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寂寞的心灵 克劳德·米勒
1920年代的法国朗德省,婚姻通常是为了家族联姻和土地扩张,苔蕾丝∙拉霍克小姐变成了德斯盖鲁夫人。而这位聪明自我、极富魅力又思想前卫的女士却并不愿意
1920年代的法国朗德省,婚姻通常是为了家族联姻和土地扩张,苔蕾丝∙拉霍克小姐变成了德斯盖鲁夫人。而这位聪明自我、极富魅力又思想前卫的女士却并不愿意对习对习以为常的地方风俗低头。为了摆脱自己看似已被注定的命运,她开始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和完整的生活。《寂寞的心灵》下载观后评论:
一开始也不理解她为什么给丈夫下毒却又故意漏洞百出,而且并没有做绝,但影片最后她走在巴黎人群中嘴角那一丝隐约的笑容让我了悟,其实这才是她的最终目的:离开小镇向往自由,之前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局,原本她以为婚姻会抑制她的狂野,婚后她失望了,小姑子兼好友的安的热恋让她知道自己的天性是压抑不住的,她一直在不露声色的观察她丈夫的家族,算准了他们会为了家族利益帮她解决官司的问题,让全家觉得她可怕不愿共同生活,公众前秀恩爱的任务一旦完成,丈夫为了家族颜面会继续保留婚姻关系,但实际上名存实亡(虽不了解1922年前后的法国社会,至少看起来其实相当保守,而且照她夫家娘家的状况她都没可能离婚的)她最终从婚姻中暂时逃脱出来,只是这手段阴毒且抛下了孩子,女主太聪明但太自私了些,个人的自由不能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5415843.jpg)
原著里的结局,女主并没有解脱,但相比电影,原著的感觉更为深沉,语言简练,但意境优美。看电影可能只是有一种“她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那么冲动,才想要逃离”的感觉,但她是值得同情的,一个始终在寻找自我却找不到的人,是值得同情的。“我不想做什么,但我不想装模作样。”这是永恒话题,人生必须与他人产生连接才有意义,但有连接,就有了真实与虚伪。女主与公家父母的表里不合,对丈夫产生的不认同感却要伪装这份感情,对陌生却新鲜的青年男子报以莫名的喜悦却不能让人得知。其实疯狂行为的背后,只是寻找自我的出口。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4951556.jpg)
个人觉得百度百科对这部电影的解析比较到位--《寂寞的心灵》讲述的是二十年代的法国女人为逃离腐朽的婚姻生活,而不惜投毒杀夫的故事,是一部极具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故事反映了女性在父权制文化下被压迫的过程,并对女性生存空间进行了探讨。电影中涉及女同情节,悲哀的是,女主人公深爱着的妹妹却最终放弃了追求真爱的可能性,导致女主人公愈加在心灵层面发现无人可以依托。电影散发着浓浓的法兰西风情,在清新质朴的画面之下,展现了那个时代在华丽平静下的阴霾。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5672569.jpg)
与别不同的她,一头扎进了目的不纯的家族联姻中,以为婚姻可以把她从那些奇思妙想中解救出来,朝幸福的地方奔去。但事情并没有按她预期所想地发展,只是把她带往寂寞的深渊中。内心的不安分啃噬着她的灵魂,渴望逃脱的心让她做出了疯狂的事。最终,她还是以沉重的代价挣脱掉这残酷的枷锁,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5180538.jpg)
女主在自己的人生中,从毒害 他老公那一刻起,她为她的自由找到了出路,她只爱她自己,而不是她老公。毒害她老公,就是反叛世俗的枷锁,她内心都是喜欢自由,而不是世俗的规矩,最后结局我看见她笑了,因为她获得了她想要的自由。666666,当然他老公也不爱她,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至高无上。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5170089.jpg)
女主在自己的人生中,从毒害他老公那一刻起,她为她的自由找到了出路,她只爱她自己,而不是她老公。毒害她老公,就是反叛世俗的枷锁,她内心都是喜欢自由,而不是世俗的规矩,最后结局我看见她笑了,因为她获得了她想要的自由。666666,当然他老公也不爱她,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至高无上。
![寂寞的心灵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104193251.jpg)
影片太过沉闷了,倒对得起这个名字。安之于泰芮斯,应是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关系,但她跟她哥其实也是一类甘于平凡、琐碎的人;尚,可算作泰芮斯心灵上的共鸣者,或许若他能提早出现,则会是另外一个故事;至于泰芮斯,从未有过情绪激动的样子的她,只能祝愿巴黎这座她理想中的城市,不会让她失望。。
塔图的眼神一直在告诉我们,她对现实桎梏生活的不满和对巴黎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然而她内心狂乱激进,外表平和淡然,忍耐着生活的平庸与真实,并艰难的活在失望与沮丧之中。最后当她挣脱世俗的枷锁,面带微笑的走在巴黎街头的那一刻,让人对自由生活充满无限的憧憬。看得过程一度联想到自己当下的生活
一个肉欲匮乏心灵贫瘠的女地主,在一场资源整合婚姻中窥视了爱情的可能性,继而用纵火、投毒以示反抗,最终靠自我折磨获得放行。塔图衰老干瘪的脸虽难看但符合一根筋的角色,丈夫的态度转变也是快(尽管全片节奏很慢)。这片看上去更像勒孔特的班底拍的。米勒应该是刻意选了类似甘斯布的小女孩出镜
不管是女主盯着墙纸看那一段,隐喻The Yellow Wallpaper的女主人;还是简爱里Antoinette的人设,都是关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自我被压抑,迷茫、不确定,yarn for identity的故事。最后泰斯芮如愿去了巴黎,她找到她想要的了吗?我以为并没有。
不管是女主盯着墙纸看那一段,隐喻TheYellowWallpaper的女主人;还是简爱里Antoinette的人设,都是关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自我被压抑,迷茫、不确定,yarnforidentity的故事。最后泰斯芮如愿去了巴黎,她找到她想要的了吗?我以为并没有。
真的和《时时刻刻》伍尔夫的处境有点像。有的人就是天赋异禀地敏感。不过泰芮丝的天赋更彻底,不知为什么地敏感,不像伍尔夫还有文学的寄托。泰芮丝的丈夫虽然庸俗到,但也挺难得的,在不了解不理解泰芮丝的情况下仍然还给了她自由,不像伍尔夫的丈夫起码是爱惜她的文学才华。
很喜欢这种主人公偶尔有点神经质、迷茫的感觉,被闺蜜拧鸽子脖子那一下吓出心理阴影,她渴望婚姻快点把她从茫然中救赎,却与实务性格的丈夫没什么共同话题,羡慕闺蜜那样的爱情,自己生孩子或者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很迷惑,有的人就是这样的,很高兴有人拍出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