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陈嘉玲,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还丢了工作,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这是什麼意思呢?这表示当年不惜引发家庭革命也决心要离开家乡的她,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
说到俗女,就要先从她的家庭谈起。台南纯朴的乡下,三代同堂,全靠阿公开的中药行维生。身為长孙女 的陈嘉玲,和台湾十大建设差不多时间出生,与台湾经济同步成长。
小时候的陈嘉玲,没有人陪她玩的时候,她就自己找乐子;没人陪她说话的时候,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她是这麼宝贝她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
而长大后,即将迈入四十岁的陈嘉玲,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也是货真价实地活了大半辈子。爱过人,也被人爱过;被人负过,也负过人。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天也不会塌下来。她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麼走,但他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每一天,她至少可以不违感受,平凡但诚实,普通但理直气壮的往前走,做一个接受自己的「俗女」。by:m.yakubd.cc
第6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华语电视剧集(提名)
《俗女养成记》下载观后评论:
码了好久好久的剧终于是把它给看了。两天刷完,算是近期观感里最好的,有期待像韩剧耀眼那样,虽然还是差点,当然都算佳作。看到热评有提到剧里部分情景用很夸张的方式,作为闽南语系的地方人很想挺身说两句。闽南语最经典也是最耳熟能详的表达方式就是台语,这个方言真的是语言骨子里自带的人文特征:大大咧咧,粗俗直接,不拘一节。所以懂这语言的人看起来代入感实在太深,因为这就是我的童年,很贴切毫不夸张,唯一难得是为了贴近现代主题而加入的老人们也能接受的开明世界观,这点对于农村状普遍的闽南语系地方人来说哪怕现今也很难理解,但不妨碍“无论身为子女的我们有多不懂事,最后的避风港仍是父母”的主题升华。可谓是人文色彩浓厚又带有一定美好期冀的好片,喜欢每一个人物的演绎,因为太真实了,就像童年跑马灯,泪点过于感同身受,好片。
《俗女养成记》最触动我的不是阿嚒的离开,也不是嘉玲婚前分手,而是最后一集嘉玲在Mark公司面试时被问到一个问题:“…陈小姐你觉得快乐是什么?换个说法,你觉得十年后的你过着怎样的生活?”嘉玲可能也是在这一刻幡然醒悟,而我在这一刻非常羡慕她!她很勇敢——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比如39岁结婚前提出了分手,如果换做是我,可能做不到分手的决心),并且在被提问的这一刻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她很幸福——从小到大被家庭的爱团团包围着。也许正因为生命中充满爱,她才能这么勇敢吧!但是就这部剧而言总觉得缺乏点什么,小时候的剧情比现代的剧情好看太多了,跟1988相比还是够不到那边的水准,1988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剧情延伸比较顺畅且有记忆点,而俗女剧情就显得比较松散,有些点笑过就忘了。因为没有3星半我给4星。
它最终导向的还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家园回归,假设有一个地方永远向你张开怀抱,且里面的家人仍能畅通无阻地和你使用同一套语言系统,真正的接纳和包容。残酷的现实是,共同的语言系统在成人离家后难以寻回,这不仅是我们与父辈,也是父辈与他们父辈的共同命运。也许的确有一个地方是随时随地可退守回归予取予求的,我称之为回忆。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一个人的人生会柔软很多。最后二十分钟的大团圆,的确温润了干枯的心,母亲接纳儿子的心路历程在在是叫人心向往之的爱的证明。而都市里那些无路可退的陈嘉玲们,人生半途想转身清零的出路在哪里,哪里能觅回童年时那间不敢踏入的闹鬼屋,并亲手刷成自己的童话梦?于是我份外惦记那些下落不明的女子,坚决拒婚的姑姑,偷写情信被毒打的阿娟,她们后来如何了?可有获得与之匹配的自由与人生?
这个剧我感觉很复杂,这么说吧,就是他有我喜欢的点,也有我不喜欢的点,也确实及不上9.1这么高的分啦,我很喜欢这种细腻的生活的感觉,有生活的点滴和细腻,有现实的无奈与妥协,有彼此原谅,有互相放弃,有对于过去的一种回忆,emmm但是后面的结局说实话,我emmmm感觉高开低走吧,就我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些什么,我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女性剧,表达的是在大城市里的女性有着独立追求梦想的能力也有着愿望,因为出现了小姑这个角色,但是到最后我感觉他又在表现什么,童年的才是真爱?小地方才是归宿?奋力挣扎什么都没有,然后选择回去,并且表示对于曾经在大城市的追求的一种否定??emmm就有点不理解吧,然后还有蔡和森,这段感情我。。。有一种在看古早言情的感觉,没有什么好夸奖的地方,就是这样。三星半。
在“未来婆婆”面前彬彬有礼,在公司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陈嘉玲,活得像一个提线木偶,被欲望规则修剪好一举一动。而那些在前任婚礼上发酒疯,在弟弟面前恢复“恶势力”本来面目、毒舌又刻薄,回到故乡和蔡永森三人伶仃大醉载歌载舞发神经的时刻,都更接近她幼年时的本真状态。很多人的人生就在这样一套“去大城市过好生活”的所谓人往高处走的奋斗旅程中,逐渐变得面目全非;而陈嘉玲敢于滚回去做一个“失败者”。人生本不是用“成功和失败”这一套单一话术体系就可以区分的,本应有快乐、幸福等诸多评判体系,但越长大,我们似乎都越活越“窄”。《俗女养成记》就是一次重新检视,虽然难免有过度美好的滤镜,但它揭开了时光深处、被步履匆忙的我们所遗忘的另一种生活模式,更慢、更纠缠、更温情。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作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人这辈子自己作为自己活着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各种角色,各种牵绊,突然有些感伤了,陈嘉玲或许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自己,斩断一切逃离,从心所欲,不再有什么顾虑,什么勉强。这段独白,是大喜大悲以后的恍然大悟,是回归自我直视自我的感叹,一句轻描淡写,嘴角是微笑,心中是平静欢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勇敢还是怯懦呢?陈嘉玲从公司职员、未婚妻退回到孩子、小学同学的初恋,在外奋斗打拼以后,她选择回到那个最舒适的地方。很多人没有这种勇气,更没有这条退路。
花了半天时间把它看完了,不得不说台剧和台湾电影这几年真的有在吊打俺们这里……看到谢盈萱主演就去看了,结果里面三代女人演技都很好。回忆部分好多细节,对于闽南地区的孩子来说也一样是满满的熟悉感和回忆,尤其是几个闽南语谐音梗真的要笑到假牙飞出去了。为什么不给五星?鬼屋在这里我猜想应该是一个双关,还隐喻了陈嘉玲从小对婚姻的恐惧吧,婚姻对她来说就像这个鬼屋。所以在最后她选择了结婚之后才会说出那句“其实它也没那么可怕”。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最终大彻大悟,让女人最后依旧还是找到了mr right的结局。(把弟弟写成gay可能是想弱化这个结局带来的争议吧)如果最后她就是决定不结婚,老娘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我觉得会更酷。
渐入佳境!前四集觉得这种太drama的表达太过了。但就是越看越有味道,这些drama也和后面的部分相互补充中和地特别好。真庆幸,还是有影视鼓励当代女性,可以不用一辈子困扰通往婚姻的大事,而是放弃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成功”,回归平淡生活做一个普通人。最后两集太好太好了!!不只是对同志议题的关怀,更体现在人文共情面,真好啊。一辈子那么长,当腻了别人的同事,被挑选的恋人,宴会上的宾上客,或许需要借此放松,给自己心底好好唱一首《纯情青春梦》,做一个在短暂一生里只为讨好自己,开心又俗气的人。开心有吴慷仁的客串,也开心看到从《大佛普拉斯》的“肚财”走出来的陈竹昇,也在光影的虚幻里过上了幸福的平行生活。
陈嘉玲,在宠爱里长大,在宠爱里离开了家乡,奔赴台北闯荡。在异乡开始接受生活的各类毒打,只要结婚了,就能有孩子有老公,和同学会上的妈妈一样了,肥胖邋遢,逢人必聊孩子的择校。可是陈嘉玲,是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大的长女,她接受不了妥协,现实里的哪来那么多的相爱结婚,多的是相亲结婚,能把恋爱恋到折腾不动的结婚都是上乘婚姻了。可是陈嘉玲,主动放弃了到手的婚姻。回家乡了,拥抱父母的爱了,如《稻香》的MV,受挫折了,回家会得到抚慰,回家有亲情,回家有无原则的宠爱。只要妥协,就能有这个年纪的社会属性,还能高过平均值。因为从没在有爱的无私的家庭里成长,才会看一次哭一次,被宠爱着长大的人真幸福。
一人一命 没人相同/有好命人 有歹命人你若问我 我是啥人/我是孤单的人成功的人 有够迷人/他的一天 好过我一年风中的沙 随风飘散/过一天算一天我不是好人 也不是坏人/我只是需要一个爱我的人好命和歹命 春夏和秋冬/跟他一人一半女性向主题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片尾曲也深得我心。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家人总是既无奈又绝对尊重你的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终究还是俗女,但是没有几个能最终像陈嘉玲一样选择接受普通又不完美的自己,我们还是争强好胜半天又灰心丧气命运的不公然后嫁给一个没差的人成为一个灰头土脸的阿妈。不过阿婆 妈妈和孙女三代的关系真的太微妙了
这部剧也太好哭了吧,以至于忽略焦虑,觉得余生方长亲情在斗嘴间在饭菜里,嬉笑怒骂 夸张逗趣,都是切实亲切的每个家人耶~39岁大龄找到战胜内心的恐惧 ,出柜仍然是妈妈宝贝的儿子;祖孙隔代亲;活泼有趣迷糊的童年………老两口、 小两口嫌弃又浓情蜜意~~~亲戚、婆媳攀比在所难免,细节处处是真心————————————————————————大陆什么时候能抄抄作业,别憋在样板间漂浮,快落地走进人间——————————————————————————回归故乡的设定前提是有包容的家庭和人际在,夹心人呢
怎么说呢,所谓“俗女”不过是当下社会上所谓的“黄金剩女”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她们难免也会自我怀疑。可是受过教育的她们往往都有不低的自我追求,就算妥协一时,也不会愿意妥协一世。其实到最后还是只有爱能战胜一切。无论是家庭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朋友的爱,还是伴侣的爱。到最后都会发现,爱是不讲条件的,爱你的人也是不被条件限制的。ta爱你,会在各种场合各种事件各种细节中体现。而你的心会发现的。所以,所谓对的人,也许就是在你能感受到真的爱的时候,恰好在你身边的那个吧
那一天将会到来带着喜悦,你问候自己到达你自己的门口,看着你自己的镜子你们彼此向着对方微笑,说,请坐,请吃吧你将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他,就是你自己给他美酒、食物将你的心再度交还给他给这个爱了你一生的陌生人。每次看片尾曲就好想哭哦 最后经历现实洗礼后的女主和小时候的她相遇,她就和小时候一样说着随性的话,做着随性的事。就好像英雄之路,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你还是变回了最原初的样子,这个时候你不仅会有小时候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