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白色塑料天空 蒂博尔·巴诺茨基 萨罗尔塔·萨博
一对年轻夫妇生活在2220年贫瘠、后世界末日的布达佩斯,为了食物和生活而奋斗。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蒂博尔·巴诺茨基 / 萨罗尔塔·萨
一对年轻夫妇生活在2220年贫瘠、后世界末日的布达佩斯,为了食物和生活而奋斗。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蒂博尔·巴诺茨基 / 萨罗尔塔·萨博
第3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动画片(提名)蒂博尔·巴诺茨基 / 萨罗尔塔·萨博
《白色塑料天空》下载观后评论: #BJIFF2023#反乌托邦废土科幻动画,末世场景宏大震撼,残酷丑恶的黑暗未来令人窒息(内个把人变成树再成为食物也太重口味了),引发一些哲学思考,格局还是挺开阔深远的,假如人类继续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下去,也许地球就会成为一颗死寂的孤独星球吧?头一次大银幕欣赏,观感尚佳(喜欢写实的真人画风),就是女主行为有点奇怪,剧本还可以继续修改一下。故事内核是在绝望的限制中寻找一线自由生机,结尾做了植入手术的夫妻俩缓缓步入深水之中(犹如创世的亚当夏娃),这一幕想起《普罗米修斯》中的自我献祭,水是生命之源,无论如何迟早会有希望孕育。但假如发散一下思维,主角们显然还有更好的选择吧?或者拍成《铳梦》那样冲关升级打boss的动作爽片不也很好?ps,顺便凭票根在资料馆领了“文明观影”票夹,也算与本片有缘。
挺好看的,可惜又累了,中间睡了一段。一个衡量生命价值的故事,爱情和家庭也参与其中。出现了自然和生命的关键词,有点联想起昨天看的小世界,而片中一些配乐又和早上看的双峰很像,高密度看各种电影就是会胡乱联想。环境很写实,人物则是有点手绘的画风,身上的光影不断跳动,很有生命感,在画面中也得以突出。今天有点"水逆",水瓶没盖好把包里浇透了水还洒了一车厢(还好没浇到国才的书),扫自行车时把手机屏摔碎了(正好可以换了),收了一张《超自然》的票结果被票主取错了没看上(进去了也得睡)。路上看到放票抢了一张卡萨布兰卡,中午时间充裕去新街口吃了一碗卤煮,也是不错的一天。
匈牙利动画片,用色漂亮。2123废土设定,人类feed on自愿牺牲的人类尸体。设定很有意思,我以为会是直接把尸体加工下当蛋白质吃,但这里复杂一些,是把人当作树来种(叶片会长指纹,很妖异地美丽),活着的人吃树叶加工产品。但这种人树三岁时就会产生剧毒花粉,必须在那之前烧掉。生态主义这部分挺有意思。但剧情还是蛮无聊,一种看多了的异性恋:失去小孩的妈妈不想活了,自愿把身体变成树,丈夫穿过艰难险阻来救她、和她一起逃亡的标准英雄叙事。失去小孩这部分很英国客厅戏…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的味道,但当然写得差远了。
感觉是描转手法,所以质感上还挺真实的。前半部分还挺人权主义的,尤其是描述人成为树的养料制造下一代需要的氧气和食物那段。但是看到后面莫名其妙变成了个人主义,大致能理解这种大问题的化解最后都是要回归个人,比如男主出于对女主的爱选择到植物园,女主因为孩子的死亡自愿选择成为植物,教授出于私心将遵守了规则的女儿和女婿放在自己身边,又因为女儿的宽恕放弃实验,一个人在枯萎的树下画着女儿小时候爱的画。然而最后的结局打消了我所有之前恐怖的感受,尤其是这帮人彻底弃疗,还有那个两个人一块变成荒野上的植物的结局,让我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些虚无主义的无厘头……
#电影资料馆 没想到居然能和《明日战记》撞天幕的设定。光影效果极佳,画风出众。人生的时间被限定为50年,Nora抛弃了剩余18年的生命,自愿化为植物,成为养活其他人的养料。整个故事的主线是Stefan一厢情愿地“拯救”体内被植入种子的Nora,还可以看作是属于他们俩久违的旅行,但在此之中还能够一窥许多对于未来科幻的设想,天幕内在种植园中被封装加工的人,如流水线般被统一处理,天幕外末日感覆盖城市的残骸,未见一丝余晖。弹珠出现多次,却弄不懂意义何在。自从出城之后,剧情的新鲜度极速大跳水,三个人在一起磨磨唧唧,实在是令人厌倦。
230424 北影节展映 换到了漂亮的票夹!风景画得很美,但剧情太无聊了…Nora为了让男主去找新的伴侣生孩子(…)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男主标准的我这么爱你我不许你死;科学家纯纯npc,把男女主送出种植园就领盒饭,以为后面还要就她的研究展开一点讨论,也没有;废土上的citywalk确实很浪漫,男女主在废弃的房屋里把散落一地的小孩玩具拾起来摆好有戳到;结局太仓促了,博士就突然原谅,男主突然认可作为植物存在了。总结一下,剧里所有人都抱着一种单线程的莫名其妙的一厢情愿。
一边打瞌睡一边看完了,电影院长时间处在那种毫无声音的状态,非常神奇。音效特别强调空旷无人的感觉,包括室内的回音感。动画那种粗糙建模莫名符合这种末世设定,就是那种古早的展现荒古时代的科普动画。虽然剧情不能说好,但整部片的氛围可以说有点cult的感觉。观影体验就是观众要在这种死寂中安睡了,主角要回归大地沉睡了,这种也不恐惧,也不闲适,也不绝望,也不渴望的感觉到底是什么鬼啊......太神奇了
人只能活50年,然后变成一棵树,化作养料供给其他人。当然,也可以当志愿者,提前“种树”。这是个多棒的科幻概念啊,动画画风惊人的真实,对材质的表达简直瞠目结舌,且也是难得的“冷面述残忍”的流派。好了,夸奖结束,所以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把高配变成了最后非要讲就是爱情亲情主题的奇怪衔接?感觉没有想清楚拿到这个设定要怎么延续,有种接不住世界观架构的后劲不足。VIFF2023.
故事背景设定真的相当吸引人,可惜剧情完全经不起推敲硬伤满满………男女主人物动机不足看得莫名其妙,全员工具人,女科学家不仅牺牲得毫无意义还曝尸荒野。明明一开始提出了有关人的身体的所有权、穹顶内的乌托邦和穹顶外的世界等等有趣的命题,然而故事走向完全避开了这些话题,男女主的感情纠葛很无感啊完全无法理解……!!!!以及这三维建模也太假,看得好出戏。#13thBJIFF
爱死机加长版。男女主在开花的树丛中充满爱意的对视最戳我,也喜欢最后二人一起走向荒原,废土中几处湖泊闪着生命的蓝色。“树只需要水和阳光”。如果走不出人类中心主义视角认定植物生存(乃至超越人类)的合理性,那么人已然承认自身的伪善,不仅坚持捍卫的科学文艺哲学无意义,且自身已经处在不“道德”的境况中——在那个逼仄单调的种植园中心存感激地吃下一片有着指纹的叶子。
小西天中国动画周。人类中心主义是toxic。尸骨与枯木拥抱,五十岁变成植物以后,结出的树叶爬满人的掌纹,供人吞食。在时间戛然而止之时,以树的形式相爱,然后我们开花毒死全人类吧!(鼓掌??)匈牙利语好好听啊,莫名感觉是很适合恋爱的语言。真人转制动画的逼真感倒是很新奇,末世 植物的画面都很好。做好了会很闷的准备,我还是特别特别困,最接近在影院睡着的一次。
新颖独特的末世创意设计与精美准确的动画设计让本片有着表面上的可看性,恢弘悠扬的配乐更为这场生存之旅增加了一丝悲凉的意味。但是全片在华丽的外壳之外还是有着些许羸弱的内里,对于极端环境下人类与命运对抗过程中和自身情感之间的挣扎描绘显得非常模糊而不明觉厉,原本能格外出彩的主题呈现却最终被毫无必要的小情小爱所遮盖,实在是显得过于可惜,不够出色。
反存在主义的典型作品,人类的存在是为了哺育人类自身,消除自由,排除差异性,世界观设定较为完善,三渲二的画风精美细致,前期观感尚可,后期妻子醒来之后故事开始崩盘,也可能是创作者刻意为之,将人类的自私本性无限放大,导致结尾丈夫的转变严重缺乏说服力,但这并不影响剧本预设的虚无性结局,因为人类不配,所有的结局都是自取恶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