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羅穎詩誤信師長的讒言,認定寫歌詞是她這輩子的使命,立志要當填詞人!好事多磨,儘管阿詩扭盡六壬、奇招百出,一邊增進填詞功力、一邊廣結善緣,仍未能成功入行,做不成填詞人,反淪為填詞L。「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填詞L揹著夢想的包袱在填滿遺憾的道上狂奔!電影史上首部關於粵語歌詞的作品,由新世代填詞人兼金像獎新演員鍾雪瑩主演、新晉導演黃綺琳編導,繼《金都》後又一清新細膩之作,不容錯過。
第6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钟雪莹
第6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黄绮琳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钟雪莹
《填词L》下载观后评论:
我听过你的歌我的大哥哥,我明白你的心,你的喜怒哀乐——同频的重要性在《填词L》这里被「作曲人」具象化了:突然发现同频的「脆皮」青年存在量子纠缠,不过,宅「cong」同学却对「小仙女」这种「填词」人生和「男大姐」那种「三万填词」方法不以为然——因为(在系统中)识字比识人重要。事实上,不管是茂名走地鸡,还是地道伦敦腔,英文早就失去了「加密」功能;带有地方「方言/啱音」色彩的粤语看似被更国际化的阿拉伯数字「0243」代替,实则被「填词班」激发出了更高辞格;中文看似慢慢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实则一边「韬光养晦」磨练川普一边《走走停停》依次通过,慢慢得到了《头号玩家》宝座——在「十大中文金曲」评选中,中文(作为主人翁)对外语「外宾」展示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并以同胞身份提醒「对岸」来客——谢谢你们来听我的歌。
这种对语言和歌词的把玩,是只有香港才能拍出来的。粤语填词难啱音(押韵),国语反而能够轻易做到。一首歌当中同时出现粤语、国语、英语,表面上是能否啱音的问题,再深入一层想又会发现另外的东西。土地不会背叛梦想,在台湾投身农事活动后,再次听到当年那个旋律的粤语填词歌,“粤语歌,想家了哦?”,依然是那份无法摆脱的怀旧感。动画的加入很有趣,二次元的想象和文字的大雨都有视觉上的奇效。罗颖诗的悲喜与他人不相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在台湾的街头漫步,一个人拾起生活的勇气,或许这就是对生存意义的赞歌。导演黄绮琳填了除MLA之外的所有歌,钟雪莹本身就也是个填词人。MV女主阿冰、歌手丽英、ANSONBEAN、kayan9896、sica……像一次香港乐坛新生力量的小狂欢。
5.9/10 在完全复原真实的部分依旧准确得当,比如和男友吵架那一段直接梦回《金都》。但有个最为致命的问题:这是一个电视剧剧作,拆分出的章节叙事则是更为显著的印证。黄绮琳导演先是对时间线的把控力有不逮(前段的剪辑直接硬跳、后段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再是使各章的情节如喝酒断片式的连接(场景/情景轮番变换出压缩过的剧情),可它本不应该只是当前的情绪小品电影,而是超出成败、超出梦想的发问“我为什么成为了今天这个我”。想想动画的点缀是何时消失的?恰是离开了学生时代不复当年纯真,要去直面多重的压力。结尾的那段MV混剪推出的情感高潮很难评,让观众有哭的冲动更有一巴掌把自己打醒的冲动,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第一时间看了!很可爱很轻盈的电影啊~敢拍当下年轻人追求梦想就已经挺少见了,还不是唱歌跳舞运动那种常见、光鲜、热血的梦想,而是填词这种注定给人做嫁衣的梦想。当然,粤语文化支撑了题材本身的丰富度,因为粤语歌词就是很优美啊~甚至可以说也是挺卷的一个领域。虽然开头看他们纠结语调确实有点难进入,但至少没有各种字母谐音代称的语言污染。中间还有一段男友的 pua,被机灵的女主迅速转化为创作源泉。后半程确实有点松散,但已经是很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了,虽然,与简中的割裂感还是很强。。。只能说大家过得确实不是同一种生活,面临的人生课题也很不一样。这一部和《金都》风格也是大相径庭,导演还是挺有想法的,未来可期。
105分钟版。起初以为是追梦青春题材,实际上完全不是。被感动的有三处,第一次是收到邮件的demo,第二次是出租车公司的机会,第三次是结尾,那段太让人感动了,那种无人知晓的心花怒放或许就是全部意义。这部电影映照的是每个在追梦路上摸爬滚打陷入困局的人,虽然不断让步,不断降低预期,只为更接近一点点自己的梦想,却仍然要被命运捉弄,向现实和没有才华低头,这是讲到我心坎里的故事。影片采用章节体,讲述写歌的各个阶段,每段好像都有一段主题音乐,还挺用心,结尾台湾部分应该是有导演自己的代入,看完之后又欠导演一张电影票
為胡子彤來看的,好彩冇錯過,原來不是我以為的沉悶文藝片也不是青春熱血爽片啊。輕喜劇開玩笑地講述“夢想”和“幻滅”,手繪動畫特效好可愛!看完有些惆悵但不至於特別難過。追夢人年紀漸長痴心不改,到底也要承認挫敗接受現實。幾場面試戲對比起來很滄桑,努力六年最後笑笑說一句“我沒努力”。誰人沒有夢想呢?高中同學們有,哥哥也有,不靠譜的Chris有,監製和老闆也有。夢想就是用來放棄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6.28@啟德airside 出了影廳左轉就是一面周耀輝的歌詞牆,喜歡。
或许是对黄绮琳的预期太高,这次比较失望。有灵光一闪的微妙瞬间,但整体很平,节奏奇怪。去台湾登门推销出唱片和拿到填词比赛一等奖的突然程度像发梦或骗局,可能原意是想设计女主一次次高低起落的空欢喜,但我觉得她水平一般到连空欢喜都难触及。普通人把兴趣当成事业的最痛之处莫过于发现自己空有热爱,于是宁愿说自己没有努力也不肯承认自己是没天赋。但这点在日剧日影中已经看了更多更好的表达,这部最有意义的点应该是通过粤语歌式微折射的香港没落,任你怎么禁播,我独自飘零去小岛当农妇。
你在一个行业打拼了好几年,却一直没有署名的作品,没有成功过,会不会是你自己的问题?会不会是你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会不会是你根本没有才华?你要不要考虑早点转行?你真的有努力过吗?当一个人在追梦的路上努力过,但没有成功过,TA难免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看到最后,跟女主深深地共情了!在一个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普通人想成功变得难上加难。黄绮琳导演也是一个有出街歌曲的填词人,但拍电影却让她更成功。她太有才华了,把自己的故事拍得这么真诚且动人。
8分/超爱这个结局,让之前吃过的苦都变得甘之如饴。黄绮琳把镜头转向了填词人,但是却是讲千千万万为梦想拼搏的人们。我们都是诗,一股脑地为梦想冲昏了头脑,奋斗了许久才发现,哦,原来我不适合啊。它讲的不是填词人多么不容易多么复杂,它讲的是放弃的勇气,不要太过执拗,就像片中所有的角色,都在过着平凡又无趣的日子,因为残酷的现实可能并不能允许每个人都能心无旁骛地,锲而不舍地追梦,但当你心底里还有一个“快要停止呼吸嘅时候,仍然一定要做嘅事”,是很值得恭喜的。
最真实的,就是塑造了一个才华欠丰的女主角,一直耗尽心力、不顾一切、抓紧机会,去进入热爱的行业,最后却连门槛都没踏进去。不是励志,而是现实。她是太多喜欢艺术/电影/文学,但又无从选择的普通人的缩影——理想就是在通往的道路上,一步步放弃的;但追梦的自己,终究发光过。每个汉字在眼里都变成0243、那些泪水里的真挚情感,都很击中人心。钟雪莹的表演过于惊艳,“眼里放光、欢欣跳跃”/“眼里无光、丧到绝望”两种状态反复切换,令人完全沉浸入故事中。
直到最后一场戏才感受到填词的魅力,导致整个观影过程完全入不了戏,很多形式上搞耍的部分也觉得很尴尬,虽然故事年代古早,但是表现方式过于杀马特还是让人无法认可。最薄弱的当属女主角的人物塑造,貌似是一个对自己天赋十分自信的脱离于实际生活的人,但是从表演有完全不能说服我。对女主角自我看法部分描述的缺失导致我看到她说“应该是缺了我的努力吧”时很惊讶,电影里呈现的努力相关部分可比天赋多多了。最推荐给rapper看,走不起来赶紧回家种地。
看过的最难的港片(我嘅翻译返咗屋企??)。大概明白点为什么粤语歌能出30624700 30624770……女主演脸好显小,说她17我都信,可惜她填的词我都不熟悉。电影要是能请更多人客串就好了。前半部分即使看不太懂,也能get到一些笑点,而且对于那个年代的生活好还原。后半部分很现实,无论反馈如何,要是能有对理想的坚持,哪怕作为爱好,有家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也是很难得幸运。两个伟文,什么时候再欣赏你们填的好词啊!
「天生我材必有用」,罗颖诗误信师长的谗言,认定写歌词是她这辈子的使命,立志要当填词人!好事多磨,尽管阿诗扭尽六壬、奇招百出,一边增进填词功力、一边广结善缘,仍未能成功入行,做不成填词人,反沦为填词L。「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填词L背着梦想的包袱在填满遗憾的道上狂奔!电影史上首部关于粤语歌词的作品,由新世代填词人兼金像奖新演员钟雪莹主演、新晋导演黄绮琳编导,继《金都》后又一清新细腻之作,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