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烈火青春 谭家明
Pong(汤镇业 饰)在泳池认识了美丽可爱的Kathy(夏文汐 饰),几次见面之后两人迅速坠入了热恋。而Kathy有个在音像店打工的弟弟Louis(张国荣 饰)
Pong(汤镇业 饰)在泳池认识了美丽可爱的Kathy(夏文汐 饰),几次见面之后两人迅速坠入了热恋。而Kathy有个在音像店打工的弟弟Louis(张国荣 饰)则邂逅了Tomato(叶童 饰),两人也成了一对情侣。四个青年人经常在一起作乐。不久,Kathy的前男友,日本人信介(翁世杰 饰)回到了香港。信介原来是日本的一个秘密组织“赤军”的成员,现在退出了,恐怕会遭到组织的追杀。Tomato在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日本的女模特,女模特也迅速结识了Kathy等人。一次,数人相约一起出游,却没想到,这是一场血腥屠杀的开始......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谭家明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陈韵文 / 陈冠中 / 谭家明 / 金炳兴 / 方令正
《烈火青春》下载观后评论: 王家卫直接受谭家明影响,而后者则是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这部《烈火青春》即可见一斑。叙事一反常规,风格和7,80年代保守的港片大相径庭,浪漫放荡大胆,残忍而迷人,青春的意象不断闪现,零散的故事刚好是一个短篇容量,但是后半部分峰回路转不断反转加戏,从浪漫爱情剧直接成为青春残酷物语,一众青春无敌的主角几乎全部死去,而且加入了可观的东瀛武士较量元素(日本元素繁多的港片)……其实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在隐喻港岛被日本文化侵袭的一个侧面嘛?别名Nomad,是片中一艘船的名字,无法靠岸的船就是香港的象征,各国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新一代的香港青年。而80年代性解放浪潮也直接影响了本片,比如夏文汐和汤镇业在巴士上的激情戏,以及哥哥与汤镇业的吻戏,即使现在看来也辣眼睛。ps,这是哥哥公开承认的自己参演的第一部电影。
这是Leslie自认为电影生涯中的第1部作品,原名叫反斗帮。不是很明白人物之间的背景联系,只能感觉到一种虚空的茫茫感。电影片尾曲是Leslie唱的《流浪》,收录在1983年的专辑风继续吹当中。电影是82年的,英文nomad,翻译过来是流浪游牧,所以应该是先唱了曲子,可能是以leslie为主编剧制作的一个电影?倒躺在深蓝色的床单上听他母亲的录音带的那一幕很美;和另外一位男主角赤裸上身躺在树荫沙滩上的一幕很有Call me by your name的氛围。
确实非常新浪潮,男女间的追逐情挑,难道不是像法国新浪潮,帆船上悬在桅杆上的俯拍,难道不是水中刀……也十分青春片,无知、浮浪、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无意识的善意与好奇、企图心相混杂,对人物的这种状态捕捉很准确也很大胆。然而核心问题,除了在蚊帐里睡成一片,其他的都水土不服,洋得几乎媚洋而做作,尽管这也是年轻的一种表现。充斥着模仿,一盘散沙,与那些中年人怀旧而做出的青春片,又是过犹不及。青春的某种片段吧。
不能因为没看懂就给高评。不知道是不是分两次看的这样一部两段式电影,加大了分裂的感觉,后半段虽然表意清晰但跟前半段完全割裂啊,这种感受在《喜剧之王》(星)里也存在,前一半虽然体量小但新浪潮的样子和味道全出来了——不光是性爱巴士戏,处女作的夏文汐,泳装的叶童,躺在一块席布上的哥哥和汤镇业,都好难得,更难得华人新浪潮有这样一部既形似又神似的模仿欧洲以无边界性爱表达青春迷茫社会风貌的作品。
那时候的时髦青年,受着英国和日本文化的影响,追逐着爱情和自由,男人多愁善感,女人坚强骨感。不过不同阶层的人还是大不同。普通人一被抛弃便一无所有,怀孕是两个家庭的大事,相比之下找不到地方亲热就是小事而且天阔地广任逍遥。但有钱人也自有困扰,尤其是生活在一种与现实脱节的乌托邦里。张国荣想吸点火气被制止,夏文汐遇到了一个逃亡的赤军叛徒。青春中的烈火突然而至,大家不知所措。
香港新浪潮的作品,前卫、梦幻的乌托邦,根本不会在意剧情的设定了,感受那个时候张国荣、夏文汐、汤镇业的美和青春就好了。夏文汐那条红裙子真的太美了,爱杀是林青霞独美,这部是群体美。看完这部,再回想97年前后的香港电影,就会明白达明一派唱的“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的意思了。出生在末世,却不知道末世到底什么时候才完结。
这片不错,满满地胶片感,简单却富有质感,值得反复观摩!而且那时候的张国荣和叶童,都好美,床戏都拍得这么漂亮!汤镇业和夏文汐公交车约会的那段场景也真的是经典!青春真的是个好东西,可以不知疲倦地释放身体和心灵最深处的欲望。。。PS:机缘巧合,搜索《盛世》书籍发现该书的作者陈冠中居然是该片的编剧,也是缘分!
那个年代的表演和那个年代的摄影 却有一些实验在其中 1982年 空镜里的海岛 夏夜 幔帐和年轻人的肉体 漫长且虚无的困惑感消解了所有的自杀他杀和逃杀的戏剧性 阿拉伯的船 于是这种具体可感的困惑又显得如此珍贵浪漫(一直以为他是商业的或是游刃有余的 直到在这里真正看到了惊慌 孱弱的他该有的样子
日本、古典音乐、船、summer,youth,刀,一种生与死的tension?一群人均2外还有大豪宅... 这种片要表达的东西是无关人物性格或者社会背景的,解读起来就很抽象。进度很慢(攒feel)然后画面经常跳帧给我种半成品的感觉,还有你荣怎么每一部片子或多或少都和死亡有关啊...
即便是那种看了开头猜不到结尾的模式,故事相对同时期的其他新浪潮片子来说还偏于简单平淡了些,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多余特写镜头的置入,像是公车站的灯,酒店的吊扇,与后来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可谓一脉相承。和《山狗》、《血中血》同样强大的幕后班底,世纪影业有限公司真是新浪潮的一大重镇啊。
演员阵容太强大。喜欢里面的日本歌舞伎等元素。被夏文汐惊艳,她和汤镇业在双层巴士上那一段堪称经典。记得反转是有暗示的,从夏的日本男友突然出现,夏从浴室出来那一刻,画面和配乐都断层似的变得异常悲伤。结局也许可以更残酷一点。叶童这么瘦啊!人和人之间的情愫与情欲也是在青春和都市中暗生。
那个年代的表演和那个年代的摄影却有一些实验在其中1982年空镜里的海岛夏夜幔帐和年轻人的肉体漫长且虚无的困惑感消解了所有的自杀他杀和逃杀的戏剧性阿拉伯的船于是这种具体可感的困惑又显得如此珍贵浪漫(一直以为他是商业的或是游刃有余的直到在这里真正看到了惊慌孱弱的他该有的样子
标准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习得欧洲电影随意的影像风格,好多部分的构图和剪辑在当时新旧交替的香港电影里也颇具革新意识。血色的情欲青春,生猛张扬又突然。汤镇业和张国荣青春无敌,以及谭家明片子里永远有亮眼的女主角,这次是夏文汐。拍女人真是丝毫不逊徐克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