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米林宏昌 编剧: 丹羽圭子 / 安藤雅司 / 米林宏昌 主演: 高月彩良 / 有村架纯 / 松岛菜菜子 / 寺岛进 / 根岸季衣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画 官方网站: marnie.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4-07-19(日本)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回忆中的玛妮 / When Marnie Was There IMDb链接: tt3398268 初中女孩佐佐木杏奈(高月彩良 配音)深藏无限的愁绪心事,她与疼爱自己的养母赖子(松岛菜菜子 配音)也无法坦然相对。由于上学期间突发过呼吸的情况,于是杏奈利用暑假来到了风光秀美的北海道札幌市,在亲戚大岩清正(寺岛进 配音)和阿节阿姨(根岸季衣 配音)家疗养。在叔叔家不远处的溪地,矗立着一座老旧但风韵独存的西式建筑,奇妙的感觉令杏奈注意到了它的存在。某个夜晚,心情低落的杏奈划着小船超该建筑划去,结果发现本该许多年没人居住的房子居然灯火通明,并且她在那里邂逅了与之年龄相仿的金发碧眼女孩玛妮(有村架纯 饰)。相似的心境让两个女孩成为好朋友,她们依恋着彼此,却不知各自的心底隐藏着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因缘…… 本片根据英国小说家琼安·G·罗宾森的同名儿童文学改编。
《回忆中的玛妮》下载观后评论: 每一帧都是一幅画,环境细节刻画一如既往地美与真实。整体是个治愈的故事,全程笼罩着难言的悲伤。与其说这是一场与外祖母旧事的奇遇,不如说是杏奈在自我幻想中拧巴,寻找,安慰,面对,放下,自我和解的过程。玛妮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一个梦,是杏奈内心某种需求唤醒的一个梦,她的漂泊不安感始终想要找到一份心安,比如说领养阿姨的坦白补助金,比如说自己离奇身世背景,想要得到一份肯定,一份无关金钱的爱以及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人。不难看出杏奈的社恐使她无法与外界正常交往,那些看似热情或者正常的人都被她古怪的冷漠拒之门外,而这种古怪其实也被本人感同身受,自然同类相吸,总有与你相似相合的人,守在河边的摆渡人,后搬家来的小妹妹,写生的老奶奶,那些人参与或相信这个故事,也相信杏奈,杏奈与他们的相遇,是同世界的吸引。
刚开始看到Anna的形象和性格,和去年暑假来补习的一个六年级小姑娘很像,短发,性格孤僻,不和这边的其他学生说话,也不和老师说话,7月份的深圳特别热,她一直穿的长袖长裤,刚到校区衬衣背上总是湿了一大片,二次元喜欢看动漫,上课的时候喜欢画画,画的人物很漂亮,但是由于我的角色原因提醒了她上课不要画,不要玩手机之后,见到我就跑,偷偷通过她妈妈加我的微信,验证信息伪装成送外卖的,用的繁体字,我细想一下就知道是她了,微信上用外卖的语气和我说了几句,调皮得一点都不像她。我本就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有一句回一句没有深入。上周把深圳那边的学生和家长的微信大部分都删掉了,她也在内。去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会轻松一些。
影片颇有种先抑后扬最后来个大升华之感。全片都美似水彩画一般,特别有韵致。刚开始以为是描写杏奈和玛尼的友情,到了最后才知道是感人的祖孙情。影片中杏奈从关紧心门,到打开心扉,再到原谅过去的种种和接纳自我,最后“用幸福笑着面对未来”,这一条线刻画的非常好。她身边其实充满了爱,只是她关闭了感知的阀门,很高兴她走出来了,不再孤独。而玛尼外婆虽然经历了童年的不快乐和成年后的种种坎坷,她仍然想要杏奈用幸福的心态去生活着,这种人生态度很赞。很喜欢片中切西瓜和西红柿的镜头,很美好的夏天。其实最让我惊喜的是片尾曲“Fine on the Outside”, 很贴合杏奈此时的心声,循环播放啦~
4.5分的好片,看到开头没猜到结局系列,导演太会讲故事了,情感刻画的非常细腻。一开始只是觉得玛妮是比较孤僻的杏奈幻想出来的玩伴,结局才知道,玛妮是自己的外婆,主人公一直觉得自己爹不疼,娘不爱,所有的亲人都去世了,养母还背着她偷偷拿政府补助金,可能是因为补助金才养的她。但是从老宅里得到的笔记本和其他信息才得知,自己最好的玩伴竟然是她的外婆,外婆出生显赫,但过着并幸福的一生,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和疼爱,少年时一直被家里的佣人欺负,她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一直守护着杏奈,让杏奈知道,自己是一直被家人爱着的,不要带着感情的缺憾走完一生,重复她母亲的悲剧。
可能我没有经历过,我没法理解杏奈,明明大家都对她很好,心里可能有被抛弃的阴影,但是身边的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有领养她的阿姨,借住家庭的叔叔阿姨,还有村里的女孩子,都在努力给她温暖,努力治愈她,我实在不明白女主为什么要满身尖刺,对所有人都冷着脸,别别扭扭的,尤其是在她叫那个胖女孩肥猪时,我对她的不喜欢到达了顶峰,虽然敏感期会想很多,但是以恶意来对待别人的善意,还嫌阿姨啰嗦真的是不喜欢。我还是更喜欢小太阳一样的女孩子,不过这部片的内核或许是成长和改变,玛妮改变了杏奈,让她打开了心扉,但我还是觉得故事讲的乱糟糟的
吉卜力工作室的收官之作,导演是宫崎骏的弟子米林宏昌,影片有着强烈的吉卜力风格,温和柔暖的基本色调、童话般的背景、流畅的人物动作,给电影增添了许多了可看之处。剧情方面的话,影片前半部分的确让人看得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种观看百合电影的感觉,但后面高潮部分的真相揭露,我认为足以解释影片前半部分所描述的一切,也正是这个真相使得影片的主题升华,将小孩的叛逆期问题上升到家庭教育和亲情的主题。总的来说,这部片在最后部分还是成功打动了我,让我热泪盈眶,而片尾的主题曲也非常有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抛开那些专业因素(因为完全没有谈专业的资格啊啊) 这部绝对是我心中的神作 个人认为故事讲得很不错 最后揭晓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也蛮遗憾的 泪点低于是哭得稀里哗啦 最近打算三刷特别喜欢杏奈和玛妮的相处模式 比起朋友相处更亲密一些 尽管这似乎只是过去的残影 但是真的好棒吉卜力的风格真的好戳 再加上西方元素和漂亮小女孩 完全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绣花被罩白睡裙 金发碧眼小美人 简直了题外话→OST也非常不错 尤其喜欢《This Old House》 闭上眼睛就能看见湖边那栋有白窗帘的房子
:看到最后才总算看明白整部电影。依旧喜欢这种类型的画风漫画~夏日感满满。啊我好喜欢玛妮的人物外在好美就是我梦想中的梦幻小公主~ 也很开心故事的最后女主变得豁达释怀开朗了些 。希望内向不太爱表达的我们你们 都能慢慢去试着接受跟人接触 虽然我自己也在努力了 可时常还是会敏感的因为一些别人的行为 让自己原本打开的大门 又关了一小逢 太害怕自己把对方看的很重要 最后你并不是对方重要的人 就觉得好像恰到好处的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可以了 不必要太靠近了....
这部影片前半部分看出了穆赫兰道的感觉……估计也就我居然把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开头女主进入湿地古宅的铁栅栏门口,一下子就让我想到穆赫兰道里女主撞车后进入另一个女主房子的栅栏门口;还有离奇古怪的梦,梦与现实的转场也让我联想到穆赫兰道;而且同样是叙述两个女孩子之间的感情;甚至我觉得记忆中的玛尼有心理学的影子,穆赫兰道也是心理学的经典影片……但是一个小时之后就完全回归吉卜力经典的温馨了。我总觉得两部影片前半部分冥冥之中有联系,也可能是我过度联想了?
改编自英国作家Joan Robinson的儿童文学作品《When Marnie Was There》。女主幼儿时常听外婆在床边讲童年回忆,看外婆的旧照片,不知不觉印入了记忆深处。到了青春期交友抑郁,回乡下度假放松心情。见到外婆的老宅子,恍惚之间见到了当年的外婆,成为了朋友,经历外婆说过的事。在记忆中感受了友谊,懂得了原谅。在现实中也认识了朋友,理解了成人的困难,走出了抑郁。
很美的一个故事,总的说是女主从自我怀疑中走出来,迎接新是人生态度。其过程充满了童话感,我一开始看到的玛妮是一个幻想,是女主的分裂人格,后来以为是某种神秘力量让女主和玛妮穿越时间相遇。到最后以外婆玛妮在婴儿女主旁轻轻地讲故事说明了一切的故事。世界也许有些许残酷,总有人很温柔。再说几句闲聊,是不是每个村都有那个一个奇怪,被人叫傻子的人,不说话,小孩不是怕他就是欺负他hh。
非常能够理解有些人看的昏昏欲睡 而有的人看的哭哭啼啼的这种情况 我相信大部分离异家庭的人看这部电影 很能触碰到我们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童年的不完整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自己 在孤独的童年里 越来越孤僻 我们比谁都渴望被理解 被爱 从谷仓里出来的女主在雨中寻找消失的玛妮 喊出的那一句 为什么连你也要丢下我 为什么要背叛我? 终于 眼泪决堤的最后一丝防线 也被摧毁了
很久之前在日推中听到了电影中的配乐i am not alone和this old house,那时是高三,没有时间看电影,但这两首歌陪我度过了很多个低落的日子。高考结束后终于补上了电影,影片结束时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了出来,心情特别舒畅,细琐生活中的一切仿佛都变得轻盈了起来。不去想ta究竟是不是百合,单纯享受影片带来的治愈不也是很美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