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过最喜欢的电影。而且这也是我阅片史上最喜欢的一部家庭片和coming to age的片子。里面非常多的detail我都能relate,可能也跟我青春成长和自我形成的八年都在美国有关。感觉这片子的故事也是真的精确概括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非常多的典型人物,各有社会的缩影。主角从孩童到青春,到第一次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意义,这些岁月流逝之间的点滴都拍摄地非常细腻。最后终于开始在大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两人躲闪相望的眼神和笑容,让我想到了爱在三部曲的感觉。Last note: 生活就是平凡,虚无,毫无意义,但不凡的是接受平凡并还努力生活的我们。
惊奇地发现我曾经看过,但上一次没看完。这治愈系片子是我喜欢的,但挺多也让我感到乏味,至少这部有打动我的东西。并不记得以前摘抄过的话是来自于这里,我分明记得摘抄时有标记过出处。"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she asks.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s us."片尾太浪漫啦。
4.5,歌好听也很舒服的一个电影,成长像慢慢开车,不断在路上停下来留下什么继续开下去。最触动的两个点,一个是第二任酗酒丈夫的两个孩子被留下了,他们怎么样了呢?一个是儿子把照片留下,单亲妈妈一边哭一边有点茫然地说I just thought there would be more.儿子开车去大学,人生下一个阶段,并且可能真的像阿姨说的you kind of find your own people in college.最后妈妈被留在那儿。最后一个小问题,伊桑霍克这种爸上哪儿领?给我也来一个。
结尾的“The moment seizes us.”很戳人,“like it’s always right now.”这其实不过是和之前有关social media的言论类似的一段想法和感慨,但放在这好像有了特殊的意义。电影的结束,也就是这段“少年时代”的结束,“结束”和“时光流逝”通常看来是颇具悲剧色彩的词,但恰恰是这段对话让电影的平淡韵味持续到最后一秒。一些感悟,无大悲大喜,继续往前——就如现实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