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寻访千利休 田中光敏
导演: 田中光敏编剧: 小松江里子 / 山本兼一主演: 市川海老藏 / 中谷美纪 / 伊势谷友介 / 大森南朋 / 福士诚治 / 更多...类型: 剧情 / 古
导演: 田中光敏
编剧: 小松江里子 / 山本兼一
主演: 市川海老藏 / 中谷美纪 / 伊势谷友介 / 大森南朋 / 福士诚治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古装
官方网站: rikyu-movie.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3-12-07(日本)
片长: 123分钟
又名: 一代茶圣千利休(台) / 寻访利休 / Ask This of Rikyu
IMDb链接: tt2500392
16世纪末4月的一天,暴雨浸淫下的京都,某座并不起眼的宅邸内,一代名流的人生正走向尽头。房屋的主人乃是举世尊奉的茶道宗师千利休(市川海老藏 饰),遥想当年,他在战国乱世得到了织田信长(伊势谷友介 饰)的赏识,并曾以其影响力救助了命悬一线的羽柴秀吉(大森南朋 饰)。英雄霸业烟消云散,秀吉成为新一代枭雄,却渐渐不满利休那种对美毫不妥协的追求以及对强权的漠然蔑视。本不该有交集的二人,裂痕愈来愈大,这似乎也注定了利休的悲剧。
生命将逝,在妻子宗恩(中谷美纪 饰)的陪伴和问询下,利休回忆起往昔的岁月,以及年轻时代那段令他刻骨铭心并左右命运的恋事…
《寻访千利休》下载观后评论:
导演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已臻至完美。演员虽然演技不够雄厚但是举手投足间的韵律就足以让人沦陷。影片采用倒叙手法讲利休切腹之前的故事。
竹林飞雪,得此向阳处,以碳粉染黑之席覆盖之。它是将这地面的温暖错以为春了吧。利休的女儿讶异于父亲竟然欺骗了竹笋。为了自己奉若神明的父亲,她选择了成全他的坚持和信念。我想那一刻,她没有任何惧怕。
他曾亲手烹最后之茶给心爱之人,想必那日之后的每一盏,都是哀思;每摸一次手壶,都是追忆。他说很快就去找她,但却不敢喝下备好之茶。他以为是他负了她,熟料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您好好活下去。
他烹得最好的茶,却一开始就是无心之人。行至终点之时,终于烧掉了那截指甲,决心随她而去。
他的妻子多想要摔碎那个手壶,可那竟是最后一个与他有关的物件了,这穷尽了一生的陪伴,她多想要没有尽头
记得是初高中时候,胡乱附庸风雅而看了陆羽的《茶经》和其他唐宋茶道的书,也顺便涉及了些日本茶道,所谓“天下三宗匠”都出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且是其茶头;千利休被称作“鼻祖”与集大成者(日本茶道并非始自他),一生侍茶最后悟道,晚年遭大老粗秀吉嫉妒而被杀。日本茶道和其他物道一样把生活美学发展极致,“和敬清寂”、“一期一会”也是儒家和日本禅宗的完美结合。一物一道,明代已经出现相似思想却未能如此极致地发展,日本人这种“何须恋世常忧死”的观念在战国时期变得更强烈。另,武士成年后剃了刘海的发型依旧不能接受!
好早好早以前看过原著。电影简化了千利休对手复杂的情感和两人之间关系的一步步转变,印象里他的对手有类似于萨列里在戏剧作品中通常呈现出的情感——那种对美痴狂追求的同时又恨自己达不到最极致的境界,于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沉迷于这种精神内核的人物。影片对千利休两段爱情的表现真的很美,某些特写与当年看书时脑海里呈现出的画面几乎重合。只是这种叙事方式冲淡了观众对事件本身的共情,但看完再反着回想情节就像回味余味绵长的茶。
烽火狼烟、金碧辉煌的安土桃山时代,竟诞生如此侘寂、朴涩的美学。质朴的美中却有制御人心的强大力量,不知是好是坏,美也成为了一种权力。但美的权力究竟与江山美人的权力不同,“槿花一日自为荣”之所以通,便是因为美无边界;“당신은 살아줘”“おれも後あそこに行く”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不通,也同样是生死情思之美的融会。丰臣秀吉宛如一个丑角,纵使上压天子下欺朝臣,最终仍是惧怕美的魔力——但这可能也终究不过是一种偏颇于理想的加工。
其实是冲着岩代太郎去听。。。心理是期望他写点禅兮兮的作品,实际上有点。。简约主义?说起来千利休。文盲如我知道千利休还是因为写乐爸爸的墨水利休茶。对茶道也不清楚,没办法和国内进行横向对比,也没法对电影里表达出来的仪式感和哲学思想感同身受。全片剧情素淡的很,前后联系稍微有点牵强。爱情戏和全片格格不入,不过妹子好看!好看!印象最深的是千利休徒弟。本来以为是一个注重外在名声的肤浅的人,没想到意外地很纯粹。
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茶圣千利休的故事。不管是作为执着于美的游戏人间的公子哥还是茶宗千利休,在寂灭的那一刻,到底是谁也没有关系了吧,秀吉追逐的天下是俗世的天下,千利休追求的天下是寄情于盏中集天地灵气的至美。在初恋殉死的那一刻,有慧根的浪荡公子哥第一次接触了世间最极致的美(寂灭),那么转瞬即逝,从那一刻他悟了道,于是以肉身成道的千利休以敬畏的心感悟并惧怕着天地间的美直到最后那一刻
为了写论文碰巧看的电影,本来不抱期望,看了却大觉惊艳。“方格拉窗,小炭炉,柱子,天花板,墙泥遍涂的壁龛,折腰方能蹭进的小门,凡此种种,皆是美物。”不知怎的听到这段台词不觉潸然。茶人利休对美的执念导演将其划归为那个年少时在海边摧折的木槿花般的少女,算是美终落在了实处。电影里每一场雨都催人心肠,贯穿全片的流质的美和萦回的怅然,或许是真正的物哀和寂然吧。
节奏尚可,并无多大拖拉,有日本电影惯有的缓缓叙述。电影开场即是在一个雨夜千利休被兵马围困,接下来以千利休自尽时间为基点进行回忆。在这过程中展现了千利休的独特美学思想以及其本人的人格魅力。电影将尽时回忆了年少时的纨绔的他与沦落至日本的高丽皇族女性间的爱情故事,甚是凄凉。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还是影片为了增加千利休人格丰富程度而创作。
出色的原型人物和构图上的简洁干净提供了非常别致的享受。为信念以及心中的那份“美”所做的坚持与牺牲,茶道之间的小智慧大奥妙,极为点睛。这种处理到极致精巧的工艺呈现,也多少掩盖了倒叙、时间线跳跃、略偏冗长的中心叙事。是非常独特气质的古装片,亦是了解茶文化的一堂选修课。【日影季 . 线上展映 #10】
日本茶道“侘寂”之美的极美体现。有人不懂电影为何演至一半,在千利休即将剖腹自杀时停止,倒叙回他年轻时与高丽公主的爱情。其实利休已用与师父绍鸥的行动说明了一切。打破的陶瓶,拥有了残缺的美感。就像利休之后的慢慢长路,就是在用他的“残生”追求那份“余情残心”之美,只有“美”能让他低头。
身体发肤终将腐朽,然木槿一日为荣。把你的一片指甲放在你赠予我的小小器皿中,那是时间为我们保守的永恒秘密。一个人在昏暗的客厅里看完这部片子,回想曾经在花家地南街元宵茶室度过的那些下午。我们崇敬美的方式,有时是克止它的发生。打算认认真真地坐回窗台前,泡一杯冻顶乌龙,重读《茶之书》。
很感动 第一次看历史剧 课上学过日本历史 但从没有在意 看到丰臣秀吉是铺张奢华的 千利休作为一个追求极简的茶道师傅 只会对美低头。对于演员 市川海老藏是歌舞伎演员 顺便了解了一下袭名制度 长得挺好看但是好像有点私生活混乱…妻子也好好看 但乳腺癌早早逝去。从此打开了历史剧大门。
唯有美丽之物方能让我低下头颅,美同时也是一种危险。寻访千利休,不如说是在寻找一种禅意之美吧,最伟大的思想,同时也是最平凡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一切是都是那样的自然,不刻意,不做作,就像茶道七则里讲的那样“如花在野,冬暖夏凉”,摄影也很美,是一种静寂之美,非常喜欢这部片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