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约翰·福特 编剧: 弗兰克·S·纽金特 主演: 约翰·韦恩 / 杰弗里·亨特 / 维拉·迈尔斯 / 沃德·邦德 / 娜塔利·伍德 类型: 西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56-03-13 片长: 119 分钟 又名: 日落狂沙 IMDb链接: tt0049730 搜索者的剧情简介 · · · · · · 曾参加过美国内战的退伍老兵埃森·爱德华兹(约翰·韦恩 John Wayne 饰)战争结束后返回家乡德克萨斯州,来到哥哥的农场希望与亲人重聚团圆。埃森一直暗恋着自己的嫂子,只把这份感情放在心底。然而一场科曼奇族的突袭,让埃森的心愿彻底粉碎。在这次印地安人的袭击中,埃森的哥嫂双双被杀,侄女黛比(娜塔利·伍德 Natalie Wood 饰)被掠,生死未卜。 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嫂子复仇,也为了找到黛比的下落,埃森在哥哥养子马丁(杰弗里·亨特 Jeffrey Hunter 饰)的陪伴下,开始了艰难的搜寻岁月。埃森不惜耗时五年和花费千元赏金来寻找酋长斯卡的下落,然而埃森对印第安人彻骨的仇恨和几近疯狂的举动,http:///让马丁开始怀疑叔叔搜索黛比的真正原因,马丁甚至担心,埃森会杀死已被印第安人同化的黛比。
《日落狂沙》下载观后评论: 大开大合庄严豪迈,成熟稳健之中幽默感不俗,庇护所(文明建筑/山洞/etc)的门窗轮廓逆着光几次看到的茫茫沙漠非常耀眼有力,masculinity沧桑残酷。虽然“they ain’t white anymore”和印第安女性对美式男帽趋之若鹜之类的确实噎到我,但我也全无立场指责旧时语境之下的表达,不正确或者局限性之类的标签非常轻浮,何况这些痕迹本身就是厚重真实的一部分,值得被注视和尊重。要说不满的话就是,血缘和归属的部分太浅尝辄止了,debbie几乎被压缩成了一个征服/被征服的符号道具,我很感兴趣”they are my people”相关的部分,也很感兴趣她和marty之间的互文,但这部分被放弃了,几乎没有讨论,让人觉得很遗憾。(唉今年因为新冠没去成计划好路线的西部road trip也很遗憾
浪子总是输给时间,挚爱嫁给哥哥,马需要休息,没赶上救家人,复仇却搜索不到刀疤的踪迹,直到两鬓斑白老之将至,仇人回来了。马丁受命运眷顾是伊森的继承和进步,两人投身荒野,以几次重返文明世界为章节,第一次搜索结束于一场风雪,是时间尽头。第二次搜索从一角碎布开始,以一封家书贯穿到军队剿灭刀疤一支结束,成人疯了,孩子野化,看到希望和伤痛,情绪提升。第三次借助墨西哥人找到传说中的刀疤,见到黛比,黛比已经长大,和开头伊森举着黛比说,露西,你和上次比几乎没长高相呼应,势单力薄无功而返,却赶上了罗丽的婚礼,让马丁没有成为下一个伊森一样的伤心人。第四次追随快乐的疯子摩斯再出现,带来刀疤的消息,时机成熟,执行马丁的计划,救出黛比,摩斯得到躺椅,马丁重返家园,伊森继续流浪,哪有天生浪子?只是伤心人离开伤心地罢了。
实景的定场与大景别加上摄影棚中近景构造的西部世界人为构造出了危险的外部荒野与温馨的内部家庭、敌对的红番他者与互为依靠的白人社群、野蛮与文明、征服与护佑。而处于临界的混血marty与被番化的debbie试图打通这种内外对立 其结果却是通过对外部的消灭与彻底内部化得以完成 她的回归不仅终结了种族血缘的危机更是美国内核的稳定与成形-白人至上的核心家庭从此统摄整个疆域 这也意味着ethan之流的无家可归 美国精神的外部居所从国境线内推向线外早已成为定局 代替红番的则是所有"低等"民族构成的世界 美利坚天命昭昭主导寰宇 那么自然就有了供ethan们驰骋的天地了。片子的叙述很好地体现了当下美国的“自由国家责任”修辞 通过对异己恶魔化来1掩盖自己对世界造成的罪孽2将罪恶洗白为对至高无上“普世价值”的追寻
印象深刻的室内布景,室内戏的低机位;恢宏大气的外景的确精彩。首次意识到利用不同景别镜头的剪辑顺序体现叙事逻辑性:大远景(环境)→中景(人物与环境)→近景(人物),中间读信应为戏中戏?巧妙融合两条叙事线,在交待重要信息的同时推进情节发展,减轻并合理化时间和空间的跳脱感,可惜一直不太能直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宗教真的是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牧师既是族长又是骑兵队长,俨然已成为族长红脖子传统观念下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在强烈的社会变革中,传统观念与新兴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不过形式的强烈冲击大大削弱了本就不明显的观念融合,加上放在异乡文化中更加难体会到。裁剪掉所有前因后果直接截取邪恶土著和正义白人之间的恩怨片段难免偏颇。再次证明对这种类型片真不感冒。从家庭到家庭,同样的镜头,主角始终是外人。
现在看里面的很多段落情节可以当做很好的人类学研究文本。黛西、王昭君、海伦(特洛伊)和很久之前读的博尔赫斯的一个故事,被掠到白人社会的拉美土著小女孩长到老妇人,这几个形象交叉杂糅成一个混合体,有一个瞬间,道德就瞬间崩塌了。从种族歧视的评价可以明白尼采为何被误解,以及他的理论为何可以被用来杀人。文明让大多人可以生活地更好,也让大多人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茫然无措。这次肺炎就是好例子,以此电影可以明白为何被国内媒体嘲笑的美帝这么多红脖子反对禁令和戴口罩,反智的另一面是本能的生存意志。另外,电影里面的部分音乐场景,是很好地理解乡村乐为何是白人布鲁斯的典范,那种产生伊始是交互和共情的娱乐音乐何以在今天成为经典。有时候电影不必只当成电影看,把它当成一种承载多种元素的媒介,或许你可以明白更多。
8/10.抛弃政治议题不谈,在西部类型的完备程度上已然足够,也是对种族症结于电影的初步自省。纵使弥漫浓重的男子主义与英雄情结,但在形象塑造上的复杂矛盾,实为一大亮点。约翰·韦恩已然成为美国白人精神的象征,可将所有对男性的褒奖之词献给他饰演的艾森,他英勇果敢,有勇有谋,大义凛然,但同时却在特殊情境中将反面性格所外显,在救世形象之后是极端暴力的行为思想充斥,而其自身对印第安族的恶意则恰与马丁相违背。他作为受教化者融入群体,但却缺乏本族人所固有的野性勇敢,二者即在相互矛盾中和的性格状态下踏上寻仇之路,而目标黛比则是被日渐同化的文明交互者。首尾得呼应,开片推门入画,踏入这文明野蛮丛生的地界,结尾关门谢幕,与黛比一道是对异质的纾解。终段迟暮孤雄日行渐远,影史留名的经典。
二阅。最经典的西部片之一。片头和片尾互相呼应的两幕是影史上的经典镜头。西部片最迷人之处在于满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所有在西部片中列为经典的上乘之作,都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叙述一个打打杀杀的复仇故事,而是能够蕴含与传递人类所共有的那些美德与高尚情感,能够把大自然的壮阔与英雄的浪漫气质融成一篇美丽的诗卷。而该片的深刻之处在于,把人类文明史上那些孜孜追求的伟大的探索者与志士的身影典型化了,在他们孤独的、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事业的背后,是全人类的幸福与安谧。他们所坚持的信念和勇气,把我们和他们隔绝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遥望,是平凡与传奇之间的各得其所。ps:同《西部往事》一样,该片的配乐尤其出彩,值得特别关注。
视听语言的极佳呈现,低机位仰拍,门框取景,人物剪影,日光夜景滤镜。在剧作上,约翰福特玩弄了一波小小的反高潮,婚礼场景的插入“一改”往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曲折推进的西部片复仇节奏。约翰韦恩的闯入者形象贯穿始终,背身离开和合上的门是一代英雄的不朽谢幕?还是种族主义的暂时退场?看得出影片在尝试淡化西部片固有的政治不正确,换以嬉笑怒骂来掩盖之,却还是无法避免对印第安人的扁平化刻画。若以此来揶揄导演,that’ll be the day恐怕就是他的回答。
(宝藏b站,昨晚刷这部到一半,今天一早才知道这部是影视前十,刚看完,给的五星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门前的美好总是短暂,牛仔终将走入荒原。 一直喜欢西部片,喜欢西部片里或苍凉或壮美的风景,喜欢一骑绝尘的悲凉画面,喜欢西部牛仔的快意恩仇……跟这部片比《与狼共舞》简直弱爆了,画面的质感更是比《巴里林登》要生动厚重许多,有一种史诗片的味道在里面。西进运动是一部美国的扩张史,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美国人种族间的仇恨早已悄悄种下了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还是经典的西部元素,黄沙,荒野,群山和牛仔和印第安的斗争,不同的是韦恩饰演的牛仔行动原因从最初的单纯为家人复仇到结尾处他将手枪对准黛比已经完全转变成因偏见仇恨而杀人,印第安人也不再是单纯的杀戮和追捕,而是为自己的家人复仇,总之双方的行动原因都比传统西部片更加复杂,可以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最讨喜的角色应该就是马丁了,虽然粗鲁不会表达感情,但实际上比谁都重视亲情,他的存在也让这个单纯的复仇故事多了一点幽默和浪漫。
本片对待种族的立场虽说模糊不清,但大致可以究其大概: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然后才有了后来的侵略者和殖民者,也不能怪哥伦布不是他总归还是有人会发现。这块大陆上的后生出身于此就免不了和印第安人的对立,不可能大家都散伙回欧洲老家吧,就好比起源于非洲的那群人大家都回老家得了。其立意还是挺好的,最后伊森的表现令人意外,不得不说是个惊喜,从侧面反映了其实他也不是一个种族者。欣赏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也需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待。
难得的反思性,从一头一尾两次相似的屠杀场景就可看出批判。韦恩这个角色才更像是有印第安血统,如他自己所言“在风中漂泊的灵魂”,与文明世界格格不入,也不像马丁那样有人在等。大仇得报后的割头皮更像是一次接受放逐、回归荒野的仪式。只是对于关键的线索人物黛比表现的太过潦草,作为冲突的焦点,却基本上像个没有自己想法的木偶,从同化到回归都缺乏细节和铺垫,在种族冲突这个主题上显得浅尝辄止。
印第安人刻画上和别的片子不太一样,也有野蛮残忍的一面,使得美国人西部史故事更加丰满完整。始终在等待恋人归来的维拉·迈尔斯曾和约翰韦恩,詹姆斯斯图尔特一起演过双虎屠龙,被印第安人劫持的小女儿长大了是由娜塔莉伍德主演,镜头不多,曾看过她演的无因的反叛,很美。约翰韦恩演的角色非常可能和他的嫂嫂有过婚外情,两人对视的眼神说明了一切,那这个失踪的小女儿也有可能是韦恩和他嫂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