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原名】Midnight In Paris
【中文译名】午夜巴黎/午夜·巴黎(台)/情迷午夜巴黎(港)
【出品公司】索尼经典
【出品年代】2011 年
【上映日期】2011年6月10日 美国
【影片级别】USAG-13
【IMDB评分】8.1/10 (9,714 votes)
【国 家】美国/西班牙
【类 别】喜剧/爱情/奇幻
【导 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主 演】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Gil
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Inez
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Adriana
柯特·富勒 Kurt Fuller ….John
咪咪·肯尼迪 Mimi Kennedy ….Helen
迈克尔·辛 Michael Sheen ….Paul
Nina Arianda ….Carol
卡拉·布吕尼 Carla Bruni ….Museum Guide
Maurice Sonnenberg ….Man at Wine Tasting
Thierry Hancisse ….1920′s Partygoer
纪尧姆·古依 Guillaume Gouix ….1920′s Partygoer
Audrey Fleurot ….1920′s Partygoer
Marie-Sohna Conde ….1920′s Partygoer
Yves Heck ….Cole Porter
艾丽森·皮尔 Alison Pill ….Zelda Fitzgerald【文件格式】XviD MP3
【文件大小】1CD 374MB
【视频尺寸】640 x 360
【影片长度】94 Mins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字幕语言】中文
【内容简介】
一家美国人因为公务和生意的原因去巴黎旅行,其中有一对已经订婚的青年情侣。
在巴黎的清晨和白天,情侣的爱意愈发地浓厚,他们恨不得马上就举行婚礼。浪漫之都巴黎的“催情”作用不可小觑。不同时间的巴黎,有着不同的“个性”:巴黎早上很漂亮,下午充满魅力,夜晚让人心醉;而午夜之后的巴黎则具有魔力,它既浪漫又神秘;既让人神往又叫人心情起伏。年轻的男子似乎受到了某种情绪的“蛊惑”屡屡于午夜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在经历了种种与过去的生活差异巨大的新鲜体验之后,他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在爱上了巴黎以及巴黎的生活之后,他不禁开始幻想和憧憬起自己的未来,只是他和未婚妻的爱情,还能回到从前么?
一句话评论
在美国,电影是赚钱的工业;但在法国,电影是一门艺术。这就是伍迪·艾伦的影片把故事背景放在巴黎的原因。他描绘的是一个想象中的巴黎,明信片上的巴黎,而不是现实的巴黎。法国第一夫人在影片中的客串也让影片增色不少。
——《卫报》
《午夜巴黎》很容易令人想起伍迪·艾伦的另一部影片《开罗紫玫瑰》,虚妄与实境交织,人物在理想和现实的分界进退维谷。
——《好莱坞报道》
幕后制作
写给巴黎的情书
出生在1935年的伍迪·艾伦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作家和卓有成绩的双簧管演奏师。他被誉为是“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他的作品常常以纽约和曼哈顿为背景,以死亡、性、道德、家庭为主题,有着浓郁的纽约知识分子气。对白往往以机智、幽默、细腻、伤感和神经质为特色。他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有类似的风格:絮叨而有趣的对白、神经质而又内省的主角,反讽和批判的视角。美国人很喜欢他,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法国人也很喜欢他,因为他是法国人认可的在美国电影界的唯一的一位知识分子。
近几年来,伍迪·艾伦开始远赴欧洲拍片,比如在伦敦拍摄的《赛末点》,比如在马德里拍摄的《午夜巴塞罗那》。可是唯一令他略感遗憾的是,他还没有在巴黎完整拍摄过一部电影,虽然这个念头早就在艾伦的心里盘旋,虽然他早年也曾在巴黎拍摄过一些镜头,可他从来没有在这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城市拍摄过一部完整的电影。2009年,当伍迪·艾伦在巴黎宣传《午夜巴塞罗那》的时候,他就宣布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将在巴黎拍摄,而且他还表示说自己很愿意让卡拉·布吕尼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很快地,法国第一夫人就做出了愿意出演的回应。而且有报道说,法国总统萨科奇本人是伍迪·艾伦的超级粉丝。这样,有了欧洲的实地拍摄经验,有了投资,还有法国总统和总统老婆的力挺,艾伦的新片在巴黎上马开拍。
影片快要拍摄完成的时候,戛纳电影节选择了这部《午夜巴黎》作为自己的揭幕片。戛纳电影节蒂埃里主席说:“《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一封奇妙的情书。他在这部电影里,更深层地探讨了法国和美国的关联、历史、艺术、生活、兴奋点以及人们在生活选择上的差异。其实,这也是艾伦的电影一直在讲述的主题。在拍到地四十一部电影的时候,艾伦还能有如此充沛的灵感和创造力,着实令人钦佩和惊叹。”对于和艾伦这样重量级的导演合作,出生在戏剧舞台,在电影圈常年跑龙套的女演员咪咪·肯尼迪说:“我从未和这么有个性、有个人特色的电影导演合作过。他是这么与众不同,以至于我们都觉得只有他才是整部影片的主角。他很少谈论自己的电影、故事、角色等等。只是要我们自己去理解影片中人物的生活,然后他用镜头捕捉我们对生活的再现。这是极为自然、简单、纯粹的拍摄方式。这样拍电影,让我终身难忘。”谈及艾伦的“情书”,迈克尔·辛说:“可以看出来艾伦很喜欢这个城市,而且和他的以纽约为背景的影片中把纽约当做底色和元素来使用不同,他把巴黎当做了一个演员--一个有生命、有个性的角色。故事的转折、变化等等都围绕着巴黎不同的侧面展开。可以说,巴黎才是影片不动声色的主角。”
第一夫人和众多大牌演员
法国第一夫人的参演无疑是影片《午夜巴黎》的最大看点,同时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期就吸引了法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据说卡拉·布吕尼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不过这并没有成为外界关注布吕尼演技的障碍。法国媒体对公众人物向来是严苛的,所以关于布吕尼的新闻也是负面多于正面。超级名模或者是歌手转行演员,成功的先例是少之又少,所以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怀疑布吕尼的演戏能力。不过,剧组的保密性做的极佳,丝毫风吹草动的消息都没有被放出来,这样外界只有靠自己猜测和各路小道消息一探布吕尼和影片的究竟。电影开拍后,法国媒体曾多次爆出布吕尼的戏份被艾伦删改,她的表演多次被艾伦认为“不合格”而被要求重拍。甚至有报道说,艾伦对布吕尼很为不满意,曾经一度想要更换女演员。即使在电影杀青之后,也有传言说艾伦曾经考虑过是不是该把布吕尼的戏份全部删掉。这一切都表明,几乎是所有人都不看好布吕尼的演技,大家都等着电影上映之后看布吕尼和萨科奇的笑话。可是伍迪·艾伦却在接收法国媒体的采访时说:“我不敢相信,媒体为什么会写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来。看着这些报道的时候,我哑然失笑。其中没有丝毫的事实,全都是夸夸其谈和按照空想写出的东西。实际上,布吕尼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她的表演非常好。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出现的每一帧胶片都会被保留。而且,要不是第一夫人的时间安排太紧,我还希望能多给她一些戏份。”
《午夜巴黎》继续了伍迪·艾伦的全明星阵容,欧文·威尔逊、瑞秋·麦克亚当斯、玛丽昂·歌迪亚、迈克尔·辛、阿德里安·布洛迪,和两位在法国本土很有号召力的喜剧演员加德·艾尔马莱、马努·派耶都悉数出现在了电影里。谈及和这些出色的演员合作,艾伦显得很轻松。他说:“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包括影片的配角,都是出色的艺术家。和他们合作很轻松、很开心。这部电影很依赖于演员的表演,所以他们的水准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咪咪·肯尼迪在影片中演的是瑞秋·麦克亚当斯的妈妈,谈及和这种偶像演员以及其他演员的合作,肯尼迪说:“很不错,这些演员都很敬业,而且他们都挺有才华的。虽然在一开始我们之间有些隔阂,但还是很快就上路了。瑞秋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她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演,而且她的镜头感极好。其他的几位演员我也很喜欢,因为他们都很有才气。而且演员中还有获得过奥斯卡奖的玛丽昂·歌迪亚。我很喜欢她的表演。总之和年轻人在一起合作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因为我也会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
花絮
·本片是伍迪·艾伦的第一部完全在巴黎拍摄的电影。此前,他的《爱与死》和《人人都说我爱你》只是部分在巴黎拍摄。
·影片在巴黎的约翰二十三世广场以及附近的西提岛取景拍摄。
·本片是伍迪·艾伦的第四十一部长片,也是2011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片。也于同一天在法国上映。这并不是伍迪·艾伦的电影第一次作为戛纳的开幕片,2002年,他的影片《好莱坞式结局》也是开幕片。
·伍迪·艾伦曾在2006年的时候就想在完全在巴黎拍摄一部电影,可是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
·法国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在影片中扮演了罗丹博物馆的导游。这是布吕尼这位二十世纪超级名模的大银幕处女秀
◎影片截图
《午夜巴黎》下载观后评论: 和曼哈顿一样,开场就是bgm配上巴黎地标的几个广角镜头,全片亦是献给巴黎--更准确说午夜巴黎--的呓语情话。看开头以为是午夜巴塞罗那的巴黎版,很欣喜地发现伍迪艾伦在探索新的可能性,关于自己的,亦是关于城市与电影的。这也可能是最知识分子的一部伍迪艾伦电影。要更好地进入它,你不仅需要知道海明威、菲兹杰拉德、毕加索等一些名字,更需要知道他们与巴黎的关系,以及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之于这些人的意义。当然,影片的缺点可能也正在于此,它似乎过于沉迷于罗列这些名字,但却止步于探索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以及由此所可能延展出的更深的思考。往大了说,这点可能也是大多数美国型知识分子与欧洲的不同。ps.伍迪艾伦在开头的对话里就向观众交代了主人公间的命运,毕竟,对是否喜欢雨天巴黎这一点有争议的情侣,怎么看都像是不合拍的。
我今晚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打开了这部电影但是最错误的是吃掉拌面 因为不好吃有时我觉得我的夜晚很短 有时我觉得很长有时我争分夺秒 大部分时候我漫无目的的虚掷时光没想到这样有点科幻有点神经质的喜剧竟然让我如此激动我只是后悔 在那段他天真 冲动的时光里 故作老成的我是如此的道貌岸然所以错过 丢失 甚至让我感到残忍的一切 不过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那也是他唯一的时光啊我爱这部电影 就连前几分钟像巴黎旅游宣传片一般 让我想到戏梦巴黎 让我想到爱在三部曲如果有来生 就让我在巴黎吧 白天生活 晚上做梦 我希望我的夜晚很长 永远在夏天 有微风 星星很亮 我希望每个夜晚我都能在黄金时代醒来 我想我可能更喜欢李白 或者徐志摩 我不清楚这个时代是否空洞 虚无 我只想路过 然后遇见一个喜欢淋雨的人
虽然乍看是很老套的穿越 致敬 人物感情线,配上爵士 不可少的淋雨元素,(不过爵士是不是会比较美国…?)但是组合在一起就真·流动的盛宴!首尾闭环,本以为又是多角恋的爱情故事,结果从海明威出场开始就被震惊到。夜夜笙歌,派对与文学沙龙,午夜的巴黎,宇宙中最性感的地方。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golden times,或许也是求之不得的一种执念吧,现在看也很应景,所以很喜欢结尾。不过我如果也能回去一次,大抵是无憾了。best so far!(忍不住说海明威好帅啊hh开口闭口枪支与战争,铁血硬汉是也。但抖森演的菲茨杰拉德感觉有点怪怪的… 伍迪艾伦的电影怎么都这么有趣这么好笑
憧憬过去的“浪漫主义者”回到了1920s,而他爱的那个年代的女人又憧憬着1890s并选择留在那里,于是他终于明白了硬道理回到了现实,又刚好遇上了共鸣他“浪漫主义理想”的女人。仿佛只要让他妻子也出轨,他的出轨就能被正当化一样(笑)或许就是个讽刺~ 话说不要什么锅都甩给巴黎好吗w 剧情概括下来挺普通的(我本想说平平无奇毫无亮点233),但是如果不是抱有强烈的逃避现实意味、而只是单纯地重返向往的年代——光看这一点的话,真的是有够浪漫,这个国家的这几个年代真的很吸引人啊wwww 配乐让整个电影充斥着吊儿郎当的欢乐戏谑气氛,是加分项。7/10 纪念日云电影
整个电影的色调令人印象深刻的黄~~那种昏黄昏黄的感觉还挺巴黎的!男主一直心心念念的雨中的巴黎让我想到Lauv的《Paris in the rain》这首歌,也是淡淡的充满着名为巴黎的浪漫氛围。这电影给我感触还挺大的,有的时候现实生活中的不顺真的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和人有问题。男主最后意识到没有一个时代是比另一个时代更好的,每个人都想回到过去,然而自己生活的压力真的来源于即将结婚的未婚妻,果断地提出分手留在巴黎这点还挺干脆的!(ps.Rachael McAdams真的好美啊)
Falling in love with Paris(巴黎简直是艺术的天堂以一系列巴黎的动态照片开场然后制作人信息和未婚妻的对话(画外音)……(可以听出他们并不合适)印象比较深的是吉尔拒绝和阿德瑞娜留在她所说的美丽时代,"不久之后,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才是黄金时代,这才是现实,不尽如人意,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就像我也会怀念童年时光,怀念过去的日子,但或许更应该把握当下,过好以后可能会认为更美好的"现在"。
三星半啦,一个文艺男青年的意淫。Cotillard长得真美呜呜。Inez和Gil为什么一开始会在一起甚至都准备结婚了,这明显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啊救命。镜头always美,反正艾伦该有的元素一个都没缺... 不过还蛮喜欢每个人心中golden age的不同;去年看的Home Im darling这个戏中的女主角对五十年代的追求以及妈妈的嗤之以鼻和这个主题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nostalgia is denial.
伴随着法式轻快的小调和午夜钟声的响起,穿越时间去往法国艺术的黄金时代,和大家为友、与名媛邂逅、和艺术共舞,不仅黑了一把现代艺术纯粹的走失和正经的虚伪,还探讨了一个包括各个年代的艺术家都面临的问题——“过去比现在更幸福”,抛开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现实对艺术的压迫以致不得不以此逃避,逃往巴黎,这个所有艺术家向往的艺术天堂。而我也想迷失在午夜巴黎的雨中,等一辆能够避世的马车。
其实不太喜欢,要不再看看他其他片子?感觉像是“欢迎来到伍迪艾伦的幻想世界,这里有伍迪艾伦喜欢的一众现代后现代艺术家和作家,还能与法国美女陷入爱河(打着爱的幌子)共度良宵。”最后赖着不走了可还行,说好的要live in the present呢?不过一开始看到Miniver Cheevy和golden age thinking啥的还是会心一笑的,原来他们也有这种讨论。
这就是drop-dead GORGEOUS!!! 爱死了爱死了…… 主人公看那些80s 20s Renaissance就像我现在看这部电影这巴黎啊。 浪漫版的盗梦空间。 每次Lea出现我都抑制不住迷妹的尖叫,Lea在这里简直了简直了呜呜呜…… 整个电影从开屏惊艳到我结尾,你还让我说什么呢。都给我看 都给我看! PS“I see a 犀牛”那段可爱死了
看之前不知道这电影讲啥的,跟着男主掉进兔子洞,见到塞尔达和菲茨杰拉德,跟他一样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见到了谁,然后开始哭。这就是搞到真的的感觉吗!那真是很美,很美的年代。不是白纸黑字是鲜活的人。但是人物形象大多刻板宛如npc,身份体现全靠背台词好像中学生排剧。男主真的太像川普了好出戏,而且也全然不顾身边人的感受,哥,你只在乎你自己。
*the golden age has passedthe present is never thought to be the golden age by those living in the presentbut surely it isif not now, when? 伍迪艾伦的电影里的美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口音哈哈
三星半吧,之前只断断续续地看一些海菲等文人出现的片段,这次终于彻底拉通看完了。感觉就是伍迪艾伦自己对于巴黎的意淫,话是这么说,可是谁不想回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巴黎呢,谁不想去莎士比亚书店和詹姆斯乔伊斯高谈阔论,晚上在菲茨杰拉德家里和海明威达利毕加索艾略特庞德谈笑风生?反正我是想。以及伍迪艾伦真的很喜欢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