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再生号 韦家辉
该片于2007年12月开机,2009年初拍摄完成,投资大约3000万港币。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延续《神探》的班底刘青云和林熙蕾之外,新人演员阎清则和刘青云饰演父女
该片于2007年12月开机,2009年初拍摄完成,投资大约3000万港币。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延续《神探》的班底刘青云和林熙蕾之外,新人演员阎清则和刘青云饰演父女。首次饰演一个盲人,开机之前刘青云也是下足了功夫去适应盲人的生活。他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拍一场摔倒的戏时,他在心理和动作上总会有防范,但盲人并不会这样的,结果拍了很多次才成功。
此外,该片片名经过《思念》、《往生河》的数度修改,最终确定为《再生号》,导演韦家辉也表示,《再生号》这个片名最能配合故事的剧情。影片预计将于7月10日在香港公映,但暂无内地引进计划。
《再生号》下载观后评论:
以第一出悲剧为导火索,前半部是美丽的童话,借以现实世界、此现实世界里的人所写的小说里的世界、此小说世界里的人所写的小说之小说里的世界三个维度展开叙事,类似《黑客帝国》里的缸中之脑或《盗梦空间》里的几层梦境结构,中途又借第二出悲剧以及由此引发的第四个平行世界(因为毕竟小说都是人写的,所以后一层的小说世界的情节受前一层小说世界的情节所导致作者心理波动的影响),导致前三个维度在电影的后半部全线崩溃,并出现时空的交织和扭曲,因为首先第一,在小说世界里,作者即上帝;第二,在本片中,对时空的超越是非常带有西方的本质主义色彩的,不是达到经验意义上的永恒,而是超越出时间线或空间线,跳出这个框架,俯视时间线或空间线,达到超验意义上的永恒,而这个永恒者,即是各个时空的、各个维度的缔造者,各平行世界的上帝即作者。
故事的确鬼斧神工。但坦白讲,韦生独立导演的作品除了字头都欠点火候。这次太短,这款题材至少应拍到两小时,情感铺垫不足,情节发展有点生硬,推动力较弱,衔接不自然,演员演出也不够出色。幸好Xavier的配乐弥补了不少渲染力。应该多借鉴好莱坞此类型片经验。总之,韦生可以做得更好的。人会有反响的问题就是人是如何死掉的?还有如何感应灵魂有来到你身边?所以说人的思想真的很奇怪,都不知道为何会想到奇特的事物,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方面。其实我是很爱我去世的外婆的,只是我不敢面对现实,不想记负面的事情而已,就算困在心里,都还是不要藏在心里,不止有多难受,还会再发生下去,只是不知道几时发生而已。所以说世界真的是有很奇怪的思想呢!谁也不想发生意外事故?但是有些人还是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所以说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可怕呢!
今天是你走后的第82天,我走出第一个阶段了,却在第二个阶段里好煎熬,因为眼泪比以前多了思念比以前更浓了,一个人的孤单更难受了,可我是一定不会想着去赴死的那种人,我连想想都觉得死是最没有价值的相遇,爱一个人的欢喜失去一个人的痛楚都是很深的领悟,没能过完今生是遗憾,一个人遗憾的走了另一个人再苦再累再痛也不能赴死啊,有没有想过赴死后见了他他会怎么样,他一定不会开心的他一定不愿意你这么傻。我知道我的小忽一定也很想我,但他肯定希望我好好的活下去他会在终点等我的。 怎么办呢我再勇敢也还是个爱哭鬼,我的往后余生一想到没有他真是没办法不流泪,流泪想他流着泪继续往前走下去。
爸爸死了,妈妈弟弟姐姐活着,姐姐写书,书里爸爸活了,妈妈弟弟姐姐都死了,爸爸写书把妈妈弟弟姐姐都变鬼回来陪自己。到底谁活着谁又死了,重要的是对你重要的人到底有没有和你在一个空间里。刘青云演得太好了,他一动就懂他的情绪了,相比之下那个演姐姐的女孩差太远了,突然获知家人全死光的一场戏演得太做作了。架空得太离谱,前面的设定还不错,后面则乱七八糟,最后全部喝了孟婆汤,只要没有记忆的牵绊就能自由吗,活下来的人就能真的活下来吗?
韦家辉确实在编剧方面是个奇才,这个剧本创意是非常好的,开头很唬人,特别那句有人说鬼是死的人不舍的活着的人所以没走,有的人说鬼是活着的人不舍的死了的人而想出来的,有意思,但是电影也就只到这了。剧情上很多人说故事层次很多,但是因为没有和实质的剧情发生好的联系,导致层次没有存在意义,我说就两个层次也没问题,后面的就是各自层次的内部发展,而且手法上也比较糙,没法给出明显的暗示,可惜了,6.5
这就是一场自我的救赎吧。失去一切的汤乐儿,用小说创造了一个个笔下的世界,从一心求死到获得新生。峰回路转,全程就是一个轻生者的心理转变。其实后半段的几个乐儿很好区分,看人物的颜色就行。带着曝光感的就是书里的人物。写小说的初衷就是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地在一起呀。这个讲故事的方式真的不错!我也应景夸一下韦家辉,编剧真的是个奇才啊!
8/10.阴阳相隔,人鬼殊途,情真意切难自已,悲惨世界不可留。本片的情节象俄罗斯套娃一样的一层套着一层,很快我就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构,哪些又是虚构中的虚构了。韦家辉与欧健儿的剧本真是写的太好了!充分表现了妙笔生花的意境,也充分表现了打击太大,人生无味的痛苦。本片在结构上与《盗梦空间》比较相似,但比后者早一年上映。
是《盗梦空间》的层层递进,也是《镰仓物语》的人鬼温情,创作再创作的过程让人不知置身于哪个故事里,在最后甚至有了交集,是平行时空也是循序渐进,最后现实中的melody和她所创作的melody都获得了认知和觉醒,她选择了生,把小说以死结尾,创作让这一家人获得了新生,让生者无念,让逝者安息。
6/10。精神分析来追索鬼魅有点温情版的大卫林奇,韦家辉探讨了文学题材的悲剧命运主题,市集买花的全家遇难和故事写手的自杀一次次带回创伤记忆原点,家具一同搬迁飞往坟场、半山缆车改装的再生号魔幻得童趣异常,多重空间进行生死对换的叙事一再反复显得累赘,细节设置的晦涩造成调动观众情绪的障碍。
电影剧情太复杂太过烧脑,给我的感觉就是韦家辉走火入魔了,故事跟《盗梦空间》一样,也是层层递进,但不是单纯的层层递进,故事线互相穿插,重叠,又蹦出新的故事线,观众还没搞清楚第一个问题,紧接着就第二个,第三个问题,把观众搞得一头雾水。想法很好,但细节处理不够,功夫全花在情节上了。
剧本确实天马行空,但也确实形式大于内容。他想展现的挣扎与救赎是表达明白了。但这只是一个复杂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没有与我产生共鸣。演员也是我扣了一星的原因,实在是没眼看。韦家辉说,小说里我决定别人的生死,那现实世界里谁决定我的生死。不论谁决定我生,我都应该好好活下来。
韦家辉简直就神。女主选的不好,观感3.5/5,一段用文字将家人起死回生的作家,将对亲人的思念挥洒的淋漓尽致。有些细节捉摸的欠佳,可能就是失去杜琪峰的结果吧。但绝对是个好作品。在刘青云和林熙蕾的表演下,女作家演员的表现欠佳,让人脱戏主线也是文字创作的幻觉,所以感情共鸣不起来。
套层结构,开篇设计还是惊艳的,但情节真的撑不起这种结构。后半段强行套层,平行,交叉,什么都没表达出来。开头没有10分钟我眼泪都出来了,看到后面却只剩无语。活在YY里么?除却生死无大事,如果幻想可以摆脱痛苦,那么现实的意义就是好好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于生命的向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