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与狼共舞
【片 名】Dance With Wolves
【年 代】1990
【国 家】美国
【类 别】冒险/剧情/西部
【语 言】英语
【字幕语言】中英双字
【视频尺寸】1280×720
【文件格式】RMVB AAC
【IMDB评分】8.0/10 181,154人评价
【豆瓣评分】8.9/10 47528人评价
【片 长】236 Min
【导 演】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主 演】柯克·鲍兹 Kirk Baltz .....Edwards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Kicking Bird
Rodney A. Grant .....Wind In His Hair
Floyd 'Red Crow' Westerman .....Ten Bears (as Floyd Red Crow Westerman)
Tantoo Cardinal .....Black Shawl
Robert Pastorelli .....Timmons
Charles Rocket .....Lieutenant Elgin
Maury Chaykin .....Major Fambrough
Jimmy Herman .....Stone Calf
Nathan Lee Chasing His Horse .....Smiles A Lot
【简 介】
邓巴中尉是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但是他想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他骑着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邓巴被“海斯要塞”的范布鲁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邓巴独自在无人的哨所住下,大草原的壮美深深吸引了他。
不久范布鲁少校自杀了,他的车夫也被印地安帕尼族杀死,于是邓巴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这无这边无垠的苍天原野仿佛就是他的天堂,邓巴独自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还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
邓巴和印第安苏族人有了接触之后,生活便不再平静。苏族人为邓巴的到来而议论纷纷,在如何对待邓巴上起了争执。邓巴决定主动去找苏族人,在去的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杀的苏族妇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亲人并被苏族人收养。在把“站立舞拳”交还给苏族人之后,邓巴骑马离去。邓巴的来访极大地震动了苏族人,印第安人头领们一致同意去回访邓巴。第二天,几个印第安人来到邓巴的驻地。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缓慢而友好的接触,渐渐地邓巴成了苏族人的朋友,他还有了一个印第安名字,叫做“与狼共舞”。
他在捕猎野牛时的骑术和枪法令苏族人大为折服以后又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不久他便搬入苏族人的营地居住,开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此同时,邓巴与“站立舞拳”之间也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在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倾其全力,将哨所里的枪支弹药分给了苏族人,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邓巴再次成为苏族人的英雄。所有苏族人都敬慕邓巴,他们祝福邓巴与“站立舞拳”的相爱和结合。而邓巴也深切地认识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实、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乐地生活在苏族人中间。除了肤色和长相不同之外,邓巴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
然而,就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永远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间时,他发现那里已经驻扎了一队白人士兵。他们看到印第安人装束的邓巴就开枪射击。爱马西斯科死了,邓巴也成了囚犯。邓巴为印第安人的辩护招来了一再的虐 待和毒打。他们认定邓巴是叛徒。于是邓巴再也不说英语,而毅然说起了印第安语。驻军少校无计可施,只好派一队士兵押送邓巴回“海斯要塞”。苏族人发现邓巴被捉后,他们消灭了押送队,救出了邓巴。
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朋友,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站立舞拳”离开了苏族人村落。十八年后,苏族人被迫与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
幕后制作:
这是一部反映西部历史的史诗片。通过他的视角,观众可以逐步深入陌生的印第安社会、文化、习俗、日常生活以至其代表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西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风光。邓巴身上表现出的忧郁、骄傲气质和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暗合了道家文化中清静无为、个性至上的价值观,不经意拉近了不同民族间的距离。片中猎牛场面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本片荣获第6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似乎已成为导演难以逾越的事业巅峰。
花絮:
·在电影开场,两个医生在检查约翰·邓巴,站在桌子旁边的男人是凯文·科斯特纳的替身。扮演医生的两个人实际上是电影的制片人,站在左边的是吉姆·维尔逊,右边的就是本片的导演和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声音都是由其他演员配的音。
除了电影开场的国内战争是在最后拍摄之外,受天气影响,电影所有场景都是按照时间先后拍摄的。
·猎获到野牛的庆功宴上,邓巴和Wind in His Hair成为好朋友,互相赠送礼物。这些场景都是在匡西特活动房屋内拍摄的,因为当时户外的天气太冷了。
·当邓巴骑马出去会见朋友的路上,看到有个男人最初叫狼走开,这个人的确是驯兽者。追逐中,他的腿被狼咬住不放。科斯特纳在下一个镜头里不得不跑开,因为他要把大块的生肉丢给野狼,从狼口下救出驯兽师。
·科斯特纳的女儿安妮·科斯特纳扮演幼年时的"站立舞拳",在梦境中她回忆起家人遇害的戏中,可以看到她从波尼族印第安人逃亡。她跑着往回分别看了两次,因为科斯特纳告诉她从右肩往回看,但是她不知道哪边是左肩哪边是右肩。当时安妮只有6岁。
·格雷厄姆·格里尼扮演"站立舞拳"的养父基柯金·伯德,实际上"站立舞拳"玛丽·迈克邓维尔的年纪比格里尼还要大两个月。
·格雷厄姆·格里尼在影片中扮演基柯金·伯德,同时还在另一部电影"The Red Green Show"(1991)出演艾德加·蒙彻斯。在其中一幕里,艾德加提到"与狼共舞",说那个"土着人"(基柯金·伯德)本应该得到一个奥斯卡的小金人。
· 电影超过了预算,科斯特纳不得不个人出资弥补超出的部分。这就使得有传言说这又是一部失控的西部片,就像那部令人失望的"天堂之门"(1980)。因此有圈内人将该片挖苦为"凯文之门"。最终作为一部西部片,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要知道最近获得该项奖的西部片Cimarron (1931),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
·为了增加影片的现实色彩,专门聘请了一名语言学专家,教不会讲Lakota的演员学习讲 Lakota语。由于这门语言十分复杂,在教学课程上就把"性别语言"方面的语法知识省略了。电影完成后,说Lakota语的土着人,看到电影里的 Lakota勇士们操着一口娘娘腔,都感到乐不可支。
穿帮镜头:
·连续性:邓巴给狼喂食的牛肉乾的尺寸大小,不停变换着,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变换着拿牛肉乾的方式。
·时代错误:约翰·邓巴在遇到印第安人时挥舞着的旗子出现的年代是错误的。
·事实错误:部落成员是不可能引用圣经中的箴言篇或者是公式一样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部族一直是致力于保护口头相传的知识和传统文化。
·事实错误:三只飞过天空的鸟被认为是天鹅,实际上应该是仙鹤。
·时代错误:在一个旧堡垒里的鸽子是一只欧亚有领圈的鸽子,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出现在北美。
·发现错误:当邓巴在用1860亨利来复枪射击时,可以看到弹药桶指示器在最后面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是空的。这种情况始终出现在影片当中。
·时代错误:电力线可以在猎获野牛时看到。
·发现错误:在小溪边苏族人营救约翰·邓巴之后,其中一个苏族人经过已经死去的Spivey,往他脸上泼了些水,Spivey重新活了过来。
·连续性:当邓巴观察两处建筑物时,他的胡子茬十分短,在他从一处建筑走到另一处建筑时,他的胡子长得好像已经有三四天了
《与狼共舞》下载观后评论: 影片很长,4个小时,大概可以分成四部分:顿巴对印第安人产生好奇、顿巴与印第安人开始接触、顿巴成为一个印第安人、顿巴及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剧烈冲突以及印第安人草原文化的毁灭预兆。在数百年的殖民扩张史中,无论是西班牙人、英国人或法国人,更不用提美国人,必然与印第安人存在大量细致的接触,片中顿巴中尉的情况很可能真的发生过。顿巴是个对美国政治及南北战争彻底失望的人,希望遁世,所以印第安部族对他而言是个天堂。我们的反思可以集中在积极斗争和文化冲突上——连奸猾狡诈残忍的狼都是正面角色了,而且在演职员表里有了一席之地,美国士兵为什么要蛮横地毁灭印第安人地文明乃至他们本身呢?资本主义地殖民扩张到底是好还是坏呢?1990年的科斯特纳提出了这个问题。30年后的今天,依然很有意义,因为这种扩张仍未停止。
1.马背民族的野蛮却诞生了最纯粹真挚的情感,他们肯接纳异族,与现代文明对同胞的指责欺辱形成露骨的对比;2.马作为实体桥梁链接主人公与印第安人,它被军队枪杀预示着两种文明必然的对立;3.狼是主人公的心态外化,与狼距离的缩进呼应与印第安人的靠近,狼被杀体现了主人公与士兵即大众价值观的决裂;4.日记是主人公的身份载体,飘走代表割裂过去,重现又呼应主人公将与社会重新接触(这在保留中尉性命时已有铺垫,只是仍然生硬)。近四小时的片长,给予充分的人物塑造空间,比如开场的穿鞋与自杀式冲锋。,主人公的性格形象与弧光十分明显,但转变的因由却很大程度依赖内心独白,这令主人公难以有实质的心理动作,导致整体形象缺乏弹性,只是一个立起来的纸片人。
我觉得一部电影就应该四个小时级别。对于很多类型片而言,两小时的时长会让故事被包裹在类型框架之下而缺乏应有的节奏感(虽然还是有很多电影甚至凑不够两小时)。我觉得好像,在四小时这个量级的恢弘战线上,什么都会被还原到事情发生的本身的质感,而原谅很多问题。这部显然是无法和教父,美国往事这样的电影对比的,但就是这样老老实实讲故事也会很动人。看完之后在想是否存在一个白人凝视的问题。这个战士好像总有种俯瞰视角和完成任务的心态,苏族人接纳了白人,但白人又和你们交了朋友,又回到了原来自己的世界,而且也抢占了苏族人的土地。白人当然是有反省的,但都浅尝则止,好像把身份政治亮出来供人批判就可以和平共处,但无论如何,好像还是一种进步吧。
很多年以前看过,但是除了隐约记得女主,已完全忘记。再看却感触很深。其实美国白人亏欠当地印第安人是最多的吧!不问自取,强取豪夺,许多部落因为暴力或疾病被灭族。到底谁才是更高的文明?可惜印第安人各个部落间也矛盾重重。就像引狼入室的自家贼一样,影片的最后也是另一个敌对部落的人领着白人军队来围剿苏族人。Cisco 和Two socks的被枪杀以及被抛尸的水牛都让人心痛不已。人类对大自然所犯的罪最终都会报应在人类自己身上。很钦佩Kevin Costner的才华和勇气。只有对过往的反思才能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P.S. Two socks 这头狼的戏是怎么拍出来的?难道是特效?太真实了!
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如何相处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总结过。周以礼服天下,而商以霸呵天下。何为王道?王道就是共天下,何为霸道?霸道就是一言堂。美国的西进运动全程都是血腥的屠戮,凯文科斯特纳在影片结尾没好意思表现出来或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表现罢了。对比中国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盎格鲁撒克逊的傲慢可见一斑。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然后相辅相成变成华夏的主体多姿多彩,这就是中国给世界的答卷。简而言之,美国没有历史,而美国从2020年才开始拥有了历史的起点。
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单部片长最长的电影了么…3小时53分钟…片子是好片子,但说实话其传达的精神实在不能苟同,将一族的命运置于女人、外人的同情和偶然上面…正如历史给出的答案当技术人口优势都不在己方时结果也只能任人摆布…在这个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候看让人感觉很伪善…虽然不能否认个人的善意,但最终决定历史的是群体怎么想。话说回来片中壮美的景色令人神往,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主能长时间一个人在那里。当然还有一匹马一匹狼…当它们双双死去时…情绪也就被彻底调动了!
女主在哭丧的时长实际上是先知根据族人的情绪自行判断的,没有什么神灵,先知担任了部落族人的观察与心智化的责任。勇士也说,自己不是智者,遇到事情只会先生气;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文明的进程只是在不停的破坏与浪费,因此总有艺术作品想从更为原始自然的文明中寻求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归宿,无论是印第安文化还是武士文化;最后勇士不停地喊着“与狼共舞,你能把我当作永远的朋友吗”,邓巴唯有沉默,这份沉默才是全片的主旨,真是太让人心碎了
从邓巴到与狼共舞就是经典的文化人类学家习得文化的过程。好在最后田野笔记找回来了,不然我真的要气死。有太多可说的,反而说不出口。其实还有很多不尽完美的地方,比如女性角色的设置,赠给武器之类的破坏社区生态的伦理问题(这个是苛求了),不能忽略的种族主义叙述,也没有充分展现部落间冲突;但从印第安人的角度重审殖民历史还是先验并且罕见的。异文化之间伸出的手指,就是主体间性的可能,尽管在那之上凌驾着无数血腥和痛苦的殖民历史。
其实我个人内心对西部片是非常不感冒的,所以一开始看到这种题材内心是有一点点的抗拒,结果耐住性子看下去后完全的被感动到了。在观影前推荐大家先去了解一下美国对印第安人屠杀历史,还有苏族人的生活模式,会有帮助的多。在历史进程中,当文明社会碰撞原始文明,总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不会一味的谴责美国政府当年的所为,但也不会圣母一般的完全维护印第安人,这部电影就是想让大家自我反思这段历史,不愧是史诗级的电影
导演兼主演:Kevin Costner三个小时不仅仅是一部西部电影,更是一个国家被掩埋在现代文明深处的灵魂。泪目片段(印第安语,高处呐喊):“Dances with wolves, I am wind in his hair, Do you see that I'm your friend? Can you say that you will always be my friend?”
8.6分,前面影评书评写的太累了,不想多说什么了。热评里说这是《阿凡达》的祖宗,哈哈,确实也有道理。看的是接近4个小时的版本,至少是这个时长,才能把导演想表达的东西讲完。像《燃情岁月》这种133分钟的,想拍成史诗,不够。《赛德克巴莱》同样也是讲少数民族反抗的电影,不过感觉是年轻导演,拍的有点锐气四射锋芒毕露。相比还是更喜欢《与狼共舞》这种沉稳含蓄不哭不闹的。
文化交融——————————————边境广袤无垠的风景太美了,美得震撼。——————————————末尾美国士兵的残暴与苏族人的重情重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身着精致的军装,却残忍地杀害了邓巴两个好朋友——心爱的马和通人性的狼;作为异族,在邓巴离开时,苏族人却都无不表现出难舍难分,甚至在山顶一直高呼“与狼共舞”,“你会把我当做你永远的朋友吗?”尤其心碎。
一口气看完导演剪辑版本接近4个小时,真是毫无尿点!我不愿说这部电影是史诗级别的,但是却是荡气回肠的血泪史。一位曾经相信美利坚,并且为之而战的勇士,在脱离组织之后,逐渐走进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看似非常之美好,彼此一点点靠近,一点点了解,实则是一个美丽的泡影,因为历史的车轮永远会压过原始的文明,而“与狼共舞”只是浪漫主义的一只幻想曲,或者说是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