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我复仇 你付钱 艾德温
1989年印尼西爪哇省,憤怒青年阿久四處找人挑釁較量,只為證明自己的陽剛男子氣概,藉以掩飾羞恥的性無能。直到他遇見帥氣剽悍的功夫女保鑣苡登,不打不相識的相遇,折
1989年印尼西爪哇省,憤怒青年阿久四處找人挑釁較量,只為證明自己的陽剛男子氣概,藉以掩飾羞恥的性無能。直到他遇見帥氣剽悍的功夫女保鑣苡登,不打不相識的相遇,折服不只衍生愛意,亦蔓延出恐懼。一首首情歌勇於表白真心、一張張烘焙紙傾訴情意,阿久是否能回應苡登的心情,找回自己的平靜?而兩人所需克服的,還有更巨大的創傷過去……。
第7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艾德温
《我复仇,你付钱》下载观后评论:
3.5,爱情故事往往是第三世界届民间传说或廉价电影创作的标准配置,在《我复仇,你付酬》中,导演艾德温恢复了这种录像带剥削作品中经典桥段的集合,并还原了录像带介质的视听质感,包括模拟影像与粗犷的电子音乐。和昆汀《杀死比尔》类似,叙事本身让位于某种亚文化电影史的恶趣味之展示,却在性别意识上倒转了这类影像被假设的菲勒斯中心,“性无能”不再是搞笑或对于阉割恐惧的剥削,而是实际的,阴齿式的阉割,在此之下过度的男性气质只能转变为暴力,气质如同杨紫琼的女主在影片中提醒我们这种行为的无性别性,两人的爱情永远建立在绝对的对等之上。在影片的第三部分,叙事主体彻底交由作为鬼魂与复仇者的两名女性,她们平行的共同点在于对于某种失去之物的祭奠,因此性别话语隐含地指向了对于苏哈托威权统治的历史创伤。
前半是有趣的,一股梦回邵氏武打片的影像气质,外加耿直到甚至十分感人的剧情,让男孩无头苍蝇一样的鲁莽变得可爱,女孩勇敢追爱的坦荡变得帅气。甚至连不够迅猛有力的拳脚,也史无前例地被我包容成一种“写实”。归根结底还是那种特别完整的复古质感,加上印尼风土人情画的新鲜劲。但中段开始节奏和故事突然疯狂脱轨,过分无逻辑的各种情节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不是有一堆私货急着卸,可咱这种不太了解印尼本土文化的老外又看不懂……豆瓣影评翻了一圈,似乎大部分人也在不懂装懂。总之最后好不容易看完,感觉有点可惜,原本应该是部会给我留下蛮深刻印象的佳作。不知过段时间会否有熟悉印尼历史文化的高人写影评出来解读下。不然男女主这段,总的来说还是颇为新鲜又真挚的感情,到最后没太看明白实在是好意难平……
#TIFF 2021# 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前获2021洛迦诺金豹奖。7分,想了想还是觉得可以给到四星。虽说恍似看了部50集连续剧,不过伊莱莎·希特曼领衔的评审团选出这么部women power的片子还是可以理解的。后半段(从闪回到1983年开始)开始各种灵异和轮廻之后,明显好过前半段(虽说演员年龄真的可商榷……),本片也确实可以当得起“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按语。对性和暴力的表现百无禁忌般地直白,也真挺有趣甚至可以说出色的;后半段又是个女性复仇片、情节剧和灵异故事的混合物,看着实在是挺愉悦的。故事反套路(也许是我不熟悉他们的套路)的同时其实有些线还是没闭合的,可能应该再长一点?
大量的类型刺激建立在历史阴霾下的疤痕上,爆发出来自泥土般的淳朴、可爱、真挚、伤感、魔幻和顽强;女主拉迪雅·切丽尔分外灵动,她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始终是一出动人的爱情悲剧,并让这情感在最后一幕的再度分别中达到顶点,男女主是否还能重逢,神是否还会庇护二人,我们均无从得知,但这一刻他们终于承认和铭记了彼此,以不再蒙受被动、欺骗与压迫的率真,在那一片黑暗当中,以一眼对望完成了真正的婚礼;另外说点儿别的,真的险些被“印尼昆汀”这样的策展宣传语或类似言论所误导,拜托,根本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好吧,都什么年代了,对昆汀的认知居然还停留在《无耻混蛋》之前……
我喜欢!怎么会有这么又港又台的quirky片啊!虽然在刻画和表达性与暴力时显得张力不足,远没有达到我预期中的Cult&B,但看完依然是有惊喜的。过程不疲劳,甚至还蛮有爽感。一开始还在想说“不会吧不会又是个关于dick和爱情的烂俗爱轻喜吧”,没想到竟然算是反dick反pussy的电影。即使对他俩的创伤设定我都没有太大感觉,但也能明显从中看出导演的野心,所以很期待他其他作品。btw女主好帅啊!不仅是很会打,还有她是个最接近能说服我说“身体和爱情都是老娘我的”这件事的女性人物。很有趣很有趣,特别是在看完腹中子之后。
66/100。#Toronto#单从个人的观感上来说,给本片金豹奖似乎还是过分了些,因为总觉得无论是在情节铺陈上、人物形象上还是整体氛围上都让人觉得不够完美甚至有些令人反感。但某些地方似乎又能品出一些导演的小心思,看似微不足道只能任人宰割的女性,却在本片中迎面撞上了所有的男人,完成了独属于自身的复仇。也许最后的酬劳并非如她所愿,却真正实现了那些过去不曾想象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可能连男人都无从做到。 @2021-09-11 04:04:15 @2021-12-23 01:32:28
建构于港产动作片的类型,透过一个烂俗的爱情 复仇故事,将印尼底层社会百态与性别议题刻画得活灵活现。男女主角的定位相当有趣,男人因不举而用凶狠的暴力来掩饰,最终因鲁莽出手沦为阶下囚。反观,女人不再是忍辱负重的角色定型,功夫身手、顽强意志不逊色于男人,更一意主宰腹中骨肉的命运。与其说像是女主角为了挽救丈夫颜面做出牺牲,倒不如说剧本暗中已置换了类型片中的性别定位。女人比男人更有智谋,更善用身体为武器,在情感与家庭关系中更 游刃有余,突兀而洒脱的结尾就是最佳证据。
初看即粗粝的第三世界电影类型,带着那么点非洲电影的野性和香港电影点癫狂。前半段看不出东西,到了后半段便有种泰国式的鬼魅惊悚和邵氏女侠的复仇反抗,融合了大量的类型元素还有着很解构的昆汀式美国叙事。在主题上还保持了对男权反抗的girls power的描绘,整体来看深度广度齐全但是场内的调度和信息难以接受,或者说是单一场景内丝毫没有铺垫镜头(这点就很像美国B级片)这就导致片子的表达内容和镜头不趁。找机会二刷…{生肉}
我觉得豆瓣评分低了,这部片子虽然剧情很不怎么样,但却是接近寓言的,如果光从灵与肉,道德与欲望的视角看,肉蒲团都能甩它一条街,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印度尼西亚的风貌,从细枝末节拼凑出政治格局与别样的民族风情,景语看多了,情语的门槛就高了,好在里面用了一些不错的尝试,卡车后面的画贯穿影片。其次是风格上零零散散,又是武打又是悬疑的,甚至是魔幻的,杂糅在一起说实话,真的不如何。
联想到我同样很喜欢的《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印尼电影里总是有令人着迷的法外之地的洇湿,抛弃了文明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只信仰原始的暴力和本能的生理刺激。但比起《玛琳娜》单纯把复仇类型片拍得好看之余,这里对于性别观点有更深的讨论,一个占尽了道德下风和男性自尊劣势的形象依然有扳回一城的机会和获得爱情的资格,且并非是利“他”的,而是悦“她”的,放在我们的舆论场里几乎难以想象。
一股上世纪末港台日电影的感觉,我却喜欢的不行;阳痿与武女的人物设定足够有趣,将老套的相互救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我们向当下复仇也是向过去复仇而这也是救赎的唯一方法。相较于平铺直叙的牵强,导演引入鬼魂来推动影片结构的闭合又是另一处妙笔。/结尾end换换打出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海边的安托万,oh,生活善待他们吧~/有那么一瞬间看女主就像看到了曼玉
港式动作片还魂于潮湿的雨林泥浆,摸爬滚打后,竟成就一段粗鄙、暴戾又温情的乡间野史肥皂剧。复仇的缘起皆是孽缘,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硬不起来的阳具全因还未放下,爱情的开花结果仅为引言,凋落的一刻才至高潮。别出心裁的选景构图塑造气质,再用散漫的剪辑调度消解设计感,情节的推进总在岔路口拐入意料之外的方向,一切平衡得恰到好处。
7.5/10。这年头一部认真的爱情电影竟成了稀缺品,真挚得可爱,傻气到动人。前半段是东南亚青年在快手上传爱情vlog,妻子出轨后的后半段是昆汀的决绝混合阿彼察邦的神秘,结局拉开窗帘一刹那丈夫回家美到惊叹。电影男女主分庭抗礼,不举的阳具是对男性为主导犯罪片的去势,这才是分手的决心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