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貌似耶稣的小偷(Horácio Salinas 饰)从儿童们的石块击打中醒来,与一个无手无脚的侏儒结伴进入城市。城中正进行一场疯狂的庆典,一些人被杀死,鸟雀从他们的枪口中飞出,大量蟾蜍穿着印第安人以及欧洲殖民者的服装在混战中被炸的粉碎。小偷从几个罗马士兵打扮的人手中接过十字架,又被他们将自身的形象制造成无数模型……小偷在众目睽睽下爬上了一座能生产黄金的高塔,塔内的术士从小偷的粪便中提炼出了金子。术士用占星术确认了几位门徒,他们是生产面具的商人、武器商、艺术家、玩具商、政府顾问、军队长官和建筑师,七人分别代表不同的行星。术士把这些掌控国家的人物积聚一起,抛弃一切之后向传说中的圣山进发寻找不朽的秘密。
《圣山》下载观后评论: 脑回路停滞五分钟,这是我目前看过最哑口无言的神作。一部电影下来我喜欢的脉动都让我想呕,我已经开始质疑这种寡淡的塑料酸味凭什么存在,我为什么不打倒它?喝饮料这个举动我为什么要做?饮料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对吗.....噢这几句发问不痛不痒,《圣山》好似一场波谲云诡的邪教演出。谢幕后,所有人都会被佐老的“神经美学”洗涤心灵(躺平)那个,我本来想说——看完老子再也不要交配了!滚!(消音哔哔哔)真的灰常喜欢那几坨穿着小衣裳的蟾蜍和身体里飞出来的鸟儿,爬满树的白鸡,捕鸟蛛和蟒蛇,还有那头因吹死挺的机器,但所有摆弄人体的段落都让我羞愧至极。不是字面上源于我本人的羞愧,是作为人类这个物种俺已经被佐老洗脑洗脏了....丢掉惯性对电影十拿九稳的看懂欲,我被他敞开的、超越感知的、毁灭而又再生的美学表达惊叹的五体投地。
看这部的契机是最近意识到山和树作为元素反复在许多作品中出现,再加上本片明艳的色彩和出色的构图十分吸引人,视觉上和《石榴的颜色》相媲美。在诡谲的镜头布置和场景设计的基础之上,还多了条明晰的寻找“圣山”剧情主线,不算晦涩难懂。Jodorowsky的邪典电影的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宗教和政治隐喻,将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杂糅,观感如同吸食迷幻药。结尾一个由场景到片场的流畅zoom out,将观众一下从虚幻的影像拉回到真实的情景,讽刺的是这个情景也是建立在虚拟的影像的基础上的。很难说J想表现的是信仰背后的虚无还是虚幻之后的现实,或者现实本身就是架构在虚幻之上的。片中出现的许多元素可以从任何角度来解读,只是观众永远都不会完全理解创作者的想法。J的风格受到早期经历和职业背景很大影响,哑剧、宗教哲学、精神治疗
过于抽象化、符号化,且让形式大于了内容,影片似乎变成了一场癫乱的装置艺术记录影像。主题过于晦涩,癫狂举止和布景让影片反基督教的邪典气息扑面而来。西方已有诸多电影提取出宗教内核,进行重新包装。《圣山》更进一步的是将讽刺纳粹和基督受难结合在了一起,诞生于苍蝇之间的假基督,被群石击打中醒来,受难时他的西满是一个无手无脚的侏儒,游行之时的被血腥剥皮的鹰旗,纳粹奸淫之时庶民的软弱…这展现的是群众基础上仪式感的暴行-从众催发丑恶的灾难这对能指和所指关系。而蟾蜍身上的兵刃和装饰又难免不让人想起美洲的血腥征服史,人类的丑恶行径则又被巧妙的隐喻出来。提炼出粪便金子后的七大星球的转盘游戏,则象征着一种行为上的不确定性,却都有着丑恶的共性。佐氏继《鼹鼠》后开始更加风格化和极端化,他带来cult片艺术上的重新定义。
给佐杜洛夫斯基倒立磕头!打破第四面墙的一瞬间登时尖叫,到底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这样坚决地自我毁灭,几秒钟内摧毁了整部电影,并且告诉我们,为了打破幻觉,不仅要甘愿跟随电影苦行,还要亲手丢弃电影,因为这一被我们用来抵达真实的工具,恰恰是虚假中最虚假的?当然,人类对这样向死而生的信心早已并不陌生:在亚伯拉罕向上帝献出以撒的时候,信仰的自反性就在神话和传说中种下了种子(无独有偶,这一幕也到达圣山顶前的告别仪式上重现)。而一个更好的例子则是《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佐杜洛夫斯基的神力也就在这里,在以精神分析,超现实主义,反乌托邦为表的西方符号系统下,是自然神论,神秘学,大乘佛教,天方夜谭式奇观的泛东方哲学作为骨肉,再加之西班牙语使用者对传说特有的敏感,影史的一味毒药从天而降。
耶稣无意醒来:流血的尸山无处不在,关心舆论的路人及媒体和肆意荒淫的军队代表的政府权利相勾结,背负十字战衣的美军蟾蜍攻击墨西哥的蜥蜴白城,出售基督的骑兵骗取耶稣的劳动制造假模具。耶稣只能愤怒和吼叫,带着假体走向教堂:和基督神同睡在棺材的伪神父,信仰基督的妓女,一群以宗教为保护伞的享乐主义者,只看得到自己欲望的恋童绅士。耶稣亲自毁掉自己,又企图爬上高塔证明自己。但他被术士安抚,被引导说服和八个代表社会最突出和严重问题的人一起出发寻找圣山。战争、教育、 淫欲、金钱、权利、虚伪等等,在追寻根本不存在的信仰途中被施行了消解和抛却的"圣礼"。包袱一样扎根的侏儒人是最脆弱和沉重的稚嫩思想。而最后一切信仰由真实的罪恶现实摧毁,人们仍旧要回去,耶稣和爱他的人离开。哪里是一堆的隐喻,分明是赤裸裸的准确表达。
最后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拍电影呢逗你玩呢佐老我服了你叫蛤蟆模仿殖民者进攻金字塔然后被炸得四分五裂血溅当场太搞了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饕餮视觉盛宴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给你拍出来了不过叫小女孩露点太夸张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骚的操作用了一个耶稣故事的壳塞了很多自己的私货而且最后叫耶稣回家结婚生子去了真的不带这样玩的!我第一次发现黑人女性也可以如此性感看来佐老深谙这方面我想让他去拍沙丘该可以拍出多么惊世骇俗的场景啊可惜没有如果而且林奇的版本我觉得也不算差中规中矩而已中间有一大段在痛斥拉美的军事独裁政权屠杀年轻的革命者胸口飞出的鸟儿象征着和平的希冀这画面将会在电影史青史留名在奇幻电影的盘点中这部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后来者例如寺山修司难以望其项背
大师炫技作,感觉是导演把自己各方面的脑洞都融于一体然后以这部片作为载体,有种带着大家一起嗑药的感觉,电影技巧和美术价值超过精神价值。以及我认为所有在艺术之外的拔高调都是牵强附会,导演(很大可能)根本没考虑了那么多,隐喻当然有,但更多的是模糊的想法,甚至纯粹灵光一现。结尾突然告诉你“哈哈其实我是有主题的”,而且主题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觉得自己被摆了一道。还好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纠结“意义”,没有试图寻找那些疯狂的侵入性画面“想表达什么”。我觉得看这片子真的只有承认无意义才会收获得最多…话又说回来,中间介绍那九个人的片段简直太精彩了,哪里看得出来是将近50年前的故事哟
如果不是导演的脑子里住了一窝疯子,那就是我的脑子里住了一窝疯子。配乐太好了,随着鼓点节奏加快,心跳也被这样撩拨起来,看得出导演的野心,也看得出对宗教、战争、性、工业时代的艺术、性别阉割等各种各样在人们心目中或污秽、或神圣的领域的嘲弄和反讽。其实这部电影倒过来看,就是圣山了,但整个电影是从超现实回归现实的过程,让耶稣变成普通人的过程,因为教堂里不需要耶稣。最终朝圣的过程就是消解的过程,到了山顶才发现,原来山顶等待的圣者只是一具具空架子。而人永远都不是空架子,他们的身体里住着糖果、草莓和白鸽。
98/100“我承诺告诉你们伟大的秘密,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这是我们冒险的终点吗?任何事物都没有终结。我们来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要像神一样,现在我们在这里都只是凡人,人类永远只是凡人。如果我们没有获得长生不老,但至少我们获得了真实。我们开始于神话,现在我们要回到现实生活。“但是,这个生活是真实吗?不,这只是电影,摄影机往后拉——我们是影像、梦、照片。我们一定不要留在这里,囚犯!我们将打破幻觉,这是魔术!“再见了,圣山。真实的生活等着我们。”佐杜洛夫斯基就是大魔法师!!!感动到泪目……
把魔幻现实主义具象化的音像合集。中间有一段看得我头痛,就是走彩虹隧道的那段,那段我不喜欢,其他部分都挺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一行人跋涉去寻找圣山,很多时候就能在细节与隐喻里找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他们跪坐在那里冥想的那一幕,有关大自然的声音和图像一帧帧闪过,颇有“三千微尘里”的感觉。结局出人意料,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说是拉低了内涵让这片沦为笑话,也有人说是拔高了电影的内涵让它回归现实却不失荒诞本色,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吧。这类片有特别的受众,不喜欢会看得很难受的,慎看。四星。
看完他沙丘那个纪录片,我还是很激动的。他说要解放一代人的思想。但是看完圣山之后……呵呵。墨西哥人民血泪史,还是好懂的。耶稣复活到进入高塔之前那里拍的还行。天主教传到每个国家,就相当于有一个耶稣复活了吧,这个设计挺好,后面被金钱迷惑,也很好。但是几个星球人分段故事就显出疲态,总之谴责了工业社会。而后面的旅程,我真的……那种虚假的效果,说手冻麻木了,切掉手指,可能当时的人看有震撼吧,我只觉得呵呵……他真的能拍好沙丘吗?我还是打个问号吧。
看似脫離現實的同時又在結尾拉遠鏡頭打破距離 與觀眾對話 被打破次元面對面對話上一次還是拋掉書本上街去 全片尋找聖山可以是一場對信仰與現實思考 對出世與入世的思辨邪典 cult 重口味 荒誕離奇 超現實主義 實驗 行為藝術 精神污染 褻瀆宗教 隱喻反諷 特立獨行 跳出常識常規…太多標籤可以貼在這部電影上 充滿爭議 有些人會覺得是一團垃圾 也有人當成神作 我不配細細評價 只會說一堆空話了不如當做一場刺激感官的瘋狂盛宴。
佐杜洛夫斯基是一名蛋疼的导演。本人阅片无数,对于此君的电影深恶痛绝。电影分很多种。有的是服务大众的,有的是服务艺术的,有的是服务自己的。佐杜洛夫斯基拍的《圣血》以及他的大多数电影都选择了后者。电影中有大量对现实的讽刺和隐喻,不过在我看来,你直接拍成《辛德勒名单》或者《战争之王》甚至《本能》不就得了?搞得神神叨叨,引得一帮猎奇的装逼犯看完这部我怀疑导演都搞不明白的片子后高呼我懂了!我悟了!这个过程比电影更行为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