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Enrique Salanic 饰)是一名19岁的青年,生活在瓜地马拉市,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在离开了何塞的父亲后,何塞的母亲终身未再嫁,因此,给她养老的沉重负担便落在了何塞的身上。比起赡养母亲,还有另一件事情让何塞更加的身心疲惫,那就是他是一名同性恋者,在隐藏这个秘密的同时,何塞还要想方设法的发泄深藏在内心里的欲望,充满了未知又惊险刺激的交友软件成为了他唯一的出口。
一次偶然中,何塞邂逅了名为路易斯的青年,一拍即合的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路易斯让何塞第一次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也让何塞对两人的未来开始产生了希望。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酷儿狮奖程力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欧洲电影联盟奖 威尼斯日最佳影片(提名)程力
第40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提及程力
《何塞》下载观后评论:
3星给电影,1星给这个国家。华裔导演镜头下的危地马拉同志故事,好像也是我看的第一部中美洲的影片,不同于刻板印象中拉美地区的热烈奔放,尽显东亚文化背景导演的含蓄内敛,使得故事看起来很平淡却格外真实。感觉找的应该是素人演员,却没有太多表演痕迹,尺度不能说大,但非常自然,仿佛演员完全无视镜头的存在。拉美的家庭观念太强了,加上非常虔诚的天主教信仰,即便母亲发现儿子的"不正常",也没有表现出很激烈的一面(甚至没有点破)不知是上帝宽恕从而化解了矛盾,还是导演的乌托邦期许。几次在交通工具上都是舒缓、温情、充满乡愁的音乐,让观众可以脱离"性别性向"去了解更本真的"人",以及Jose和男二初次相遇的镜头最好,视点从前者直视转而后者背影,非常勾人。迷失、麻木、忍耐、幻灭,是大环境下性少数的真实感受。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1775014.jpg)
片子的色调很阴沉,正如危地马拉阴郁的社会环境,正如何塞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正如何塞母亲对宗教的迷信加诸在何塞身上的枷锁,牢牢地困住了他。拦车招揽生意这一特定场景的多次出现阴沉沉毫无修饰地将危地马拉扭曲的社会现状表现了出来,就连本应最热情洋溢充满欢乐的恋爱状态都多了几分冷冽和提防试探。一面是爱人渴望希望想挣脱牢笼而爆发,一面是家人不遗余力的拖拽,最终连爱情这唯一一束阳光都匆匆熄灭,留下一片爱的荒原,何塞做不到像男二那样洒脱地放手,孤单着开始,自然也只能孤单着结束,看不到一丝希望。华裔导演确实把华人的一些文化和民族性格很成功地融进了镜头,竟看出了些华语经典老片子的味道,除了经济情况要好一些,我们的现实与此何其相似……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1883212.jpg)
导演应该很爱危地马拉男孩吧,为了讲故事在当地住了两年。两个男人互相抚摸舔舐伤口是全片最动人的一幕。这也意味着他们由性升华为对彼此的疼惜与爱。然而讲爱于两个底层男人而言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建筑工想要离开,男主为了陪伴相依为命的母亲放弃了爱。此后大概也就陷入了彷徨无依。失去了爱的男主眼眸空洞无神。后来也试着找过炮友,但再没有让他为之心动神往的感觉了。有的人有的感觉失去了不复再有。PS:理工男处女作值得鼓励,但呈现出来的效果有些粗糙(除非是很爱男主,否则很难引起观众共鸣)。建议导演多向娄烨《春风》《推拿》学习。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1854010.jpg)
导演用镜头跟随危地马拉一位十九岁的男孩,如同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展现了危地马拉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避开了同影常见的身份认同等常见话题,男主的同志身份在电影里甚至无关紧要,仅用于进一步勾画出男主迷茫的人生处境;电影里的对白略显生硬,但是几场戏拍得还是很美的,看烟花、骑车以及玉米地、玛雅遗址几场戏都挺有感觉,何塞、妈妈和外婆祖孙三代都曾被男人抛弃,这样的设定不仅有种强烈的戏剧性和宿命感,也侧面展示了危地马拉落后的现状,能走的人都在拼命往外走;导演居然是华裔,还是生物学博士,挺有意思的。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2175731.jpg)
和赵婷的《骑士》类似,这位海外华人导演的处女作将目光投向异域文化,故事具有人种学研究的意味。尽管导演花了不少功夫为这个剧本作准备,用纪录片式的镜头刻画处危地马拉这个贫穷危险国度的面貌,但是人物的感情表达依然具有中国特有的思维与价值观考量。这一点也可以在深受王家卫与侯孝贤影响的细节中找到落脚点。这完全有别于常见的拉美题材,缺乏热情奔放和激烈自由的氛围,却换上东方人的含蓄内敛味道,别有一番滋味。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1934446.jpg)
今天看了两部同影 一部是北欧小清新美少年 然后就是这部聚焦于中美洲贫困国家危地马拉底层同志的影片 风格可谓是大相径庭 一个是各种外部环境聚集于青少年性取向觉醒的一个点 一个是由一位底层同性恋劳动青年的生活散发辐射到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同样我就再找盛夏未来这部来对比(鞭尸)吧 什么时候国产电影能摒除掉那种故作高明的遮遮掩掩 那种无病呻吟的虚假滤镜?而我们曾经也是拍出过《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呀!
![何塞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209052532200422.jpg)
华裔导演,借鉴侯孝贤的经验,在最复杂的地方,拍出了一部视听相当纯粹的电影。它不只是关于同性之的情感,还有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这也是这一类电影的普遍诉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脱离泥沼,然后“径直地走出去”,一脸慈祥的何塞,就是那个留守的大多数。因为对话总是以沉默收场,所以镜头颇为跳跃,索性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也让故事表达成为了一种单纯的风景展示,成为了解危地马拉的突破口。
大量中景远景,大量生活情景再现;故事和拍摄好像都没有经过整合,就是拍生活再加塞对话,然后就这么放,情景拍的太像小说的描写,倒显得不知所云;这样的我反正是看不懂。甚少的人物交流,大量的生活镜头;少有的人物的对话还像是台词背诵,拍摄镜头也像在套模板,反正我是理解很难,看的很累,我是个看故事的,当我看不出,看不懂时,我睡得很香。而且电影就算看不懂,也可以让人莫名喜欢,不明觉厉。
无法割舍的亲情和毫不矫饰的离愁,因为质朴而动人,让那么多无病呻吟的故事在这个十九岁男孩的面前显得格外苍白、味同嚼蜡。配乐简陋但恰当,虽然剪辑糟糕,本来成品可以更具影像的美感,但或许缺乏设计的粗糙才真正地匹配这样一个即使正在真实地发生也难以被这个世界察觉的故事。所以我想应该感谢导演才是,至少有人看到了未曾被注意过在意过的人间悲欢。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国导演拍的拉美电影。贫民区刻画得很真实,也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这些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男孩Jose的纠结摇摆显得有些许冗余。一直在描写Jose的心理斗争和寻找,但是最实际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啊。即使最后找到了那个人,他会愿意抛下母亲跟他远走吗?怕不是又要陷入一个循环。还有那个餐厅女孩的后续,不够完整。
探求别处的光景、逃避现实的责任、承担强制的征令、寻回爱人的决心…都是可以离开的理由,但踏上路途的他们,没有再返回…城市扩张迫使夹缝中的人们自谋生路,今朝的欢愉足以掩盖明日的迷惘。前卫的巴士穿梭在宗教仍占文化主流的街道,载着一批批承载着上一代记忆与战争伤痕的人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爱在这片土地上,或许是良药,亦可能是牢笼。
虽依然带着点内战伤痕,但那已经是祖辈的,相比“正常性向”的奶奶和妈妈失去她们的男人,年轻的何塞在寻觅自己男人中那些看似无病呻吟的哀怨,还是独属青春的病痛吧。华人导演能把这种无病呻吟拍那么美,也是厉害。也在市中心广场捕捉到这个糟糕国度日复一日的抗议,2013年在危地马拉时,听人说这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是教育费用的9倍。
有些惊奇会有中国导演关注这么遥远的世界,可爱之处是看到了蔡明亮甚至国师红高粱的影子;可对比震荡(Temblores, 2019) ,虽然在片中也有提到上帝的拯救,但对极度宗教保守的地区讲述禁忌故事是一种挑战并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从这一点上看,青少年所带有的迷茫和无法肩负责任的年龄限制了、回避了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