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黑天鹅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译 名 《黑天鹅》2010年美国最新高分剧情惊悚片DVD中字
◎片 名 Black Swan
◎年 代 201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惊悚/剧
◎译 名 《黑天鹅》2010年美国最新高分剧情惊悚片DVD中字
◎片 名 Black Swan
◎年 代 201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惊悚/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8.9/10 (6,592 votes)
◎文件格式 XviD MP3
◎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1h 47m
◎导 演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主 演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Nina
文森?卡索 Vincent Cassel ....Thomas Leroy
米拉?库妮丝 Mila Kunis ....Lilly
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Beth MacIntyre
詹尼特?蒙特戈里 Janet Montgomery ....Madeline
芭芭拉?赫希 Barbara Hershey ....Erica
Ksenia Solo ....Veronica
塞巴斯蒂安?斯坦 Sebastian Stan
托比?海明威 Toby Hemingway ....Tom
Christopher Gartin ....Handsome scott
克里斯汀娜?安娜波 Kristina Anapau ....Galina
Marcia Jean Kurtz ....Costume Mistress
Adriene Couvillion ....Violinist
Deborah Offner ....Susie
Shaun O'Hagan ....Stage Manager
Marty Krzywonos ....Orchestra Conductor
Kurt Froman ....'Prince' Understudy (uncredited)
Eli Hershko ....Subway Rider (uncredited)
Patrick Heusinger ....(uncredited)
Tim Lacatena ....Ballet Dancer (uncredited)
Beth Laufer ....Ballet Benefactor (uncredited)
Matthew Nadu ....Shirtless Club Dancer (uncredited)
Ivan Paric ....Himself - Club Goer (uncredited)
Carmella Stolyar ....Assistant Stage manager (uncredited)
Melanie Torres ....Ballet Benefactor (uncredited)
◎简 介
剧情
妮娜是生活在纽约的一个芭蕾舞演员,和她的同行一样,妮娜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芭蕾舞。她和自己固执的妈妈艾瑞卡住在一起。艾瑞卡曾经也是一名芭蕾舞演员,现在她不再跳舞,但是为了让女儿能在舞蹈上有所建树,她对自己的女儿施行着令人窒息的管教。
现在,妮娜所在的芭蕾舞团要排演《天鹅湖》。导演托马斯?勒罗伊也准备替换掉原先的首席芭蕾舞演员贝丝?麦金泰尔,使用妮娜做为这出新演出季的首演演员。妮娜是他的第一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现在妮娜有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叫做莉莉的芭蕾舞演员一样用自己的表演打动了托马斯?勒罗伊。《天鹅湖》是一部对演员要求极高的芭蕾舞剧。女主演既要能扮演纯洁、高尚、善良的白天鹅,还要能扮演邪恶、凶线、狡诈的黑天鹅。
妮娜试演了白天鹅,她的表演相当完美,打动了导演;与此同时,莉莉饰演的黑天鹅一样获得了众人的赞赏。两个年轻的舞者在对角色的竞争过程中产生了令人不能接受的情感,而妮娜似乎也阴暗面--这种阴暗最终将会毁掉她的生活和才华。
一句话评论
不管是《红菱艳》还是《彗星美人》都没有《黑天鹅》这么令人坐立不安。如果你想在讲述芭蕾舞演员的影片中找到某种硬核的内容的话,那么《黑天鹅》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好莱坞报道》
阿罗诺夫斯基掌握了早期波兰斯基或者是柯南伯格的那种游刃有余,不紧不慢的拍摄电影的技巧。影片的后三分之一的那种令人惊悚和震惊的心理戏,像极了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和《罗斯玛丽的婴儿》。
--《每日银幕》
◎剧 照
幕后制作
从一个小小的构想开始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对芭蕾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是最近的事情,早在许多年之前,他的妹妹在学校里的表演课中学习芭蕾舞的时候,阿罗诺夫斯基就开始构想一部关于芭蕾舞演员的影片。后来,这个框架又融合进了一个摔角手的故事,不过由于篇幅的限制,达伦还是放弃了这个宏大的计划,先拍摄出了《摔角王》。
《黑天鹅》的大体情节,来自一个叫做《替补演员》的剧本。剧本的故事发生在纽约的戏剧界,讲述了一个演员通过角色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阴暗面。对于这个剧本,阿罗诺夫斯基的印象很好,他说:"这个剧本看起来有《彗星美人》的感觉,但是其中的惊悚元素又是彻头彻尾的罗曼·波兰斯基的面孔,那些双重人格和虚实莫辩的幻想和对手,又是脱胎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说集《双重人格》。"不过,对于这个故事,阿罗诺夫斯基并不是太满意,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直接切入一个演员的内心世界太过于唐突和直接。拍摄这部电影,最好的方式是让舞台上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有所呼应。阿罗诺夫斯基说:"如果舞台上的人物有了分裂的倾向,那么现实中的人物的分裂就可以更加完善而且有理由;如果现实中的人物有了分裂,那么也可以反过头来促使舞台上的这种分裂更为彻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缺一不可,这样讲述这个故事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到了《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于是便构想着要把故事的背景搬到芭蕾舞台上来。"在《天鹅湖》电影下载中,有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互为补充的镜像。对于阿罗诺夫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把《天鹅湖》放在影片中更为合适的。阿罗诺夫斯基说:"我觉得这出舞剧非常有戏剧性、也很有代表性。尤其是这样的影片能够营造出来一种狭小和逼仄的空间感。"
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之后,有很多评论文章称影片有波兰斯基和柯南伯格的感觉,实际上,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和文森·卡索也是这么认为的。波特曼说:"影片里的这种心理暗示和人格分裂,很像是《罗丝玛丽的婴儿》。"卡索则认为《黑天鹅》有着大卫·柯南伯格早期作品的影子。达伦则承认说,自己受到了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和《怪房客》的影响。
两个出色的女演员
2000年,阿罗诺夫斯基找到了娜塔莉·波特曼,告诉她自己有一个关于芭蕾舞演员的电影正在考虑之中,希望她能参演到这部电影中来。那个时候,影片的剧本还没有成型。阿罗诺夫斯基和波特曼说了讨论了一些影片中的场景和他最喜欢的情节设置。听了阿罗诺夫斯基的讲述之后,波特曼决定要在这部有惊悚情节的剧情片中扮演主角。
波特曼回忆说:"达伦告诉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对这部电影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在诸多方面都有开拓性的创意,比如影片展示了一个舞蹈演员的内心世界,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一个角色的两面性。无论是戏中戏的设置还是人物的情感,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在银幕上扮演别人,我也曾经有过崩溃和不适。可以说,饰演影片中的主角,让我有了一个反观自己生活的机会。"在确定出演这部电影之后,波特曼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米拉·库妮丝给达伦,她希望米拉能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敌人"莉莉。在一次非正式的简短了解之后,达伦敲定了由米拉来扮演莉莉。米拉说:"我的角色没有娜塔莉的角色那么复杂,但是她显然更有激情,也更有看点。如果说娜塔莉的角色是内向的、是自省的,那么我的角色就是外向的、是富有攻击性的。我和娜塔莉的角色是完全互补的。"
为了能在银幕上扮演好芭蕾舞演员,尽量少出破绽,波特曼和米拉在影片开拍前半年就开始了芭蕾舞的专项训练。她们要把自己的肌肉、形体和状态尽可能地调整到专业芭蕾舞者的水准。戏份吃重的波特曼最为辛苦,她每天除了接受五个小时的芭蕾舞训练之外,还要接受形体训练、游泳和气质训练等等。在开拍前,波特曼还特意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舞蹈编舞。米拉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有氧训练和普拉提训练,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在电影里完全展示出专业芭蕾舞演员的气势与素养。米拉说:"我曾经跳过芭蕾舞,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苦。当我们站在台上的时候,会跳就是会跳,不会跳就是不会跳。根本没有办法假装或者是做戏。身体的协调性、用肢体去表达舞蹈的内容和情绪,都是没有办法作假的。所以我们为表演这部影片做了长时间的训练,目的就是尽量减少破绽与遗憾。"
长达十年的等待
从看到最初版的《替补演员》的剧本,到达伦找到《摔角王》的编剧马克·海曼再次给他编写剧本,再到影片拍摄完毕上映,整整过去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达伦拍出了一部金狮奖影片,波特曼也在导演方面小试了身手。不过,要问这部影片为什么这么姗姗来迟,达伦会告诉你,还是机缘问题使然。
2007年1月,达伦曾经把一份有详细细节的拍摄计划交给过环球公司,希望能得到拍摄的启动资金。当时的环球公司给了达伦一个答复,他们需要达伦用短平快的方式制作出来这部影片,也就是说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影片拍摄完毕。不过,当时达伦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剧本,所以这部影片也就因此而在环球公司流了产。在这之后,达伦拍摄了马克·海曼的编写的《摔角王》。影片大获成功,在成功的刺激下,达伦再次邀请了海曼,让他将《替补演员》改编为《黑天鹅》。2009年6月,迟迟没有开拍的《黑天鹅》被环球公司周转了出去。进入自由市场的《黑天鹅》因为有着达伦和波特曼的号召力,而显得格外吸引人。很快,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看上了这个项目,并且投资给了达伦1200万美元。在这笔钱的帮助下,《黑天鹅》得以开拍。
2009年的年底,《黑天鹅》正式开拍,因为资金的限制,达伦在纽约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他在影片中展示了和《摔角王》极为相似的色彩和颗粒感,手持式摄影的使用精准地传递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苦痛。达伦说:"十年时间,我觉得这段时间让我成长了很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拍摄的经验和基础,我才能拍摄好这部电影。如果当时就这么开拍了,可能这部电影会非常幼稚和粗浅。"而波特曼则表示说:"十年时间里,我似乎又在演员这个染缸里染上了一层别的颜色,似乎离角色的内心又近了一步。"
花絮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认为《黑天鹅》和《摔角王》是姐妹片。
·影片中有一场两个女人之间的床戏,为了能让娜塔莉·波特曼不那么尴尬,米拉·库妮丝建议她在拍摄前喝一点酒。于是波特曼便喝了整整一瓶烈性的龙舌兰酒。在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波特曼不得不醉倒在床上。对此,阿罗诺夫斯基感到非常愧疚。
·剧组最早曾经考虑要在法国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拍摄全片。但是最终由于预算问题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影片最初的剧本叫做最新电影《替补演员》(The Understudy),故事全部发生在纽约大剧院内。阿罗诺夫斯基很喜欢这个剧本,但是建议要把故事改成芭蕾舞演员的生活。
·为了拍摄好那些发生在后台的故事,阿罗诺夫斯基特意在林肯表演中心的后台观察那些演员们是如何准备上场和下场之后的表现的。
·男主演文森·卡索把自己在影片中的角色比作纽约芭蕾舞团的编舞大师乔治·巴兰钦。在卡索的眼中,巴兰钦是一个懂得指导舞者的狂热艺术家。
·娜塔莉·波特曼推荐自己的好朋友米拉·库妮丝扮演莉莉。米拉·库妮丝从小就接受过专业的芭蕾舞训练。阿罗诺夫斯基用Skype的视频聊天就确定了让米拉·库妮丝扮演莉莉,没有搞正式试镜。
·影片的作曲是克林特·曼塞尔,他和阿罗诺夫斯基合作了从《梦之安魂曲》开始的所有影片。在《黑天鹅》的原声中,他使用了很多来自于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音乐元素。
·纽约芭蕾舞团的演员、编舞Benjamin Millepied,是本片的编舞并且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他也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男友。
·早在2000年,阿罗诺夫斯基就敲定了娜塔莉·波特曼来扮演影片的女主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曾经是扮演妮娜母亲艾瑞卡的候选。
·布蕾克·莱弗利为莉莉这个角色来到过剧组试镜。
·这是第一部没有演马克·马格利斯参与的阿罗诺夫斯基导演的剧情长片。
·在最早的剧本中,主角的名字叫做亚历山大。
【电影截图】:
《黑天鹅》下载观后评论:
我要给五分,做为阅片量为渣渣的我来说,不讨论有什么方面没到位。整个片子70%到80%都是近景的跟拍,然后就是考虑交代人物和环境关系用上全景,和个别突出氛围,用上了大远景。拍摄的镜头语言和他上部作品《梦之安魂曲》来说有相当大的改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高压极端情绪戏份。镜头都采取近景加跟拍的方式展现。而第一部戏只是少量运用且摄影机固定在演员身上运动很平滑。而这部戏是大量跟拍演员略带抖动拍的近景。还有就是我发现导演特别喜欢拍近景。另外就是,就配乐来说,占了整部片子的80%很多情绪点的音乐都渲染得非常好。还是和上部电影一样情色戏尺度和镜头准确度把握得相当到位。总而言之,再拍心理表现和精神分裂的戏份上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黑天鹅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42649_hGLsmeFaSguuCgL_1648772028/0)
适合神经质看的电影,说觉得无聊的那是不懂欣赏。古典乐贯穿全片,初觉有些过浓了,但随着荒诞、神经质似剧情推进,又觉得特别给影片加分。这该是怎样的人写出的超越文字表意的剧本,又是怎样的导演把控的如此的扣人心弦、多处不需要台词只需富有暗示的镜头语言来表达。芭蕾本身不是专业的不好评价,但替身不可能拿奥斯卡,女主是把自己逼疯着在表演呀,这比前几年小李子拍荒野猎人还要对自己狠。各方面都被征服了,第一次看电影有这种感觉,如果说药神是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特别好的电影,那black swan就如结尾女主所言,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太棒了,真的太棒了。
![黑天鹅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87625_2ErdSB8PRm6KZmZ_1648772029/0)
至美很难不撕裂,也很难不痛苦。摄影五星,配乐五星,剪辑六星。音画同步、节奏感和象征都做得非常棒,奈何还是略显老套。这个剧情撑死三星。三成爆裂鼓手,四成霸王别姬,剩下的感受是新的。对结尾的惊悚片段观感很复杂,可以是升华,也可以没有必要,或许几年后再看会有不同的想法。(看了一眼我是好友里唯一一个没给这电影五星的人hhh)
![黑天鹅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1111_Jdqz-7TIS2e3fqk_1648772031/0)
好气 全程被各种一惊一乍加上特效各种回头各种镜子夯到,敢情精神分裂就是自己吓自己吗,有点分裂的动机好吗,哪怕全员恶人也行啊 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严格但还算讲理的boss,寄予期望的前舞蹈演员妈妈,和一个跳的也不错的同事。社会不全是压力和竞争吗,真应该放中国来,还分裂,万物皆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编剧本儿真容易。
![黑天鹅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25420_sUfEiQcCSRSBepO_1648772032/0)
全无惊悚的意味,还停在让镜头突然出现鬼脸的程度来表现恐怖,精神分裂的表现张力也差点意思,但羽化成黑天鹅的镜头依然让人震颤。如果解放性观念就能演绎出邪恶黑暗的角色,听来也未免有些太可笑了。我只是想一部电影到底要承载什么才称得上完美呢,于结构解读中毫发无伤地逃遁出即可?心灵震颤过即可?我还真是不得其解。
![黑天鹅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92010_JcLQHNLYScaxC6d_1648772033/0)
前前四分之三都觉得女主好柔弱好爱哭,但当后四分之一的剧情展开,后面完全沉浸在天鹅湖里的女主和前面表现出的柔弱形成巨大的反差,看起来很过瘾。从没想过有一天芭蕾也能成为恐怖悬疑的素材,虽然恐怖但仍然美到最后时刻,黑天鹅扬翅谢幕时,真的仿佛是恶魔的女儿站在台上。白天鹅的柔弱和黑天鹅的魅惑被女主完美诠释。
太绝了太喜欢了,小时候第一次看还不懂,但女主在舞台上蜕变成黑天鹅的画面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为实在是太震撼了。重温又感受到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女主敏感怯弱的性格,女主母亲的控制欲和压抑的家庭氛围,都让我感受到自己童年的某些痛苦……最后黑天鹅在舞台上的那一段太有冲击力了没能在电影院里看好可惜
《梦之安魂曲》观影后补打卡。2010还是2011年冬天。在旧房子的小台式面前,套着羽绒背心,端着热水杯,吸着热气却汗毛竖起直嘶冷气。缩在椅子上久久,起身向客厅瑟瑟,对我爹说:“太可怕了”。But i like it. For me, the first truly THRILLER.
太棒了,最后上台跳舞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震撼。整部电影充满了压力感,来自优等生的压力,作为一个妈宝乖乖女,为了艺术必须蜕变,压力也是激发潜能最大推力。一般人是感受不到那种历经千幸万苦,为了获得成功那份迫切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的。女主角演的很好,白天鹅的高贵优雅,黑天鹅的不择手段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精神的动向照应着艺术的发展,不断地束缚、释放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在表演上有着挣脱牢笼的悸动,当最深处的狂热乍然散放完毕,最优秀的表演也戛然而止,接下来的便是越来越清晰的现实和越来越熟悉的自我。最后一段,戏中是白天鹅之死,在戏外,倒不如叫它黑天鹅之死。
这是二刷了,还是很震撼。尼娜的悲剧,源自她可悲的母亲。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压给自己的子女,还一直灌输着自己的悲剧是因为孩子的出现,这tm是多么的不公平!当然,强压之下,尼娜的纯洁幼小但又不愿受到拘束的心灵在迷茫和压榨和期许下变得逐渐扭曲。悲剧啊,但很震撼...
结合了穆赫兰道,未麻的部屋,钢琴教师中经典桥段,精神分裂的部分主要为了烘托影片恐怖和悬疑效果,但是内部逻辑混乱,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剧本写得也很一般,一些情节毫无道理可言,如果说是主角想象的,内部逻辑也说不通,就好像为了戏剧效果硬加进来那么几场戏来让主角进入危险
又一部我get不到的电影。要说亮点,大概只有芭蕾跳的还行,那也是替身厉害。明明是自小就有逆天资源的名演员,急于求成隐瞒替身拿了奥斯卡,愚弄评委的下场?看娜塔莉奥斯卡后接的都是什么资源,还用女权炒作,现在又回头讨好曾经不屑一顾的漫威。谁看了不说一句比电影精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