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旅行者的需求 洪常秀
来自法国的旅行者伊丽丝在韩国担任法语家庭教师赚取生活费。语言的隔阂让她和学生之问的交流充满错位感,东亚文化中不善于思考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痼疾"又与渴望交流与开放
来自法国的旅行者伊丽丝在韩国担任法语家庭教师赚取生活费。语言的隔阂让她和学生之问的交流充满错位感,东亚文化中不善于思考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痼疾"又与渴望交流与开放的心态交织在一起,触发了只有异国旅行者才能感受到的特殊孤独与惆怅。被誉为韩国作者电影第一人的导演洪常秀继《在异 国》《克莱尔的相机》之后与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再度合作,用极简主义的拍摄手法呈现细致入微的人际关系精妙互动,斩获2024年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银熊奖。
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洪常秀
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洪常秀
《旅行者的需求》下载观后评论:
夫妻,父女、母子间三种家庭关系,全然相同的两个回答,缺失感受而一致压抑的东亚人,共同组成了旅途之中的迷思与虚无,过客旅居,或只是增添一段经历,或者是贪恋一口琼浆。金发碧眼的异国旅者独立,温和、恰到好处的神秘,正如生马格利酒模糊而暧昧的滋味令人痴迷。有益的菌群终究无法在异国他乡存活,美丽的人总是短暂而易逝。较之《独夜》《在水中》讨论于抽象情绪,感情不同,《旅需》太具体而现实的令人恶心——虚伪的崇敬,捆绑的爱情,控制的亲情,东亚人的言不由衷或虚伪做态,东亚风格以退为进或算计利己——老洪头以其最为温和的方式,竖笛,诗歌及岩石将此“不为所见的现实”撕开一道口子,这正是我们所处的东亚语境。“你还会爱我吗?像朋友那样?”旅者的需求是走调的竖笛,被遗忘的诗歌,凉爽的水潭,而我们似是拥有,却从不曾拥有。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09972252.jpg)
从抛出的诸多议题而言近乎一部文化批判电影,但其中又晓畅地亮明那如许珍贵的漂浮、游移、充盈着不确定性的碎片,享受白人身份便利、乃至近于招摇撞骗的Iris大啖拌饭、沉醉马格利酒、透过门缝嗅闻浓郁大酱汤味,毫无愧色地接过“课时费”,借助英译评点韩国民族诗人,表演与融入、庸俗与诗意被诡异地搅拌混合。然而洪对片中流水的韩国人一个赛过一个真是刻薄得紧,几乎无一幸免成为叙事工艺的零件或民族性批评的靶心(除了权海骁保留了一些异样灵动)。然而Iris的教学法,实际上也就是借助语言是否足以直入并反托心声这一疑问,如她所言也只是一个尚不得证的实验,所以一方面用貌极华美的法语即兴手写诗句保存心绪,一方面却又每每以现实的庸俗腻味失效的沟通而保留意见,那么观众也就是洪的小白鼠,第二段已托出洪当前的一些电影观念自白。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1047652.jpg)
一口气看完了,全是对话,镜头固定很长很少切,但不觉得无聊。台词写的非常好,背后是韩国文化的体现,所以不空洞。
此外两点学习一下:1洪尚秀近年来的作品,几乎是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一个人包揽了,制片主任也大多是金敏喜担任,再加上台词多,镜头长数量少,场景实景现成,所以成本可见的低,非常低,这样一来,绝对实现了制作上的自由,这也是一年拍两三部很重要的原因吧(后期也快,预估剪辑一周就能搞定了吧)2,演员都特别好且都是众多作品里反复出现的,尤其是女演员,选的都特别优秀。也是,某种程度上平均每年拍两三部,那确实可以培养出固定的演员群体,这样一来,又是将预算大大降低。学习了。还是那句话,电影去拍,想办法去拍,方法很多,用脑子,用智慧去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拍摄体系与方法。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10391597.jpg)
人们对着短视频素材,各种转场、滤镜和音效一番操作,才能赢得众人目光。但也同样能够静下心来,花一两个小时,看电影如何还原最真实的生活。
影片讲述的是法国人在韩国,本应在影片中感受到法国人在陌生国度的种种不适应,但反而是她更放松,更加的随遇而安。两位韩国女生都会演奏,而且是主动要求表演给法国人看,但法国人却并不享受,中途借口离开,演奏结束时又问了两个女生同样的问题,得到了几乎一样的回答,不善思考让回答苍白无力,对话一度尴尬。
电影通过不同人物对话直白的呈现了亚洲教育、法国文化崇拜等。对话留白非常多,实在忍不住要倍速播放。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10637581.jpg)
平淡却能引起共鸣的影片,电影以简单的对白刻画了角色内心的矛盾、人之间的隔阂和文化冲击。旅行者既是一位“不专业的”法语老师,又是一位观察者,她以一个不温不火的人物形象出现,让学员从描述内心感受开始接触法语,他们在她“随性”的课上没有课业包袱。抛开外语交流障碍的因素,影片突出表现了人表达真实的情感的难处,比如像影片的最后,长辈的过度关怀让强势的爱变成了呵斥,站在长辈的角度转念一想,为了孩子不受欺负、不被骗,发心是好的,多唠叨一点也无妨。但如果交流的双方缺少了最应有的了解彼此的环节,再多的苦口婆心好像都没有改变什么。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08641198.jpg)
短短90分钟,一个看起来简单又神秘的法国奶奶,就把传统的东亚人和传统的西方人真实且入木三分地割裂开了。习惯谦虚的人、习惯掌权的人、习惯自己和他人之间总在互相被利用的人、担心自己“被实验”的人、人到中年才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童年缺位却突然出现在独立的儿子面前的人…都是欲求不满的人。
最后觉得她就是一只精灵,看到她的人就像看到镜子,映照出自己被文化和环境浸淫到不再单纯的腐朽的心。有些女人的灵魂自由,即使肉体老去仍在爱中度过,永远有一颗水晶般的心。
![旅行者的需求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1014163208756561.jpg)
有于佩尔的洪常秀很容易进入三大主竞赛,但有于佩尔的洪常秀常常也是他最无聊的作品。我想本质是因为语言,英语对白限制了洪常秀御用的韩国演员在长镜头里去表达更复杂和有趣的想法,语言限制简化了沟通中更微妙和深邃的部分。洪常秀自然抓住了这点,他让我们看到韩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贫乏的心灵,无趣的共性。但除此之外,旅行者并没有让我们看到更多。好在,我对现在的洪常秀并没有太多期待。不是洪常秀剥削于佩尔,真正剥削于佩尔的是需要她走红毯的电影节选片人。
/情节:B/摄影:B/意识:A-/“所以你是要拿我做实验吗”“那我是小白鼠”“但是你从我这里拿钱”,这样的对话很东亚,有患得患失的小农意识,纵使摆脱了身份,这样的思维却一代一代如同精华一样传承下去,并且人们从中得到满足与荣誉,既要伤人,又要给你赔笑脸,仿佛在说:“我就这么觉得,你不这么觉得吗?”/两个人通过一门外语探究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联结空泛又虚浮,大部分时间止于尴尬/异国的旅行者/人生的旅行者/7.5分
你可以教语言,却教不会思考和感受,助兴的蹩脚乐器也填补不了那尴尬的空气。钱交易来的不是器官,为的是学习焦虑和外国虚荣买单。面包和辣白菜,美食荒漠的相爱。真诚、老板、朋友,微妙的东亚定义。三个穿背心的韩国女人,在一个诟病年龄和走路疾速的国度,她包裹着针织外套和帽子。这么多年了,于佩尔还是和《美狄亚》一样豪迈的躺姿,这是洪尚秀角色塑造中无法改变的。难道于佩尔的角色是洪尚秀畏老的投射, friendship齁?
这仍然是介于纪录式与轻叙事的“业余电影”,于佩尔作为一个旅行者的符号履行着“揭示”的作用,比如关于逼问音乐问题的重叠设置,其引发的因三种语言混搭产生的喜剧效果和隔阂,对国民性(普遍缺乏自信的某种东亚的功利性人格)产生微妙讽刺,影片的气质依然是拒绝非粉丝观众的,并且台词愈加缺乏灵光而显得“纪录化”,在这部片里找更多价值无疑是骨头里挑鸡蛋,灵感如果继续这样枯竭下去,对他还能拍几部持怀疑态度
《旅行者的需求》展现了洪常秀对电影语言的创新尝试。影片中,对话的重复和无意义成为了核心表达方式,Iris在旅行与拜访的空隙中,成为了某种“回荡”,在粒子态与实体之间循环往复。影评还提到,影片中的对话虽然重复且无趣,但Iris却保持着新鲜感,这可能是作为法语老师的必要职业态度。此外,影评还指出,洪常秀在创造新的语境,试图回望早期作品中的讽刺,同时希望从外部介入的笔触。
《旅游者的需求》是一部深刻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电影。影片通过旅游者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旅途中对自我、对生活的探索和思考。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风景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观众仿佛也身临其境。此外,影片的配乐也为整体氛围营造增色不少,更加深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总的来说,《旅游者的需求》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