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在18世纪早期的英格兰,讲述关于宫廷阴谋、激情、嫉妒和背叛的故事:大不列颠王国的安妮女王(科尔曼)与她的知己、顾问、秘密情人公爵夫人Sarah Churchill(薇姿)的关系因后者的一位年轻远方亲戚(斯通)到来而被搅得翻天地覆,各位女性为争夺女王的青睐和获得宫廷影响力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欧格斯·兰斯莫斯 第76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宠儿》下载观后评论: 8/10 希腊著名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继《龙虾》和《圣鹿之死》后的又一部颁奖季力作。这部《宠儿》斩获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以及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其实本片三位女性的演出通通充满光亮与色彩。权利争斗、争宠游戏,剧情上对看惯宫斗剧的中国观众来说的确有些小儿科。但影片所呈现出的气质依旧让人迷醉,古典味道的英伦贵族风、幽默戏谑的对白加上浓烈的英式口音。视听上有鱼眼广角镜头下的豪华宫殿与现实处境间的参照,有恰如其分贴合影片节奏的快慢配乐。数次人物跟摇穿过室内长廊,那是通往欲望尽头之路。在权利与占有之下,人心最脆弱之处永远都是孤独与无奈。奥利维亚·科尔曼的最佳女演员毋庸置疑,石头姐也可圈可点。但这部我最爱得是蕾切尔·薇姿的表演,沉着洒脱、柔中带刚。
(8.0/10)兰斯莫斯为历史题材提供了新的感官体验,这比宫廷内斗有看点多了,也“电影”多了。之前重看马力克的4K修复版《生命之树》时对高清摄影机与广角、超广角乃至鱼眼镜头相配合提供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有了新的认识,这种伪VR的方式在常规技巧之外开辟了另一种穿越年代的方法。瑞恩用的35mm胶片加自然光以及不断出现的各种摇镜让人想起《荒野猎人》里的卢贝茨基,但在空旷的北美大陆这种用法看上去更自然,而在英格兰的王宫这蕴含了新的意味,抛弃客观视角的扭曲的呈现。还有个令人激动的地方是那些烛光镜头,怀疑那里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光,太精密了些。三大女主的戏份我倒觉得是很均衡的。
这片子摄影很怪,怪而且讨巧,宫廷片摄影很显性,容易给人一种拍得不错的观感。实际上风格吧,输出不太稳定,想要尝试的东西也不是啥独创性的。撇掉那些鱼眼镜头、转角,频频利用越轴制造一种诡异的气质,加上台词、情感、主要人物的塑造并非那么古,就有种强烈的拿独立的粗糙去克化解构宫廷片的意思。最终结果是陷于三个女人菜鸡互啄,形式感也没破了,内涵深度也没破了。姑且算兰斯莫斯放大假只是讲个普通故事吧,可这菜鸡程度算得上宫斗吗?好吧,字面意义上的而已。石头姐这个角色硬转,薇兹很平,也就女皇相对充分了,科尔曼表演挺好,但席卷两个学院奖 金球,太过了。
爱尔兰出品、希腊导演拍摄、在威尼斯大放异彩、最终撸下奥斯卡女王冠、大不列颠女王安妮的延禧攻略。怪鸡作者兰斯莫斯被主流题材招安,其古怪和神道在这部假古典的电影里得到伸张,且用刁钻的鱼眼和怪诞的畸变镜头保有了自己的视听风格,夸张,阴暗,心机,像石头姐一样滋着满脸不可一世的欲望。孤独巨婴斯图加特女王 权倾天下的女官 腹黑上位的女仆构成宫闱三角,在八个章回体里明争明斗,只道是新欢撕旧爱真情斗假意,实质是病猫儿一样的傀儡女王借女人斗气清君侧并重掌权柄。叹只叹,任你们在雕栏玉砌前将朱颜换遍,争抢的不过是一顶“宠儿”的花冠。
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极赞!薇姐真是英姿煞爽,坚毅勇敢,第一次get到她的美感,还以为后面能杀回来呢,石头姐像是油画里做走出的人,女王神经质脆弱又缺爱孤独,果真精彩绝伦,不觉得格局小,讲好一个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易,三个女人也足够又看点,还能看我们尼子再里面打打酱油,可惜比利林恩都有不穿羊毛卷的样子 为什么尼子没有嘛? 新婚之夜 i am as hard as a rock好好笑 哈哈哈其实说到最爱 真的有宠儿吗 女王放在心里的始终是那个从天而降的英雄。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女王后悔了随时都可以让莎拉回来,除非死亡。
故事还不错,有些新意,但中规中矩!戏剧式的一场场设计,本该荒诞的故事,被三位优秀女演员真实且富有情感的表演,升华为一部夹杂政治讽刺,争宠,还有真爱...一部有故事的电影。然而电影质量不高,论表演,不及朴赞郁小姐中两位女演员尤其是金敏喜的表演,论电影的戏剧式设计不如侯孝贤最好的时光,然而,整体还算不错!影像70分剧本70分表演80分石头姐更胜一筹,科尔曼和薇姿棋逢对手。其实是角色的丰满及表演的丰富度(石头姐)与表演厚度及质感(薇姿,科尔曼)的较量。导演 75分创新 70分内容系数0.75得分55分
如果期望英国人像清宫一样内卷宫斗自然是不会满足,但宫斗在我看来不算是重点。情爱、控制、真假,洛可可背景下的腐化与黑暗,这些元素才是被宠儿掌握得非常好的。plus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在转场或剪辑还有表演上的一些冷幽默与情人们之间颇为怪诞不劲的举动(石头姐一边帮新婚丈夫手冲的时候一边侧着镜头念念叨叨那些宫廷政治的情形实在是太搞笑了)。虽然幽默,但这部电影真是相当严肃地还原了安娜女王时期的英格兰宫廷。另外三位女主演每一位都演绎得非常精彩。莎拉的骑装真是太酷了,wonder为什么现在没人模仿这种款式。
电影虽然大多数时间的视点都在肚脐和下巴之间来回悠闲地逛荡,不过古典口吻的三角恋狗血权力斗争还是感觉特别赶又无甚有趣,尤其是依靠自然光、自然主义打光和精致背景营造出的油画质感,甚至库式单点透视的拓展空间(还总是莫名其妙反打回去)与鱼眼的过分形式,不搭配这种巴洛克式的病态剧作就是这片的原罪,简言之,有《巴里·林登》在那,这片就基本只能看奥利维娅·科尔曼的乖戾呆萌,蕾切尔·薇兹的霸道吃瘪,还有石头姐的婊气冲天加棵体小白兔,没有表演的话这片基本得垮三分之二。
3.5——如果要以宫斗剧或者历史的视角去代入的话肯定会觉得影片拙劣,但这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的意图所在,全片在视听上和对于皇室呈现上的风格化可圈可点(多个广角镜头的设计和剧情或是视觉呈现都是契合的),追求形式上的现代感的缺陷在于刨去了剧情在历史上的多种元素以及导演个人史观的作者性表达,所以不管是从爱情的视点切入还是从莎拉和阿比盖尔在这个政治场中不同的‘游戏态度‘切入,影片在主题深度上的挖掘还是有限的
过于好看了。配乐很神,舞台剧一样的台词和画面,荒诞剧情下的权力斗争。所有人和事物都是权力牺牲品,萨拉和女王的爱情是,女王的对爱的渴望和依赖是, Abigail是, Abigail的可怜丈夫是,那批穿的一眼看的出阵营的洋娃娃内阁成员全都是。让人十分认同的是,一个篡位者/革命者,通常不会比上一任做的更出色。想要夺取权力并且夺取了权力的人,通常是更贪婪狡诈的
服装场景很美,女同、勾心斗角、昏庸的女王、跟精美的服饰装潢以及各种宫廷礼仪形成极大反差,突出了欧洲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贵族制度的畸形,哪怕服装很美,制度试图营造庄严的氛围,但是那潦倒病态的女王,还要各种人心险恶,都是掩盖不住的丑陋。宠儿的命运大抵都差不多。Abgail最后也将跟他前任一样吧,被新的宠儿所取代,沦落。欧洲贵族女性优雅和粗鄙兼备。
花了好久好久才看完 在18世纪英国皇室仆人上位就这么简单嘛?剧情有点让人迷惑 三位女主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加上令人不安的配乐 畸变的镜头 滑稽的妆容 观影过程中仿佛能闻到高墙城堡里的腐朽味 增加了荒诞感 最后女王让Abigail跪下来的性暗示镜头收尾配上配乐真是绝了 通过此剧额外解了一些18世纪英国历史安妮女王的八卦✅
为了得到想要的一切,阿比盖尔确实是费尽心机,但我觉得她也蛮有资本的。嗯,长得好看,洞察人心。她第一次见女王的时候故意露出伤处,表明自己是为了给她采药治病受伤的,以此来得到女王最初的好感,但我觉得还蛮正常的,虽然有点小心机。就没有看懂结局,到底阿比盖尔有没有失宠呢?这一出宫廷喜剧还挺有意思的,滑稽荒诞,画面也很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