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太好了……不知道是刚回剑桥,然后伦敦/Arran/Juniper Hall记忆太近还是什么,也可能是今天睡眠比较充足,就是一开场就觉得特别relatable每个词都听得很清晰,每个画面都看得很明白,也没有因为时序的跳跃而感到困惑,整个人特别在拍子上……it never gets easy, it only gets less hard心好痛但是好comforting…她的平安夜过得我好心动,真的想也许哪天我就放下了呢…最后my own geology那里我真的眼泪哗哗哗地流 (虽然每次看英国人电影我就忍不住想:哈!她还可以回老家,她还可以失业后安然自得地支付起生活,我一歇下来我就被驱逐出境了……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信号:我们会战胜生活的,一定能找到快乐找到热情的,一定的一定的……
酗酒可以不只是酗酒,也可以是病态的亲子/家庭/亲密关系,是一次次试图站起身又一次次被现实击败的瞬间。
以前一直向往住在小岛上,现在看到了面对浩瀚汹涌的大海时人的渺小和孤独。My body is a continent. 和自然连接或许可以成为人的救赎,但我想那个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find your purpose, find your inner peace。海上探头回应的海豹可爱得令人心碎。
视听都挺喜欢。两人蹦迪时有段类似sleep no more里面三巫献祭的闪灯效果,没蹦过 不理解techno也感受到了那种带着原始冲动的迷醉。是放大的心跳脉搏、人群的vibration,让绝望的生命震颤,冲撞,涌向混乱,也令人感受到确实活着。最后一段更是情绪拉满,喷张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開頭結尾都很好,但是中間真的太散了,失業生物碩士(扎心了)酗酒戒酒酗酒戒酒參加aa有個躁鬱症爸爸有個很虔誠的媽媽和前男友認識泡酒吧吵架分手在農場工作參加拯救鳥類行動和海豹一起冬泳想去讀博士研究海草… 散文可能looks good on paper,但碎得沒撐起來,一度不知道它想講什麼,最後還是串起來了,是有閃光點的。兩個小時看不同髮色的羅南也算值回票價了,再提個奧斯卡吧。羅南髮色可以用來區分時間(沒有搞的很好),也屬於這部片子顏色調度的一部分,蘇格蘭陰沉沉的天氣能拍這種效果真不錯,導演不如把自然/神話的部分多加點。最後發現製片人是羅南和老鄧誒
{★★☆} 不是戒瘾路上的卖惨,只是与故乡共鸣时降临的平静。是有趣及有意义的主题,但过火的细碎与耽溺的抒情始终令你与主人公相隔一道宽漠的海峡。当这里游弋沉浮的镜头背后的导师是马利克时,我有义务解释它与,say,The Tree of Life间的差别--好的诗意就像爵士即兴,它参差、断续、奔放、任性,转角处的四五个音符却能嵌入与你情绪咬合的齿坑;坏的诗意就像走火入魔后的冰岛斗士,它参差、断续、奔放、任性,它一脚将你踹进麻木的河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