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东周列国春秋篇 沈好放
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
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春秋时代开始了。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百家争鸣,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东周列国·春秋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夫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
《东周列国春秋篇》下载观后评论:
90年代中期央视颇兴起过一阵儿不惜工本投入,动用现在看来超强卡司的演出班底拍摄历史剧的风潮,或许也是难再有来者了,基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小说为蓝本的剧本,也许在史实细节上并不那么严格考究,但是却足以拍出作为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那个风起云涌、礼崩乐坏、却流传下诸多脍炙人口故事的传奇时代,成片风格凝重、开阔、挥洒,甚至有些章节带着那么一股子先秦时代的纯烈、决绝、极致的质感。唐国强的郑庄公、杨立新的齐桓公、王绘春的孔子和周幽王、张光北的楚庄王、吴刚的伍子胥、谭宗尧的秦穆公、修宗迪的申包胥、李洪涛的勾践、李建义的颖考叔和专诸等角色都令人过目难忘,其中很多人都是在话剧舞台上千锤百炼的戏骨,因此表演充满了戏剧感,还有不少演员是一人分饰并无交集的多个角色,是话剧演员涉足影视表演的巅峰之一,兼具了厚重与浪漫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6533028.jpg)
伴随着褒姒的笑声的那个震撼苍凉的镜头,宣姜绝望的呐喊,霸主齐桓的英雄末路,赵盾弑君的血泪传奇,程婴救孤悲壮惨烈,霸主余韵里勾心斗角中的惺惺相惜,楚军旁边的哀哀哭声和头盖骨垒成的柱子,三代史官一字不改,崔杼弑其君,晏婴是智者,明哲保身,也为天下筹谋,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最后自挖双目,一生都是烈丈夫,申包胥哭秦庭,专诸刺僚为义气奋不顾身,此外可贵的是里面的小人物,刺客,游侠,仆人,养牛人,门官,平民,船公,母亲,大多连名字都没有,但他们承载着春秋时代真正的风骨和义气。数不尽的忠义,最后只剩下阖闾伯嚭这样的小人,真正是泥沙俱下,无怪乎孔子怀念那个时代,又为它痛苦。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6184126.jpg)
看过的最好的先秦历史剧。全程话剧台词,抑扬顿挫,很多老一辈的演员在里面担当每个故事的主角,王绘春演的周幽王,唐国强的郑庄公,何冰演的鲁庄公,还有杨立新老师的公子小白,演员的范特别足。整部剧古朴厚重,无论服装、道具、建筑、歌舞、礼乐均还原那个年代。听说编剧用的是东周列国的底本加史记的矫正,加唯物历史观,所以全剧端正庄厚,凝重,对历史人物的演绎也不偏不倚,公正客观。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在那个诸国纷争的年代,一代代霸主的崛起的豪气和历史的激荡,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深刻的历史电视剧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6240100.jpg)
一口气看完的一部好剧看完以后读左传竟然不那么费劲了以前搞不清人物关系这个公那么伯懵圈似的就不愿意读了看了这部剧再去读左传感觉好清晰啊以前觉得春秋历史太乱了毫无头绪看书也就是囫囵吞枣地过去了知道个大概看完这部剧把春秋主要人物理清一个头绪再去看通史教科书去看专著顿时间开窍了中国思想文化最灿烂的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五四运动时期这真的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笔财富啊这两个时期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一篇文章哪怕是违背了现在的主流意识形态也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7949544.jpg)
第1集前十分钟很喜欢。开场先王浴池,阴森得像惊悚片,“那你和我一起洗”,就脱衣。葬礼,红衣祭司样的舞者,活埋露头(想到《火之鸟》),野马窜土冲出不杀。红衣女孩唱预言歌。窃窃私语。大臣来寻幽王,侍衣美人突然被捅,暴力全在镜头以下,平静的眼神对话,毫无挣扎倒地。幽王揽过侍女,说自己最爱的美人被杀了,解下侍女衣绳,把她勒死。毫无挣扎地闭上眼。褒姒出场在明亮的水边,黑衣非常美,还有微笑,深夜路途中那一场,野火,芦草,薄雾,幽深迷幻不可思议。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6264726.jpg)
风格古奥狰狞,大脉络按东周列国志叙述,细节处不无发挥。缺陷是剧本、台词、表演都极端的话剧腔,缺乏视听语言(沈好放的作品一向如此,老三国亦然)。印象最深的要数三个单元:前期的郑伯克段于鄢;中期的赵氏孤儿;以及后期的伍子胥灭楚&吴越春秋,这三个故事本就精彩,唐国强、魏宗万、吴刚的表演更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魏宗万的屠岸贾,走路时一个趔趄,临死时不忘抹去赵孤脸上血污,都令人唏嘘。以及,此三段讲述的都是东方式复仇的故事。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0017261793.jpg)
荧屏上的话剧艺术,任意一个角色都是话剧名角扮演,每一幕戏都可以直接搬到话剧舞台上表演,有几集甚至有了些莎士比亚戏剧的味道,复古简朴的布景配合演员饱满的表演,恍惚间让我以为在看黑泽明的老电影。只能感叹九十年代的电视剧竟如此别具风格,中国的历史文化本应该也孕育出中国的莎士比亚和黑泽明,那个年代也该是中国影视兴起的开始,可谁能想到却成了昙花一现的巅峰
诸侯争霸,刀光剑影,百家争鸣,风起云涌。片尾曲对春秋时期的解读很精辟,人心冥顽、统治昏暗、战争酷烈、山河壮观,‘’黎明百姓长久,功名利禄短暂,一部青史等闲看”。拍摄和表演很有舞台的仪式感和话剧的感染力,叙事风格通俗易懂,既有正史的古朴凝练,又有戏说的浪漫诡秘,难得的历史剧佳作啊!看完再读《古文观止》,多了画面感就没那么晦涩繁杂了
每一集的故事都非常经典,布景,服饰,道具,场景都很用心,真实感扑面而来。尤其一些战争场景和画面语言,缓慢但厚重,上一次看有这种感觉还是看黑泽明的乱。看到第25集的时候,我妈突然说,果然进步了,重耳那时候穿的跟麻袋似的,宫里也很破烂,现在宫里的地面都光滑了,穿的也好了。什么叫细节!什么叫细节!!用不用心其实处处都能体现。
楚国太子商臣,得知父亲楚成王欲废己另立。不做不休,先手为强,带兵政变,逼父自缢。楚成王死前求儿子再让自己吃一次最爱的熊掌。商臣说:熊掌久煮不烂,太耗时了,我,等不及了…商臣弑父篡位,成了楚穆王。纵观国史,太多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宫廷政变、农民起义,几乎没有和平演变的政权更叠,只有残暴杀戮的变革天命…
千古绝唱!!新中国电视史上永远无法逾越的文化巅峰!!!服化道不求华美,不同于唐明皇,力求真实粗糙,即使贵族也粗布麻衣,王姬穿着不过分妖艳,因为时代技术所限。演员群星荟萃,演技精湛,真情实感为人动容,奸忠佞贤,皆有其色。镜头呈现直接,暴力血腥,色情露骨,绝无规避,爱好历史者如果没有看过这部剧实在令人可惜。
很多成语典故都来源于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文公、宋襄公。有些英雄雄霸一世,后世却令人惋惜:公子小白英明一世,却晚年糊涂,最后被饿死,呜呼哀哉!国家强两个必要条件:君王贤明,有贤臣辅佐。如齐桓公与管仲、吴王与伍子胥、秦穆公与百里奚。相应的国家衰有两个条件:昏君和奸佞之臣。
1、不是左传国语,是小说东周列国志;2、话剧表演与对白艺术;3、90年代文化热的荧幕呈现,色情、暴力、史诗、浪漫主义、CULT,前几集尤如此;4、连配角都是话剧名角饰演,很带感;5、有些剧集已近乎电影,王绘春再次饰演孔子;6、衣冠仪礼、百姓生活,极尽复现,巨细靡遗,堪为典范;7、下酒佳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