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最新企划作品。
Jean要改造自己的家,多年旧物相继被清理出来。整理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属于前男友Aim的东西。虽然这些物件对自己毫无作用,但每一件所承载着那些往事,不禁令Jean思绪万千。为了找寻这些东西的出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时光机》下载观后评论: 极简主义的切入,就像平时一直奉行的一样。整理旧物的时候,总会留下一点纪念,可以让自己不要忘记的东西,不是因为不疼,往往是因为疼,要疼个无数遍,这样就无所畏惧了,这样就不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手足无措。但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有些人选择了彻底消失了一样。那样真的很伤人,所以那些东西我是要留下还是扔掉?即使是那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爸爸,他还是可触达且会回应的,他无情地表达了无需留恋,即便是人与人的和解最终无法达成,但起码达成了人与物的和解。而那些消失的人,不会回应的人,既达不成人的和解,也达不成物的和解。所以要怎么才能不去责怪?就像电影里的安哥一样,被那样空置在原地,逼自己继续生活一样,放下与放不下,那一大段的时期他要怎么和解。人是自私,但那些自私的代价是谁在帮忙承担?
三星半。SIFF 上海影城。以往电影节是开票了去上海影城看看有什么票,有什么合适的买什么。今年票少,网友转的上海影城的票有什么合适的收什么。这部是唯一一部啦。题材很好,表现太弱。刚好不久前看一个短片,主题很像,讲为什么不愿意抛弃旧物,因为那是我们的感情维系,没有感情的人更容易抛弃,恋物的人多是多情的人吧。更有时候,将物品尘封,是为了逃避,睹物思人,结没有打开,面对无所适从。努力找到一个恰当的安置之地,就是妥善处理一段感情,打开一个心结,有的应该绝然抛弃,让那个人永远过去,有的应该找到物主,重新面对,也许带来惊喜,再续前缘。我嘛,感情上的事从未后悔过~全都认真面对了,有始有终。一旦结束,什么都不会有。认真生活,赐予的力量会留给你,人生就是这样往前啊。
最后一段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很多事情当然可以和解,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但是Jean选择让它成为永远的遗憾,也许这就是她为过去而道歉的方式。当Jean打电话给爸爸以及小蜜来告别之时,她都差一点就要抛开所谓的断舍离,向内心缴械投降,可时过境迁,有些事注定已是枉然。物质上的割舍何其容易,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但正因我们是有感情的人类,所以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物质虽然冰冷,但它们承载的感情是如此炽热。而情感上的割舍总是如此痛苦,在挣扎尽头放下一切时,往往不是因为释怀,而是因为对人类情感的彻底绝望。人都是自私的,那是因为受够了情感的折磨。Jean想要一个极简主义的新家,她最后终于做到了,尽管当她拥有梦想中的新家之时,那里面空无一人。
“如果我们不学会遗忘,那么就一辈子都忘不了了。”一部情感上细腻饱满,能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泰国佳作。“扔掉老物件”这一切入点绝赞,对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辨也非常深刻。运镜和构图颇具巧思,配乐和选曲特别悦耳,几位主演的演技也是无可挑剔,印象最深的当数前男友的女友Mi和女主分别那段的表演,使人共情,催人泪下。唯一的问题在于过于缓慢的节奏,结尾也有点拖。很喜欢片中的幽默,几段也引发全场笑场,但放映结束后稀稀拉拉的掌声还不如《鹈鹕之血》令人有些费解。P.S. 英文片名“Happy Old Year”更加契合主题;导演纳瓦彭非常值得关注。#SIFF2020
给自己自我意淫找全家买单的借口罢了,仗着父母无条件的爱恃宠而骄,这房子你自己赚钱买新房怎么捯拾都没人管,但“什么极简,这是我家”;自己看着家里的杂物也无数次想收拾,但这毕竟是全家的回忆,由不得你做主。还有和前男友,这真的很绿茶的表现,三番两次地;最后酒店神来之笔,世界上不留痕迹直接扔东西的地方,酒店算一个,毕竟地儿不是你的,你也没资格;先斩后奏把家里的钢琴买了,妈妈回来就一走了之,这片子对我唯一的作用就是警示我不要和父母有这样的冲突,需要通过其他柔和的方式say no,剩下的,理解不了。
【奥斯汀】和女主茱蒂蒙·琼查容苏因真的太像了,真的有种看自己朋友演戏的感觉。只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大能接受电影传递的这个所谓【断舍离】的观念,电影始终没有交代她非如此不可的真正原因,只是借这次装修设计通过不同物件的处理来展现她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态度和选择,但是背后的整体逻辑是完全架空的,没有交代真正的深层次原因。而且这么做也似乎只能存在电影中的理想主义,生活中,谁要是擅自把我的东西都丢了,我不得和他拼命?当然,我也提倡【整理】,即日本5S管理中的第一个S,就是把有用的留下,没用的丢弃。
幸亏没复合加一星。铁三角耳机的广告植入有点硬。人的情感是脆弱而无法修补的,很多人是自私且迷恋形式的,无法背负伤害对方的愧疚感,仍旧试图从对方所谓的原谅找回自己内心的平静。片子好就好在揭示出伤口的不可愈合与时过境迁的麻木,同时也没有把剧情和角色导向温和而皆大欢喜的结局,甚至没有让主角的自私在短暂的经过这些之后得到些许改变。因为这才是生活恒常的状态。喜欢镜头缓慢地靠近角色的运动方式,温柔,从容,平静,深情。让观众一寸一寸地接近角色的情绪,深入到他们的过往心事。很精致而不落俗套的情感故事。
三颗半。没有想到这么新,一个概念拍成电影。一如既往故事顺着情感在走,围绕着事件也不算特别生硬,感情处理细腻。在泰国拍这样暖情的胶片冷调也很奇妙,也算是个人风格了。镜头之间链接很顺畅,摄影和声音的共同作用。运镜也很舒服,色调和美术统一舒适。处理特别新的元素也很顺畅这点奇妙,把自己偏爱的元素夹带也很顺畅。整体就是顺顺滑滑哈哈哈。局限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明显。顺利的共情体验范围较小。但现代生活元素这块又很容易吧,也是这些元素让故事很顺滑,即使本质上还是个很常讲的故事,很日常的元素。
影像有活力,很順,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不簡單。minimalism。無垢極簡美。整理術、斷捨離。物質剝離與纏繞的回憶,說是遺忘其實是爛在心裡。留白敘事、細節到位,點名近藤麻理惠,作為『打不過又不想言敗只好讓我悲劇英雄化』之假想敵。雜物堆滿的空間,做為實際心理狀態的譬喻。〈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原版?中段開始有點太拖。有些地方也太刻意,譬如前男友性格的塑造。數位化時代的回憶新解。看到尾段的母女世代辯論,突然覺得有做政治解讀的可能性。
7分吧!本以为单纯的是关于两人之间的纠纷故事,没想到还有家庭,镜头可以看出是比较克制的,音乐好听,管弦乐器特别能和回忆串联。到最后女主还是没能甩掉过去啊,世界是内心的外显,我想想要断舍离的人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反向形成,因为不敢触碰所以索性丢掉,而不是去审视,去面对。男主的话还挺好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可改变的过去和羞耻感和歉意的,这不能改变。很心疼妈妈,被迫丢掉了钢琴了,唉,感触还挺多的。真正的坦然就是不管再乱都有自己的内心的规整吧,而不是简单的干净整洁。
在“断舍离”精神的背后,其实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焦虑。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越来越容易被海量的信息和品类繁多的物品所吞没,进而却发现自己失掉了时间和行动力。“断舍离”主张将物品减到最少,可支配的时间会增多,丢掉不必要的杂物,这样才能夺回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断舍离”固然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整理空间、工作生活,但却并不能完全解决我们对生活的焦虑和无力感。就像片中Jean的好朋友说得那样:“扔掉一件东西很容易,但忘掉一个人却很难。”
☆:4-比导演上一部作品给我的观感要好很多。断舍离之残忍在影片中被比喻为“灭霸打了个响指”还挺形象的,不过更有趣的一个比喻是“就像盗梦空间一样”,某个观念被植入脑子里(断舍离这个概念本就是如此,你还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这个概念的吗?为什么这是一个在当下已经被世界各地接受的观念呢?)所以除了很细腻地讲述了物件承载着情感与记忆之外,事实上我觉得导演捕捉到了更多:一种当代性,以及其加诸代际、身份与地缘问题之上的影响,这或许是可以被讨论更多的地方。
看的时候其实想到一个奇怪的桥段,《武林外传》里小郭离开了,秀才为了忘记她就烧掉她的东西,佟掌柜说烧掉这些有什么用,你的脸她亲过,你的手她拉过,你能把它们剁掉吗。旧物只是开启那段尘封记忆的其中一把钥匙,或许到什么时候,一段声音、一个气味触碰到心里的那块地方,所有记忆又会变得鲜活,而它们是不会因为丢弃旧物这样表面的举动被忘记的。母女俩一个想忘记一个想记得,两种“自私”又无法做到不互相打扰,像这样难以化解的矛盾是不是最后只能成为心里的一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