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活埋
◎片 名 Buried
◎年 代 2010
◎国 家 西班牙
◎类 别 剧情/神秘/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7.6/10 (8.244 votes)
◎文件格式 XviD AC3
◎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91mins
◎导 演 罗德里格·科特斯 Rodrigo Cortés
◎主 演 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Paul Conroy
何塞·路易斯·加西亚·佩雷兹 José Luis García Pérez ....Jabir
罗伯特·帕特森 Robert Paterson ....Dan Brenner
斯蒂芬·托布罗斯基 Stephen Tobolowsky ....Alan Davenport
萨曼莎·玛西丝 Samantha Mathis ....Linda Conroy
伊芙娜·米诺 Ivana Mi?o ....Pamela Lutti
Warner Loughlin ....Donna Mitchell / Rebecca Browning
Kali Rocha ....911 Operator (voice)
Chris Martin ....State Department Rep.
Cade Dundish ....Shane Conroy
Mary Songbird ....411 Female Operator (voice)
Kirk Baily ....411 Male Operator (voice)
安妮·洛克哈特 Anne Lockhart ....CRT Operator (voice)
Robert Clotworthy ....CRT Spokesman
Michalla Petersen ....Nursing Home Nurse
Juan Hidalgo ....Kidnapper
Abdelilah Ben Massou ....Kidnapper
Joe Guarneri ....Additional Voice (voice)
Heath Centazzo ....Additional Voice (voice)
Michelle Hurd ....911 Operator (uncredited)
◎简 介
剧情
保罗·康罗伊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正在伊拉克工作。突然一天,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活埋于沙漠中的一口棺材中,四周没有一点儿动静。在他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一把刀和一个手机。尽管他正承受失忆症的折磨,但是他仍努力唤起记忆,终于,他很快就开始回忆起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
◎剧 照
一句话评论
《活埋》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棺材里,但是却聪明地寻得了一份空间去表现充满恐惧感的剧情,甚至动作场面。
——《综艺》
如果一部电影能让我对角色感同身受,真正的在情绪上驱使我在恰当的时段悲伤、激动,能够让我在观看影片时,一直坐在座位的边上紧张的注视它,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而《活埋》正做到了这一点。
——firstshowing.net
它新奇,它创新,它提供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充满创造力的导演,紧凑的剧本和天才的紧张氛围营造,这一切构建起了这部你甚至感到不会再见到第二部的精彩电影。
——aintitcool.com
幕后制作
鬼才导演的禁闭空间极端实验
在2010年的圣丹尼斯电影节上,一部小格局的惊悚电影《活埋》引起了众多观众和影评人的注意,并招来诸多买家,最终,在小成本惊悚片上战功卓著的狮门拿下此片,也让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走入人们的视野。实际上,西班牙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在电影界已经摸爬滚打十来年,其1998年拍摄的处女短片作品就曾经获得国内好评,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从事创作,作品也以小众独立制作为主,且短片居多,直到2007年才拍摄首部长片。罗德里格·科特斯也堪称电影界的全能选手,导演、编剧、制片、表演常常一人担当,更令人称奇的是,配乐、音效等环节,他也亲自上阵。此番,经过电影领域各类工作的锤炼,经过几部短片的实践和探索,他终于可以携好莱坞影星瑞安·雷诺兹,以这部《活埋》尝试开启自己电影事业中的新航程。
谈及这部电影和自己之前电影之路的关系,罗德里格·科特斯也显得百感交集,“这部电影实际上确实只是我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但是我可以声明,这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而已,甚至可以说是我将经历的所有未来的电影体验:在一个木制的箱子里拍摄整部电影实在不算一种常见的做法,据我所知,还没有人之前做过这样的事情。而对于一位导演来说,拍一部之前没有类似形式的电影,就算一个显而易见的拍摄动机,不是吗?!”
史无前例的棺材中的演技磨炼
这样一部极端化的禁闭空间电影,对于演员,显然是莫大的考验,而罗德里格·科特斯本次选择的是瑞安·雷诺兹,谈到他的这个选择,导演表示这一切都源自那部《九度空间》,“我在几年前的一次电影节上看到了约翰·奥古斯特导演的《九度空间》,在影片开始阶段我就被震撼的张大了嘴,接着便无法再闭上直到影片结束。他对时间的那种感觉相当有超自然的味道,他的表演天才自然的散发,但是我也同时认为我恐怕很难邀请到这样的演员”,但是事情的发展超乎了罗德里格的预料,瑞安·雷诺兹仔细读了编剧克里斯·斯帕林天才的剧本,看了罗德里格的首部电影长片,读了他的邀请声明,接着便决定与罗德里格会面。两人在洛杉矶会面,40分钟的会谈后,他们以友好的握手宣告了这次合作的达成。
罗德里格·科特斯对瑞安·雷诺兹的信任是有道理的,在《九度空间》(2007)中,瑞安·雷诺兹一人扮演了电视明星、电视制片人、视频游戏设计师三个角色,三个角色,三段各自独立的故事,彼此又看上去存在联系,这样的格局下,瑞安·雷诺兹仍然出色的完成了表演,足见其演技之成熟扎实。实际上,在加拿大出生的瑞安,在少年时代就进入演艺圈,成为童星,此后在电视剧领域锤炼多年,终于开始跻身好莱坞,在一些电影中出任配角。《九度空间》无疑是其演艺生涯重要的转折点,凭借精湛的演技,他也有更多机会在影片中担当重要角色。
这次在《活埋》中,尽管不必一人分饰三角,却又将迎来在木盒中施展演技的更大考验。对此,他自己也有充分的体会,为了体会那种感觉,他经常在家中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中去体会一种幽闭的感觉,“这部电影真是我拍过的最奇怪的电影,我将是这部电影中唯一的角色,但是我依然设法解决这样的困难,我会在家中有足够时间去体会这样的表演,当然,这不是说我会把自己活埋了。”
禁闭空间中的情绪体验
在这部电影中,罗德里格·科特斯试图营造一种不安和悬疑的氛围,一种不一样的惊悚感觉。为什么男主角在这样一个如同地狱一般的棺材里?他究竟该如何逃出这里?这部影片巧妙的制造了一种求解饥渴,观众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迫切的想知道真相。而实际上,同时,这个令人窒息的棺材之外似乎也正发生着什么,导演却让主人公无法体会,让观众无法看到,在这个幽闭的空间,观众的思维和视线也自然的被“禁闭”到主人公身上,进入他的大脑,去随着他体会这种恐惧。导演表示,这部电影实际上就在这个禁闭的氛围中,将人生中可能经历的情绪集中体现:痛苦,惊恐,绝望,平静,自我否认,暴力,恐惧,希望,悲伤,悲痛,愤怒,疲劳……人们会从主人公的经历中逐步体会这一切,直到最后一刻。你可能很难将这部影片与其它影片相比,因为他确实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甚至会被观众和影评人谈论若干年,而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惊悚体验,或许会给你以精神和情感上巨大的冲击,体会一种禁闭空间中的绝望,进而为生活在开阔的人生空间而感到一丝温暖。
花絮
·在2007年之前,罗德里格·科特斯的作品多以短片为主,而且常常短的令人难以置信,一部名为《Dirt Devil》的作品时长仅仅2分钟,这还不算最短的,《Dentro》更是只有1分钟时长。不过,罗德里格·科特斯的短片作品却以巧妙的构思获得评论界好评,或许也是在这样的锻炼和实验过程中,他才构思出了《活埋》这样诡异巧妙的作品。
《活埋》下载观后评论:
勉强及格。从头到尾只有雷诺兹在棺材里的画面,他能做的事就是打电话(因为把他绑架活埋的伊拉克业余恐怖分子需要他向外界求助,以勒索美国政府),这样一算洛诺兹打电话的对象一共分四种:亲人、公司、政府和恐怖分子,雷诺兹在这四个维度上的交错定位的过程就构成了这部电影叙事上的悬念,最终收束在无辜卷入伊拉克战争中的美、伊平民荒诞的悲剧命运上,用这个美国人在伊拉克立足之难的案例对伊战做出不详的预示——急于撇清关系的运输公司、语焉不详缺乏信心的救援人员,背后是美方无法掌控伊拉克的现实。剧本是有些宏观视角的设定,可太拘泥于一人一副棺材的形式设定,导致一些内容施展不开,未能进行更深论述。雷诺兹歇斯底里的演技不好看也不合理,整个过程就是持续暴躁到最后绝望缺乏变化,打火机耗氧量是个bug,另一个获救者的伏笔设计的精彩
![活埋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47610_idYV2lFTTuWGx3Z_1648671858/0)
相当大胆的一部电影。本片属于非常极端的密室电影,全程都是在一个棺材里,基本只有一个演员的表演,配角都是依靠电话的声音进行表演,真的是太有想法了。整个故事都很压抑,不单单是环境的狭小,还有人物本身的命运。虽然故事简单,就是伊拉克恐怖组织绑架了美国承包商,将其埋在地下,逼美国政府打钱换人,穿插了男主公司、家人、朋友之间的对话,而他们却一直在互踢皮球,最终用欺骗和谎言,将男主完美的活埋了,真是大大的讽刺,尤其是在结尾处给了一个光明的可能后,再次将男主狠狠拍下,实在是太狠了。道具也只有一部手机,一个打火机,一个手电筒,一个油性笔和一把小刀,却通过光影,让整个故事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视觉效果,都做到了跌宕起伏,虽然故事还是有Bug,但实在是太厉害了。瑞恩·雷诺兹也充分的展示了自己出色的演技。
![活埋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69522_ElGLHVVHRZCdp8a_1648671860/0)
好久以前看的,全程在棺材中演绎,很压抑但一点都不无聊,真正害死男主的不是这口棺材,而是推责任的政府,而僵硬的体制、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比恐怖分子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刽子手,置人于更冰冷的绝望。这样的主题在影片中被极端夸大:在paul自救的过程中,他曾拨打了911、FBI、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讽刺和有关部门的“踢皮球”。CRT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sorry”,营救人质小组人员在最后也说了声“I''msorry”。这样的“对不起”不仅充斥着整个影片,也充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君不见那些无力担当的人,以这轻松的三个字推诿了承担义务和兑现责任的一切可能。
![活埋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09278_u-NJs4gPSrKbFkD_1648671861/0)
牛逼!让我想起了狙击电话亭,狙击电话亭也是一个单一的场景,一个出色演员的独角戏……但至少还有别的人物登场露面……活埋就更加,怎么说,简化到了极致,完完全全是男主的个人专属舞台……太优秀了,表演简直没得说,非常有代入感,让人感觉仿佛也被困在了棺木里,那种紧张感,压迫感,绝望感,即使只是看着都深有感触……这过程中哀求,愤怒,恐惧,可到了最后,最后的最后,“好吧,好吧”脑子里就只有绝望,只有空白了,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最后的安排也很巧妙,紧张刺激中的希望铺垫了那么久,最后一反转,留给绝望三秒钟,直接结束。绝不拖泥带水,很干脆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很牛逼的作品,真的很出彩!!!
![活埋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64008_oKecZGRgTOe9vRi_1648671863/0)
瑕不掩瑜,虽然逻辑有些bug,但表现手法和男主演技很棒。重点:男主最后肯定没死,大家不要太丧!因为当年伦敦黑死病要求坑深6英尺,棺材盖离地面2英尺左右,也就是60厘米。还有一个豆友也在他影评里贴了干湿沙的分离深度,一般40厘米就到湿沙层了。首先只是绑架勒索,想要的钱不是命,谁有那个闲心像防止黑死病传播那样挖那么深的坑,另外蛇能轻松钻进钻出,说明上层沙的压强不大较为松散,再结合流下来的都是干沙,综上可判断掩埋的深度很浅,棺材盖板离地面顶多30厘米,流了一堆沙进棺材以后,上方的沙厚度应该只剩20厘米了。影片最后整个盖板压塌,只要男主闭气挣扎着向外扑腾一下,肯定就活了呗!
![活埋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20643__4onpDboSMWel2-_1648671865/0)
耳目一新的电影。一个男人,一口棺材,全篇只有一个场景,想要拍出富有戏剧化的电影,这无论对于导演还是男猪脚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看电影之前我猜测电影是通过使用插叙的叙事手法利用男主的回忆来展开剧情,但是电影却利用手机,火机,荧光棒等简单的道具使整部电影的剧情丰满和寓意丰富。男主通过对话一直在或生或死中徘徊,紧紧扣住了观众的眼球。移动通信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仅仅只是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并没有改变人与人交流的本质,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另一方面,本片的政治隐喻也令人绝望,或许你在当权者眼里的价值就只是一张选票而已。
这个电影里的剧情发生,进展,矛盾冲突,结局其实作为一部电影本身来说讲故事的角度和切入的方式很特别。我感觉相对于电影呈现的画面和对于密闭空间黑暗死亡和世界失去联系的恐惧,更能引发我两个大问题的思考。一,极端环境下的自我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剧中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做,做些什么来自救。二,关于人生活着的终极奥义问题,为什么活着,怎样的活着,活着时我们该做些什么。所以,这部电影很新颖的角度和极端的成本节约,其实带来的深层思考得出的结果才是比较重要的吧
蛇、密闭的空间、还有鬼,是我最害怕的三样东西,这部电影里出现了两样,一个理工男的严谨让我在观影的一个半小时中,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去理解导演在剧情上的良苦用心。我在意的是:第一、如果有一天你被活埋在一口棺材里,最好不要把打火机当火把使用,给自己留一口氧气,想办法逃生吧;第二、蛇可以爬进来,你的手机还有信号,说明老哥你被埋的不深哇,棺材板破了自己爬出来不行嘛?怕大晚上吓到人是不?第三、我始终都觉得男主是一个傻X,所以特别喜欢影片这个即充满恶趣味又腹黑的结局。
一黑到底,相当有力。打战了,卡车司机运着军火给军队去前线杀人,侥幸存活未死的敌人反过头来杀了士兵,绑了司机,又折磨死了司机,一切都结束了,军事承包商依旧从政府那领着订单发着财,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们只不过被恐怖主义小小恶心了一把,发财的继续发财,做官的继续做官,只有士兵和工人在前线送死,为了养肥资本家的钱包,垫高政客的座椅,身为分散的个体,别吃人血馒头,这点底线还是要有的,死人饭和战争财不好吃,吃到最后报应会到你身上的,如果你不觉悟的话。
小成本电影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了。第二次看已经没有第一次那种惊奇感以及融入人物心情的紧迫感。但全片一个演员一个场景,靠着一部电话将剧情串联起来也是十分大胆的尝试。矛头直指“国家作恶,平民买单”的悲惨现实。最后欧亨利式的悲剧结尾让生还希望直接被掐灭,被沙掩埋的死亡绝望达到高潮。公司急于摆脱干系,政府不断圆谎,进一步揭露了主题,与此同时,网络时代也让公民抓住了话语权,让其表达个人诉求的权利得以实施。
永远不会再看第二遍,看一遍已经遍体生寒了,我怎么也没想到连“马克 怀特”都是谎言。who cares,nobody.所以不要很天真,不要以为自己重要,不要把自己的命托付到别人手中,在安全的地方苟活到老不就不错了吗?太乱的地方的确不能去,亡命的钱不要赚,否则在最后一刻后悔那滋味得多难受,而你死了,只是报纸上一个数字,没人在乎你这个小人物,希望每个人这辈子都不要体验绝望的滋味。
概念是好的,执行力也很不错,但是当“活埋”这个噱头的吸引力消失后,盒中独角戏的这个形式和大段大段无聊沉闷的对话戏真的让人难以忍受,导演本身当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半段用了各种场外因素试图去拯救这个死气沉沉的故事,比如蛇,导弹,着火,像是失心疯一样抛出各种乱七八糟的炸弹,去吸引我的关注。但是很遗憾就像是裹有糖衣的药片,当噱头消失,电影形式上所暴露的问题是无法拯救的。
自我反省下,幸运和幸福油然而生。当我在某宝、某东遇到消费问题,当我生病寻医问药,当我饥肠辘辘,查找美味,当我生活不知所以,图个方便,一个消息或者电话过去,总能顺利的得到答案,即使需要多走两步,最终也能解决问题。看着男主,走投无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种绝望!真如他所言,“你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你说的简单,你不是那个被困在棺材里埋在沙漠中央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