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的故事围绕着两家虚构的英国报社展开。一家是由女主Holly Evans(Charlotte Riley 饰)工作的《先驱报》(Herald)。作为一家老派、左倾且主打严肃新闻的报纸(普遍被英国观众认为影射了现实中的《卫报》),《先驱报》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面临着销量锐减、受众缩小等问题。剧中的另一家报社则是主打八卦、民粹新闻的《邮报》(Post)。在主编Duncan Allen(Ben Chaplin 饰)的带领下,该报靠着吸引眼球但又时刻在道德界限打擦边球的新闻不断壮大。
《报社》下载观后评论: 1.Thereisn''tasolutiontotheworld,andmorethanthat,there''snotalwaysprogress.2.Idecidewhatreadersareinterestedinandtheyhavenoidea.3.that''snotuptoustodecide.Ourjobisthetruth,that''simportantfortherelativesofthosepeoplethatdied,importantfortheothertrustthatmightbetemptedtodothesamething,andimportantformanagerstoknowthatwewillholdthemaccountableforthedecisiontheymade.4.媒体或许是最见人心的地方,也是最见人性的地方。
这部宝藏电视剧为什么不火天真的现实残酷到炸,这才是真正的报社生活啊,追求新闻的真实正义和为了搏眼球有噱头销量高无视新闻准则。说真的,看这部剧我自己也产生了怀疑,现在大多人不真的就是标题党,这样的“新闻”会产生更多的点击量么?而且我觉得这部剧主角更像是Ed诶,这就是一个社畜的缩影啊。刚入社会渴望展现自己,进入不理想的公司为了生存开始被周围慢慢侵蚀,内心愧疚却一点点堕落下去....其他一切包括新闻价值在个人利益面前真的不值一提,说实话我真的不能说邓肯最后的举动完全不能理解。包括先驱在之后做出的应对实体报纸日渐式微的改革,都是这个时代的现实。之前看过第一季新闻编辑室,但我感觉这部剧真的更贴近实际。哦对,最后收尾呼应真的鸡皮疙瘩,我都忘了这是整部剧开头的第一个莫名其妙的镜头。
特别意外,好喜欢,真的很难拥有这么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仿佛六个小时电影。The Herald是所有有过改变世界念头的人都想拥有的乌托邦,里面的人都是最可爱的理想主义者(黑人女性上司,女性主编,同性恋调查记者,political correctness得让我很快乐)。不管是Holly还是James还是Amina都是很spotlight的人物,完美,让人对journalism抱有希望。很喜欢它的一点是它从没说过the post会输,Duncan和Ed这样的pure slag可能到最后还是会赢,但是因为有The Herald这样的美丽illusion,仍然会有人相信not being heard is no reason for silence这样白日梦一样的话语。
" I just ask that before you jump to a conclusion , a judgment , that you read the facts ."像 Holly 讲的,在得出结论,在判断前,要去了解整个事实,我们是舆论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轻易地被牵着鼻子走。新闻的娱乐性和真实性,编辑通过对事件的重点报道引导舆论,人性、利益关系等如何得到权衡,本身就因人而异。这部剧节奏极佳,剧情紧凑,但又留了些许空间让人探究与思考。剧中的主角也难分对与错,都是从自身立场出发,都有各自的权衡,这才是现实的多元价值观和思想自由。
读者的interest的确是完完全全被人把控着的,Holly和Allen都清楚这一点。如果只是细讲案例就变成普普通通的新闻单元剧了,这种焦灼煎熬的交手状态才最好看。但最后一集太草率了,Ed二度cheat后立刻良心发现?女主在对家一日游挖到boss猛料后立刻人身攻击,这是否有违基本职业道德?魔头Allen的新闻良知太容易被唤醒也太容易熄灭。相比之下第四集里隐忍的herald主编才是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最后一集化用《人民公敌》是否有下一季的反转也不得而知了。
挺好,新闻专业的人看会比较有共鸣。/看了两集,编剧很厉害,一定对这个行业做足了功课了。对比之前美剧的《新闻编辑室》,这部更有深度,因为前一部只是在探讨新闻价值,而这部上升到了新闻伦理。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尤其是一些行业准则,位置变了,性质也会改变。剧中的两家报社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纯粹的新闻,只是两者呈现的方式不同罢了。英剧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电视剧的拍摄会采用拍电影的手法,质感真是不止提升了一点半点。
对Ed Washburn的描写,编剧让人智熄与吐血,要坏就坏到底,一个名声已经臭了、做事毫无底线的小偷惯犯坏到一半,最后6分钟来个“良心发现、改邪归正”?哪边都不讨好,葬送职业生涯,这么一个机灵鬼会蠢到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把他留着,万一有续集的话拍他干掉Duncan难道不香?反正就是比谁更不择手段咯……这编剧也强行塞私货黑亚裔,那两处完全删掉对剧情无任何影响,这货偏要塞进来丑化亚裔
不完全二元对抗,是近期新闻媒体题材里的佳作了。两家报纸对应自由派“清高”卫报和发行量第一能影响选举的小报之王太阳报。核心词真相,隐藏词mis-leading。略微虎头蛇尾,先驱报主编被写太弱,Holly和Duncan比塑造得略微粗暴。最好的其实是第一集,我不知道是报社真有那么多affair还是什么,没看出写先驱报主编affairs的点。
他抢你新闻不对 你偷他新闻就正义?有多少善良正义不过是自以为是和幼稚虚伪?欺凌别人的男孩因为报纸的monster自杀,然后就要把主编搞得身败名裂?这就是强调自由下的做法,自由果然是好说辞。人的感性阿左右摇摆一刻不停,公仇私仇已经分不清了。只能说duncun太帅了才有上面的感概,而女主编确实没有领导能力。职业剧和破案剧简直是最爱。
描绘了来自两家秉持不同办报宗旨报社的男女主角在职场上的博弈,节奏紧凑,角度大胆新颖,区别于读者,以媒体人的角度探讨问题给了我新的启发,也涵盖了对纸媒衰微的思考,甚至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不浅显。剧情千回百转很抓人,特别是主角塑造得非常有人格魅力。有对人性,职业道德,本心的探讨,值得深思和反复观看的一部剧。我太喜欢女主了!!!
英国人拍剧总是爱往深的挖 越深越好 最后又都会集中在人性身上 他们真的太会做人物了 每个人都是真实存在但又有戏剧性色彩 邓肯这个人物做的太出彩了 不过后面两集明显下来了 儿子打来电话的设置太巧合了 希望第二季能恢复在职场上的魅力吧 我们做不出好的职场剧 制片人是有问题 但最主要的还是编剧不坐班 又哪里懂得真正的企业文化
太多微妙的细节了。现代新闻到底是为了娱乐还是严肃的真相?儿童台女主播为了改变形象利用了初来乍到的新手,让他一直良心不安。35年的老记者其实都用的自己编造的故事博眼球,因为事实没有那么重要,我怎么讲故事更重要。新闻的良心到底在哪?第五集霍丽跳槽去了邮报,拉直头发,化妆,丝衬衣,小包裙,有一瞬间以为看到了傲骨贤妻。
1.一篇深度调查或人物侧写不是一晚/几天就能写好的;2.principle/freedom v. Commercial motivation/cover-up 这种设定真的很有误导性。现实中的新闻伦理很少有这么非黑即白,更常见的情况是,一篇遵循专业主义、要素齐全的报道依然经不起客观和平衡性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