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Roddy Piper / 凯斯·大卫 / 梅格·福斯特 / 皮特·杰森 导演:约翰·卡朋特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约翰·卡朋特 / Ray Nelson (I) 类型:动作 / 科幻 / 惊悚 / 恐怖 上映时间:1988-11-04 别名:X光人 用户标签:科幻,美国,Cult,恐怖,惊悚,美国电影,John_Carpenter,1988 片长:93 分钟 imdb编号:tt0096256
在未来的某个年代,人们的思维已经被政府机构控制,政府机构通过电视信号传输一种催眠电波控制人们的行动。但是一些不甘心被强权统治的人们研究出一种眼镜,戴上这种眼镜,电视节目里道貌岸然的官员就会现出骷髅般的原形……
《极度空间》下载观后评论: 胜在构思和立意,约翰·卡朋特的黑超眼镜,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则现代社会寓言,外星人装扮成人类的样子肆无忌惮地控制着我们,媒体,信号,电视,广告...一切消费符号都是手段,而大部分人都接受。人们不愿意要自由,因为自由需要智慧,因为自由需要代价,大部分人只要安享着被给予的“自由”就行,不愿意探寻真相,不愿意直视,不愿意揭开,甘愿做奴隶,于是世界逐渐开始沦落,而发送控制电波的外星人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其外,音乐也很棒。(齐泽克在《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也讲过这部片子,挺有意思的。)缺点是象征建立比较粗浅,后段完全是B级片流俗的处理方法,打斗过长,虽然依靠暴力确实是人类解决这种问题必不可少的方法(革命需要暴力,它是人的本能和武器,强而有效的暴力和思想一样都是进化的体现)可惜啊,它本是有潜力名正言顺成为经典的。
媒体信号前卫科技,有色眼镜甄别真假是非。吊儿郎当的两个男主角,阴差阳错地成为救世主。说它是剧情片它没啥明显主线,说它像惊悚片也不过是外星怪脸有些惊悚,说它来搞笑的不过点到为止。质疑的相信的,真实的虚假的,全在最后一场枪战中灰飞烟灭。处于事业低谷的卡朋特,玩世不恭的风格依旧明显。电子摇滚,隐约末世氛围,对于暴力镜头回避尺度的干脆拍法,都与传统犯罪cult片有所不同。虚构的人物,散文式情节,却在最后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反乌托邦情绪表达。醉翁之意不在酒,卡朋特处理得再B级再偏门,也总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内核。对于娱乐至死的控诉,对异类渗透的抽丝剥茧,仿佛对天外魔花主题的延伸拓展。80s的最后一部卡朋特,也是流行文化最多的一部。当其他恐怖片导演还在思考如何吓人时,卡爷似乎已经探索到了更广的领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仅有种还非凡人……权贵、权贵喉舌媒体业界、权贵走狗国家机器全部是人形非人,借科幻片抨击资本主义商业逻辑和阶级秩序——活着就要消费、服从;类似《天外魔花》讲意识形态渗透亡我心智之觉醒,这部有点像说: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有一个非常屌炸的创意,然而剧本太赶、执行太糙,情节节奏差,掐灭了成为一部反资反乌托邦杰作的可能。据说《黑客帝国》的全员墨镜有学这部?《超人总动员2》的眼镜算是相反设定,本片戴上会认清被洗脑操控的真相,《超2》则是戴上反被控制,目之所见对于思想行为具有第一主导力;男主配的打斗真是太长了,“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费老劲了”这个意思传达到就可以了,至于互揍5分多钟?还是在后面剧情紧赶慢赶的情况下?
已经不是隐喻了,影片将生猛的批判指向资本主义与权贵阶层精心编织的谎言,广告背后是赤裸的消费引诱,杂志和新闻背后一个声音叫喊着“放弃思考”,我翻开书,歪歪斜斜每一页都写着“服从!”两个血淋淋的大字。墨镜是穿透表层读取深层文本的工具,是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或者是更简单直接的理性、经验。然而很多人拿到墨镜却没有戴上的勇气,戴上了也假装看不到的大有人在。唯一可惜的是整体的设定和《守望者》类似,将根本矛盾用外星文明/超能者的入侵与操控来代替,而不是直接点明一切恶魔都隐藏在人类文明的表皮下,隐藏在阶级中。这是类型的根本缺陷也不能苛责。在今天的语境下看更觉历史总在重复。
简单粗暴的剧情是硬伤,但必须认可这个idea简直fantastic!一度认为科幻这池水已经见底,这些老片却总能给我惊喜。所谓的外星人控制地球,大概源于那个时代的ET热潮。抛开这层科幻外壳,政治寓意也显而易见。铺天盖地的广告与杂志,只为灌输“消费”“顺从”等思想,黑色幽默无疑是本片最大的亮点。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天平也愈加倾斜,底层的选择是要么坦然接受电视与赌博的麻痹,在生死边缘苟且偷生;要么戳破折射幻象的肥皂泡,将资本家摔下高台,承受动荡的代价。多数人选择前者,拒绝带上那副看透真相的眼镜。里根时期的美国依旧孕育出这种观点,有些惊讶。
1、30年想象出的这个谁定,放今天也属超前;2、男主和男配那段漫长到让人睡着的打斗,估计要成未解之谜了;3、剧情发展生硬、节奏突兀,粗糙程度堪比烂片;4、这部电影跟美国车一样,异响漏水抖动内饰糙,但是不耽误是豪华品牌,也不影响是好车,为啥?发动机牛逼底盘扎实调教到位啊,三大件儿起码两件儿好着呢你学不来;5、30年前的电视机和广告牌写满了奴役和麻木的催眠信号,今天是不是换了个皮囊,变成了智能手机了,真牛逼;6、又有多少人像电影的结局一样,道理大大的明白但就是拒绝觉醒呢。好片!
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警示寓言,“意识形态之墨镜”的概念完全是对消费时代的粗暴揭露。齐泽克在《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将此片作为开幕,试图去揭开隐藏在媒介、物质、景观之下的意识形态机器,卡朋特当然不仅仅是对外星生命占领地球这一科幻故事的类型化呈现,更重要的是他用科幻概念揭穿了当今社会对“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力量是一整套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训对“人”的谋杀。正如电影的结尾假面被显现后,正常人对“外星人”的嘲笑,他们的丑态和不安,不正是我们被揭开面具、真相曝光之后的茫然无措吗?
洗脑的创意不错,片子蛮多台词也颇有深意,但故事感觉没讲好。结构紧凑不闷,整体感觉却像一个短片,略显仓促,反而当中两人打斗部分的篇幅长的惊讶到我了。结尾处女主的身份倒是个小转折。卡朋特的片子吓人点总是出人意料,不是一惊一乍的惊吓,而是你好好的准备继续突然画风一转,突然女主就把男主推下阳台了,突然大楼里就打起来了,突然男主就大屠杀了。PS男主死命让黑人戴眼镜而对方不肯,像极了人家硬推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强行成功后,真香,hhhh。
我的天,上了Zizek的大当。英雄主义意淫猥琐蛮力大烂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揭示也就戴上眼镜那几十秒吧,但是把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转嫁到外星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算是哪门子批判呐?即使说眼镜是接触真相的符号,那主人公处理真相的唯一能力就是暴力啦?!更不要说对待女性既猥琐又俯视态度啦。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打斗场面足以喻示普通人拒绝接受真相的同时上网搜索:打斗场面这么长是不是因为男主角是wwe摔跤手呢?哦,是的。笑死我了。
卡朋特的科幻电影总是创意及其实现形式很好,但前期氛围营造总有些不够足,拖沓,给观众的悬疑提示不够,到一个小时才进入正轨,看得人发困,男主在超市突然觉醒,反击外星人的动机很僵硬,处理方式不够高明。本片可贵的是表达内容非常直白,不像现在的片子都推崇隐晦,把消费主义等资本主义社会乱象和资产阶级批判地狗血淋头,并且反击屠杀外星人的枪战戏很爽快,剧情无脑,男主有主角光环的无敌加成,放到今天可能就是个无人问津的B级片
其实是一部极具讽刺的反乌托邦式的现实预言,自由意识被压榨,让人类被控制于无形,而更讽刺的是知道真相的人类放弃本身的自由而在乎统治下的利益,而底层人民的反抗更切合当时社会暴露的问题,又更像是科幻版的《1984》,但故事点子很好,剧情却略薄弱,还有中间一段长达5分钟的打戏硬是看着毛孔血张,虽然看着拳拳到肉但没多大必要,另外这次配乐居然是诙谐的音色,也许更符合本片的风格吧
由齐泽克“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而来,其中第一幕就是这个……这部电影里,意识形态不是有色眼镜,可以教我们摘下它,然后看到事物的全貌;反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周遭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处于迷乱偏颇的视野,只有戴上耗费心神、能叫人头痛欲裂的“墨镜”,舍弃嘬人魂魄的色彩和娱乐,“拨乱反正”了的规律和本质才以得见。但是影片发展的动力和逻辑,真就是冒险传奇小说呗……
"I already am eating from the trash can all the time. The name of this trash can is ideology. The material force of ideology makes me not see what I am effectively e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