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维特饰演副驾驶员Tobias Ellis,在柏林飞巴黎的商务之旅途中,遭到用玻璃瓶武装的恐怖分子劫机,Ellis必须要保证全机人安危,同时与恐怖分子谈判。7500是飞行员在遇到劫机时使用的代码,它在不提示劫机者的情况下,无声地向空中交通管制员发出警报。
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Variety Piazza Grande Award(提名)帕特里克·沃尔拉斯
《高空7500》下载观后评论: 豆瓣IMDB差出1分的往往都是因为豆瓣更喜欢肤浅直接的情绪。风格非常写实,如果换个比较路人的演员还会更写实。镜头不出逼仄的驾驶舱,气氛始终紧张。结尾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耐人寻味。年轻的劫机者既软弱,也有暴燥的一面,始终可怜也始终没有放下凶器;他对别人的悲剧负有责任,也让自己的妈妈心碎。影片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可能要横向对比才看得清:日本的“反战”电影从来只有自己人的视角,因此无论怎样呈现战争的残酷,也只能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即战败真可怕。这就是被人调侃的“反战败不反战”。如果用日本这种拍法,恐怖分子恐怕只能永远脸谱化。但人道主义无心插柳反而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影片可信地展示了自杀式袭击对袭击者自己是怎样严酷可怖的经历,给自己的家庭又会带来多么惨痛的伤害,这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声讨都更能让人三思。
作为一位拍短片出身的新手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真的是直接把缺陷都暴露出来了,水平是真的很不足,明明这种只从驾驶室这一个单独视角来展现一场劫机事件的剧情设计还算蛮精彩的,导演却只是没有感情地去进行着叙事,平淡地如白开水一般,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吸引到观众的地方,也就主演囧瑟夫的精湛表演值得一看了,感觉导演还不如将这个题材拍成短片呢,观影体验肯定会更好,不至于像本片一样如此拖沓。而且讲道理我本来还以为本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呢,这样的话例如年轻的恐怖分子内部叛变就说得通了,并且也会显得空姐女友和路人乘客的死更加悲壮,影片的评分没准会更高,但没想到居然并不是,那故意设置成这样就有些令人理解不了了,太平庸了,属实有些失望。所以总体来说,本片算是典型的预告片比电影还好看的类型,并不推荐观看。
70/100。电影大概以那个被绑在驾驶室里的劫机者醒过来作为一道分水岭,前半部分相当出色,用实际拍摄与监控录像相结合的方式,将密闭空间内的固定操作与劫机突然开始后的紧张惊悚拍得绘声绘色,对于气氛的渲染也是非常给力。可是就在那个人醒过来之后,也许也是因为情感无处宣泄与濒临崩溃的原因,整个剧情呈现断崖式的下跌。飞机着陆后那个年轻劫机者与男主角之间没完没了的内心博弈和情绪交流更是让人觉得无趣,让人顿觉有《中国机长》的那种拖拉感,没有翻译的非英语对白更是加重了这种感觉。大概只有最后在那个年轻者的电话突然再次响起时感到一阵唏嘘,何必这样呢?另外囧瑟夫的颜值和出色的演技有些许弥补,这真是个宝藏男孩。
【Prime】一星半。Brian Tallerico给了情面说本片“there’s a fine line between lean and thin”。要我说,本片就是糟糕。16年斯诺登之后,囧瑟夫就没有拍片子了,可能有些生疏或者练手(下一步芝加哥七君子才是重头戏),但他的表现可以算是本片为数不多的算作合格的点了。本身故事格局就很小,纯粹靠对话推动非常考验演员,除了囧瑟夫,其他角色平淡无味,连恐怖分子都干瘪至极。加上一直提醒观众半记录风格的摇晃镜头,更是让本片摇摇欲坠(监控录像画蛇添足)。悄无声息的放在prime上上映,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前14分钟,或者说劫机发生之前,是一部好电影的气质,冷静、克制,视角独特,我都准备好零食享受一下了,结果崩塌了。崩塌在人设上,主人公把人性中的脆弱、愚蠢表达得很充分,让观影过程变成一口口老血横溢的过程,我甚至挂上冷笑,看到到底能多让人不适。当然,这部电影不能当《中国机长》看,人家创作者压根没想塑造英雄,只是想塑造一个普通人,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为什么要看这样一部普通人在危机中崩成一堆屎的电影哪?我知道普通人什么样,我不想看到机长们是普通人那个样儿,除非你提前告诉我这个是灾难片。我很少看电影这么刻薄了,真是被腻歪着了。
四星吧,两点不合理。1、玻璃作为作案工具,其实挺牵强,要很快速割开颈动脉其实不容易,攻击力其实也很低。空警可以不敌4人,但如果对方只有玻璃,一堆乘客拿起行李作为挡箭牌就相当容易制服劫匪。2、当劫匪进入驾驶舱,然后被制服后,副驾驶完全不需要告知外面的劫匪和乘客已经取得飞机控制权,任由外面的人猜想就好,完全可以争取时间迫降,这样门外乘客和自己老婆就不会死了,最后迫降到地面之后,解救人质的成功率就高很多了。当然,不这样做就没有后面剧情了,但这个地方实在太不合理。
讲述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囧瑟夫出演的副驾驶与他们斗智斗勇。整个片子都是发生在驾驶舱那么小的地方,通过监视频和广播来展示驾驶舱外发生的事,角度比较新颖。风格类似#United 93# 但格局要小很多,基本上就是囧瑟夫一个人在驾驶舱如何处理被劫持的情况,应对恐怖分子的同时,还要想办法安全降落。虽然很难理解恐怖分子是如何把玻璃带上飞机的,但至少电影气氛紧张,几乎没有浪费时间,演员的表演也很给力,即便角色很少,空间狭小,还是可以足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惊悚悬疑片以密闭空间独角戏的方式呈现在近年也是比较常见的表现方式,此类作品若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往往要一看主角惊艳的表现力。同时,由于戏剧空间的局限,在有限的场景中,实现视听的电影感,以及戏剧情节上的节奏,虽不够明显,但往往更加考验导演功力。《空中危机》恰恰就是此类作品的反面案例,对于情节的推动和人物动机的递进,导演在创作之初就缺乏足够多的创造力,而落实到视听层面,更显示出能力的不足,绝对属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都不知道评价为神马这么低,说实话拍的紧凑精致,成本低但充分利用空间和近景,焦虑感和冲突很足但不太过分,空间是禁锢的但这可能会有动态的内容,就是主角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不知道其他写短评的人到底在想啥,刚刚学会了一个“圣母”拿来骂人就急着到处丢么?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会和Vedat产生情感联结的才怪吧?就像Vedat也会被弃同伴试图求生一样,人又不是程序
没什么太大的惊喜,单线叙事,全程聚焦在飞机驾驶舱内,密闭空间营造出剧情的紧张感。故事没有前情与后续,主要是对几位驾驶舱内角色在劫机状态下心态的变化与心理的较量。无论是劫机者还是驾驶员,心态都在不断的改变。影片最强烈的一段情感变化就是约瑟夫饰演的驾驶员在看到未婚妻被害时的表现。总的来说整部影片比较枯燥,感觉更像是纪录片,没什么惊悚可言。
表演挺好的,但是故事不行,老生常谈不说,所有人物都没有一个立住的,哪怕是主角在这里都像一个推进故事棋子,感情全靠演员的表现,就这样最后还想上升讨论下人性…恩,面抻长了会断的。另外说下,劫机者中的十八岁少年是个人才啊,会说三门语言,土耳其语英语德语,结果最后表现的反复无常加无脑,还表现出自己给忽悠的悲愤,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好久不见囧了,有段时间超迷他,现在咋不怎么演电影了,忙他的综艺节目去了么?为了囧多给一星。感觉电影有点烂尾了,前半段还算激烈紧张,后面就是类似救赎。因为你对面那个人你老婆死了,居然还能这么镇定。不过这种拍摄形式还真巧妙,就驾驶舱这么小一个密闭空间,镜头语言可以这么丰富,玻璃上的雨珠倒影在囧脸上,又像汗又像血。
2020年第1⃣️3⃣️2⃣️部电影 ??&??&??这大概是我看的最快的一部电影了。最蠢的一群劫机匪徒(用玻璃自制的刀具,你敢信??),连演习的强度都赶不上?这不就是纯粹当炮灰嘛,给联邦警察冲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