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加利亚的一处偏远农村,一群德国建筑工人开始了一项难度极大的施工任务。外国的土地让工人们心中的冒险意识开始觉醒,但是他们也要面对自身产生的偏见,以及由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误解。当工人们为了赢得当地人的认可以及信任而开始竞争时,剧情开始迅速发展。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瓦莱斯卡·格里巴赫
第1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提名)瓦莱斯卡·格里巴赫
《西部》下载观后评论:
9分。气质特别,有些迷人。语言不通的饱经战争的异乡人,在这样一个边境小镇,笨拙地骑马,于白马之上奔驰而感觉浪漫。他寡言,却倾向于结交语言不通的朋友。他和他的德国施工队的性格迥异的同事最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他上了同事喜欢的女人,没有被同事报复却被当地人民打了一顿。他的保加利亚朋友问他他在这里找什么。说男孩不需要刀子做礼物,而你需要。颇有寓言感。一个小镇隐喻世界。而世界的规则是,弱肉强食。最后他站起来,回到人群里,继续舞蹈。一个没有根的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消除感。无法融合的融合。很喜欢男主。观影于万国城当代MOMA,德国电影节。11/19/2018
![西部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193100_SrDjChiMQsCaqXc_1648704407/0)
议题丰富的《西部》提供给现代观众太多反思的角度。欧洲版图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像一个接一个的山丘最终连成了一条绵长的山脉,而它又像城墙一样隔阂着这座后花园里所有寻求生存的人。女导演格里巴赫反客为主的切入点赋予了影片高度自觉和自省的姿态。骑上悲天悯人通灵的白马,我们跟着德国大叔的记忆而不是他那强壮的身躯或发达的智力,一步步接近这位老者眼中的深邃与敏感。夜幕降临,在虚无感爬上眉梢之时,睿智而乐观的保加利亚人正在教他如何敲碎石头找到水源。
![西部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12396_P7T7W72MQa-3C0F_1648704409/0)
做到真正让人感知而非猎奇除了视点的绝对忠诚以外,还需强调人物之于空间、社群的关系和立场。在德国战狼和保加利亚战狼之间难以调和的历史壁垒面前,男主试图融入的过程是艰难而犹疑的。导演没有将他的情绪和行为整合为熟悉的经验产物,而是让我们同他一起历经未知,偶遇这个过程中的挑战因素。看似没有松动的结局实则在男主的驱动之下已然留下了一种认知――你没有错,但不要寄希望所有人的宽容与认同。
![西部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27711_rMEwKb-VQc2yGaP_1648704410/0)
關於地域以及人民的故事,小村莊再次接觸到德國人,言語不通互相猜疑及資源取用等等,貌似文明隱沒而回歸山頭文化,當中透出很多不解沖突爭執但亦有喝喝酒坐下來說說的時候,片中人物看似很多故事但被刻意湮淡沒化,以主角為甚,沒有家沒有根的異鄉人,或遠或近無目的游走,雖然或者可以稱兄道弟登堂入室但仍不停透著格格不入的距離感,孤獨沉默不確定,沒開始沒結束,寫實文藝電影一部,雖慢但可一看
![西部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88271_uLex_LoARXq5kzE_1648704412/0)
最巧妙的地方莫过于把男主角军人身份的前史做成了一个麦格芬,结合男主角沉默寡言的人设让一切暧昧情绪都有了一个PTSD的解释。大部分跳接都做的不错,比如男主角和女翻译滚草地那段,但马摔死那段的跳接就毫无意义了,更像是两段前后各自拍毁的素材强行拼接在了一起,另外这个版本像是介于粗剪版和删减版之间,叙事逻辑不够连贯,想给的信息多,可加长,想给的信息少,可删掉部分段落【6.5】
![西部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95013_czGpPHRKQhuju3C_1648704414/0)
三分之二以后越来越困了。编剧应该真的无计可施了,只好让主人公跟随一匹白马流离失所在陌生的语境里。这种无言的身体行走轨迹本身也是对主题的一种呼应。有趣并不是好电影必备的观影条件,但剩余的三分之一并没有给我太大的信心,以至于平淡到一度以为我还在电影的开头。结尾时在屏幕里无聊地走了两个小时的男人听不懂话算了,还被打了一拳骂是傻逼没人在乎,真惨。手一软给了三星。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海边的曼彻斯特》和《快乐结局》,让人齿冷回味,不过感情较其二则差了许多。全片除最后歌舞外无配乐,剧情也未见波折,乏味到令人发指。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影片演员“演”的成分应该很少,将生活本色代入,呈现了无比坚定的客观,很有阿巴斯的风情。85分钟以后渐入佳境,“疏离感”成为了最关键的词语,结尾甚至有点儿想哭。
200415 【B 】[扎马]/[同义词]的变奏,属于是看不太明白但就是感觉很舒服的一类电影。精确的时间与空间被自然环境掩盖,唯一著名了国籍的分别,随之带来历史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并成为显明的标识,而矛盾却同样被自然音的环绕,潜藏于人物身份和心理对于地域的感知。在隐性的张力之间,亦不难看出导演对政治元素巧妙的摩挲。
一群在保加利亚的德国工人的故事,他们需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赚钱和建立起与当地人的关系。男主以特有的方式实现了这一目的,当然也引发了同伴们的敌视。????影片中,那匹被打死的白马象征着什么呢?一直没有搞得太明白。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它就像是一个小镇上的生活,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外乡人和原住民的故事。外乡人为你们修建工程,可是却没有水用;但原住民在用自己的方式接纳这些外乡人,其实有点悲凉和无知,说白了还是乡下人目光短浅。而对于外乡人,他们却在一片陌生之地有一种不知如何的陌生和彷徨感。几乎不是一个故事,没有很好的愉悦感,甚至很多地方看着很懵;亮点在于从头到尾跟着男主一人,没有失焦。
德国电影节看的。少量的人物关系、自然的用光、没有刻意的配乐,一切都是简单的。但剧情矛盾又是复杂的,工友关系、与小镇关系、战争后遗症,都平铺直叙出来。但看惯了商业片感觉这个片子节奏实在有些慢了,有些镜头在好莱坞根本不可能出现,文艺范对戛纳胃口。以后争取不比较两种形态优劣,用包容的心态对待。质疑一切并接受一切
#EUFF2018#贵在影像的“真实”和对情感的精确捕捉,以近乎纪录片式的手法,展现底层人民的日常琐碎,无论是施工劳作、调情做爱、斗殴争吵,影像以一种无限接近平凡小人物的平视姿态抵达真实,背后是对保加利亚土地与人民的深厚感情,有移居国外的人的homesick与浓浓乡愁,亦有对地缘政治、战争创伤的影射暗喻。
什么叫冷门小众文艺片,我来介绍一下这部《西部》,豆瓣只有413人看过并打分的电影。这是部给24k纯爷们儿看的电影,任何女性如果能忍下前一小时的无聊那我都觉得有点儿佩服。最有意思的是导演兼编剧瓦莱斯卡·格里巴赫居然是个女人,能拥有这种男性视角并能把电影拍到这个程度的女人一亿人里面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