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嚎叫 罗伯·爱泼斯坦 杰弗里·弗里德曼
◎译 名 嚎叫
◎片 名 Howl
◎年 代 201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语字幕
◎IMDB评分 6
◎译 名 嚎叫
◎片 名 Howl
◎年 代 201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语字幕
◎IMDB评分 6.7/10 (1,162 votes)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720×396
◎文件大小 489 MB
◎片 长 84 mins
◎导 演 罗伯·爱泼斯坦 Rob Epstein
杰弗瑞·弗里德曼 Jeffrey Friedman
◎主 演 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 ....Allen Ginsberg
亚伦·特威特 Aaron Tveit ....Peter Orlovsky
乔·哈姆 Jon Hamm ....Jake Ehrlich
玛丽·露易斯·帕克 Mary-Louise Parker ....Gail Potter
特里特·威廉斯 Treat Williams ....Mark Schorer
大卫·斯特雷泽恩 David Strathairn ....Ralph McIntosh
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Professor David Kirk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Alessandro Nivola ....Luther Nichols
鲍勃·巴拉班 Bob Balaban ....Judge Clayton Horn
乔恩·普莱斯科特 Jon Prescott ....Neal Cassady
托德·罗顿迪 Todd Rotondi ....Jack Kerouac
Sean Patrick Reilly ....Six Gallery
艾伦·金斯堡 Allen Ginsberg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塞西丽亚·弗斯 Cecilia Foss ....Beatnik Poet
安德鲁·罗杰斯 Andrew Rogers ....Lawrence Ferlinghetti
◎简 介
《嚎叫》是部与众不同的传记电影,电影通过多种手法来串联起不同的内容比如有人物的访谈访问、朗诵诗歌时使用的黑白色彩的仿旧场面,以及通过电脑动画阐释诗歌主题的理解,最后又是通过法庭对诗歌出版发行的这次审判过程作为主线贯穿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既是对诗人生活的描写,也是一次对诗歌《嚎叫》的探索和解释。而男主角的扮演者詹姆斯·弗兰科(James Franco)用一种难以置信的方式完整和真实再现了这个艺术家,他杰出而真诚,同时却被自己的性取向和难以把握的爱情困扰着。
幕后制作
纪录片二杰首次执掌剧情片
在奥斯卡历史上,能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比获得如导演、演员这样的奖项是更加艰难的任务,而有一位导演,却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这一成就,他就是罗伯·爱泼斯坦。在1985年,他以一部反映美国著名同性恋政治家哈维·米尔克的纪录片《哈维·米尔克的时代》(1984)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之后凭借电影下载《共同的线索》(1989)再度摘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而也正是在1989年,他找到了他的同道,好搭档杰弗瑞·弗里德曼,之后两人一直合作拍片,但是罗伯·爱泼斯坦却不复往日辉煌,大多在一些电视纪录片中献上自己的作品。但是在2010年,两人却以一部传记剧情片《嚎叫》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部以艾伦·金斯堡人生中重要经历改编的电影中,两位以纪录片擅长的导演将进一步向大家展现他们在剧情片方面的才华。
表现艾伦·金斯堡的传奇人生对于任何导演来说显然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谈到如何想到取材传主50年代经历时,杰弗瑞·弗里德曼谈到,“拍摄本片的念头是从不同角度思考慢慢产生的。我们想要展现《嚎叫》的创作过程。以及艾伦如何个性地感悟,和创造性地达到那种创作出这样的诗歌的过程。《嚎叫》的诗篇在片中将以动画的方式呈现,这样的表现诗歌非常重要,当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些特别的效果发生”。而罗伯·爱泼斯坦则更多谈到了创作过程的挑战,“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找到一种叙事线索调动所有其它因素,去引领观众,给他们一种一致的感受。”,而两位导演也表示激励他们拍摄本片的还是在于金斯堡和《嚎叫》本身的巨大影响力。他们非常惊讶,那么多的年轻人告诉他们,他们不仅仅对这些诗歌很熟悉,而且这些诗歌在人生中对他们意味着太多太多。
传奇诗人与时代的群星演绎
与导演的工作相比,扮演艾伦·金斯堡本人恐怕是更令人畏惧的任务,作为美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他本身充满争议,又在很多人眼中被视为信仰,这样交织多种元素的人物,稍有不慎,就可能演的几头不讨好。而在这部影片中,承担这一重任的便是詹姆斯·弗兰科,这位几年前还以《蜘蛛侠》“绿魔”之子形象示人的演员。实际上,詹姆斯·弗兰科的演艺生涯转折还是要从2008年开始,那一年,他即在《菠萝快车》(2008)中随众人“犯贱”,体现了其喜剧天赋,接着又在《米尔克》(2008)中演绎了那令米尔克百感交集的情人,一年中两个显得差别巨大角色的成功,表现的正是他的出色演技。而之后,他在2009年并未急于献上其它作品,全身心投入到了表现艾伦·金斯堡50年代生涯的准备中,对此,詹姆斯·弗兰科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了些细节,“我需要了解他的生活,尽可能了解他的诗歌,我必须理解我阅读的东西,尝试探寻他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去写,他的诗歌又是在表现什么主题。”。正是凭着这种对诗人本人的敬意,以及扎实和细致的准备,弗朗哥的表演在最新电影《嚎叫》上映的几个电影节上,都得到了影评人较高的评价。
围绕着艾伦·金斯堡,还有众多在其人生中占据重要一席的人物,如他当时的同性爱人彼得·奥尔洛夫斯基由凭借《绯闻女孩》走红的亚伦·特威特扮演。而当时在争议中首发《嚎叫》的“城市之光”联合创始人劳伦斯则由安德鲁·罗杰斯扮演。由于金斯堡在50年代围绕《嚎叫》最著名的经历就是那场官司,所以当时其辩护律师杰克·艾里奇也是一个片中推动高潮剧情的重要角色,而这个角色将由乔·哈姆担当。
“垮掉的一代”精神重现银幕
“我希望人们能被金斯堡的激情点燃”,在谈到希望观众看完影片后的感受时,罗伯·爱泼斯坦如是说。是的,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种精神的再现,在那个激情四射的岁月,金斯堡以其对文学和思想的阐释,成为了“垮掉的一代”的先锋。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朗哥对金斯堡那段岁月的精彩演绎,更能感受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独立诗人以及他的支持者们的艰辛和不易。围绕着《嚎叫》的出版和官司,也是那个时代价值观的有力碰撞,正是这种碰撞下,整部影片在二位纪录片导演极具50年代时代特色的质感下,也充满了戏剧性的精彩。而漫画家、金斯堡的重要合作者埃里克·杜克在片中以动画形式展现《嚎叫》诗篇,更是影片极具风格化的重要看点。
花絮
·本片初次亮相是在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之后,还提名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圣丹斯评委会大奖的角逐,虽然都未拿下最终奖项,但是已经激起强烈关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光是罗伯·爱泼斯坦与杰弗瑞·弗里德曼选择了拍摄艾伦·金斯堡的人生,也是金斯堡选择了他们,据说,在金斯堡生前,就曾经与二位导演接触,希望由他们诠释自己的人生。
·无论从金斯堡的人生,还是这部影片来说,奥尔洛夫斯基都是其中重要的人物。而在影片即将公映之时,这位金斯堡的知己,著名的美国诗人于2010年6月30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
【电影截图】:
《嚎叫》下载观后评论: 诗人就是用一些没有出现的词语来形容感情和情感的抒发体。自由言论也不过用了一些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词语。话说本片的翻译也是个大神,能够把英语的诗词翻译成中文的诗词,佩服佩服。说回电影,传记写的谁记不清,只知道是在饱受生活折磨与自己对生活感悟的一些经历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一切来源于生活一切来源于自己身体的自由发挥与大脑的自由活动。嚎叫以为是部恐怖片,但看着看着就不这么认为了,话说美国的特效制作也是有原有的,片中很多镜头都是采用动画特效显示的,很形象,跟随诗词的跨度自由舒展,难怪现在的美国大片动画特效这么牛,都是有原有的。
艾伦·金斯堡:…这首诗被误读为宣扬同性恋的作品。其实呢,更像是在宣扬一种坦然面对一切事物的态度。比如你有恋足癖,你就写有关脚的东西;你是个股票狂人,你就可以写标准原油板块的潮起潮落。当有一部分人开始坦然地在公共场合谈论同性恋时,就打破了那层无形的屏障。从此人们可以坦然地谈论任何事情,这还是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 —— 终于把这部近几年三番两次打算观影的《嚎叫》给看了(动画部分挺有想象力,不过电影整体观感相对一般),然后在百度云删片源时惊喜发现《曼谷之恋》今晚也在阴差阳错之下观影了。-2019.12.27/28
被广泛批评的动画,反而是我喜欢的部分之一,就好像艾伦的诗,好像这些思想,似而如涓涓细流,似而像瀑布一样大爆发,火花在空气里,在看不见的地方四溅。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文字可以化作有形的武器,或者只是传播的介质,在写、讲演的同时,大脑已经看见了它的速度、力量、激情。悲伤、恐惧、悲哀、不甘,不像他们表现得那样真实,为了所谓公义。追求个人的释放早早超过了假装的对世间事物包括自己的怜悯,你看到,这力道,只是一个终将化作灰尘的偶然的不平。
不论是对金斯堡的直接采访,还是法庭上律师之间以及与文学教授们就诗歌本身是否具有文学价值还是仅仅只是有伤风化的语言素材的辩论,都不能让我很能理解howl啊哈哈,不过对于促进现代诗的理解还是有益的。很惊讶居然还有这类对文学案例进行辩护和对峙的律师,当然整个庭审全程展现了语言不仅仅作为文学的艺术表现,也作为法律的严谨表达方式,是多么具有魅力啊!金斯堡在酒吧里大声读诗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死亡诗社,但整部片子还是没有那般深刻了。
庭审文学作品真的好搞笑好荒诞啊,那个女的说I’verewrittenFaust我都没懂怎么个rewritten。这个动画竟然可以visualise这么抽象的诗歌还makesense,佩服。看完庭审回看中国环境,中国的审核制度,删减书、电影、网络上禁词、控制评论,仿佛看不见艺术的未来。片中的钢琴曲真的很好听。jamesfranco读诗竟然让我听出点灾难艺术家里男主的调调…太洗脑了
八十四分钟视觉听觉的沦陷,灵魂的剧烈战栗。四个场景,访谈,法庭,过去,动画。Allen Ginsberg在众人面前读诗的镜头中只有他一人,绝对自由,绝对沉浸,绝对坦诚,歇斯底里。“We were all made from the same form but in different patterns...Evil to him who evil thinks”
叙事舒散但作为诗歌文学纪录很喜欢。垮掉派像Allen、burroughs他们实际上,都是在试图触碰自我灵魂中的超乎自然,内心的最高真实。Howlofpain:poeticallyexudehiscryofpainandprotest.——我们都以人的形式存在,但形态又不尽相同。ps:Franco演过Jamesdeen也演Allen,气质演技确实很迷
对20世纪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著名诗歌《嚎叫》的猥亵性质的审判。这部电影是从一种形式(电影)到另一种形式(诗歌)令人振奋的赞颂。它从一首重要的、改变范式的诗为出发点和着陆点,实践了一次庆祝,一次分析,一篇批判性的文章,一首颂歌。《嚎叫》是一部关于电影的文学批评的典范作品,但James Franco的表演弱化了一个垮掉诗人尖锐、粗矿的成分。
用不同的头绪把诗歌影像化,年轻金斯堡的风格化的生活,俱乐部朗诵新诗,中年金斯堡访谈,嚎叫的批评和申辩,用动画展示无法用白话说出来的意象,再让我多想出一种方式都不能了。对诗本身有感情所以一遍遍的泪目,弗兰科的表演也喜欢,真诚自然,看得出举重若轻的理解。虽然光念出来就已经力量满点了,能看到这样的片子还是很欢喜的。
金斯堡算是个很可爱的人,对自己的感觉相当诚实。以学院派的方式谈论诗歌真的有必要吗?可能也就是随便那么一写 ..。不过有些人写的诗歌所涉及的关键词一看就是有经历的,有些人写的一看就是在自淫。垮掉派的这些人传递的思想好像都已经成了生活常态,现在看其实都挺无聊的。如果搁现在,金斯堡会不会成为同人文作家
6/10。传统传记变身文学评论片,金斯堡大谈灵感和人生经历的场景隐去采访者,采访叙述被检察官、法官、辩护人和文学评论家理解诗集的自由辩论所打断,法庭上缺席的金斯堡在房间内渡步躺下又望窗户传达等待审判结果的不安情绪,插入动画形象化天使、摩罗神等意象,精神治疗的残酷片段用于放慢叙事时间。
文化障碍摆在那里,完全get不到垮掉一代对于美国的巨大意义。它还一股子知识分子的臭执拗劲,动画花枝乱颤的自以为很丰富多彩,实际超级差。整部影片内容结构都很为难观众,论文式的探讨,十分“文艺青年式”难看。片尾曲倒是很好听呢。为何不两星呢?好过于好莱坞式的跪舔观众,知识分子有骨气。
我喜欢。好多年前看的…拍出了氤氲的气氛,老虎和火焰和烟雾缭绕以及读诗的聚会引出记忆:多年前在后海误入一个有着汉白玉雕石鼓的院落,发现墙上贴着印有Ginsburg诗句的海报,我猜那个用瓷缸种了睡莲的院子晚上会有高明或蹩脚的诗人出没,有烟雾和情欲缭绕。当然,在大白天里,我只是脑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