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纳家族是一个封建和专制并行的家族,全家人都翘首以待着会有新生的男婴来继承家族血脉。天不遂人愿,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加入了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舞蹈剧团,并爱上了其中一位雄心勃勃的跨性别女星。他们不可能的爱情点燃了整个家族对反叛的渴望。当内心的乐土逐渐被外部的世界侵蚀,他们该何去何从?巴基斯坦申奥片,父权制社会下的边缘人物的写真。
第75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塞姆·萨迪克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塞姆·萨迪克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奖塞姆·萨迪克
《乐土》下载观后评论:
22年的最后一天凌晨看完这部电影,23年初在同样的凌晨时段才开始给它写点短评。最近几年的电影真的在努力突破类型片和文艺片的束缚,在有力度的探讨更广泛话题的同时没有放弃对电影美感的追求。这部电影连同乔丹皮尔的NOPE是22年给予我震撼最大的两部电影。再说回到该片的酷儿题材,首先,这部电影呈现的不是少数群体的意识觉醒,而是父权压迫下片中角色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逃避性。唯一的对自己身份有确定性的Biba在得知自己钟爱的Haider是通讯录时却流露出了鄙夷的态度,种种因素体现了“系统”对个人行为/观念根深蒂固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我个人认为影片中的性别符号是被打碎重组的。在剧情暗示Haider是钙之前,我感觉Haider仅是位温柔且没有传统“男性气概”男性角色…..写太多了…
这哪是乐土,这不海边的巴基斯坦么……好多人都在惊叹巴基斯坦电影都到这个水准了?我们呢!我们已经到过了呀,这不是刚刚冒头又走到谷底了么,跟许多领域许多事一样,过去的四十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小高潮又回到起点,只是皮囊看着不同而已,对于亲历者来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哈哈。至少作为过来人,我们不难理解如此深挖民族劣根性的电影在其国内被禁。当代社会中的有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旧制度的残余糟粕里遭受着文明带给内心的冲击,如果你是心有向往的人,一定不要开始第一步的妥协,那会像个黑洞,把你一直吸入到敌人舒适的环境里,逃离变成了自寻死路。一切要挨到你不再繁殖,成为最后的拉纳人,最后一代人,终于成为了没有“软肋”的一群人。
没想到能看到巴基斯坦的这种题材的电影,各种“敏感”元素,男权,同性,同妻,欲望,女权,宗教等汇集在一个电影里,比起窒息更像是被溺在泥潭里了,被渗透被一点点剥夺生存的空间。被包裹在父权环境里,海德看不见自己,穆塔兹不被看见,甚至穆塔兹最后手里拿着药自杀的时候,海德在边上洗漱也没有被发现,象征性的抱了抱她就走了。知道自己怀孕了,是个男孩之后她跟努奇说想离开,但是很快就中断了对话。最后穆塔兹死了,海德的哥哥还在絮叨为什么不再等一个月再死,为什么要杀死海德的儿子…终于,努奇喊出了我想说的,所有人都是凶手。为啥要叫乐土,是反义词吗。??????
我国有这样的电影嘛?在我的观影经历中没有。我国有这样的现实吗?有!答案是肯定的。小镇底下一批又一批的同志在城市的暗夜里晃荡,他们现实中可能有自己的生活,可能是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是一个小摊的主人。我们一次次在片子中发现自己生活的痕迹,他们把这片土地叫做乐土,同时也希望去寻找自己生活中的那片乐土,似乎繁衍下一代就是乐土,可能都不是吧。1、影片的完成度很高;2、结构十分完整,前后呼应,肯定不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突然的想法,即使有我相信也只是细节的修改;3、对于女性和社会,以及酷儿的态度都十分鲜明。不能想象这个是巴基斯坦的申奥片!
好犀利的電影,運用男性視角看女性困境。整個故事悲哀在:無論是深櫃男同、還是cisgender female,都從來沒把MTF當作是女性看待;而cisgender female本身又陷入另一輪困境——被剝奪擁有理想生活的權利、明目張膽地被推入重男輕女的社會環境、被永久鎖在家庭中、淪為生育工具。Haider對婚姻的所有承諾都沒有兌現,說出「逃離這個地方」是Mumtaz獨立意識的覺醒,但最後她也只能用自戕終結這一悲劇,就像Nucchi所說:所有人都是兇手。看完全片唐突感慨,哪兒才是我們的Joyland?
反抗父权的三个人,却成了相爱相杀的三个角色。好像只是想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却怎么就伤害了最爱的身边人。尤其女主,明媚地出场,有工作、做美容、拒绝生孩子,一步步走到最后一尸两命的终点。工作没了,爱情没了,想要逃离却又无处可去拖着行李箱又回来了。那个懦弱又出轨的男子,谁能想得到当初他会千里迢迢地敲响姑娘的家门绅士地问一句:你想嫁给我吗?如果不想,我可以拒婚的,你知道这个社会男子拒婚总比女子拒婚来得容易些…那份帅气,那份体贴,那份懂得尊重女性的个人意愿……我止不住的泪如雨下
扎实。在父权专制的大主题下多角度地呐喊人的自由,多重信息相互交织却又能不紊乱,导演功力确实扎实。然而在雨露均沾的表达下也造成了其叙事重心的摇摆,互有连结但离真正的深刻总有一步之遥的感觉。影像上很是美丽,夜景的巴基斯坦以及房间内射灯营造的暧昧都很亮眼,但依稀还是能看出处女作的影子。看前以为是男主的性别认同独角戏,看完才发现是个精彩的群像,尤其是结尾连结其二人的美好初衷深刻了其爱情幻灭的结局,那一刻心情是绞痛的,那一刻是属于电影的monment.
最后Haider与Mumtaz新婚前夕那段回忆,飙泪了。Haider坐了火车来到Mumtaz家门前,说他爸想让他同意这门亲事,但他想先问问她的态度。说如果她不愿意,他来拒绝,因为男性拒绝比较容易些。 Mumtaz惊讶道“问我?”,后来又问了结婚之后她能出去工作么。Haider回 如果你想的话,不过结婚后你出去工作了,我要做什么,家庭煮夫么。 Mumtaz回 如果你想的话。 哪怕是受害者,也都不知不觉成了父权制的帮凶。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困境,每个人都代表压抑的一方,女性,跨性别,父权,包括厌男症对于自身的疑惑,都展现在两个小时中,很真诚细腻的电影。男主虽然不是真正的完美男人,但在电影里他对于妻子的尊重对于变性朋友的接受与爱欲却都让他成为这片乐土上不快乐的“凶手”。喜欢电影里的失焦镜头,还有男主和妻子躺在床上背对背只卡两人一半的构图,还有最后男主终于到达那片海一步步走进海浪,岸上是老婆骨灰的镜头。后来,他进入海水中,变成了一块石头。
整个影片表现出过强的目的性。作为聚焦独立女性和跨性别者困境的影片,所有戏份稍多的男性角色都是多角度又纯纯的坏。重点说说男主,作为男同?似乎一辈子毫无主见,面对父权唯唯诺诺,唯一遵从自己内心的行为居然是出轨?且男主这种对男性身体的其他部位从未表现出一丝兴趣,只想被xx的设定,实在太令人作呕。男导演拍出这种内容,只能认为是刻意为之。节奏方面,前面过于凌乱和生硬,后面是舒服的。技术方面作为处女作没什么可挑的。
谢飞老师推荐,好片子。小国穷国为何拍出这么好的片子,我们怎么了?我想这个“好”是“真”和“美”吧,创造这些不需要多少钱,最最需要的是真诚耐心,付出足够多的注意力和连贯的思考。在小国穷国,尤其是没有什么崛起希望和压力的国家,人会比较有耐心和时间去思考。大国,充满了物质的希望,努力就会有钱,有钱就会快乐。还没有钱的大多数人,就成为浅薄之人。有钱的呢?怕是也不敢戳破这层纸,戳破了,自己也在裸奔,羞耻。
蒙塔兹 久违出彩又令人心痛的女性角色?? 父权制吃人 除“纯”男外都难以幸免 讽刺的是在一众受害者里甚至也存在食物链 对女性的傲慢、剥夺、忽视、攫取共谋将其杀害 即便小型家庭父权制的缔造者已失能失禁该系统竟也如此牢不可破 社会面的藩篱没有勇气又如何打破 这里同为受害者的三人指向了不同出路 一个尽享奔跑的自由后主动寻死 一个为懦弱忏悔只能转身向大海走去 一个则是强势反击果断告别绝不妥协
8.3/10非常有深度的一部女性电影,看似是表达男权社会,但更多的反而是一些女性意识的表述。面对丈夫的出轨以及家族的男权施压,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她不甘心于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不甘心于敷衍的过一生,很讽刺的是,在这个社会,在大部分人心里,女性有工作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反而是那些不断生孩子的女性才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印象深刻的片段很多,尤其是最后的一段回忆,又痛又美的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