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在一切情感都成为危险的未来,女主为了净化自己的DNA,去除体内所有的强烈情感,进入了一台机器,穿梭于自己的前生今世(1910年、2014年、2044年),在穿越过程中她邂逅了似曾相识的男主。
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贝特朗·波尼洛
《野兽》下载观后评论: 绿幕开场已为影片做出了精准的预告:一切都是假设,真正重要的只有人本身;跟《云图》(英国宣传语写得太滑稽了)以及什么前世今生一点关系都无。或许可视作数码影像对时间探索的里程碑,因为那些所谓的过去不过是二人在黑胶池所经历的幻象,甚至是为了验证感情是否被完全抽离的测试的一部分。Gabrielle在用力挣扎抵制indifference;那些Glitches造就的不同走向正是她身体里残存的对情感的渴望。Louis则厌倦了这一切,于是在2014年那个幻象开始就选择主动拒绝爱的可能性。野兽,抑或说噩兆,到底是什么呢,是屈从于即便没有感情会活得更好的说辞并亲身实践,也就是Louis主动进入AI体系的结局:他变成了那个面无表情的neutral doll;可怖到我几乎和蕾老师一起大叫。是具备了数字灵韵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黑客帝国》以及《1984》。
这是《法兰西》专程赴「水城」威尼斯「自黑」吧?模仿《饥饿海峡》是吧?作为已粗略看过「剧本」的观众,有必要提示草台班子及吃瓜群众,不要被「第四权力」媒体的夸张标题忽悠,也不要像「Big baby」那样,天真地以为《野兽》穿越到成都就能受到国宝级护佑。西方《野兽》想要获得中方司法救助,除了「法系」认同之外,还得《野兽》自己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才行。显然,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角度来看,网红艺人六一儿童节的「泼墨」行为是一波以寻求个人「流量变现」为目标,带有个人审美趣味(不入流不友好不严肃)的「骚」操作——它在国家层面根本不算数,而日本警方六十年代风格的「断指验亲」操作也极不靠谱——日方应切实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信守承诺。同时,有必要再次提示在中国的外国公民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理性表达诉求。
今年北影节唯一踩雷,不过我只做了两小时功课,所以也知足了,但这是我第二次在电影节看蕾雅赛杜踩雷,上一个是《鲁贝之灯》。选这片儿完全是出于这个时段我需要自己是在资料馆而已,所以在毫无预备的情况下,开场没多久就看到两个熟脸还是很高兴的,尤其是那个古装版的美术做得还不错,那场水下戏拍得挺好的,甚至给我留下了小小的阴影。但这个三生三世的设定实在是让人觉得作者在冒傻气,有种成年人沉醉其中过家家的难受感,以及硬凹男色却并无魅力的不自在。还有那些看似用了新媒体思维的技法,就……毫无意义也完全不出效果啊,还不如踏踏实实拍水下戏来得好。节奏也是一塌糊涂,后半程简直无聊要死,上千人在同一个大厅一起呼出废气也让现场憋闷烦热,我克服这么多客观困难看到最后,竟然是这么无聊一结局,那个尖叫简直震得我内伤了。不过蕾真美
120 years after Henry James published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the once transcendental beast now comes into its visual existence: caged in time travel cliches and burdened with contemporary references, the beast is deprived of all intricacies and nuances in the emotional world of grownups and ends up a (not very)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表层的三生三世爱情的确有点无聊,全靠精致的形式设计和蕾雅•赛杜的颜值与演技撑起全场,但最后那一声恐怖的惊叫真的有被吓到,瞬间把全片进行了倒放,女主作为那0.07%因为丰富的情感没有被净化,但男主悯然众人AI矣。突然想起第一世时,二人散步男主潇洒的说自己是”perfect loner”,其实他从来都不是,只是故作潇洒,自始至终,每一世他也只是顾影自怜,内心深处的情感何曾有女主丰富!女主才是每一世的loner,渴望的得不到,活在每一世都被莫名的恐惧所包围并保持警戒,无法被净化的她只能继续孤独的活下去。唉,男人真的不值得,情感丰富的女性还是努力寻找其他情感寄托吧。
【8】迷人的危险。科幻片的高级拍法。能把一个似懂非懂,警惕科技拥抱幻想的故事,通过创作者的独特艺术审美拍出了复古的文艺科幻性。宣誓未来即使当下,而过去的回溯是对未来的展望。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烂俗虐恋,被剪切的成一出高级奇幻优雅的复古年代大戏,一出现代舞台的都市病态虐恋男女,一出类似于《她》的科幻恋人寂寞。待海水淹没巴黎,待梦中与你做爱,待我爱你的宣言破碎。乔治麦凯被蕾雅赛杜调教成可爱的狗狗,而双方的拉扯才是剧作的“野兽”,无比凶猛的情感反应。杨幂老师看完只能气得要死,转头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跳槽演两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达成真正的仙侠片。
很有林奇范儿的一部电影,三生三世这个设定当然是有点俗了,但拍得还是很严肃很用心很别致,三个时空(也是古典爱情、现代惊悚和未来科幻三种类型)每一幕都很对味儿(也确实能激起感情),并且靠绿幕、鸽子、娃娃和巫婆儿从不同层次上把故事编织起来,最后讲的其实是人类在何种意义上存在和消亡,很有时代和寓言性。乔治·麦凯非常好地演绎了男人从绅士退化到雄性的整个覆灭经过,数码时代的自恋男真的戳到我了,最后进了大编制也很好笑啊哈哈p.s. 结尾“致加斯帕德”,尤利尔如果没走这男主肯定是他的吧… p.p.s. 和柏林的丛林野兽竟然是同一本书改的!
直到电影开场前都沉浸在本科学丛林猛兽的恐惧,结果意料之外改编得好到我当场买了二刷票……to love in reality是真正的野兽,annihilate自己也alter万物,电影把这个主题抓得很准,不仅性转了设定也采用了和原著不同的紧贴时空背景的策略,和科技发展也结合得很工整,具体的符号隐喻互文指涉不展开赘述了,值得一提是第二世男主完全是复刻知名incel油管博主啊,这种形式的打破第四堵墙在几乎搞笑的同时也蛮考验演技的。最后彩蛋通过二维码扫描也很有意思。最后最后想说我怎么看一部最近的片子就会爱上一个新的英国白男……
14届北影节第15部。蕾雅赛杜法版《三生三世》,以未来的角度去看角色的过去(二十世纪初,背景有1910的巴黎大洪水),现在2015-2025,未来2044。在过去已婚贵妇在与婚外交往男主溺毙于老公娃娃作坊地下室,现在2015被孤独抑郁男主报复社会击毙于富人家泳池(真是水逆),未来终于和男主修得姻缘,结果对方已变成被AI规训的躯壳。B故事则强调人的自由与独立性。无论是老公做的毫无生气与人性的娃娃还是虚拟与虚假的社交媒体手机,或是未来模仿人性但毫无真诚与生死概念理解的AI它们都永远无法替代人,只会把人驱赶为失去情感的野兽。
仿佛是第一次在后现代影像里窥探出双峰的影子,一层大卫林奇又柯南伯格式的底片再蒙上一层当代关于科技渗透生活的恐怖面纱。关于倒放、重复、模糊色块等的剪辑手法混沌又不乱炖,整容手术、弹窗异化和网络占卜真的很有当代恐怖谷效应了,看得让人背后发麻。三段时空的感情线质感非凡,也算是和蕾雅赛杜本人联动了——美女与野兽→晨光正好→未来罪行,蕾老师的银幕魅力既适合古装又适配未来乌托邦。本以为会刹不住闸,但是结尾依然把我镇住了,那声尖叫简直是same vibe with Laura Palmer in Twin peaks.
回溯——作为一种自我技术,Gabrielle使用表演通向语言无限的自我重复,它镜子般地反射死亡,并从这反射构建出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空间中,言谈发现它自身的影像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在这空间中,它可以主动超越自己,作为它自己后面的存在物,来无限地再现自己。于是最终死亡的临近——其统驭一切的态势及其在人们记忆中的显要位置——在现时和生存中挖出了一个虚空,这虚空正是我们言谈的对象和来源。而对象是Louis,来源是无限美化的未来,La bête吞噬了虚空,技术终将解体,自我终将死亡,情感只是阴性名字的阳性词尾。
自去年伦敦电影节没看上之后没想到一直等到五月底英国才上映,于是赶紧买票去看了。继巴比伦之后第二次去curzon soho,依旧是从进门到入座都没人检票或问一句话?? 就电影本身来说有点失望的,三段前世今生的故事不够抓人,第二个故事有点恐怖片的氛围看的还算紧张,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剪辑也有点跳脱。不过蕾雅真的好美,荞麦听说是专门为了本片学的法语,作为门外汉听来觉得他讲的很好听。最后结尾“in memory of Gaspard”出来有点受不住
(5-)AI、媒介、监视器、感官,用一只鸟即可制造惊悚感;古装科幻恐怖爱情,无法进行确切的定义;并非沿时间铺开,而是从未来不断地回望过去与现在来填充之间的空隙,所以可以与林奇的方法对比即使波尼洛并未拥有林奇那样出色的扰乱时空的能力。虽然套着俗套的故事外壳,但看完即可明白为何是是属于当代甚至是未来的电影,同样也可解释为什么林奇,柯南伯格,《神圣车行》《法兰西》《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皮囊之下》《霓虹恶魔》都是优秀的属于当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