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无无眠 蔡明亮
东京之夜,深而且冷,何不举足夜游,照无眠,转澡堂,不应有语,何事常向别时圆?随安藤政信和李康生东京流浪,静默游移,虔诚沐浴,人在晃浪,水在涣漫,时间都在涣散,蔡
东京之夜,深而且冷,何不举足夜游,照无眠,转澡堂,不应有语,何事常向别时圆?随安藤政信和李康生东京流浪,静默游移,虔诚沐浴,人在晃浪,水在涣漫,时间都在涣散,蔡明亮短中见长之作,最蓦然,最默然。
第52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创作短片(提名)
《无无眠》下载观后评论:
我想我找到了行走系列的观看方式,不必正襟危坐的看,而是随意,可以吃饭,可以中间离场一会儿(蔡的展览也是这样),这样似乎更能和蔡影片里想表达的观念距离更近,即无限贴近生活(看《西游》的时候还在想,如果盯着蔡的凝视镜头看到累,中间思绪游离,这样的观看是否还有意义,现在得到了答案,找寻另一种观看方式,即进即出。蔡的影片没有剧情片的满满当当,对生活缓慢呈现反而允许这样,并有所思考。)关于《无无眠》,现代人的生活不过就是过了一天拥挤的生活,下了地铁后回家的一个热水澡。
四点五。我也拍了电车。想配牧神的午后然后切做爱的屋子。那时从乡下回来,城市的楼很神秘。那条线经过的景色很磅礴。不过没东京这样两辆车同时开出又分离。除了两人浴池和最后睡觉的两个场景,镜头的清晰度都让我感到不适。蔡明亮不说话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本质。无眠。电视光真漂亮。记起阿彼察邦那个光。察邦力大,却更有东方之感。这儿虽然静默却不见禅意增加多少。(老塔拍的东京也比这个有意蕴,虽然手法是刻意了。不知道。可能这儿的整体风格要求那必须如此)
是前作《西游》和《行者》的延续之作 这次的故事放在了日本这个国度 也加入了一个日本的演员 很喜欢这部作品当中中间在轻轨上对外面拍摄日本城市夜晚面貌的那段展现 过度曝光的手法也十分有意思 蔡明亮的这几部作品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情绪的传达 一个镜头5分钟甚至更长 的确在很多时候不知道去看些什么 但是如果静静的耐下心来去关注 会发现每个镜头都很有意思 这也是蔡导的作品完全应该在电影院观看的很重要的原因
三星半。行于人流稀少的天桥,似乎将“行者”与大众隔开,却能明显听/看到工业声。摄影机跟随列车飞驰,纪录着灯火通明的城市,色调鲜明恍若幻觉。在城市中驻足不前难以改变现状,不如停下泡澡看着时间的痕迹。只能说,老老实实不拖进度条看下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就像前几天我开玩笑地说:如果《1917》中间晕过去部分不停机而是对着主角几小时,我一定会去看而且或许会比现在的给分高。PS:安藤政信裸戏;廖本榕摄影。
喜欢开场的马路行人,灯光色调和声音有种干冷的隔离感。行走中维持平稳,日本都市夜晚的声音。澡堂,安藤洗澡时拿沐浴液从指尖到脚背,由胸至脖子到脸。如此细致,所以他才会辗转反侧、失眠焦躁。桑拿房里的小康,不知是水珠还是汗珠的液体从他脸上接连淌下,把烦恼流尽,所以他一夜安眠。从个人观感来说没有太多触动,不咸不淡,对录音和声音处理的效果印象更深。或许要搭配全套来看?
蔡导这些年的片子都会干一件事——试图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慢下来。击败欲望,无想便不会无眠。电车一镜光怪陆离,一气呵成,让人想及老塔《雕刻时光》中那句“生活便是最好的调度”。虽意在说无欲,但蔡明亮让安藤在镜头前以各种姿势展现男性胴体实在令人想入非非。30多分钟,画面在小康入眠时戛然而止,感觉完全没看够,期待《日子》。
“零度写作”的感觉……捕捉到了一座流动的城市里静止的一些时刻。两个互不相干的陌生人也会偶然因热腾腾的水而相遇,不过那也似乎算不上相遇,毕竟连彼此的目光都不曾相处一秒,即使他们都赤裸裸地被同一池水连接在一起。但你我都是无眠者,个中差别只是醒的无眠和梦的无眠吧。(我的安藤 啊啊啊 wsl)
石头看寻常世界也快得让它难以想象,小康就是那块石头,Ando就是经过石头的路人,石头无言,亘古不变,路人辗转反侧,也与石头无关。世间万物莫过于此。//特立独行的安藤桑跟蔡明亮李康生相遇,气质不出意外地极其和谐,希望可以有长片的合作。人到中年的安藤桑就老老实实在变态边缘挂上继续前进吧。
特意数了数李康生睡觉那段,三分多钟,但除了这一段让我走神之外,前面都很好。天桥和列车那段都很美。冲澡泡汤更不用说,毕竟有安藤政信的肉体加持。卷发的安藤政信像一个瘦弱的亚洲版大卫,是战胜歌利亚之前的牧羊少年。李康生汗蒸那段也意外地有张力。只是个人而言,还是很喜欢这个影像风格的。
僧与俗的juxtaposition如此天然,不提供任何预判,就像澡堂里的裸裎相对,是一期一会的萍聚,暗暗潜伏无限的alternatives。在展馆里播放时特意用红布遮裸体,反倒引人发笑。从澡堂到轻轨,胶囊旅馆到天桥,蔡明亮做了他想做的日本都市景观速写,尽管摄影节奏不如西游。
連同上一部天橋還有下一部秋日一起放。電影開始前有個導覽,請來的人好像是電影界某大佬,以前常駐鹿特丹。銀髮蒼蒼的大佬說自己和蔡明亮認識多年,還沒開口講幾句就突然低頭哽咽起來了。接下來在三部短片開始前是一段2002年蔡明亮為大佬拍的短片(影像明信片)覺得這樣的友誼也是蠻理想的
開場,東京路口,消防車警笛,慢走僧侶vs疾行電車,炫目而過曝的光。進入旅館後,很像過去蔡明亮(可是前面又是迥異的鋪陳方式):澡堂內,水裡兩雙差點就要碰到的手,小康流汗的3/4臉;交叉的狹窄膠囊旅館空間,閃爍的燈光,睡。交叉剪輯作為傳統敘事一大推力,其延續與不延續。
个体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静止又如何在静止中保持运动慢行的僧侣比周围的行人们更像现实环境中的一部分却又比任何人都更脱离现实印象最深的是电车行驶的那一段仿若我日常生活体验的一部分最后那个越来越过曝的画面里我随镜头一起将眼下的景象转为一种视觉印象,进入自我的、冥想的时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