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兔子洞/爱的拐点/出口/心灵触洞》2010年美国最新高分剧情片DVD中英双字
◎片 名 Rabbit Hole
◎年 代 201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8,5/10 356 votos
◎文件格式 XviD MP3
◎视频尺寸 608 x 336
◎文件大小 1CD 50 x 15MB
◎片 长 91min
◎导 演 约翰·卡麦隆·米契尔 John Cameron Mitchell
◎主 演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Becca
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Howie
黛安娜·维斯特 Dianne Wiest ....Nat
Miles Teller ....Jason
坦米·布兰查德 Tammy Blanchard ....Izzy
吴珊卓 Sandra Oh ....Gaby
Giancarlo Esposito ....Auggie
Jon Tenney ....Rick
斯蒂芬·梅尔勒 Stephen Mailer ....Kevin
Mike Doyle ....Craig
Roberta Wallach ....Rhonda
帕特丽夏·考莱姆伯 Patricia Kalember ....Peg
Ali Marsh ....Donna
Yetta Gottesman ....Ana
Colin Mitchell ....Sam
Deidre Goodwin ....Reema
Julie Lauren ....Debbie
罗伯·坎贝尔 Rob Campbell ....Bob
Jennifer Roszell ....Sotheby's Receptionist
Marylouise Burke ....Librarian
雷·威尔金森 Jay Wilkison ....Gary
Salli Saffioti ....Lori
Ursula Parker ....Lilly (as Ursula Clare Parker)
菲尼克斯·利斯特 Phoenix List ....Danny
Sandi Carroll ....Abby
Teresa Kelsey ....Mary
Sara Jane Blazo ....Jason's Mother
Brady Parisella ....Caden
Garin Sparks ....Chess player (uncredited)
◎简 介
影片的片名Rabbit Hole直译为“兔子洞”,出自《爱丽丝梦游仙境》,引申意思是“出口”。故事讲述一对原本幸福美满的中产夫妇,因为4岁儿子遭遇车祸意外身亡,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感情风暴中。他们两人将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逐渐成为了他们人生的主题。该片讲述的终极命题就是这对夫妇如何找到婚姻危机的出口。
◎剧 照
【电影截图】:
《爱的拐点》下载观后评论: 01.美得不像凡人像天使的妮可,演戏的节奏可真好啊,各种微表情小细节,完全带着男主在走。 02.这是一对真心相爱的人,无疑。可是亲爱的老天,男女就是如此的大不同,女人的致命点在于情感需求,男人的致命点在于下半身,即便是如此相爱的两个人也难逃性别导致的冲突点。明明如此优秀的两个人那么相爱,面对如此棘手的无常意外,都是想着归因自己,克服困难。俩人面对伤痛的应激反应却是一致的,可往往脆弱爆发的点不一致,这就导致了经常不在同一时间点爆发。 03.那个真的无辜却也是杀人凶手的司机啊,一脸的稚气。面对自己朋友的时候可以卸下负重向新生活迈进,可面对这对父母,永远都是小心翼翼一脸谦然的样子,是啊,不可以轻松啊。 04.生活还要继续,这是选择,必须要往前走,经历了伤痛与牺牲的岁月静好才是真正的从容啊。
昨晚看了John Cameron Mitchell的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惊叹于导演的才华,今天才特意看了这部。镜头语言要简单地多,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丧子之痛的悲伤没有瞬间的爆发满溢,而是渗透在90分钟的每一个瞬间。我始终觉得,共同经历丧子之痛的夫妻,除非重新生育,很难再继续生活在一起。一个玩具,一幅画,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就又双双被拉扯进物是人非的回忆漩涡里。喜欢那个砖头的比喻at some point, it becomes bearable. It turns into sth that u can crawl out from under n carry around like a brick in ur pocket
“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悲伤版本。还有其他版本,在那里,一切还好好的——我喜欢这个想法,真好——在某处,我们仍在欢度年华。”Becca和Howie夫妻两人,一个试图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却终究逃离不了目睹儿子死去的那一幕,一个试图留住孩子留存下的痕迹却发现一切只是徒劳。裂痕不可避免地产生,争吵、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随之而来。悲痛这种痛,没有速效的镇痛药,他们能做的只有带着它继续生活,“就像口袋里揣着一块砖头”。而它又一点点侵蚀生活中的一切,令人变得敏感、尖刻甚至身不由己地做出出格的举动。悲痛以这种方式在生活中自我复制着,如同癌变细胞在体内悄然蔓延。但故事的最后他们宴请了所有好朋友,因为绝望不该是任何一个版本的生活的原色,希望才是。
喜欢这部,发了同名朋友圈被朋友的评论安利…看到豆瓣有与《革命之路》比较就立即有了观看欲。看完觉得上次看西方人拍的这么细腻哀愁又温柔的片子还是《樱花盛开》…总有一种绘本改编的感觉(其实是戏剧)。本以为全片最多就是情绪流的丧子之痛,没想到对于婚姻与家庭的刻画还是相当出色的(由于这点在最后二十分钟决定四星升五星),比较有新意的是能拍出爱情或婚姻里的那种“两个人一起的孤独”(这种孤独有时候比单身状态的孤独更要无助的多,单身的孤独反而更容易抽离出来)。丈夫在出轨的边缘试探又一次次安全逃离这段太像侯麦的《午后之爱》…甚至整个片子两人的状态也和《午后之爱》有相似之处(后知后觉想到这点)
第一次看这么纯粹的丧子题材,挺打动我的,故事细腻写实,表演真挚。肇事的男孩和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公园长凳上对谈,从处处留心强颜欢笑,到释放自己真诚地忏悔和宽释,两个人都让人心疼,一次意外在他们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疤。祖母和母亲在地下室的对谈,台词写得既真实又动人:失去孩子的痛随着时间是无法消逝的,但它会变化,它的重量会变化,渐渐地,就能从它的重压之下爬出来,而它会变成一块口袋里的砖头,有时候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但下一秒钟可能又因为什么而记起,“啊,它还在那儿”,但这并不坏,因为这重量变成了孩子的替身,一直陪伴。
1.跟朋友在一起打球时,参加倾诉小组的互助活动时,跟丈母娘一家在一起时,中介带人来看房子时,豪威一直都是客客气气和颜悦色的,唯独看到肇事男孩杰森闯进自己家,豪威的情绪爆发了。导致自己孩子死亡的凶手,莫名其妙闯进自己家,作为父亲,作为男主人,豪威的反应我觉得是正常的2.跟倾诉小组的人发飙,跟母亲发飙,跟丈夫发飙,跟超市遇到的陌生人发飙,唯独对杰森客客气气和颜悦色,贝卡的行为挺难理解的,就因为杰森告诉她世界上有平行宇宙,有一个快乐的自己?
妮可的妈妈演得真好,她的眼神她的嘴角,我常常在自己妈妈身上、甚至是自己的身上看到。母女俩地下室对话的那一段,痛苦会消失吗?不会,以我这十一年。但是,会变化,比如说它的重量,有时它会变轻,轻到让你可以从它下面爬出来,有时你甚至会忘了它的存在,你可把它放进口袋里四处地走走。但当你把手探入口袋,它还在那里。这样的电影看着看着,人的心会一点点柔软起来,柔软起来。抗癌病人有个词,叫带癌生存;生活,也有个词,叫带着缺憾,生活。
7.8分。最近连续看了几部靠女演员支撑起来的影片,本片仍不例外。细腻、平淡且悲伤的家庭故事,人物刻画的非常丰满,通过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就能读懂很多故事,使得仅仅90分钟、且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的电影平不觉得枯燥乏味、不饱满。结尾略显不足,仅因为一本来自肇事者的漫画就能突然让一个这么偏执的母亲释怀,感觉力度上欠缺了点。最精彩的桥段是父亲发现丹尼的视频被删了,和妮可对飙的吵架戏份,没有任何煽情,却不禁流下眼泪。
应该说这个故事相当难演,所有角色的生活都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悬浮状态,那种不可见的张力像是房间里的大象,假装它不存在或整日为此心烦,都不能让生活变好。儿子的死可说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那是偶尔的、非理性的,但却迫使人不断面对这个事实。这个困境是“上帝已死”之后出现的,人们无法从彼岸世界获得心灵慰藉,而心理疏导对世故的人们而言也属无效,最后,所谓“平行宇宙”其实仍是改头换面的彼岸世界。
关于失独家庭的电影,夫妻二人面对孩子的意外去世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悲伤态度。妻子的逃避其实是内心的抗拒与难以接受,丈夫的怀念与留恋却注定是无法挽回。由此夫妻二人心生间隙,各求安慰。孩子走了,家庭亦处在了分崩离析的边缘,还好,经过了争吵、猜疑、冷战,他们终于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新生活。妮可基德曼的表演真棒,无论是心灰意冷还是歇斯底里,都那么感染力十足。她的表演和美貌一样耀眼。
1. 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一个选择直面失去并且努力乐观,另一个选择假装坚强却没有一刻不在崩溃,双方的互相试探不断加深着矛盾;2. 开车肇事的男孩怀疑自己是不是超速才撞死了孩子,他的手足无措充满了负疚感;3. 如何面对失去?其实失去的痛苦真的是会伴随一生,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吧.......我也希望在兔子洞的另一边,有一个无忧无虑一直快乐的我存在。
他们起初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出口,想着回避掉“这扇门”吧,我再努力找找,打开一扇新的门就好了。可是,“这扇门”不跨过去,又怎么有办法离开这个房间,有机会打开下一扇大门呢。这是无处可逃、又无处宣泄的痛苦,但人最终都能有办法寻找到适应它的方式。不幸的人麻痹自己,适应于长期的痛苦。幸运的人寻找到了新的出口,即使痛苦仍在心里,但它只是存在而已。
没有把悲伤摆在明面上,很多欢笑,很多闲谈,却总是掩盖不了Danny这个名字。其他人都在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包括那个带走Danny的人,我却止步不前,禁锢在过去的牢笼里,我装着不在意,装着过去了,可是超市里的孩子、妹妹的孕肚,我又怎么能释怀呢?那就强迫自己相信,在另一个世界,Danny还在,我也很快乐吧。总要给自己个理由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