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杀人生 薇罗妮卡决定去死 艾米丽·杨
故事的女主人公薇罗妮卡(莎拉·米歇尔·盖拉饰)在28岁的时侯就有了其他年轻人梦想与希望有的东西:漂亮的长相、一个好的工作和很好的生活。而她因为不愿被一些规矩所束
故事的女主人公薇罗妮卡(莎拉·米歇尔·盖拉饰)在28岁的时侯就有了其他年轻人梦想与希望有的东西:漂亮的长相、一个好的工作和很好的生活。而她因为不愿被一些规矩所束缚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没有成功,被维莱特精神病医院抢救又活了下来,但只有5天的生命。最终她离开了这里,独自去旅行,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下载观后评论:
可能曾经有过自杀想法的人,才知道是多么痛的领悟。前半段看的非常压抑,甚至不敢专注去看,我一边看一边玩游戏,希望奇迹的出现,期待结尾的转变。在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布莱克医生解释了一切。原本只是个势力做作的精神医院医生,没想到在对待病人的时候,已经投入了很多的情感和研究。Ed从一出现就是个重要人物,那么帅气年轻。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忍受着孤独和不理解。只有在某一瞬间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才能找回勇气继续下去生活。原本以为薇若妮卡真的在长椅上离开人世,正在担心Ed是否又要面临新的自闭,奇迹出现了。无论多少吐槽,我就是爱这样的结局,正能量从来不会嫌多,爱满人间,越爱越多!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038159528.jpg)
故事就如片名,一个长得漂亮的有钱小姐姐天天想自杀,有一天她爸妈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她送到精神病医院。当然如果剧情完全按片名走,那也不是没有意思了啵?女主在精神病医院爱上了一个自闭帅哥,她也拾起年少时的音乐梦想,在那里弹钢琴。可能是那来自生命的音乐太感人,俩人相爱了啊!!看到四分之三处,恍然大悟,这特么是一部爱情电影。最狗血是女主和男主轻易逃脱医院,看日出时候,女主如朱丽叶般假死,男主哭得正伤心时。那个医生独白来了,原来精神病医院把她心脏病治好了???最后的旁白相当正能量,鼓励大家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037731495.jpg)
应该叫“决定作死”。从大卫休里斯搜索到此片。精神病院所以条件真好,为中产量身定制的片子。心理医生。疯子国王治理国家的心灵鸡汤,用周围人的视角看待事物,你就释然了。进来的人以前都很优秀,薪资丰厚的工作,从小优异多才多艺。qwerty键盘的发明是因为强制让人打字慢一点。50分钟的对话是题眼,为了治愈爱德华。然而不是。两人逃出精神病院,私奔。过上幸福的生活。结尾还戏弄了观众,以为是心脏病发作,结果只是睡着了。心脏病是大卫休里斯的治疗方法,谎言。貌似是对自杀患者的关怀,对人生意义的追索,其实很肤浅无聊。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037719134.jpg)
画面不错。但是情节拖沓。最后的结果,我也隐隐猜到。我不认为这种治疗就能治好她。自杀的人是对生活本身失去了信心,而爱情终会熄灭。那时的维诺尼卡又该怎么办呢?她燃起来的只是一时的欲望,而当激情退去,生活又显露出丑陋的模样。期待的死亡却时时不来,踏上老路又会变成唯一的选择。给个三星,有几个桥段算是亮点。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038427291.jpg)
觉得最后爱情产生不是俗套,是升华。人心里总会有些阴暗的想法,有人一辈子压抑自己,有人释放自己,有人怕被别人认为疯子,有人不在乎被人认为是疯子。 正是快要死了,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欲望,故事合情合理,引人思考。 敢不敢,在生命还没有到尽头时,与众不同。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816183989.jpg)
我讨厌你那张烂桌子,我讨厌你那条丑陋的领带,我讨厌你那双滑稽的袜子,我讨厌被锁在这个地方的所有人。我讨厌我父母倾囊所有把我困在这个动物园。我讨厌办公室里那群自以为钱能抬高身价的蠢货。我最讨厌的是那群地铁里的行尸走肉,因为他们已忘记自己所有的梦想,或是忘记他们压根从未追逐过的梦想!
![自杀人生/薇罗妮卡决定去死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1037743831.jpg)
影片置景和画面美感较强,维罗妮卡自杀眩晕时的状态视听语言上表现到位。人设上与原著有改动,较为适应影片拍摄时的年代。维罗妮卡和爱德华的感情线加的太多,容易让非原著读者的观众产生“爱情治疗抑郁”的误解。喜欢爱德华在电影中的背景设定,比原著更加单纯可爱,所背负的较少,结局显得更加轻松。
电影和书最大不同就是起因不同,书里的女主和律师都是先厌倦并abnormal再因为这些主动毁掉了生活和工作才进去,电影里反而把失去工作和对生活的恐惧变成诱因,觉得可惜,要是有个好的编剧和导演这个题材拍的不会比时时刻刻逊色,感觉浪费了这本书。不知为什么保罗的书总是得不到它更值得的地位
他治愈了她,他和她有一样的病。但大部分生活不是电影,现实是病好后大家相忘于江湖。片尾响起《clowns》恍如隔世,也许goldfrapp的歌就是抑郁患者的福音,那些读过的小说,那些感伤的文字,那些音符流走的时光,瞬间在歌声中融化变成一束淡淡的光,消逝于黎明前的黑夜。
今天阿Z说他的一位从小看他长大的近亲在端午节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了生前为这个病痛苦异常一个月整宿整宿的失眠不睡觉从未间断的尝试各种自杀在这个端午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对于苟活的人来说能喘气就是活着对于已然活够的人来说死亡就是解脱。开心是一件奢侈品如果能大笑真的很富有。
年轻的女子自杀未成反而患上致命疾病,人生的时日不多,究竟怎样度过最后的时刻,在一所精神病院里她找到了答案……影片的情节随着人物的情绪起承转合,镜头体现出抑郁病人的视角和虚幻,给人以强烈的心理震撼,自杀成为了人为什么活着的最好回答,更像一副良药…… [/cp]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的说法吧。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所以呢,只有让别人来忙了。女主如果是抑郁症而导致的自杀,临床上用这样的方法有效与否不好说,而且有道德问题。电影中不断强调的精神病人与外面的人没大的区别,说明这个电影本身只是寓意吧。
“在我看来大多数事情都是简单的事实,只有疯子会认为他们是合理的或者乐观的”。 把PAULO COELHO的作品看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