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米古尔·戈麦斯
译 名 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台)
片 名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1, O Inquieto
译 名 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台)
片 名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1, O Inquieto
年 代 2015
国 家 葡萄牙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葡萄牙语
字 幕 简体 / 繁体
上映日期 2015-05-16(戛纳电影节)/2015-06-24(法国)
评 分 7.2/10 from 951 users
豆瓣评分 7.4/10 from 346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x AC3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2.71 GiB
片 长 125分钟
导 演 米古尔·戈麦斯 Miguel Gomes
主 演 Joana de Verona
Maria Rueff
卡里托·科塔 Carloto Cotta
Adriano Luz
罗基里奥·萨莫拉 Rogério Samora
贡萨洛·沃丁顿 Gonçalo Waddington
特丽莎·马德鲁加 Teresa Madruga
玛格丽特·卡彭特 Margarida Carpinteiro
影片简介:
深受国际影坛瞩目的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继享誉国际的《金色八月天》、《禁恋》后,以长达383分钟的新作《一千零一夜》三部曲,呈现当代葡萄牙的众生相。首部曲《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以天方夜谭中诉说故事的皇后雪哈拉莎德展开,藉由三段故事描绘富人、穷人、强者、鲁蛇、小偷和诚实的人,如何在金融风暴下存活下来。米格尔戈麦斯结合现实主义色彩与冷调幽默的讽刺笔触,犀利批判政府的财政计画,令人大呼精彩。
影视截图:
《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预告片》
《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下载观后评论:
现在看尤其有点应时… 第一个故事讲当权者遑论举国现实只顾私欲;第二个故事讲在所谓“民主”制度下仍强调这个国度“历史”的居民们如何不知不觉腐蚀着自己嘴中耳中重复的“平等自由民主”;第三个故事讲金融危机下的失业百态。不知道接下来两部会讲什么。但讲实话导演的恶趣味实在是我的雷点,如果不是最近耐心足熬过了前边的二十五分钟真的是要永远把他拉进黑名单…… 而且估计一定会有质疑这片身为“电影”的正当性… 导演是不是把自己的采访稿从头念到尾?
这个系列有三部电影,一部比一部迷,不过我下来看完全是为了练习葡语。第一部看起来还能有些许趣味,能看到导演讽刺社会讽刺制度讽刺自己,把一千零一夜这个上古故事以现代背景重新表现,也算是独具匠心了,但完整看下来,也找不到故事的主线或题旨,仿佛真像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经年累月的传唱之后,已经找不到当初写作的目的,这些故事毫无关联地串在一起,就像长卷的浮世绘或者众生画像,真实地记录也可以作为它存在的目的。
官方声明只借用了Arabian Nights的连环包孕式结构,除此之外便没有采用其他的故事内容;然而借用这样的连环包孕式结构并不能使作品变得通俗有趣,Miguel Gomes想要通过各类琐事来讽刺葡萄牙政府的种种作为,然而却忽略了Arabian Nights所采用的叙述结构本身的局限性,一环扣一环的前提是故事要足够吸引人,而本作的所有故事都如大部分乏味的政治书一样,难啃难咽难消化。
《一千零一夜》松散的架构使得戈麦斯可以随心所以地耍起声画的游戏,把现实主义与神话叙事任意交叉。但各个故事之间的风格大相径庭,缺少一种由结构而支撑的语境,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在特定地方使用特定的电影技巧,加之这三个故事本身都不算出色,换做我是波斯国王,早就把山鲁佐德咔嚓了,让人更加觉得这一切的小聪明感。倘若把电影拆开成一部迷你剧,反而更能传递出巴尔扎克式的精神来。
开头25分钟还以为是类似《爱的挽歌》的影像论文,结果那只是个序言。低于预期,尤其是第一个故事,在讽刺政客这件事上,很多艺术家真是一厢情愿得相当可爱了。好在影片渐入佳境,戈麦斯拾起了他应有的灵气,许多场景与整体气质让人想及同年的《电子云层下》。他将镜头对准再普通不过的葡国人,通过一系列不宣泄具体观点却立场坚定的语汇串联起了一出与民同在的社会寓言。
当初mark下来要看这部片子的唯一原因,貌似就是没看过葡萄牙电影。。葡萄牙的书倒是看过几本,包括最有名的萨拉马戈。忘了在啥地方了解到的:快到二十世纪末了,葡萄牙的文盲率还是很高。然后就是金融危机后欧猪五国的大衰退。电影用一千零一夜来包装故事,但本质就是讲葡国的惨事。全是对话或旁白。中间睡过去三次,分四天才看完。。其它就不多说了。。
三星半 写不出一千零一夜paper的我于是找了一直想看的这部电影看... narrative frame复杂的很,风格非常实验 整体来说讽刺隐喻非常浓,摄影十分出彩,用勃起来映射patriarchy,夜晚打鸣的公鸡来揭示叫不醒的人,声画错位甚至静音的处理,以及不时出现的童趣 吃不消的地方是旁白独白实在太长了 影响对画面的注意力
由于不了解葡萄牙的社会背景,全程代入感几乎为零,可仍是喜欢这一类电影,并且从心底佩服导演。把现实与梦幻,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野心,如此形式的拓展与探索,显然戈麦斯实现了。在电影看似“穷途末路”的今天,看到这种电影实在是充满希望的惊喜呀,感到电影仍是一派生机,无限可能的样子。很是喜欢~
关于葡萄牙,除了知道他有个兄弟叫西班牙后,他有一帮名人比如菲戈,c罗,鲁伊科斯塔。关于电影,怎么说呢,两个字,无聊。我始终坚持电影应该至少能让观众看进去,可套用一个壳,往里面塞得都是柴米油盐,实在是吃不动。另外,欧洲人对于贫困身份生活都与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所以他那种讽刺我是没感
电影和诗朗诵,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可以更好一点,最少让观众不止在听诗朗诵,看电影应该有助理解诗的意思。但我看到的这个东西不然,我不敢说这是电影,因为诗是诗,电影是电影。你是葡萄牙人可以只听诗而不必理会电影。就像拍的不好的MV,听歌就够了,演的是啥可以忽略。这种东西就是这样。
勉强及格。葡萄牙电影真是古板的举止有个俏皮的心,加了很多随性的技巧。前半小时画外音讲船厂故事加导演自述,第一段政客屌中巫术靠紧缩政策募经费化解,第二段最复杂,混选举公鸡官司中国诅咒少年情狂,第三段偏弱,奇事和失业的反讽弱,鲸鱼爆炸等场面也撑不起来。演员对镜自我介绍之类很萌啊
不好评价……本片对现实的依托太重了。形式上倒不止是噱头,而是导演这样的野心和这样的叙事展开(故事中还又套着故事),怕也是只能用这种形式了。好在还是有几个非常喜欢的段落。首尾的纪录片风格中透出深刻的痛楚。话说为啥好多评论说讽刺批判?这明显不是重点。顶多就第一段故事算是吧……
去年神作,绝对年度十佳三甲之选,381分钟鸿篇巨制,开头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场让人叫绝,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达建基于荒诞残酷的现实,绝望的浪漫派导演套用古老的寓言形式对葡萄牙现实的辛辣讽刺、对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对葡萄牙土地浓浓的爱及深切乡愁,最喜欢“公鸡与火焰”的故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