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只出现两个人物,其中一个还是扮演尸体的皮胡的妈妈,而皮胡爸爸只出现声音.本片也只有一个场景,那就是皮胡家.
小小女孩皮胡爸妈前一天吵架,说了重话.皮胡爸爸第二天一早出去工作,而皮胡妈妈气不过,留下遗言吃安眠药自杀.小皮胡醒来后,在不知道妈妈已死的情况下,在一天时间内,经历了多次生死交关的时刻......
《皮胡》下载观后评论:
那么小一个孩子吃了至少四粒(记录在镜头里的)安眠药会在电路短路,满地积水的房子里活下来,并且在大火蔓延之前醒来正确躲避火灾?而且最后一群邻居的窃窃私语中有一句“要不是我警告大家,大火就会扩散到整栋大楼”“为什么要报警,应该打给消防队啊”镜头最后是满屋子浓烟,墙壁玩具被大火烧的一片漆黑,皮胡安然无恙的坐在床底搭着两个房子,一遍遍让爸爸叫醒妈妈……可见这一切都只是皮胡爸爸脑海中美好的幻象罢了。里面有一个细节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皮胡看见妈妈脸上的伤之后立即就想到“妈妈受伤了,要涂点遮瑕膏”说明“妈妈”经常“受伤”,这种家暴在这个家庭是司空见惯的。另外渣男出轨闺蜜这些我们就不说了。ps.二楼有个获5赞的热评“在外奔波赚钱养家的爸爸也很难,大家多多理解吧,”emmm挺有意思嗷?
一向不看电影的我妈都被吸引看完了整部电影,连1岁多的小侄子都愣着盯着小女孩很久。论把小孩独自一人丢在家多危险。夫妇双方都有错。丈夫不尊重女性,言语恶劣,大男子主义;妻子则不够坚强,轻易地选择了放弃珍贵的生命。最后当丈夫赶回来,看到女儿用积木搭房子,说着“建美丽的家”的时候,再也后悔莫及了。女性,你要学会坚强!男性,你要学会尊重!能那么爱自己的女儿,怎么就想不到成年女性也是某个父亲的心头肉呢?再者,生命不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吗,不都以光秃秃的死亡结局吗,凭什么你要高人一等!!!整体节奏很好,有一些明显的bug,比如小女孩脸上的口红后期没了。瑕不掩瑜。
看评论有感:父母在时,我们和死亡之间隔了一层垫子;父母不在,我们就直接坐在死亡上。当然,前提是负责任的父母。电影很揪心。失去庇护的孩子,即便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里也仿佛丛林探险,危机四伏。同样倾向于结尾是父亲的幻想。其一,因为孩子已经超剂量食用安眠药而沉睡,不太可能在火灾中醒来并逃生。何况着火前她躺下的位置,在父亲回家后的视角里明显有灰烬。其二,皮胡在床下“建一个美丽的家”的言语和画面,与现实对比太过强烈,讽刺意味大于写实。而且结合上一点,火灾之后满是浓烟和灰烬的房间,即便孩子存活也会感到难受而离开那里。
脸上被家暴的痕迹,她手机来电里的“bitch”小三。丈夫在电话里说:你没给我装行李、没给我熨衣服,去死吧。你们女人是我们男人人生中最烂的存在。一个一直躺着的妈妈,只能用死亡的方式证明她的重要性,就连丈夫忘记管电熨斗,最后都要加一句,还不是你害的。看似很关心女儿,却不能准时参加她的生日派对。这个两岁女孩太可爱,越可爱越无辜,就越显得惊险,显得大人世界的变态和扭曲。为了孩子好好活着,实在活不下去了,把孩子托付给可靠的人再走。冤有头债有主,给女儿留个依靠不搞男人,那就搞掉小三再走。
开篇的动画回忆。对比无人知晓,你知道皮胡一共喊了多少次妈妈吗?妈妈却一次都没有回应。藏起来,妈妈在电影一开始就已经死了,可是皮胡不知道,在TA的眼里,妈妈只是在睡觉,睡了很久的觉。被熨斗烫伤,大哭,迅速爬到妈妈身上,躺下来,妈妈救我,妈妈救我,睡着的安心。洒落地上的安眠药片,电熨斗,微波炉,燃气灶,冰箱,栏杆,家里如此危险,如此揪心,每一次有人来敲门,都希望有人发现皮胡,可是,然而,必须在所有的危机升级到最高级之后,皮胡才能重获新生,如果最后的破门而入,是梦呢?
看这部电影看得胆战心惊的……因为家庭的重压,和丈夫吵架后的皮胡妈妈冲动下吃药自杀,而皮胡的爸爸也在第二天出差了,只剩下两三岁的皮胡一人在偌大的房子里游荡,所有的便利家用电器都对孩子有极大的潜在危险,家里变得危机四伏…还有,这小区的保安完全不行啊,住户投诉发生大的声响,叫保安去看,没人去;住户发现攀爬阳台护栏的皮胡,叫保安,没人去看;明明家里漏水了,没人联系户主;皮胡爸爸意识到不对劲,报警了,没警察到场!真看得气死了! 不要放小孩子一个在家啊
题材新颖,足够大胆的设计让一个小女孩撑起了整场剧,引人思考。1作为母亲和监护人的角色是失职的。从生活技能到安全教育的缺失,小到孩子上厕所、穿衣服、刷牙、洗漱基本的生活技能,大到日常生活里不能随便碰插座和电源,远离火源等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都有所缺失。 2 作为成年人的失职,情绪管理和解决能力的缺失。对丈夫的不满不仅是一通电话里的迟到和吵架,更多的是日常里悬而未决的堆积以至于负气到自杀。
完全依靠一个2岁儿童的独角戏来呈现激烈的家庭矛盾的可怕影响,这部电影用最创意的方式展现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教训。很多评论批判母亲不负责任,但通过剧情的点点推进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实她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家长”身份需要“夫妻”身份的健康与和谐才能正常运转,不能单方面要求其中一方多好。更重要的是,希望家庭成员意识到,小孩永远是无辜的,把他们带到世上来,那请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所以女人,你要么睁大眼睛找个好男人结婚。要么经营好感情再谈生娃。要么男人出轨家暴你,你就潇洒反抗。要么想死就死,但是死之前,把卫生搞好,把孩子安顿给可靠的人。 不然你就那么死了,谁关心你为什么要死。只会骂你是个邋遢任性的妇女、骂你是个糟糕透顶的母亲。死也死不消停。 这个片子讽刺的很全面,包括了女人、男人,还有一堆拎不清的看客。
抑制不住的心痛,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因为父母的争吵,一个人在家慢慢的等待死亡来临。不得不佩服小皮胡的演技,整部电影除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妈妈,就只有她一个演员,她还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宝宝,喜怒哀乐都表现得非常逼真,牵扯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我从孩子进冰箱那一刻电影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都是编剧为了补偿观众而做出的改变。举报/反馈
绝对小成本电影了。我不觉得应该过多去批判妈妈的行为,因为那是多么的绝望才会放弃生命,也许她只是不想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但是她知道留下的机会,她女儿可能也不会活下去,这两者心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电影能精简刻意为之的情节,就很完美了。 最后,小女孩演技确实也是绝了……
一个小女孩,一间房子里拍完一部电影,导演功力非凡。像是一部生活片,其实是一部恐怖片,一个儿童的成长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没有成人的庇护下,随时会死,火灾、淹水、触电、药物、坠楼、摔伤、烫伤....看得让人时时心提在嗓子眼上。可惜这世上偏偏多的是不配当父母的人
整部电影主演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爸爸妈妈吵架,爸爸一早出差走了,妈妈服安眠药自杀,皮胡不知道妈妈已经去世,在房间里呆了一天,期间经历了一直没关的水源和电源的熨斗、燃气爆炸等等,最饿到误食了散落在地上的安眠药,知道爸爸发现回来后,一切都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