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梅拉布·尼尼泽 / Zsombor Jéger / 乔治·切豪尔米 / 莫妮卡·巴尔赛 / 法里德·拉尔比 / 列文特·奥尔班 / 佐尔丹·穆奇 / 塔马斯·萨博·基梅尔 / 詹·托盖 / 莱文特·特尔克伊 / 彼得·豪曼 / 安德拉斯·巴林特 / 山大·特赫斯 / 塔马斯·珀咖 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 语言:匈牙利语 地区: 匈牙利 / 德国 编剧:凯内尔·穆德卢佐 / 卡塔·韦伯 类型:剧情 / 科幻 上映时间:2017-05-19(戛纳电影节) / 2017-06-08(匈牙利) 别名:天使追杀令(台) / 木星之月 / 木星的卫星 / 朱比特之月 / 多余的人 / Jupiter’s Moon 用户标签:匈牙利,2017,科幻,奇幻,戛纳,剧情,戛纳电影节,欧盟电影展 片长:123分钟 imdb编号:tt5842890
青年阿利安非法入境欧洲,在边境遭到警方缉捕,同伴都惨遭射杀,被子弹射中的他,竟意外活了下来。当他被送进难民营治疗,史登医生发现他拥有腾空漂浮的超能力,于是一边助他逃离营区,一边意图利用他的超能力,大发一笔横财…。 史登医生曾因手术失误,专业与人生陷入重创,遭逢瓶颈的他亟欲逆转一切,竟发现阿利安是他唯一的救赎。阿利安能帮富豪治癒绝症,为他赚进大把钞票;他能让天旋地转,替他惩罚势利的人们;他更出手帮助病重的人,助他们完美离开人世…。 阿利安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为掩盖边境射杀实情,警方对阿利安展开全面追缉,意图追杀灭口。史登医生带着阿利安四处逃亡,却在过程中受到他的启发,决定迎接生命的奇蹟与改变,在险恶世界中展开一场冒险…。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凯内尔·穆德卢佐
《木星之卫》下载观后评论: 首先说下我自己,本人宗教底子特别薄,连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都分不清。仅仅知道一些浅薄的佛理。依上所述,也就造成了我对这部片子缺乏基础。从画面来看,很喜欢那些俯视的镜头,特别美。还有一分钟的车戏,这个一分钟左右的长镜头对于导演现场调度的要求相当高。拍的非常好。其次说下内容。因为我没有国外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于剧情里面主角内心的变化没有感受到,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理解能力和社会阅历所造成的。其次,我想说的是主角说的那句:我出于好意却犯了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嗤之以鼻,你想赎罪,可你再做什么?因为饮酒造成医疗事故,可最后你却屡屡饮酒,妄图用金钱去赎买自己的罪恶。我非常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虽然我们大多数都是一般,一边说着戒烟戒酒,却一边灯红酒绿。到底是赎罪还是逃避,自己心里清楚。里面的警官也是这样。打7分吧
1.有趣,难民题材+超能力,大概仅此一家。难民主角是神是希望。后半段两人主仆关系彻底颠倒,难民主角如神一般被信徒服侍。2.剧情要细究的话其实很多地方很随意不能细究,难民显灵的设计看一两次觉得惊艳但到后边也就有点腻了,主角从自私苟活的屌丝变为有希望的信徒弧光明确,女医生线感觉没有交代太好。电影最终呈现出的整体效果像商业片一样。3.调度很有趣很酷炫,自以为导演手持摄影+长镜头的作用是增加现实感,让电影更震撼更有真实感以外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的作用4.除了开头的解释外,为什么要叫木星之卫呢?5.其实感觉还是主题略直白了一点,但不直白的话对于我这种生活在非宗教背景下的人可能也更加云里雾里。
整部影片总体感觉非常闷,不是闷骚的闷,是沉闷的闷。这部影片虽然看上去政治正确,但除了同情穆斯林的人之外,实际不会太受欢迎。除了几个飞起来的镜头看起来比较惊艳,剩下的几乎一无所有。导演应该是站在同情穆斯林难民的立场拍摄的本片,并且导演虽空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却乏回天之术。明知道影片外面的真实世界没有人能从根本上拯救他们,那么只能借助电影这门特殊的艺术形式任由天马行空的想象让片中人实现自我拯救。片中亦邪亦正医生的形象应该就是导演内心世界的具象化体现吧。除了理想化的让世界大同,片中的问题在现实中的确无解。要么在沉闷中消亡,要么在战争中消亡。
社会派奇幻 真正的主角是医生 宁可被解雇也不肯报告造假 明明生活很狼狈还过分有原则 利用基督坑蒙拐骗 虽然没有被受害者家属原谅 却意外在基督身上完成赎罪 很喜欢他起床的那段镜头 男人-猫-苏式公寓-头顶上的猫爪子 难民基督沦为一个符号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找爸爸的小孩 连医生的姘头都比他立体 几组浮空镜头在大银幕上看肯定很爽 妮妮泽应该不会匈牙利语(英语部分大概是他自己念的台词)即使这样导演都要让他演 应该是真爱了
作为一个视角独特的难民题材电影,木星之卫在思想上的独特性确实是可以给高分的,被各个国家视为灾难的中东难民,或者给之以歧视,或者给之以怜悯,终究是一种本地土著对外来入侵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木星之卫的独特在于,它设定了一个成为神的难民,它的神迹让人们顶礼膜拜,这是一种不那么尖锐但足够疼痛的讽刺。但是,这部电影起承转合相当平和的情节叙事和刻意压抑的冲突对抗,让这部电影充满文艺气息而让人昏昏欲睡。
一个良心未泯、沦为骗子的医生和一个濒临死亡突然神力附身的年轻难民,前者为了利用后者赚钱,后者则是为了赶紧赚钱买个假身份找他爹。恰好赶上为了圆谎死缠烂打的边警大队长,你追我赶加上添油加醋的休闲娱乐成了这个电影最后的样子。控制周身重力和超强自愈不是应该被送去研究所研究吗?丧心病狂的是生化科学家还能再加点星,怎么生拉硬扯往宗教上靠,就得“政治正确”给三星吗?对不起,这里是中国,有国情的。
一个难民中枪后有了漂浮能力,电影拍得跟前面这句话一样简单无深意,唯一看点是漂浮摄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些看出什么耶稣受难天使宗教的是怎么看出来的???拜托,男主有了漂浮能力没有利用能力做一点有用的事而是吓唬人敲诈勒索骗钱好吗??!编辑完全可以用点心,更深层从宗教奇幻色彩还有政治救赎这方面去探讨,可惜并没有!只是很肤浅地讲了一个毫无用处的故事
用上类似外星空间感的音乐加上一个科幻片名就能这么好糊弄咱地球百姓,想表达目前人类嘴上说的信上帝,却横空出世一个会飞的人智障天使连抬头的意识都没有。肯定是想表达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意淫大过现实意义。难道只要冠以玄学,就一点逻辑思维和最基本的常识都不需要了。唯一可取的就是几处快速移动奔跑的镜头。
还以为是一部涉及到外太空木星的科幻片,没想到是一部宗教文艺炫技片。聚焦了难民问题,但是故事好薄弱,导演光顾着拍玄幻了。给男二多一点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不行吗,飞来飞去的到底为了啥?又不能推动剧情,还不如设定为超人。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真心夸不起来。父子情,两男主的伪基情反而更能打动人。
可能是身在和平中的我们体会不到那种颠沛流离,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看不懂。但其中有两句台词感动了我:——“I have nothing to lose”——“I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you”。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一个人蜷缩着避寒,不如两个人拥抱着取暖。
文艺创作风格有点浓,喜欢一镜摄制,不会把话说得很清,其实故事不复杂,但需要耐心记对白消化与理解:贪财的斯特恩医生遇上他之后,渐渐明白了一些过去曾经铭记的道理,然后寻找救赎之路。在全民信仰的国度,他拯救了那些已经腐朽心灵的人们,结尾景色构图很美,戛然而止。
再屌炸天的长镜头,也没办法让此片逻辑上说的过去。导演炫技。最后的小孩倒数,意思是我这个碉堡天的导演要进军好莱坞了!快给我送好剧本和钱!不明所以。会飞就了不起吗?前段时间看手冢治虫《鸟人大系》。鸟人最后也逃不过懒惰,各个肥头大耳不飞了。
镜头运用的很好,阿利安第一次飞行的镜头感受到了失重感,从盖博住处飞下来的镜头又有一种窥视与美感结合的奇妙感,等等很多感觉很不错的镜头。片子的故事完成度不是特别高,但也讲了不少东西,欺骗、救赎与信仰。整体我还是很喜欢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