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坂上之云第1-2部 Taku Katô Takafumi Kimura
《坂上之云》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擅长历史题材的NHK电视台多年前便决定将故事搬上银屏。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作品搁浅了2年。04年6月,曾创作了《
《坂上之云》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擅长历史题材的NHK电视台多年前便决定将故事搬上银屏。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作品搁浅了2年。04年6月,曾创作了《恋人啊》、《沉睡的森林》等日剧的编剧兼作家野泽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本剧便成为他最终留下的未完遗作。故事通过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冈子规三个主人公的故事,描绘出一幅明治时代的青春画卷。 全剧分为三部,09年秋季到年底播放第一部。“坂上之云”描述松山藩出身的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以及自幼一起长大的文学家正冈子规的故事,时代背景为明治时期的日本。故事前半是三位主人公的求学过程,对好古的骑兵,真之的海军战术研究,和子规对于日本短诗/现代散文改革运动都有详细的描述。故事后半,特别是在子规逝世后,集中在秋山兄弟关连至深的日俄战争。作者司马辽太郎企图捕捉日俄战争的全貌,并且新一批角色登场,包括儿玉源太郎,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等。《坂上之云第1-2部》下载观后评论:
第一部被删的短评基本可直接用:名不虚传。司马辽太郎虽为右翼,但若生在我朝,一定是位登堂入室的xuan传干将,且是哪怕历次斗争都被踩上一万只脚也“九死而无悔”的那种x棍。追忆昭和时代近乎史诗又不失亲切,可见原著功底。二战输得太彻底,国家制度被迫巨变,日本人“4个自信”严重不足,却反而成就了司马辽太郎“理直气壮地讲好明治故事”的底气。正因此,战场之外历史事实的剪裁带来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等等令人会心一笑。日本人骨子里的自我认知,跟中国人实在太像,连掩耳盗铃的姿势都一样,如<走向xx><恰xx少年>等等;但论人物塑造、剧集制作精良,这部坂上之云远胜之。ps:全剧都用自然布光,尽管很多室内场景窗口光线刺眼,但总体更有身临现场的历史感,甚佳。pps:到最后还要借儿玉之口嘲笑儿玉自己早死,居心。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4631857.jpg)
#第二集#本季重战争场面,少了很多文戏。反而乃木希典这个角色让我产生思考。其实,个人认为,这些日本军官的立场,没有错,因为军人只是听从命令,目的是为了让国家不断往上爬,所以他们能够在电视剧中大胆使用正气凛然的配乐来彰显士兵一切的不容易以及斗志昂扬。可他们的本质是错的吧,应该说,听从的追逐的,慢慢变了味而不得已一直坚持下去。作为中国人,目睹日俄两国在旅顺打仗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不适感。但要说他们完全没有思考一味呵护明治维新也是不对的。得益于最近听的明治维新内容,从不同角度了解不同国家对这个变革的看法,让我逐渐加深了“为什么日本这个国家会如此矛盾”的理解。如果换个角度,我是当时的日本人,我不一定能像现在冷静地思考这事,我想我们无法简单地对当时的人的所作所为进行批判。期待第三集,让我有个辩证的想法。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4314429.jpg)
日本海海战在《坂上之云》里真是被演绎得酣畅淋漓,颇有战国雄风。霓虹太擅长拍摄战国遗风类的大河剧了,再想想吴宇森拍的《赤壁》,那是个什么玩意儿←_←。其实《坂上之云》有很多地方看了都让人不爽。前两部里各种美化自己的侵略野心,第三部里专注于拍摄战争场面,这类言论稍少。但倒数第二集还是有一句旁白让人听了火大,其大意是“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濒临破产的边缘,可是正是这样的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在N年后又在毫无财力保障的情况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大日本帝国亡世界之心不死啊,还对害人害己的侵略行为骄傲上了,一股子“我们家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得意味儿。这导致我每次看日本拍摄的有关近现代战争的电影电视,都需要去再看几遍美国拍摄的《中途岛之战》、《硫磺岛的来信》、《太平洋战争》来顺下气~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5415780.jpg)
拍得很唯美,但现实太骨感了,日俄战争该这么说,日本稀里糊涂的赢了,俄国莫名其妙的输了~十元小姐姐在里面存在感并不强呢,另外这部好像主角们的戏都被冲淡了不少,香川老早就领了便当了,战争开始以后对于其他人的交代也明显增加了~傲气的尼古拉二世还不知道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伊藤博文也不知道自己将会在朝鲜半岛翘辫子,历史真是奇妙啊~自己手贱去百度了下秋山兄弟,发现一位短命(幸亏短命不然肯定参与侵华战争了),另一位是个不洗澡的奇葩,突然觉得阿部宽把这个邋遢人演得太正派了,毕竟也是参与了旅顺大屠杀的刽子手嘛~总之吧看这个片子主要就是了解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是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他们似乎是被历史的浪潮这么推着走的,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吧~可惜我们与宪政越行越远了~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5608970.jpg)
日俄战争描写得荡气回肠。借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居然流下了政治不正确的眼泪。相比之下第一部的甲午战争显得十分简陋潦草。深刻阐述了日俄矛盾的不可调和、日俄战争不可避免,而不是我们教科书上几个字“帝国主义争霸东亚”能简单解释的。明治时代中日两国人对东亚和黄种人命运的深刻担忧,所以甲午战争、庚子战争后,中日交流反而逆流而上,旅日留学生源源不断,日本人也发自内心帮助孙文这些革命党人。因为黄种人亡国灭种的担忧超越了民族间的仇恨。这是今人无法切身感受的。片中乃木希典刻画的到位至极,有这样的经历,不殉葬天皇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选择。看完整部剧,给人的印象确实是整个明治时代格调是积极向上的,国民的精神面貌努力进取,这和日本蒸蒸日上的国运密切相关。与后来昭和时代的武夫干政、疯狂残暴截然不同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5409991.jpg)
全部看完了。拍的再好看,也掩盖不了,这就是一部励志的日本军国主义洗脑剧。不要动不动就说抛开民族情绪,你的民族情绪也不值钱了!日本NHK,总是看似客观,其实狗屁不通!只告诉你真相的一部分,对真相的另一部分只字不提!说白了还是在忽悠你,洗脑你,只不过手段更高明而已!秋山好古是谁?旅顺大屠杀,杀我两万同胞的凶手!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哪个手上不染着我北洋将士的鲜血!日俄战争,无论哪方输赢,轰炸的是中华之土地,惨遭蹂躏,家破人亡的是中华之民众!秋山好古,临死之前叫喊的什么?奉天(沈阳)!我QNMLGB!滑天下之大稽!日本只臣服于美国,压根就没把中国当战胜国。在美国的保护下,中国也始终没能够真正地严惩日本。没能杀死罪魁祸首“天皇”,没能将靖国神社抹除,才会有了“坂上之云”。
![坂上之云第1-2部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404417287.jpg)
终于把全三部看完了,作为拍给日本人看的电视剧应该是满分吧,但中国人看起来就有些别扭了。司马辽太郎的本子本身的视野就稍微有些狭隘,并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超然物外的高度。电视剧也毫无意外的拍成了弘扬民族主义的主旋律大剧,我如果是日本人青少年,肯定会热泪盈眶,像主创人员希望的那样“荡胸生层云”,进而缅怀过去军国主义的荣光。其实我对国内出版界审查的尺度一直很费解,像司马辽太郎这种过去亲访李登辉,并有过支持台独言论的作家,为啥这几年在国内不断有作品出版。我是反对对出版物进行政治审查的,只是好奇总署的行动纲领或者说制度规范是什么样子的。
三部都看完了,总体制作水准是不错,也勉强挤出了一点篇幅用于心系底层民众。可能司马辽太郎原著是从陆军海军和俳句三条线讲日本近代化,但到了第三部就把正冈子规那条线完全略过了,可见邻国对近代化的主流认知还是着重于军事扩张,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以战争赌国运。民族主义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带来的牺牲底层人民福祉,压迫更弱小民族的顽疴,在近代列强身上无一幸免,并在上世纪前半两次引发世界范围的灾难,这本已属不幸。但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主要大国竟然无一幸免都急转直右,大有民族主义重新抬头之势,不得不引起警惕
暮年,久石让的音乐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悠长,时而轻快,一场精心策划的战争终于拉下帷幕,以俄国投降而告终的海战改变了东亚的军事格局,胜利者欣喜若狂,沉浸在欢愉之中,“在战场上丧命与死在病榻之上有何不同,都是脆弱的生命罢了”,樱花飘落的时节,故人已逝。回顾历史,生命是不起眼的东西,多数人变成了数字,人们会记住战绩显赫的将军,记住运筹帷幄的政客,那些被鱼雷击碎,子弹穿膛,一瞬间化为乌有的“人”,又以何价值存在过世界上,只有战争所遗留下来的民族积怨和无辜人的痛苦
收官之作,没有提出新的主题,但为了保持完整,还是可以看看。对陆海军的几个著名战役进行了细致描绘,节奏和配乐把握地挺好,能让人感动。本剧强调的明治时期日本国民的乐观情绪,带领着国家走出困顿,去追求民族强大的“坂上之云”,并最终来到战胜沙俄的辉煌顶点。但正如所有上坡都伴随着下坡一样,未经引导的乐观转变为对战争的狂热,不可持续的先军政治经济结构把这个小国不可避免地推向了对外侵略的泥潭。上升,胜利,疯狂,坠落。当然,后面的故事已经超出本剧诉说的范围了。
毫无疑问,这部日剧在剧本,表演,摄影,配乐各个方面都堪称精良上乘,其大手笔的投资和豪华的演出阵容也突出了制作方对此剧的重视和野心。作为一个中国人,观看的时候心里多少会有那么点不舒服,日方对甲午战争及对清国政府的评价就不多说了(他们说的都是事实),重头戏的日俄战争,看着日俄两国在我中华大地上逐鹿厮杀,心里真不是滋味。然而,这是日本人的历史,也是日本人的视觉,明治维新后的两场战争,确实是他们的骄傲,假如中国人能这样打胜仗,估计比他们更牛逼哄哄。
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作为战争片有面而无点,极少从人本角度出发,导致整个片没什么人味。不是为了保护妻儿而战,反而为了国家的号召甘愿带上妻儿赴死,如此反人性反而作为铁血男儿的荣耀被歌颂,这正是军国主义的源泉。在那个打了鸡血的年代稍微有点不同声音的夏目漱石最后居然道歉了,我看贵瓣精神病角落的诸位是要切腹的吧。结果大多数庶民为了国家的野心在战场上如韭菜般被收割还永远感动永远热泪盈眶。不反思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土地总会孕育出法西斯、恐怖主义和独裁者
大炮巨舰的对战令人着迷,烟雾弥漫中,黑烟滚滚,看完最后两集,一股男子汉的豪情令人战栗,自己的生活烦恼太渺小了。日本民族确实有意思,生活中和服木屐细雨中一步步踱着步,战争中不要命的孤注一掷,平和癫狂于一体。战争很残酷,国战之间也有那么多巧合和运气,何况个人命运,很多时候不由个人所左右,感谢庆幸今日我国国运之蒸蒸日上,此时此刻作为国家,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国际地位,我想和朝鲜战场上的亮剑有很大关系,唯铁血赢得公理,感恩致敬革命先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