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卓别林传 卓别林与他的情人 理查德·阿滕伯勒
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编剧: William Boyd / 布莱恩·福布斯主演: 小罗伯特·唐尼 / 杰拉丁·卓别林 / 保罗·瑞斯 / 约翰·肖 / 莫伊拉
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编剧: William Boyd / 布莱恩·福布斯
主演: 小罗伯特·唐尼 / 杰拉丁·卓别林 / 保罗·瑞斯 / 约翰·肖 / 莫伊拉·凯利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丹·艾克罗伊德 / 玛丽莎·托梅 / 佩内洛普·安·米勒 / 凯文·克莱恩 / 玛丽亚·皮提罗 / 米拉·乔沃维奇 / 凯文·杜恩 / 黛布拉·摩尔 / 戴安·琳恩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意大利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2-12-18
片长: 143分钟
又名: 卓别林与他的情人 / 卓别林传
IMDb链接: tt0103939
传记作家乔治赴瑞士采访卓别林(Robert Downey Jr 饰),后者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1894年的英国,小小年纪的卓别林已经开始为临时演员母亲救场,但失祜的困苦生活导致卓别林兄弟分离,母亲也因发疯入院。1903年,卓别林经哥哥介绍进入一家英国剧团开始自己的 演艺生涯,不久他打出名号,获得美国制片厂的邀请,在美国,卓别林接触到梦幻般的电影艺术,并用自己的灵气在电影这种媒介的帮助下名利双收。卓别林无法忘记自己的出身,掌握制片权后坚持在自己的影片中加入批判精神,也因此被扣上红色份子的帽子,惹上诸多麻烦。这位卓越的电影人经历了政治打压、情人们的离去、成功与失落后垂垂老矣,他在影院看着自己当年的电影,潸然泪下。
本片获1993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演员,伦敦影评人协会年度演员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有前途女演员奖。
《卓别林传/卓别林与他的情人》下载观后评论:
完成度上非常优秀的传记片,当年的唐尼还没有被“托尼斯塔克”和“福尔摩斯”两个角色捆绑住以至于表演模式难以跳出这两个角色的问题,以“卓别林”这个角色拿下了当年的“英奥”BAFTA影帝,同时也被提名了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影帝。整个看下来,还是属对于卓别林对电影事业的那份热忱与执着刻画得最深入人心,尽管对大师当年颇为风流的私人生活也做了不少描写,但是每段感情几乎都被一笔带过(可能导演还是希望大家专注于卓别林本人对整个电影工业和社会的影响吧)。这类传奇人物的传记片一向不好拍,这部虽然叙事上依然有些“赶”,但是在同类片中是把主人公的一生最大程度上还原成功了,还是对得起它的口碑的。配角们也都够出彩(当然,熟脸也够多哈哈)。以后讨论小罗伯特唐尼的生涯,希望各位也不要忘了这个角色。
“想要真正了解我就去看我的作品。”戴礼帽的小丑是观众对卓别林最大的误解,他也认了,只要能他们带来欢笑。真正的卓别林是《摩登时代》里控诉资本主义的谋杀的人权主义者,是《寻子遇仙记》里无法摆脱童年阴影的弃儿,是《城市之光》里的无处可去的流浪汉,是《马戏团》里将爱人推向他人怀抱,独自徘徊于人群之外的失意者……他留给慕名而去的观众黑礼帽、长手杖、大头鞋,以及滑稽的笑;留给朋友、爱人的是脱下礼帽后不能说话的“疯子”,只能以沉浸于创作或是沉沦于酒色的方式躲避攻讦和误解。
五月第一部。剧本乏善可陈,甚至颇为流水账,但唐尼炉火纯青的肢体表演让整部电影异常有趣,幽默的氛围贯彻始终,结束时卓别林面对自己影片串烧的那段流泪也让人潸然泪下,仿佛映照着每个人的过往。让我感慨颇深的是这人生如戏,恍然如梦的意味,唐尼扮演着台上如小丑的卓别林,台下的唐尼也曾成为公众眼中的小丑,也曾砸翻过自己的人生,可如今他也悠然踏上归途。当他重看自己的这部电影时,会是什么感受呢?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他们面对生活时,也会成为一千个卓别林。
记得小时候,电视上总会播放卓别林的电影,他幽默搞怪,肢体语言夸张,又针砭时弊黑色幽默,印象深刻。如今再去还原他的人生经历,恍若又是一部令人唏嘘的电影。卓别林原生家庭悲惨,母亲患有精神病,初恋又死于疾病,导致未来无论是他的影片里还是他几任妻子,都有他初恋的影子,卓别林是个小人物,同样也是一位大师,他敏感偏执,桀骜不驯,又善良深刻,甚至一度迷失了自己,包括对电影艺术的观点,直到后来重返美国,他站在舞台上,明白了这一切的意义。
最帅的喜剧演员,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也是因为他和憨豆先生才喜欢无声电影,当喜剧不再是通过单调无厘头的包袱传达快乐,真的更容易更纯粹的表达简单的快乐,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因为我比较喜欢纯粹的东西吧。情人爱人,好像都是一见钟情,我倒是跟卓别林先生蛮像的这一点。他拥有天赋有野心并且幸运无比,一切的一切成就了今天的他。最喜欢里面那段因为分割财产要分割电影躲到酒店那一段,用的是典型的卓别林风格拍摄的,荒诞而清晰。
经典再现多部大师作品的创作历程,影片以时空交叉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一代喜剧电影大师的创作历程和情感经历,细腻地刻划出这位在银幕上创造出诸多经典作品的喜剧天才充满悲剧性的内心世界。唐尼至今最棒的表演,喜剧大师背后的辛酸故事。电影的结尾,是卓别林一个孤独的背影渐行渐远,也是一个时代的渐行渐远。他用他的一生完成了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他是一个小丑,但是他却把小丑拔高成了一个大师的高度。
年仅27岁的小罗伯特唐尼奉献了巅峰的演技,影帝只惜败给艾尔帕西诺的《闻香识女人》。查理卓别林自然是世界的艺术家,有趣的是这些在艺术史上留名的诸位,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童年、或是少年时代,我不敢妄断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一定具有传递性,痛苦给他们的记忆留下了烙印,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本身也成了烙印。记得张亚东在《乐队的夏天》说过,人人都想当梵高,但没有人真的愿意去割掉自己的耳朵。
越来越喜欢看纪录片了,多读书多观影,走出被自己局限住的世界观,才知道我们有时候自怨自艾是多么地过分自怜!历史是个循环,所有的悲欢离合,社会歧视都曾发生过。卓别林的成就有目共睹,却也因童年留下了不快的回忆,导致未来生活中的不幸。忽然觉得,再多金钱,不如健康快乐重要亦或是一生能做出的想做出的成就终归,他是影坛的里程碑,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快乐!致敬!
1962年,好莱坞一代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逝世。曾经,不久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嘉丽·约翰逊会是第二个玛丽莲·梦露。我真庆幸这句话不是伍迪·艾伦说的。现在是21世纪啊。我们在忙着内斗呢。世界已经无力去培养巨星了。所以,真庆幸查尔斯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就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然,肯定又得被拿出来批斗一番。
伟大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所以卓别林也是孤独的。卓别林的电影将人性赤裸裸的搬在了银幕之上,在披裹着一层喜剧的外衣,但那仍是悲剧。整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在卓别林和哥哥等带着电影躲警察的地方,像是融合了卓别林的电影,将卓别林的现实生活和他的电影融合在一起。在卓别林而言生活何尝不是和他的电影一样吗?
内核还是爱情,很多传记类电影都有这种病垢,比如《万物理论》。不过这还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喜欢模仿卓别林电影的拍摄手法,了解了卓别林对纳粹的态度,表现出被英国和美国都抛弃的无归属感等等 这些内容非常好,钢铁侠演的真的好!最后演员表卓别林初恋的演员和最后妻子的演员是同一个人。很贴心的小设定哈哈哈
卓别林30岁之前拍了67部电影,他的天赋毋容置疑,而且极具社会责任感,制作电影时几近疯狂,更因为电影的批判精神受到了打压,但没想到他的私生活如此激情澎湃,一生与好几个少女共枕,幸而最终遇到一个心智成熟的相伴到死。电影回顾了卓别林的一生,唐尼演技精湛,犹如大师附身,就是老年装实在差强人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只看过卓别林的电影片段,没法很好地将rdj和原型做一个对比。单就电影而言暴露了传记片容易出现的问题:拍成流水账,整部片子没有重点,或者重点都在我认为不该在的地方,比如卓别林的女人们。RDJ青年时期的表演很棒,其他中老年时期乏善可陈,对于一个青年演员要求终究是太高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