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省港一号通缉犯 黄志强 (Kirk Wong)
数名广州通缉犯(于荣光)伙同香港犯罪分子,一起打劫旺角的一间麻雀馆,造案时不幸碰上调查的蓝帽子,于是双方展开激烈枪战。部分省港旗兵负伤逃回大陆,躲藏在惠东。有组
数名广州通缉犯(于荣光)伙同香港犯罪分子,一起打劫旺角的一间麻雀馆,造案时不幸碰上调查的蓝帽子,于是双方展开激烈枪战。部分省港旗兵负伤逃回大陆,躲藏在惠东。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督察洪Sir(黄秋生)接手调查,而中国大陆方面则派出刑侦科长王军(吴兴国)和他合作,由于彼此立场不同因此出现多次矛盾,不过两人终于仍成功地把匪徒缉捕归案。当中方在边境处移交劫匪与港方时,一班亡命之徒突然发难劫狱。洪Sir被匪围困,王军在眺望站看到,于是不惜闯入港境营救洪Sir,更把匪徒就地正法。港方人员到场时想把事情弄大造成国际事件,此时,洪Sir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承担一切。
《省港一号通缉犯》下载观后评论:
能打三星半。一上来人物冲突简单粗暴,秋生与上司及中港之间,尤其警匪之间连林仙女流也是拳打脚踢半点怜花之心没有。公安追人既不楼下留守还非要跃灯跳楼,完全靠动作场面带起节奏不能细究。情字一节完全是典型传统男女纠葛,秋生从连踢带踹到因乐而生怜惜,王军更是半点不解风情字字血泪,情感高潮处二胡吉他齐奏少年壮志不言愁声声泣血,真好歌,不过新词较鸳鸯蝴蝶派。至此男性形象饱满,也亏得前半段粗暴不带臧否,较之更现代的黑色电影处处留伏笔反而有背书之嫌。末尾越界救友虽有所铺陈但一般,官方矛盾及战友之情的刻画均不足以带起那段讲话,大圈仔竟然用投奔自由挑衅,为撕扯热血男儿情绪放大绝。看下来戏肉更在王军身上,连秋生这样的野兽刑警都像个华侨参与感不强。于荣光似乎一口北方话又入了港籍以东莞为老巢背景故事应有看头。
一部奇特的电影,虽然题材谈不上有多么出人意料,但是在当时的香港电影中如此大规模地对内地公安群像进行正面的描写还是有点令人感到吃惊的。特别是吴兴国和陈明真两个台湾地区的演员来出演当时内地的两个人物竟然没有什么违和感也确实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回到电影本身,故事展开的大部分环节都在内地,由黄秋生所扮演的香港警察在与内地的公安民警和唱歌女孩的接触过程中的所展现出来的变化,令人感到血脉相通与生俱来的亲近,特别是最后敢于冒国境法律之束缚只为追击罪犯快意恩仇的行动加上那句关于97之后的台词达到了画龙点睛之效。多次响起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曲调也是令人感到惊喜的一处细节。电影有碍于当时制作水平的限制,换在今天看来,也是一部不错的犯罪题材的商业片。
出乎意料的好看,第一次在影片里面看到将大陆警方和香港警察一起合作,而且大量的剧情在两方的合作中,特别重要的是并没有偏向某一方,在早期的香港警匪片中大陆一方一直都是属于配角的位置,给的描写和剧情很多都是开头或者收尾的时候出现。这个电影很大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将大量的剧情花在了两方合作上面, 最后一段拍摄的还挺感人,就是在深圳和香港的出口交接的地方,其中警察说:我们公安不懂政治,只晓得抓贼。1997之后没了这条界线,我们再不会自己人用枪指着自己人了。。。挺好的故事。 另外从动作设计和打斗的效果上面看,也是很肆意的,偏真实像。。。我觉得和省港旗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导演又是黄志强。。。
疫情之下,难得看到一部如此让人有荡气回肠感的警匪片。对于陆港两地警察的刻画都非常客观,没有多余的渲染。同时两种风格的对撞亦为故事提供了不少戏剧张力。其实更像是两位警探的故事,和于荣光扮演的、片名中的“一号通缉犯”反倒是关系没那么大了(这个角色有些脸谱化,不知是否刻意为之)。配乐十分惊艳,在这样一部几乎都在深圳取景的港产片中听到《少年壮志不言愁》那么首歌,别有一番滋味。最后吴兴国扮演的内地警察对着老黄饰演的带着点嬉皮气质的HK警探所说那番话,其实很感人也很暖。整体看来算是90年代中期很奇特的一部警匪片了。
太好看了!现在只见合拍片,却再也见不到两地警察合作办案的片子,更别提对“金色盾牌”的怀疑。吴兴国演大陆警察,可见他演《青蛇》是浪费了。于荣光演拿到香港身份的大圈仔,够寸爆。深圳是主要舞台,无论省港哪边,个体共同的敌人是官僚作风。剧本见微知著,黄秋生的黑胶和后面的伴奏呼应,吴家丽悲情角色也符合当时“流氓罪”的情势。罕见港片中对大陆不是群体性的嘲讽,而是抱以对个体的同情和理解,最后的台词真是让人眼热。黄志强的镜头充满张力火爆又鲜活,二胡和吉他共奏少年壮志不言愁激荡人心。啊,黄秋生,少年壮志不言愁!
香港警察(冒险不拘一格)和大陆警察(恪守程序正义)在行事作风上的差异表现很有趣,由此导致行动频繁失误,这种地域间行为方式的差异随着人物的交锋,黄吴分别不被体制所容的个性与情感的浮现,变成了个人和政治系统的对立,每个事件中往往有超过两方视角的更复杂的角力缠斗,以追求写实爆裂的手法拍出来非常精彩。就是真正“通缉犯”的刻画反倒没太钩上主题趋于刻板了。
深情之作。讲的是省港故事,演员更荟聚两岸三地,正气凛然雷厉风行的大陆公安啊,其中男一号王军正是由宝岛台湾的吴兴国饰演。"我们公安不懂政治,只晓得抓贼。1997之后没了这条界线,我们再不会自己人用枪指着自己人了。",同胞手足,情深义重,瞬间泪流。结尾别出心裁,陈明真在歌唱比赛上唱起《几度风雨》,真是最深情的祝愿与期待
难得97前的对大陆持正面态度的港片。片中黄秋生和吴兴国用二胡和吉他弹奏《少年壮志不言愁》甚是经典,而改的歌词也往统一的正面靠。片中“我们当警察的,不懂得政治。只懂得抓贼。1997之后,没了这条界线,我们再不需自己人拿枪对着自己人。”这台词,再对比下最近百万人上街范宋宗和当下的氛围,令人感慨~~
居然还蛮好看的,没想象中的糟,风格凌厉,节奏迅猛,野兽导演黄志强真可谓习得了麦氏兄弟的精髓,这不仅体现在它的故事选材上,连拍摄手法也甚是雷同,片中几段跟踪、驳火戏皆为过火,大胆程度媲美林岭东,但故事上就比麦氏兄弟差多了,政治方面也涉及得不深,而对于公安不过分抹黑和赞扬是最好的态度
港片难得一见不黑大陆的大圈仔题材,吴兴国大陆公安形象正义凛然;黄志强导演,情节依旧生猛残暴。劫匪拿枪顶住妓女下体,警匪交战驳火频频,都尽显野兽本色;情感上虽不及《O记》却也不失水准,黄秋生有情有义;对比同样残忍的麦当雄,黄志强胜过前者在于,他的电影从没有剥削知名女星的恶趣味情节。
黄志强94年三部片子都有故事,鼠胆龙威,O记。第三部很明显在映射张子强。整个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讲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安警匪套路。属于香港cult片的典型。吴兴国形象真的非常适合演公安(很喜欢这个人物),影片叙事角度:97之后没了这条界,再也不会自己人拿枪指自己人了。叛国,叛咩国。
擦,三观好正,配乐一直回荡着《少年壮志不言愁》,野兽导演黄志强主旋律,没丑化大陆,陆港合作抓捕大圈仔,吴兴国的大陆公安一脸正气,黄老师的香港警察也讲义气。跟拍、街拍镜头不错,吴兴国、于荣光、吴家丽的三角恋,黄老师弹吉他为妓女陈明真伴奏,继续唱《少年壮志不言愁》参赛,赞。
依旧是大圈仔的故事,不过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了内地,于荣光不管是演硬汉还是悍匪都有板有眼。除此之外依旧没有跳出港产警匪片的一些模式,只是在不断的重复和炮制。当然从视听层面和类型模式上来说本片算得上比较成熟的作品:节奏控制,悬念营造,追逐场面的展示都是这类影片的拿手好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