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的一宗命案開始,名妓張美玲(張艾嘉)被發現在酒店房中刺殺了前度男友中村(鶴見辰吾)。在審判的過程中,發現了中村與美玲十年前的一段不可告人的往事,更發現美玲與夜總會經理白蘭(姚煒)之間曖昧的關係,而白蘭中村亦為了美玲而造成終身遺憾的錯誤。
《海上花》是楊凡導演的影片中戲劇原素最豐富的一部,其中有刻骨銘心的異性戀,有曖昧纏綿的女同性戀,有販毒與吸毒者的矛盾,有妓女與鴇母之間的衝突。
女主角張艾嘉在本片中的表現被譽為當年最優雅的演出,日籍男主角鶴見辰吾以極其浪漫的姿態風靡不少女性觀眾,而姚煒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女同性戀的經典人物。
主題曲:《海上花》則囊括幾乎當年所有港臺音樂大獎,並成為詞曲羅大佑、主唱甄妮音樂事業上的新里程。
第2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造型设计(提名)方盈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罗大佑 / 甄妮
《海上花》下载观后评论:
唯美主义者总是怀旧的,不同于《妖街皇后》90年代的南洋风味,本片开篇便展示了已经消逝的澳门街景,杨凡对地域特色的把握渗透在每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中。看到开头不必抱有类型片的期待,悬疑和倒叙只是揭开奇情的面纱,性别意识和对异性恋霸权的反抗才是不变的母题。大胆猜测杨导一定看过楚原的《爱奴》,不同于后者将妓女中的女同性恋当成卖点,仍落进归顺于男权宰制的窠臼,《海上花》对女性情感的挖掘更深,即使白兰对美玲的爱早就从第一眼的歌台相遇时暴露无遗,白兰却无法不忍心将爱人推进“交际花”的泥淖,这是作为弱势的女性群体在男权社会里求生的本能,或许只有“主动”投身才能唤回自身的主体意识,为同性之爱在边缘的角落里留一份存活的空间。鹤见辰吾的选角很合适,自带神秘的异国情调,姚炜神似白光,也体现了杨凡选角的眼光。
这个故事在杨凡的MV式拍法(最后还附送一段甄妮的MV)下是不算难看,但基本上也只限于有佳句无佳章的水准了。张艾嘉将写的数十封信扔到水中,相思化作一滩残梦;十年后两人在歌厅重逢,没有抓马只有淡淡的问候;眼泛泪光的张艾嘉在台上唱起十年前的《海上花》(杨凡电影里总有仿佛量身定做的电影歌曲),配上迷幻的灯光,也有几分幻梦感。剧情上是个萍水相逢,十年互不相忘,再续前缘后又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但杨凡的叙事太白开水了,又要杂糅进贩毒吸毒凶杀这样的悬疑元素(以及杨凡是真的不会拍法庭戏),让整个故事陷于一种奇怪的磁场中。相差11岁的张艾嘉和鹤见辰吾演情侣居然没什么违和感,33岁的张艾嘉还是有满满的少女感。14岁的樊少皇演技略显浮夸了,看他瘦削的身形,完全无法想象他六年后就成为了《力王》。
爱上一个人需要多久...?一眼的时间...爱一个人能多久...?一天、两天...十年...一辈子......美玲的梦,和爱的人,在船上漂啊漂啊漂~直到世界的尽头...那么,梦是什么...梦是不能丢掉的东西,否则难以度日...梦又是,不能触碰的东西,会碎...或许,正因为碎了,我们才会相信这份爱足够深切、纯粹、久远吧...白小姐对美玲的爱是显而易见的...可她终究爱自己多一点儿,不想她离开自己...也想能有亲近她的机会...所以,才带她走上交际花这条路吧...他们...她们...都有过快乐的时光的~(张艾嘉真的是很灵动的了~姚炜就是总攻大人的模样啊~有个同事和中村扮演者好像,有点儿出戏...??
这部海上花是属于片段的、静止的美,美大过故事。罗大佑的歌很适合作萍水相逢异国情缘的背景板。关于恋曲1990有一个故事是,非洲男孩和他的母亲在年轻时偶然得到一盘磁带,母亲酷爱里面的一首中文歌,时常哼唱。母亲去世后,他想找到这首歌,苦寻二十年无果。二十年后他当出租车司机时遇见一对台湾情侣,才知道那首歌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杨凡的海上花男女主在昏黄幽暗的歌厅再次相逢,变幻的光影打在异国少年脸上,这个场景,张美玲不只一次说这是她的一个梦。十年后再度相逢,却成了毒贩交际花的故事,和表面含情脉脉实则暗流涌动的澳门一起,共同构成 “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
电影有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剧本,特别的插叙倒叙的表达方式,但导演叙事节奏太慢了,对于跨国恋和同性间超越友情的暧昧感的刻画又浮于表面,仿佛看了若干个超长MV。但我对这电影的滤镜太多了——导演取景的澳门那几个地方我都去过很多次,八十年代还是殖民地时期的风情有着奇妙的泛黄质感;那时的张艾嘉真是智慧美貌并存的女神,鹤见辰吾也充满了少年感,导演非常擅长围绕主角气质去运用光线和构图;最后,配乐太令人陶醉,我前两天听到海上花这首歌突然觉得啊真是太好听了,当天就恰好看到有豆友分享了这部电影,再加一星为这冥冥中的缘分。
剧本原貌不得而知,但拍出来的效果真的是……不咋地……真想给打两星,但张艾嘉实在讨喜所以罢了……不记得看她的第一部作品是什么了,只记得她是你看第一眼就能觉出一种肉眼可见的聪明的人,可惜演技有限,虽然有名,但好像从未大红大紫过。看了照片,日本男主明显老了好多,不少日本老人的眼睛都明澈纯净如氧气,但这世上最离奇变态的事情也差不多都是日本人干的,怕还是敬而远之最安全~竟还发现了樊少皇,据说武术行里的老师傅曾说他是同辈里资质最好的,没有一直深造习武真是可惜。毕竟,娱乐圈挣得多,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
白兰第一次见到美玲后,觉得“好像姐妹一样,却又比姐妹更亲”,把她从歌厅带到夜总会,取下纯白色的发箍,把直发烫卷,一袭白裙换做黑色蕾丝。她对美玲说“你一直不明白,在我们生命里,男人来了是会走的”。1:10分共浴的缱绻;出庭作证时,嘲笑律师的那句“生命宝贵与否,见仁见智”;一把小的水果刀,插向中村的心脏,彻底终结美玲“孩子的梦”。海上花,是风月场所花月之身的交际花,是中元节祭奠时放入河中的花灯。祭奠的是纯白的天真烂漫,是初见的惊鸿双眼,是染污眼眸中的一丝清明。身如柳絮随风飘,心似浮萍逐水流。
高清的修复版,观看体验很好。特别是本片在布光上很用心,摄影是马楚成,在那些过去的年月里,角色的脸上总是泛起一圈柔光,这大概就是玫瑰色的旧时光。张艾嘉很美,尤其是在庭上的清素的打扮。底层艰苦过活的女人,还往往是烟花女,似乎是80年代张艾嘉在电影里经常塑造的角色。不过张美玲这个角色缺少活力和勇气,对感情有着过多的依赖。角色形象反而不如姚炜饰演的白兰显得鲜明饱满。而且一个大好少年十年后摇身一变成为国际毒贩这种剧情,过于抓马了。《海上花》这首歌真是百听不厌啊。
叙事方式也许在当时是一个很大亮点。最近电影连着几部都看不下去,分几天看,也是点进又退出。我以为自己又被吸入一种很讨厌的浮层状态。今天打开看这部,发现自己应该是已经有了一定观影偏好了。偏好画面、情节、叙事的美和特别,不太喜欢像再见嘴唇那样似乎完全去营造一种情绪而不太管叙事的类型,也有点不会欣赏悲情城市那种在一定背景下铺承,画面极度纪实的类型。海上花的第一幕就吸引我了,中村坐在窗台上写东西,画面太美了,整部电影好多地方都拍的好美的,完全一口气看下来!
大约是李嘉欣的演技巅峰,简直原汁原味李美人怒斥刘銮雄。伊能静在里面出场不多,但是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小美人形象就很到位。ps我已经不记得这是我第几次在港台电影里听到“窈窕风流杜十娘,自怜身落在平康”了,不然谁来一部戏把这个开篇词唱完吧。和后来打造的才女形象不同,伊能静在我看来最有吸引力的恰恰是她略显浅薄的美丽。一个让人毫无压力的小美人,即使在好男好女的戏中戏里演蒋碧玉,也是痕迹很淡的形象。
杨凡讲故事的能力真心一般,一开头就能知道故事走向了,但画面色彩构图声画,以及对男色女色情色暧昧的捕捉却是大师级别的,他创造不出流动的美,但懂得静态的美,诗意又充满诱惑。如果几年前看这片子,应该是比现在多几分纯真的。但是先听了海上花再来,满脑子都是“仿佛像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是我的一生”,很是悲凉。张姐年轻的时候太美太美太美了!罗大佑太有才太有才了!另外,真心想要拥有张姐同款睡袍和洋装!❤
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本来打算看候导的《海上花》,不小心点到这个,等发现自己看错的时候,已经被它迷住了。我是喜欢中村的,前面一半都沉浸在他和张艾嘉的爱里。后来又被白姐感动了。故事一般,有太多说不通的情节。但是爱就在眉眼之间,让人感动。爱无关性别,只是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就觉得你不一样。感觉看爱情片,看完能让自己突然有很多感触,突然想听很多歌,突然想说很多话,突然万千思绪,就真的很好。
影片用倒叙的方式对一个底层灰暗社会一角娓娓道来,然而人物美、场景美、情感美、音乐美冲淡了血腥,余下淡淡的哀伤和感怀。但是我更侧重同性的部分,白小姐看惯男女之情,被美玲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进而去了解她,怜爱她,宠爱她,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情欲。在如履薄冰的现实里两个女人靠着摇摇欲坠的青春来获得物质独立,相依为命。具有很强的女性主义,每一帧画面都显示了女性不同侧面的美,让人不遑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