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延续《我们的故事》系列,第三部以1979年为开端,横跨十多年至1980年代末的流金岁月。讲述林家第二代和邻居们一同从甘榜搬入政府组屋后的故事,经历新加坡环境、政策和民生的大变迁。
在姐姐过世后,阿坤(李国煌 饰)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德士司机,和年轻一代的侄子顺发因为代沟常常发生冲突。80年代新加坡正实施多项改革政策,阿坤常常对政府的诸多政策感到不满,像是华文学校被迫关闭、新加坡精英制度等,结果决定和政府“唱反调”,成立反对党。众人的故事会如何收场?
《我们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下载观后评论:
我是有点小失望的,我为了看第三部,特意去重看一遍第一和第二部,前两部做得非常成功,但到了第三部,主题基本上已经换了,只是故事和人物接着前作,前两部有主角妈妈在,在"亲情"这个主题上做得非常好,但这一集他们四姐弟我是感受不了那种感觉。即使我不把这部和前两部做比较,单看这部的剧情还是不行,笑点不够好笑,泪点也几乎没有,而且主题『沉默的年代』也是在电影最后二十分钟才让大舅提出来,根本就是为了续作才做的,另外大舅的儿子们都很讨人厌,四个儿子都欺负过弟弟。这三星分数都是给情怀分,我真的特别喜欢前两部,这集我的看点主要还是看四姐弟长大后的生活而已,还有弟弟还是很不成熟,自己姐姐都保护不了还可以找到女朋友?实在不喜欢这样的人设 (不知道导演是否还记得其实还有一个姐姐是小时候被领养去的吗?希望五姐弟能重逢)
這一集的節奏順暢 也看得有感覺 衝突點也很好 但就是劇情太簡單了... 老實說沒有前兩集來的好 只感覺到這一集都在feedback丟給觀眾看 沒有把真正沉默的過程帶出來,台詞就只有在投訴把心聲說出來,沒有把問題帶給觀眾看...
這部電影其實有一個小bug點,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bug點上一集阿坤這個角色已經是有受到報應了,也會懂得做人了,我有點疑惑的是這集感覺還是前兩集看到那個牙尖嘴利 不顧場面,固執和脾氣暴躁的阿坤回來了...
如果是為了劇情靠李國煌給衝突點的話 我覺得有點刻意...這一集還算不錯,有點期待後面發生的故事,但我可能都已經猜到結局了...說不定到最後不好的事情和報應又發生在阿坤身上了
小骂大帮忙片。新加坡七八十年代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主要说国语的福建人家庭。前半截讲了个老港剧那种坏人坑好人、好人努力生活的故事,后半截转为讽刺新加坡政坛的反对力量。以穿插剪报的形式回顾了新加坡的建设成就;也算制造了历史感。片尾总结明确定调:成就伟大,人民幸福,反对是无理取闹的一小撮,发牢骚没有建设性。但如果抱着对新加坡历史的好奇来看,也会很想看下去。能对华校关闭,英文独尊,民众对新加坡强烈的精英主义的微词,民众对PAP的畏惧,祖屋生活等等有个浮光掠影但是直观的认识。拍和演都有点业余。
本片延续《我们的故事》系列,第三部以1979年为开端,横跨十多年至1980年代末的流金岁月。讲述林家第二代和邻居们一同从甘榜搬入政府组屋后的故事,经历新加坡环境、政策和民生的大变迁。
在姐姐过世后,阿坤(李国煌 饰)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德士司机,和年轻一代的侄子顺发因为代沟常常发生冲突。80年代新加坡正实施多项改革政策,阿坤常常对政府的诸多政策感到不满,像是华文学校被迫关闭、新加坡精英制度等,结果决定和政府“唱反调”,成立反对党。众人的故事会如何收场?【豆瓣】
看到结尾才知道原来还是要像1、2部一样拍成上下集上映。剧情还是太简单、太“伟光正”了一些,只是单纯为了衬托“国家发展”和制造剧情矛盾而设置一些桥段,比如让弟弟故意逃出去被警察抓、三姐被骗、表格的性格前后变化等等,根本经不起细推敲。而且剧情太多太杂,如流水账一般,很多剧情都成了断线,没了交代,比如弟弟跟女歌手刚相亲见面,下一个镜头就成男女朋友了。倒是后半部分阿坤要成立反对派,有了集中故事线并且侧重于喜剧表现,才多少好看起来。希望第4部能延续这势头。
前两部都看过,这个算是这个系列第三部了吧。这部没有前两部的女主了而是她的儿女们的故事。这部就是弟弟出完状况妹妹出状况然后姐姐又出状况,舅舅永远一个鸟样,欠揍欠骂的角色,弟弟因为学习不行英文不行学校里被表弟欺负服兵役又被欺负,是个倒霉催的人。新加坡八几年就明显看出比中国发达。弟弟一相亲就碰到梦中情人还泡到手了,学习虽然不行但是桃花运真不错。阿坤带头进军政治选举,新加坡虽然是多党制的,是有些自由民主的,不过反对政府可想而知他的结局估计不会那么好。
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看起来是那般的相似;小时候的我们-推广普通话,长大了,我看着暑托班的小孩都要学上海童谣。80年代中国家庭里姐弟兄妹大学中专之间的”相让“;以及近期中国吵得沸沸扬扬的”三孩政策“。如果时代是出闹剧,我希望我还是有选择只是看戏的权利;如果硬被拉去演戏,怕是戏还没演完,剧本就又要重改。最后结束前的两句白底黑字值得好好思考:大声呐喊敲锣打鼓就能解决问题吗?沉默不语明哲保身对国家有帮助吗?...
这一部彻底变成电视局,也改成了闹剧,失去了前两部的恬静温馨,也没有变得更搞笑,反而通篇大量的mv式转折和强硬bgm让我觉得聒噪和尴尬,动不动拔刀的大姐,老年痴呆般的疯狂舅舅。叙事太散,转折太硬。煽情太牵强。整个制作质量和情感浓度大幅下降。其实整个影片讲的就是几方人物不适应新加坡的新政策,所以舅舅要当出头鸟了,其实影片只放最后40分钟也够表达了,前面1个小时权当娱乐片,我觉得弄巧成拙。
虽然电影和前作一样,用不断的包袱和俗套的转折来推动故事发展,电影没有一味地歌颂,更多地展现了所谓精英制度下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下的悲哀,但一切小人物的牺牲都可以和电影最后一样“生活变好了,你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轻松带过,仿佛他们从来都未存在过,也从来无人在意他们的牺牲。这也是电影最大的缺点,最后竟然批评片中的小人物,强行变成主旋律宣传片,也不失为一种新加坡的魔幻现实。
第三部明显比之前两部要难看 可能是因为没有了招弟这个角色的原因 讲招弟下一辈四个小孩的故事 表哥真的是完全继承了叔叔的自私性格 也顺带再度显示了一下舅舅依然贪小便宜来蹭吃蹭喝 所以招弟小孩们还是过着很惨不太顺心的日子 不过胜在情场得意 都安排了感情线 开始了选举先为第四部埋下伏笔 并且看得出来铁定失败
还是原班演员,还是又好笑又感动,虽然感觉没有前两部那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好电影。大姐去世时候下一代的相处,是大女儿承担了起了这个家大姐的角色。他们已经进入到新加坡经济强盛的时代,英语越来越重要,虽然学校提倡说中文,但英语不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有时候墙上的海报跟剧情形成反差和讽刺。
“正如小舅所说: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它的事尽量保持沉默,我们一定就可以拥有平静、安稳的生活。”
当弱者遭遇不公平事件后便会听到周围人的“好意”劝告,要你用隐忍低头去换取虚假的宁静。
但我不愿意忍受这种生活。
闽南口音的英文很有意思,被粤语影响了的印度人的英文口音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