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法庭 Chaitanya Tamhane
导演: Chaitanya Tamhane编剧: Chaitanya Tamhane主演: Vira Sathidar / Vivek Gomber / Gee
导演: Chaitanya Tamhane
编剧: Chaitanya Tamhane
主演: Vira Sathidar / Vivek Gomber / Geetanjali Kulkarn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马拉提语 / 古吉拉特语 / 英语 / 北印度语
上映日期: 2014-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5-04-17(印度)
片长: 116分钟
又名: 被捕无限次(港) / 我要真…审讯(港) / 等待判决的日子(台)
IMDb链接: tt3717068
法庭的剧情简介 · · · · · ·
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一位孟买下水道工人被发现陈尸于他的工作地点,死因竟然一首歌?65岁的民间歌手兼社运人仕被指控以歌曲教唆他人自杀。随着案件展开,死者和被告身世大起底, 连律师和法官的私生活也被评头品足。新扎编导首部电影即见真章,运用了新鲜的电影语言,以无稽荒谬情节和对白,揭示法治其实是人治的道理,再审视家庭背景与阶级如何建立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社会。
《法庭》下载观后评论:
3.5,以自殺案切入,導演沒有充分從自殺案著手諷刺社會以致政府,分別闡述不同角色的生活和態度,可以理解成克制的生活流,上層的法官、中層的警察局律師、下層的維權律師和歌手,多層次鮮活展現不一樣的印度,以生活紛呈的面貌反映他們在庭上行為的因由,錯漏百出的法庭審判深刻揭示印度制度的不公,導演演繹手法別具一格。
![法庭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81211171433460781.jpg)
难得看到一部生活中的印度片,之前看到的还是《吾土吾民》。没有歌舞,不话青春,只有现实中的印度。印度政府为了打击民运分子,试图用一首歌来对其定罪,最终不择手段。影片除了在威尼斯夺得双项大奖以外,全球拿到16个奖项6项提名,媒体口碑也非常之高,12家媒体给出83分,3个100分。7.8分
![法庭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81211171432506978.jpg)
三星半,公诉有理有据,法官兼听控辩,女检察官照顾好家庭之余晚上加班研习案卷,调查取证传唤证人每一道程序都细细展现,公平公正,如不细看庭审内容简直以为导演在讴歌印度法律系统,而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荒诞到搞笑的案件上,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高反差抨击时弊;与寻常印度片比天壤之别。感谢@vivi
![法庭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81211171433475021.jpg)
下水道工需要蟑螂来判定安全,民谣歌手需要借款来保释自由。辩护律师与家人关系紧张,却坚持正义;公职律师与孩子相处友善,却惰于调查。审判荒唐案件,耗费漫长周章,搬出作古律法,听信公权操纵。律师的普法演讲没有电风扇制冷重要,男人的离奇死亡没有任何人真正关心。法庭人走灯灭,荒诞明日如常。
印度小资导演电影。庄严的法律仪式上导演擅长用色彩拼搭清新耳目。假如一个法治社会只拿历史旧账和草率的主观臆断来定罪一个人,那么所谓法治只是戴上缥缈的理性面纱继续作祟的人治。电影不少时间在捕捉双方律师的日常,揭示一个人的观念与他的阶级息息相关,一个市井律师只会走程序而不会关注所谓人权
不能写太多,因为写了就发不出来了。关于艺术家(反抗者)因艺术表达受到上面的控诉,加之司法上的不完善,即名存实亡的法治——实则为人治,导致无可避免的个人悲剧。这部印度电影和另一个国家的现实状况相似。当然还有吸引我的是电影展现印度社会基本面状况,贫富差距等,虽小视角,但十分现实主义。
1/2/2015 @MoMA 感觉还行 就是看到最后没看明白到底哪一方是正义 感觉都对啊 司法和宗教到底如果处理 影片中提到被禁止的书 是100多年前的 那是否该废除 可是废除了却又如何处理那些宗教信徒 有点新颖的是还拍了律师的家庭 感觉非常日常 演技自然 最后结局我没看明白
剧情跟辩护人有点像~但我不太懂这部片松散的逻辑以及一些莫名出现的歌舞~导演好爱长镜头且很努力地打算拼凑印度大环境下的司法正义,社会分层和人权问题~但是冗余和不合理的东西实在太多~控方和辩方出现几处明显逻辑硬伤时法官居然记下来让我错觉主人公的悲剧不是源于社会制度,而是智商硬伤~
7.3相比从案件本身引入并专注于人权议题,本片显然更愿意将注意力放在参与到这桩审判的一群人身上,通过展现律师、检察官以及法官的日常生活让这些角色也变得真实,审判的主角反而被遗忘了,这是导演在叙事形式上做出的选择,但这部电影对于所有角色的描写都不连贯不完整,多余的镜头也实在太多
电影的结构很有趣,这其实就是一个查水表的故事,当朝阳群众盯上你了,他们总能制造机会去查你家水表。用什么理由查水表,以及这其中所有的人,电影有趣的地方不是民族自黑,而是查水表的荒诞,除了这个理由本身,还有参与者的日常生活,然后你发现朝阳群众不过是一个职业,工作而已。★★★★
港译被捕无数次倒是挺贴切。其实法庭辩论都是无意义的,正如律师在某课堂的一个案例所说,刚放出来还是被无端罪状所捕。根本就是煽动罪,破坏和谐。倒是挺接地气。再者,可见印度普通社区是怎样情况。至于私生活之类,其实都是贴上去的皮毛,要说的只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只不过是制度的工具。
孟买真是个有故事的城市,后摩登革命时代极端宗教保护和地域歧视仍然显现,律师、检察官、法官他们生活的片段展现出一个割裂的印度社会,贫民窟犹如地狱,律师无宗教信仰喝酒过西方生活,检察官普通印度中产,可怜又愚昧,诗人用理想对抗法治,一败涂地,法官对迷信深信不疑,谁来叫醒我
挺喜欢整部电影关注在了风暴事件之外的不重要的局部,然而执行与导演能力实在太差,一旦那些看似闲散的日常关联到了核心的事件,它们瞬间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拖沓,唯独末尾真正独立的休假戏份才将整个事件的荒唐感建立了起来。法庭戏很奇怪,不是目光的对视,而是三方席位之间视线的接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