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战争未了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
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萨拉曼卡并被任命为国家元首后,乌纳穆诺前往他的住处,提出了请求.....
上映日期(西班牙):2019年9月
2019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官方选择(主竞赛单元)
(by 深影字幕组)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34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导演(提名)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第6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提名)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战争未了》下载观后评论: 故事始于1936年,主线是大知识分子乌纳穆诺超然于政治之外的迷梦破碎,副线是非洲来的弗朗哥夺权的过程,显然副线更有意思,包括弗朗哥的铁杆合作者独臂将军(总喊“死亡万岁”,还爱用咋呼来吓唬人)。乌纳穆诺出于维稳曾支持军政府,但身边好友纷纷被清洗的时候,他想反悔却也无能为力了。剧本给乌纳穆诺安排了不少细节:每次找朋友用拐杖敲门、喜欢折纸和总回忆年轻时与爱侣树下约会等等,他最后在会议上正面硬磕独臂将军也堪称高光时刻,电影本身也有些开场长镜头之类花哨设计。但剧本编得不好,这种知识分子不切实际的人道立场必然被乱世教育,而好友被抓后连场的妇孺哭泣戏也太拖沓,他和好友在山顶争论政治那场也无谓的用了四个镜头加配乐来展示,全片是用拖沓的节奏、无力的戏码去讲一个欠缺深度和新意的认知,拍的死气沉沉毫无惊喜
完成度极高的西班牙内战阶段历史正剧 背景覆盖彼时政坛共和国拥趸/保皇党/赤色分子/军政府 更有国际布尔什维克/纳粹/共济会等一众势力影响 Franco尚只是个非洲来的无耻之徒/昵称Paco的小狐狸 又花大力气描绘其实质军师José Millán-Astray. Miguel de Unamuno作为老牌萨拉曼卡大学校长 图腾象征意义莫大 故其于一片民族狂热中直斥极右之长枪队与共左Stalin辈实凹凸般一体两面 在大卡斯蒂亚主义甚嚣尘上 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分离倾向依旧激烈的当下 仍意义深远. 校长也有个人情感史/折纸小爱好 但在关键时刻 亦能高呼: 暴力者诚然可以让人屈服 却终无法让人信服皈依
“沉默就等于同意,所以我要说出来!”、“你可以征服,但永远不能说服!”影片最后十分钟的演讲,让原本因为略带沉闷的前半段准备打的三星变成了四星。这是一部讲述勇气的电影。西班牙大文豪乌诺穆纳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初期,原本想保持中立,置身事外,继续当他的萨拉曼卡大学的校长,但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被佛朗哥的叛军带走杀害,他饱受良心的谴责和灵魂的煎熬,最后他战胜了知识分子特有的懦弱,不顾自己被杀害的危险,当着众多叛军首领发表了前述演讲,怒斥叛军的非人道行为。正如他与独眼将军米伦说的那样,勇气不仅仅体现在战场前线。面对强权提出抗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更需要勇气的挑战。
一个社会需要有敢于说不的人,面对一帮狂热分子,乌纳穆诺挺身而出。他曾经迷茫过、懦弱过、不愿意承认自己,所以导致他无法在众人面前讲话。可是他最后做的演讲,确实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说不是信仰造就了殉道者,而是殉道者造就了信仰。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班牙内战的故事。制作还是不错的,服装、道具什么的比较有质感,应该花了不少钱。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在战争中知识分子的无力与挣扎的故事。弗朗哥从一个将军成为了实权人物,弗朗哥的妻子非常喜欢和钦佩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乌纳穆诺打算劝阻弗朗哥让军队极端化。作家以为自己真的很有影响力,其实只是弗朗哥的一枚棋子。可以的话帮弗朗哥站站台,不可以的话,迅速被抛弃。文字从来不是影响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老谋深算的独裁者露出獠牙,野心勃勃地准备上位;风烛残年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夹缝中苦苦挣扎,默默承受着被误解、被指责、被利用的命运,最终在愤懑中离世——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未来将持续四十多年的独裁也才刚刚开始。全片的高光时刻是Unamuno的演讲,但我的私心却是Unamuno和Salvador在夕阳下为国运雄辩,向左还是向右,似乎都不是正确答案,但能谈论总是好的。
很难评价电影的立场,但的确将乌纳穆诺的优柔寡断同佛朗哥等人的杀伐果断做出了对比。影片将佛朗哥与熙德做对比,似乎是在言说在特殊时期的集权统治是必要的。以独裁手段统治西班牙长达40年的佛朗哥,其任上西班牙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并与王室有着千缕万缕的关系,使得至今对他的评价仍难以有所定论,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已经踏出第一步,也希望将来把葡萄牙的萨拉查拍成电影
白左伪装成李克忠的那一套还是很明显的,加一星给影片对Franco,Milan Astray和La Legion的塑造,虽然意在凸显其军人武断与乌拉穆诺之类“良心”壬的“云泥之别”,但到底没有像之前几十年板鸭的同类作品一样将伊拉塑造成丑角,当"Una Grande y Libre"的吼声响彻卡斯迪亚的原野时,眼泪都要就出来叻
4.0。1.亚利桑德罗·阿曼巴导演新片,导演是个类型片高手,但殊途同归,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在探讨主角内心的持守和挣扎,即使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2.知其不可而为之,知识分子的彷徨、勇气和责任,政客不理解,普通百姓不理解,甚至于同类也不理解。3.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但不能让人心服口服。4.如果导演能拍一部佛朗哥,就更好了。
被独眼将军威胁的时候,乌纳穆诺辩称自己“脑袋跟不上嘴巴”,等到1936年的萨拉曼卡演讲前,他推脱不上台演讲,台词变成了“嘴巴跟不上脑袋”。从“大家都想让我说两句”,到“大家都想让我闭嘴”,作为“98一代”的领军人物,乌纳穆诺可能是个正统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但1936年弗朗哥的西班牙不需要公知。
换旗高歌,延长乱世,胁迫政敌,树立标签,回溯宗教极端民粹,巩固个人崇拜;五千军费,来不及道歉,异见争吵直至落日,亡妻身边躺着的陌生人,我们没错因为敌人更糟,理性敌不过口号……文艺作品也许难以抵抗全球左右分裂趋势,稍显逆耳的作品在某些国度甚至无法存在,但至少还能在别国作品中看到相似的灵魂拷问
(总有一种导演已经息影的错觉。)很扎实平淡的传记题材,也算是观看质量尚可的历史补充片,了解了Unamuno更为后人尊敬的理由和其在亲法西斯派政变中勇敢发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每个环节没有差错,但似乎也很难投入;尤其是他在和Franco之间的交手,本应作为全片高潮,却略显“雷声大雨点小”。
主线写了乌纳穆诺在左右理念人性冲突和强权威压胁迫之下打破沉默的爆发,副线则简写了佛朗哥在仿若受到神启后走上权力巅峰之路。接下来近40年西班牙统治意识形态的确定以及文明在这片土地上所面临的命运,也在这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结束后拉开大幕。作为历史爱好者的私心加一颗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