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缘》后,好莱坞继续开发亚洲相关影视:在英国演戏的四川妹子李坤珏(《浴血黑帮》《开膛街》)将出演Netflix电影《虎尾》(Tigertail,也是美国一个地点),马志(《降临》)已加盟。故事来自《无为大师》联合主创杨维榕,他的父母来自台湾,该片讲述台湾移民到 美国的两代人历程和内心联结:
一个叫Grover的男子在台湾出生长大,童年艰难的他抛弃了真心热爱的家庭,和一个女子真真跑到了美国,他跟真真之间没什么感情,但两人还是一起在美国寻找新生活。
后来Grover开始审视自己一生做过的和抉择,他是一个顽固的男人,他的女儿Angela已长大成人,也成了一个顽固的女人。父女俩压根没意识到他们俩有多相像,但最终,都后悔过、失败过之后,两人开始互相理解。
坤珏饰演年轻时的珍珍,一个安静、礼貌、不碍事的台湾女子,和Grover一起去到美国生活,对她来说很艰难。直到遇到了一个叫Peijing的朋友,珍珍才开始真正思考独立和自身价值。Grover的女儿Angela,跟父亲疏远又取得联系。马志饰演年长的Grover。
《虎尾》下载观后评论: 真的是。。。缺点太多了,大部分都出在剧本上,故事线主次不分,对话流于表面,表演流于表面,镜头语言流于表面,配乐流于表面。本来是个很好的故事,最后在奶奶的墓前,父亲的话最能点出关键:“你很像她(奶奶),你们都是坚强的女人。” 这话一出,三代人的挣扎,各个人物的成长,他们之间的和解,其实都可以以父亲的挣扎和成长穿起来了,让女儿的坚强更多点戏份突出,让父亲看到女儿的坚强并产生改变自己的动力,就像当初他是目睹母亲的坚强而心疼母亲,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做出了改变一生的选择那样。只不过在女儿的影响下再做出的选择,是对前半生的救赎与和解。多好的故事,那么多有力量的鲜活的人,就这么被差剧本和差导演和差剪辑给毁了,唉!!!急得我想给网飞写信重写剧本!【另槽: 不爱用洗碗机算是亚裔stereotype 植入嘛】
这部片也是近两年好莱坞华裔影视风潮,比较特别的是它描述的是华人赴美工作,遭遇到在生活与工作上的状况与心态,但这看起来是影片的表面叙述的内容,不过编导却又用了三个时空来转换叙事,看似完整描述了主角从小到中年的抉择,每次抉择其实也都带给主角生活的改变,而这当中又穿插每个阶段的不同女性,有外婆母亲女友妻子女儿这五个女人,这之间的相遇重逢生离死别的人生课题,也等于是用男主这趟人生历程来回忆,这看似结构缜密但却没能把内容掌握好,华人移民的甘苦看似重点实成影片背景,一样的设定如果换成其他情境依然合理,但既然编导又希望强调移民却没处理好,就像是影片失去了最重要的诱因与焦点,至于演员口音不符台湾中部的设定,在大架构剧情取向不准确的情况下,反倒已不是影片最大的问题与槽点了。
大致讲的还是一个叶落归根的故事,以片段式的记忆,呈现一部个人的回忆录故事;有优点,钢琴配乐的婉转悠扬既符合西方的审美,又不失东方的韵味,片尾处的那个框景式的取景非常出色,将亲情的传承如同相片一样留给记忆的深处;有缺点,一个童年说着台语的顽童,长大后居然改成了说国语,况且是与操着台语的妈妈交流时,国语与台语的穿插总觉得有些怪,此外台湾部分的演员表演的精准出色,而美国部分的演员表演上则显得格外的生硬,看上去不太像旅美寻梦的游子的感怀,反而像是一个“abc”的寻根的故事,李鸿其和马泰的风格反差极大,这让故事缺少了一以贯之的连续性,感觉上像是看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一样。说到最后,也没把传达的思想讲明白,台湾演员的部分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到了后面,却意外变得平淡了。
这是一个给你展示美国华裔如何在各个年龄段忘记丢掉自己的语言的故事:爸爸长大后学会普通话忘记了怎么说闽南话,老了之后学会了英语忘记了普通话,女儿小时候能听懂中文,长大后只会跟爸爸讲中文的故事。用这样的电影增加awareness增加文化认同,好可怜ABC.......严重需要负分功能。。。。and ABCs should stop pretending to be Chinese and really leave anything about Chinese alone, please.......
呜呜呜西装金丝眼镜李鸿其真的好帅哦!片子本身1.5星,李鸿其2星,综评3.5归3。其实这个故事有点像是拍同志电影用了个骗婚男角度但又想政治正确地“我们没有错,只是命运让我们错过”结果综合下来哪项情感都没有很好表达到的感觉。更别说这片子里大部分生脸的台词功底都不好,中年真真那口仿佛刚下播cctv的播音腔和那个老华裔阿姨的尬笑真的可以直接拿去做鬼畜……可惜了李鸿其和杨贵媚,不知道这种黄金搭档要轮到哪部片才能再共演。
喜欢这种节奏。名字是虎尾,主题是思念。感觉这电影的表达手法跟故事都跟另一部电影《花椒之味》很相似。都有讲到两代的理解的问题。但不一样的是,《虎尾》这部电影它更侧重于描写思念。一开始是对父母的思念,后来是对初恋的思念,最后是对家乡的思念。一层一层展开,节奏也不会太快。在电影结尾,看到男主带着女儿重回老家,原本无话可说的父女俩,如今因为家乡,男主变得乐道了许多。这个画面挺感动我的,眼睛突然就酸了。
也太平了.. 看了和没看一样 表演和台词太违和了 选角有问题 每个人物都不太对 台词明显是用英文写的 u never know ,never too late居然就这样直勾勾翻过来了 马泰念中文对白用的也是英文的发声方式 完全不对味 不过倒是浅浅地带出了华人家庭的一些问题 比如为了所谓生活结婚 对子女的不坦诚(不沟通 无法交流 通过钱来确立家庭领导地位 但实在太浮于表面了 一点都没有往下探寻
大概是我对tigertail期待太高了,开播前 亚裔电影+陈冲+李鸿其,tigertail贴满了标签,可是看完以后似乎预告片最好看。神奇的是这个美国华裔导演拍得最好的是前半段台湾的部分,可能多半归功于台语,以及他可能很喜欢杨德昌。然而到了美国,尴尬的台词,奇妙的逻辑让人迷惑。亚裔的身份认同跟内心的残缺没有关系,这个故事没有移民背景也可以成立,不是所有故事都能讲成The farewell
影片很美国化,标准呈现了那一代人,培养出了不会说中文的子女的困境,交流极其有限。另外,男主居然找了一个中文说得非常机器人口音的美国二代来演,也是很可怕了。美国电影刻画亚裔的通病,但是居然台湾导演拍的也是这个毛病,真可怕......当然,就像冯小刚《老炮儿》是给自己青春岁月的致敬,这部电影中呈现的两代人的价值观,虽然我都不赞同,但是呈现这样一种人生仍然是有价值的吧,值得反思。
為李鴻其、楊貴媚加一星⋯⋯印象中是導演改編家族故事,看完覺得他只是聽完、寫了這故事,實際上沒有好好地說它。移民造成的斷代不就是推力或者拉力嗎?完全沒怎麼提,就強行父女和解。剪輯感覺也有點稀碎,我喜歡快節奏,但很多故事或者感情還沒被觸碰到,就進入下一場戲。口音問題也很尷尬,我已經儘量忽略了那爸爸找李立群、樊光耀來演比陳慕義好吧??看完覺得很舞台劇。
不能因为近年来好莱坞的亚裔题材受到了关注,网飞就如此草率地赶制出这么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吧,在有限的90分钟里挤进了移民一代的成长与遗憾,移民二代的困惑与释怀,可这一切都如同走马观花般缺乏过程与细节,尤其男主从台湾搬到美国这个转折点交待地非常突兀,以至于情感都显得浮皮潦草,演员方面除了李鸿其和杨贵媚以外都比较生硬,美国戏看得人如坐针毡。
男主与过去,自己,子女和解,但是剪辑的真的很糟糕,上一部看【别告诉她】也同样是这种问题,移民之后的身份特别尴尬,两边都演不出来了。但这部问题更大,很多细节处理的不好,比如杨贵媚手受伤了,还在手舞足蹈,用筷子也很娴熟,还有一幕是更细节的,在便利店里面的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没有动过。等等,最后影片十分钟,倒是觉得不错,把憋着的都表达出来了
以为是不按传统套路出牌的父女情叙事 结果这个太糟糕了 前面来一点 疯狂回述过去 一个小时后又父女情吃饭冷漠脸 6分钟后fb勾搭老情人有说有笑 莫名其妙父女回去 亲情和感情两条线都糟糕 儿时讲台语 青年说国语 老了英文倍儿溜 和老情人这个用英文打字 见面说蹩脚普通话这个绝了 照理说谁不懂陈冲也得懂啊 她自己的台词都特别扭 唉 浪费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