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给我危险 吉姆·贾木许
傀儡乐队(The Stooges)起源于反文化运动时期的密歇根州安娜堡市,他们的摇滚乐强大又极具侵略性,如一枚炸弹般投向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音乐界。他们用融合
傀儡乐队(The Stooges)起源于反文化运动时期的密歇根州安娜堡市,他们的摇滚乐强大又极具侵略性,如一枚炸弹般投向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音乐界。他们用融合了摇滚、蓝调、R&B和自由爵士的音乐对观众狂轰乱炸,为接下来几十年中朋克和另类摇滚乐的出现埋下了“因”。吉姆·贾木许的新片《给我危险》记载了傀儡乐队——历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之一的故事。《给我危险》呈现了傀儡乐队出现时的大环境,包括音乐、文化、政治、历史等方面。影片还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冒险与不幸,记录了他们的灵感来源以及最初商业挑战背后的初衷,当然还有他们对后世产生的长远影响。
《给我危险》下载观后评论: 3.5 本片准确说是关于Iggy and the Stooges。颇为鬼畜,不太确定这种形式是否真的符合乐队风格,不过鉴于Iggy Pop可以对着镜头抠脚,选择鬼畜至少没有算不合理。介绍说是an in-depth look,但影片并没有完全满足in-depth的承诺,像这样的乐队,也很难在一部影片中做到完全深入展现。以Iggy Pop的传奇程度和今天依然受欢迎及影响着很多人的程度,本片还是略感夸赞得不够。
前部分一年一年的时候是贾木许的插科打诨,当时间跨度变成二三十年,情绪瞬间推到最高,贾木许也严肃起来,lggy是人类历史中将艺术家,老流氓,疯子这几个身份拉的最近的人,所有狂欢式娱乐追溯的源头,可爱的浑蛋老头一己之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已经慢慢缝合了,以后可能永远消失,这就是stooges最伟大最稀有的地方。感受到对基友的爱了呀。
非常好玩古怪的纪录片 贾导把众多老电影穿插太逗了 和乐队气质太搭了 结尾升华 牛x的人生 传奇的历史 一切尽在对后世的影响 Iggy基本把乐队每个杰出的创意都讲了出处 听完更觉牛x 可惜哥儿俩身体稍次 老年早逝 Iggy在台上身子骨儿太软了 生活中太硬了 我看还能再摇个5年 满足我看No Fun的梦想吧!
賈木許真是個有趣的人兒,把所有劇中人提到的場景聲音幾乎都找了來,沒有記錄,創造動畫也要上,讓整個紀錄片變得很有意思。不過,或許是自己實在對stooges的歌無感,哪怕他們對後世影響深遠,看完全片依然get不到他們的魅力,只能看到一種極為純真、原始的生命力。IGGY在頒獎台上的發言真酷。
重心都放在raw power时的那段峥嵘岁月,情结似的,也是,全世界都不认可的时候做的东西是粗糙但绝对纯粹的。后来单飞后大宝帮忙制作的一炮而红专Lust For Life和最近“后傀儡”的Post Pop Depression完成度都高得多得多,只是现场舞台上的纯粹不再了
个人/团体生涯纪录片最难的是如何填充缺少影像记录的口述部分,此前见过长时间拍摄主角采访、动画绘制、或者更过分的直接把transcription 放在大荧幕凑数的(说的就是尼克洞纪录片),贾木许根据主角描述挑选的影视片段去契合场景显得好真诚
喜欢贾木许这种以其他影像/画面呈现想象的方式的。对两个点记忆犹新,Iggy的25 words法则,顺便提到自己不像Bob Dylan一样唱歌balabala;再就是他有一次在台上俯向观众,以为自己会被接住,然后摔断了一颗牙。
从主唱伊基•波普的口述回忆乐队的成长,裸上身趴地上狗一样在摇滚里翻江倒海的波普,告诉我们那个不安分狂躁年代的特质,贾木许纯熟地插入影片、趣味动画、老旧照片来回味嘶吼的岁月,这一切都很酷,还将一直酷下去,老年波普依旧活力四射。
对摇滚乐不狂热,我是当故事片看的。在电影院,观众以老年中年小青年形式分布。想想也对,六七十年代红火过的摇滚乐队,而后又有后辈摇滚乐队模仿,那么老人是来看偶像,中年人是来看偶像的偶像,小年轻则可能是来看偶像的偶像的偶像。
Iggy抠着脚讲出来的乐队成长史,原来他最开始是打鼓的,插入的动画和电影影像也太古怪太波普了,和乐队气质很契合,不愧是贾木许。嬉皮士们的共产主义愿景,黄金般的音乐年代。地下丝绒真是启迪了不少摇滚乐队
多少是捧Jim Jarmusch的场去看了Iggy Pop & The Stooges的这只纪录片。透过当事人的描述,重现那个我们意想不到、也参与不到的灵光年代,我觉得很值得。
看Iggy Pop一直抠脚有种难以言喻的萌感 可能是因为替导演和Iggy的朋友爱感动吧 特别喜欢动画和老片的拼接 像是极富喜感的注脚/吐槽/弹幕 唱TV Eye的伊万剪了进来是个惊喜
音乐纪录片就该这么拍,多挖点乐队的趣闻轶事,这些上世纪的大牌乐队,特别是经典摇滚时期的,怎么可能没有趣事呢?就不要找各种乐评人来说连篇累牍的废话来恭维乐队了,纯属浪费大家的时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