发才被揭露,可以说这个系统的爆炸就是系统重启,贪婪累计到了极限自爆,让历史得以继续重演。
第一次深度地了解这个如雷贯耳的故事,才发现有如此多匪夷所思的细节,其中最意外的便是SEC有无数机会阻止更多损失,但尸位素餐的监管完全渎职导致大量无辜投资人蒙受惨痛损失而SEC还能全身而退,真是讽刺至极,要说没有暗度陈仓也很难让人信服。我记得在考英国的证券从业资格证时,专门有一章讲Financial Service Compensation Scheme,投资人最高可获得85k英镑的赔偿,在这样一个庞氏骗局里已经是杯水车薪,而一旦碰上SEC这样的神操作,这些精心设计的监管规则更显得无比虚伪。话说回来,投资者也并非都是无辜的,最大的几个原始投资者绝对是沆瀣一气,却轻松逃脱牢狱之灾,更别说中间各类作为中介机构的金融公司,是一种系统性地不作为,就像BFC中的系统性崩溃。人们总是重新站起又重蹈覆辙。
有些部分有点水时长尤其最后一集,那个演员多数时候也只需要带着高深莫测的表情在办公室单独踱步吧hhh。但整体还是清晰呈现了这个涉案金额巨大旷日持久的庞氏骗局,好过多数网飞纪录片。麦道夫做这一切的动机感觉还是心理因素,原本光鲜亮丽的一家最后落得七零八落结局也让人唏嘘,像是莎士比亚式的悲剧。除却因为贪婪不说破的人,也有人尽其所能调查过却难以避免,只能说如果投资项目too good to be true就定是假的。但SEC尸位素餐到如此程度,有那么多次揭穿的机会却仍然渎职,很难不觉得其中也有猫腻,最后却没有受到任何惩处,也是很讽刺了。
用最理性的去看这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旁氏骗局,其实想要识别并没有难度。但为什么能愈演愈烈?一是人都会产生自我欺骗的心理觉得高收益无风险是可行的。二是名人效应,导致客户,或者监管都会放松警惕,毕竟可是纳斯达克的前主席,难道还监守自盗不成吗?没错还真就胆子这么大。最唏嘘的就是这种贪婪又自大的反社会人格当然最爱的是自己了,自己能在监狱寿终正寝,想想一个儿子46岁自杀,一个48岁淋巴癌,自己老婆流落街头,相关牵连的基金经理几个都自杀,这种惨剧在花街一定还会不断上演的,因为人类就是这么贪婪。
监守自盗,官匪一家。SEC和华尔街是同样的career track, 怎么能负起监管职能。Madoff怎么看都是一个manipulative self centered a*hole, 居然可以charm/fool那么多人,对Madoff 来说应该很有成就感吧。片中采访的Madoff身边的人真的都是被他卖了还替他数钱的主。17层的员工都是没上过大学。应该说他很了解什么人可以任他摆弄为他所用。真是个人才。可惜命太长了。早一点挂掉的话就可以全身而退了,享受一个尊荣的葬礼。
梳理了麦道夫庞氏骗局案,但基本还是外部视角。那么大的资金池怎么分配肯定有更多的细节和内幕,也许永远不得而知了。按照片中描述,不是爆雷,麦道夫本人还是一直坚持在分红的,甚至也一直被压榨。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料。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什么样的盈利才是合理的?如果投资亏得更快会怎样?结尾几个不同的投资者的出镜也很有意思,也有盈利已经回本的。补个链接《欺诈圣手》
一个被媒体和监管部门造出来的“神”,看得久了,竟然连自己也骗了,真的不知道该说SEC是蠢还是坏,但大概这才是所谓金融大鳄们最喜欢的样子,只是可怜了那些将全副身家投进去的普通人。监管不严的金融机构就像个不定时炸弹,搞不好哪一天还会来一场诸如此类的大地震,麦道夫的纪录也未尝不会被打破。世上不存在无风险投资,吸烟刻肺!
整个过程你看着就觉得荒谬,手段没有很高明,骗子们也没有智商很高的样子,甚至还有点难以言喻的荒诞。那俩工程师早就知道这是个涉及百亿的骗局,最后就要了五万美金。然后很多人都提出这是骗局,甚至报纸都刊登了但还是没有让这个骗局倒塌。时局是一方面,更本质的还是贪。绝对赚钱的投资,皇帝的新衣。
在网飞一众片汤纪录片里算不错的了。麦道夫几十年左手倒右手也只干了做市商和对冲基金两项,至少没自己开交易所,肯蒙拐骗几十年不过集资19b,加上假收益账面一共才60多个b。FTX上市三年,集做市商,对冲基金和交易所的身份于一身,单日交易量就达到60b。真是时代进步了,韭菜更好割了。
叙事好顺畅。故事是典型的Ponzi,但身在其中的人看到的只有犹太人、投资天才、听证会成员这些贴在表面上的标签,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明明察觉到有猫腻却还是抱有一丝“这种倒霉事应该不会轮到自己”的侥幸心理。跟SBF事件太像了,期待网飞继续用这种纪录片形式普及金融诈骗知识。
真的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啊! 用冠冕堂皇的公司,金融大师的面孔来迷惑人,用最原始粗暴的方式来骗取人, 最后还说是因为被骗者太greedy 了! 美国证监局的不作为也是让人抓急,所以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富人坑富人,二个儿子被老子坑没命了,世上好的不真实的东西都是骗人的!老麦说资金池共190亿,报道说复利后648亿,纪录是干吗的不就是被人打破的!庞氏骗局永无止境!因为永远有骗子和有贪欲的众人!
在人人都对金钱权利和欲望贪婪成性的华尔街,所有的钱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有人赢就有人输。虚假的金钱游戏制造的憎恨和凶险,会将人的灵魂侵蚀殆尽,最后变成冷血暴戾的魔鬼,最后成为所有人的替罪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