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轮车夫 陈英雄
胡志明市中的十八岁三轮车夫,双亲已故,与祖父及两姐姐同住在贫民区。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被人偷去,为偿还给老板,唯有铤而走险,却被警察逮捕。一个有黑社会背景的诗
胡志明市中的十八岁三轮车夫,双亲已故,与祖父及两姐姐同住在贫民区。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被人偷去,为偿还给老板,唯有铤而走险,却被警察逮捕。一个有黑社会背景的诗人帮助下获释,因而令他感到黑帮势力不可抗拒,因而加入,原来诗人正利用车夫的姐姐卖淫活动……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与祖父和两个姐姐共同生活、靠一辆租来的人力车养家糊口的年轻人。一天,他的车在街上被盗,于是他答应拥有车队的女主人为她做其他事情来赔偿她的损失。黑社会里一个神秘的诗人带着年轻人开始了最初的犯罪活动。于是罪恶和暴力的暗影使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冲突。战后的西贡已经不复再是《青木瓜滋味》里陈英雄所构想的那个精致、凝滞的传统越南了,泛着恶臭的街道上走着神情麻木的人们,空气的每个分子里都酝酿着暴力和罪恶。
《三轮车夫》下载观后评论:
1、车夫妹妹上午上学下午擦皮鞋,姐姐A给人挑水,爷爷修自行车。车夫申请贷款无果。车夫去别人地盘拉活被赶走。车夫将一部分收入交给女老板Z,Z儿子B是弱智,朝伟是Z马仔;2、车夫路边撒尿时三轮车被Z小弟C偷走,为还债朝伟让车夫住在破屋不许出去。两个妓女去朝伟办公室交钱。朝伟逼A撒尿给老流氓看。车夫帮忙救火被朝伟灌水教训。朝伟带A见父母被父亲暴揍;3、车夫用汽油弹袭击Z的对手。A穿丝袜给老流氓把玩。车夫想加入帮派朝伟带车夫看黑帮杀人。朝伟将毒品夹在猪肉中让车夫运毒,警察盘查时车夫趁暴乱逃脱。车夫用木板偷袭C。马仔给车夫一把手枪;4、A被嫖客破处蹂躏,朝伟将嫖客约出杀死。车夫涂满油漆开枪自杀用塑料袋套头都没死。B被小孩放的爆竹吓得跑到街上被撞死。朝伟点燃办公室被烧死。Z抱着涂满油漆的车夫痛哭。
把《三轮车夫》比作一部小说,小说几乎兼具了戏剧、诗歌、散文、回忆录多种体裁,跨越东西方文化,尤其是越南和法国,不得不想到杜拉斯,是杜拉斯的《琴声如诉》《劳儿之劫》,凄清、悠长,是越南的木瓜、樱桃和芒果,每一组色彩的搭配都是肉欲和反肉欲,是调情与忌惮,是东方想象中的欲说还休与欲罢不能,热带的湿润几乎成为人物关系中饱满的柔和的剂量,而法国文化中奔放的浪漫主义,则以旁白、闪回、特写、手提摄影、变焦等方式告诉你,跟《青木瓜之味》的纯粹是不一样的,试图表达的东西会更多,贫穷、性、成长、怜悯、悔悟,都放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身份中,被政治化,又与西方的东方想象一拍即合。跨文化的电影要求两种文化的底子都不可以太薄弱,陈英雄是对的人。而梁朝伟,大概是《情人》中的梁家辉,是英俊而自知的。
200819 【B】三部曲中最为独特的一部。与前作[青木瓜之味]全然相反的,此时陈英雄已然脱离了对于越南想象性的空间构建,以及自我东方主义式的自我陶醉与自我凝视,且又与后作[夏天的滋味]中家庭-生活态的越南不同,拍摄[三轮车夫]中的陈选择大规模的去正视越南之现状呈现出现实之中的故乡本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画面场景的设计感,以凌厉的纪实风格贴合真实的社会环境,进而描绘关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境遇和其压抑之下心理异化的真实写照,展开对于东方世界/越南本土独特的人文身份的探寻,以自审之方式伴随着对于故乡的关怀,这也便意味着将文化情节之于残忍的生存境遇与诗意化的叙事表达之间,在东方学语境的内涵之中外部潜在的观看视角下重新确立越南自身之文化身份。
演员的付出真的很大啊,超级敬业。蓝色的油漆涂满全身,坏了的灯泡呲啦的一闪一闪着,照印着那深沉、抑郁的蓝,蒙上塑料袋呼出的粗气在袋上鼓起~凹陷~,配上那诡异、玄幻的音乐,观众仿佛也同他一起堕落直至深渊...正打、邪打的枪落在鱼缸上,还是没有勇气打在自己身上,金鱼塞在嘴喉,以为他已死,只是精疲力尽后的昏睡,被黏在地板上,金鱼睁大着眼睛,僵死的状态黏在了头发间...在新年,以死的方式祭奠过去,迎接未来...底层低微的小人物在经历了肮脏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浮华之后还是乘坐着三轮车回到自己的生活,着白衣,那一切好像都未曾发生过,我们好像也什么都没有改变...变态、血腥、暴力、残酷、腐烂、黏腻、憋闷、肮脏、杂乱...
抄了两段独白。①没名字的河流,我出生时,簸自呜咽,蓝天,大地,溪水黝黑,长年累月下,我逐渐成长,没人对我细加照顾。没名字的人,没名字的是河流,没颜色的是鲜花。芳香扑鼻,万籁无声。河流,过客,在那三辆车的生涯里,度过年年月月。我亏欠祖先的恩德,难以忘怀,我举目犹豫,能否穿州过省,重返家乡。②甘埃的味,鸟眼的皮,是偷来的。有一只手,温暖无比,洗我的脸,爸爸。绿色的光,来自活生生的河虾,菜市场收市了,妈妈回家了。捱冷饭,是一种惩罚,在晚上,秘密地,妈妈喂我。教人窒息的热浪来自闷热的下午,凋谢的杨桃发出恶臭。在雨中,我瑟缩。煎鱼、麦片粥、柠檬叶、柚皮、乳白色的水、洗我棕色的皮肤。
最近看多了侯麥的情愛趣味,回頭面對陳英雄這樣一部鬱結的電影,有種說不出的喟然。越南百餘年來的動盪和創傷,凝結到每個個體身上,就呈現出電影裡花樣百出的裂痕。國家不幸詩家幸,作為藝術品,陳英雄的呈現自然是張力十足,油漆的使用非常震撼。而倘若想解決影片背後的苦難,又實在錯綜地令人難以下手。觀影時不斷想起《路邊野餐》和《天註定》,相比起來,中國導演的呈現顯然是過於旁邊蹭蹭了。這樣的電影,其實是在療傷和贖罪啊。火星人一點說,中國未來大概率要陷入絕大的災難,才對得起歷史的隱秘公正。
爱上混混小头目的妓女/三轮车被抢不得不做小混混抵债/脸上涂抹油漆的傻子/把头塞到鱼缸里/小混混纵火完成自我毁灭;阴暗、潮湿、逼仄、混乱,和《青木瓜之味》完全不同的越南,也更像是真实的印象中的越南;低迷压抑的色彩并没有比黑黢黢的街道好多少,只有欲望、犯罪和自我迷失;延续了少台词,多画面叙事的导演风格,手持镜头,中景特写把人完全挤压;梁朝伟依旧帅,他就是为高饱和度而生的。陈女比青木瓜的梅更加生动;片尾涂上蓝色油漆,和《狂人皮埃罗》片尾异曲同工。
陈英雄越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和其他两部诗意浓厚的影片不同,这部更侧重现实矛盾的表达,三轮车夫和黑帮的故事在混乱,喧闹,潮湿的越南市井中展开。但细节之处仍保留着导演个人风格的诗意,女人的头发,无处不在的水,鱼缸里的金鱼,一切都在潮湿和黏腻之中。最后三轮车夫将脸用油漆涂成蓝色,想到了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温柔而暴烈,迷人的神经质。后面迪厅那段插曲居然是Radiohead的Creep,有点突兀但又惊喜,没记错的话三部曲里无一例外的都有摇滚乐。
这个片子的摄影可圈可点,每一个镜头调度都有章可循,再联系《青木瓜》的层叠前景的镜头大概可以猜出了。但是相比第一部,这部的剧情也是毫无长进的类型,甚至过分刻意,但是陈英雄对于感官的奇幻把控的能力还是体现了的,比如将沙土的脸沉入鱼缸,所有灰烬沉底,金鱼亲吻脸庞,那个镜头我印象深刻至极。(题外话:侯导跟陈导是不是有什么互相影响的因素啊..比如带前景的镜头运动 比如为了用梁朝伟把角色设置成哑巴这种共同之处....)
《三轮车夫》这个片子对越南底层社会的进行了触目惊心的描述,对黑帮贩毒、杀人放火、变态的性的刻划,再现出一个充溢着堕落与罪恶的越南。一个几乎还是孩子的三轮车夫、一个诗人气质的黑帮分子、一个为生活所迫不惜卖身的妓女都在与这个城市一起腐烂。一小时的片子里,那鲜红的血哗地一声不知从何处淌了出来,也就是在那一刹那,触到了生命的质感。影片以坚硬的力度、残酷的美感、血腥的诗意构筑了一个辛辣而令人晕眩的世界
10分。陈英雄牛逼,风格强烈。梁朝伟不论场合时不时留下的鼻血让我想起Idaho里River Phoenix那些总是不合时宜的昏睡,哦还有那个总是冒火花的开关,在悲情故事里重复这一点苦涩的黑色幽默。梁朝伟帅,女主美。结局很妙。夜店里居然放金属乐和creep我恍恍惚惚。男主会不会是被虐到觉得拍电影比踩车辛苦所以回去踩车的,抹油漆真的辛苦了,我都有点恐油漆了。
叙事和情绪全部依托于潜文本之中,风格的跳脱偶有不适但又真实映射着错落的现实架构。总有二流的电影号拿梁朝伟又一次演“哑巴”做文章,他哪里是哑巴,他是游离在现实与魔幻中间地带的“诗人”,梁朝伟固然很棒,但是黎文禄的角色贡献绝不亚于梁朝伟的!陈英雄和阿彼察邦用各自的魔幻包裹着现实,是否是东南亚电影刻画社会唯一的路径,毕赣如果发展到这个水平想来也会精彩。
影响力量异常生猛,通篇弥漫的地狱诗意般的混乱和绝望,和大众眼中那个破财贫穷的越南格格不入,但一想到越南那会儿也才正从地狱的战争中恢复走来,有着这么一种恐惧和决绝也是理所当然。可能就如同电影里出现了三次的一个细节,越南的人们被一个小小的漏电吓了一跳,犹如惊弓之鸟,要么走向结局般那样的表面上的美好,要么就用油漆涂满自身走向可怕的毁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