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伯(梅尔维尔·珀波 Melvil Poupaud 饰)来到布列塔尼亚的海边小镇度假,在这里,总是独来独往的他结识了餐馆招待玛戈(阿曼达·朗格勒 Amanda Langlet 饰),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贾斯伯告诉玛戈,他和一个名叫琳娜(奥蕾莉亚·诺林 Aurelia Nolin 饰)的女孩相约于此,玛戈对此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在一场舞会上,贾斯伯遇见了野性美女苏兰(Gwenaëlle Simon 饰),对她一见钟情,苏兰也对这个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心存好感。虽然玛戈心里不是滋味,但表面上她大度的祝福了这段感情。贾斯伯邀请苏兰共赴他心目中的梦幻之岛,没想到姗姗来迟的琳娜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梦中情人的出现让贾斯伯无比欢欣,很快就忘记了和苏兰的约定,可是琳娜的性格如这个夏天一般多变,此刻还风和日丽,下一刻便已下起瓢泼大雨。苦恼的贾斯伯只得去向玛戈倾诉,但心怀爱意的玛戈也无法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在这个充满了激情和艳遇的夏天,徘徊在三个女孩之间的男孩究竟会怎样面对自己的感情呢?
《夏天的故事》下载观后评论:
好主动且密集地谈论爱情的一部电影,不是导演谈论自己的爱情主张,而是角色们一直在交谈,不断推进的对话揭示复杂性,有时候甚至是在角色的自我阐述中展示直接的反转。男主角卡斯巴总是需要凭借别人的感受做出自己的选择,还要做出自己是很果断的样子。乍一看好像还挺无助的,但其实就是贪心,并且还有一种伪善在里面。最后简直是落荒而逃。 相比男孩,女孩们真是坦坦荡荡,有点赞叹她们谈论爱情时的主动姿态(也觉得她们总有一天都会去到威松小岛),但我本质上还是对浪漫爱怀有期待的人,所以看了三部侯麦,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微弱的情动瞬间,是爱里面求而不得感到无助的部分,是袒露脆弱。浮浮沉沉的像患上一场热疾才是夏天,是圣马罗远处明明灭灭的灯火(啊水手歌是真的好听)。拉片反复观看,每次都有新的层次可挖掘,但情感上还是没那么喜欢
侯麦是不是一个恋足癖无从得知,但他应该是足控,好几场镜头不自觉地对上了少女们的腿和脚。侯麦的电影是话唠电影,片中人永远有倾诉不完的烦恼和困惑,一旦他们不再说话又如退潮一般风平浪静,万种闲愁藏匿在潮水泛起的涟漪上。观看《夏天的故事》就像是偷窥同龄人的日记一样,这个男生同时脚踏三条船,他无意的多情是值得体谅的,面对红玫瑰般炙烈多情的苏莲、蒲公英般自由自在的蕾娜和满天星般细小美好的玛戈,的的确确不知道该选择谁,犹豫不定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失去了所有的花。玛戈是那种女孩,你平时同她相处,无论她再好,你心底都只会给她打七十八十分,直到有一天,你身陷囹圄或者是她另有新欢,你才意识到原来在你心底她一直都是百分百女孩,可惜的是那时我们连陪她去威松岛的机会都没了。
侯麦的影片结构好像总是有着波澜不惊的漫长铺垫,随后渐入佳境,至高潮处戛然而止。夏日海边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这样媚俗的故事再次在侯麦的手中变得清新脱俗起来,爱情也再一次被人性消磨殆尽。我想观众对贾斯柏的观感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与玛戈不谋而合的,在两人一次次的交流中、在贾斯柏与蕾娜和苏莲关系的展示中,特别是在贾斯柏一次次的两难选择中,贾斯柏的性格塑造由外而内日益深入。起初的他显得纯情、胆怯、忧郁,渐渐显现出三心二意、优柔寡断、随波逐流的另一面相,好在他稚嫩、笨拙,还有着对理想自我的道德坚持,因此不至于让观众特别反感厌弃,而那反复提及又终究抵达不了的威松岛也许就是凡夫俗子们无法拥有的理想爱情之所在。
话痨文艺片 知识分子气息挺浓的 男女问题探讨得很好呢 贾斯伯一直以为自己能掌握主动权 在三个女人之间游离回旋 殊不知在前女友琳娜眼里他可有可无 对方根本看不起他 苏莲看似随便但实际上对感情严格得要死 而玛戈表面上笑嘻嘻 内心早都把贾斯伯看得透透的 不愧是一个民族学家 看后者的眼光一直饶有兴趣 很巧的是 三个女人对男人看得好像都挺透彻的 片中有意流露了他们各自对男人的看法 都说女人是很复杂的动物 可是相比之下女人对待感情要干脆得多了 而男人真是让人费解得多了 想起周迅的那句话 “你如何理解男人”-“不理解” 也是我看了这部片之后的感受 玛戈和贾斯伯原本可以是一段好姻缘的 只可惜有人偏偏要三心二意
影片前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都是随着男主角的身影,进行场景介绍,给人的感觉男主有点儿形单影只,我想这也是玛戈的第一印象。看的第一部侯麦的电影,相较于伍迪艾伦,侯麦的絮絮叨叨更加平淡真实,更像是平凡人在路上、车里、海滩、餐厅、林间的日常对话,只是将其浓缩于一个多小时中,少了日常的琐碎,增强了对话的美感。男主卡斯巴在三个女生之间徘徊不定,却没有让人生厌,我想这可能就是对那个青葱岁月的真是演绎,只有喜欢和不喜欢,随心而为,最后男主没有赴约去威松岛,这可能是最正确的选择。没人爱我,我就谁也不爱,感觉这句话好傲娇啊,不过我更喜欢玛戈,也更美,是于平凡生活中能开出花儿的那种美。
果然是夏天里会发生的故事,沙滩海风荷尔蒙。很喜欢谈起音乐时“我的作曲才华远胜演奏”的自信,也喜欢走走停停席地而坐随意聊些什么。蛮有趣,搞音乐的数学研究生脑子里全是恋爱,甚至被三选一终极难题愁得慌然后落荒而逃,逃之前还忍不住继续对女孩许愿,是个适合邂逅一次的夏日男友。看的时候带入最多的是玛戈视角,自然大方会望着你的眼睛的女孩子,从相遇到心动交代的完整,遇见一个这样的朋友倒也蛮好,听听情感故事和困扰,瞎出出主意。不过更向往苏莲,要求的是全心全意,做选择也不拖泥带水。总之女孩子都可爱,男孩蠢乎乎。
支撑我看下去这个剧情的,完全就是色彩和构图!实在太美了,是那种可以裱在墙上认真欣赏的美。当然不喜欢这种后宫剧情了,不过每个角色都被刻画地很有趣,尤其喜欢玛戈。男主卧室墙上的Definitely Maybe海报很加分。其实这部电影给我一种微妙的感觉,我很不喜欢,却又很喜欢。它的剧情很俗套,但我却看得津津有味,有一种走进自己的夏天的感觉,就是每天无所事事,一个夏天过完了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得到,但却因为某些一闪而过的幸福变得很难忘。构图和色彩真的很美,像是一个剪辑成长视频的艺术展摄影作品。四星半。
刚开始我以为这个角色是我最喜欢那一种类型,羸弱的自闭文青;看到后半,我忍不住吐槽这什么男的;但到了结局,我又觉出隽永悠长的意味来。所有的一切兜兜转转,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侯麦其实在说这道理既是存在的哲学同时也是爱的哲学,既是夏日美学也是人生美学。相比起中远景呈现出的恬静的海边美景或室内空间,我更喜欢餐桌上的那一段戏,镜头缓慢地从左向右摇动,不坚定却带有手动的质感,缓慢地向着主角推进,又突然切入其他人的特写,仿佛家庭录影带的镜头一样自然真实,那种温馨的氛围似乎触手可及。
0.爱情三态,踏实/游离/扮演(朋友/情人/爱人)1.脚踏三条船,没完没了地患得患失,渣外有渣,到最后,让男人立即动身的是爱好2.我不想不计代价去争取,去挑动偶然,我情愿让偶然来挑动我3.我不深信的事,绝不会成功4.我在人群中感受不到自己5.数学家的命运走向,每一步都在人类学博士的预言中,洞悉一切,善解人意,这样的女孩太可爱了6.他早就听说蕾娜在沙滩上打排球却不去找她,蕾娜手头有很多选择他只是备胎,半斤八两,棋逢对手7.玛戈这个名字是隐喻吗?
7 “青春帅气男子艳遇夏日岛屿” 脚踏三只船虽为剧情性略显刻意 但实际上是对应三种不同的爱情状态 ——马戈是邻家大姐姐给予迷茫中的男主指引和理解 也保持“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距离;许久未见得笔友女友则像许多人那样对男主的一片爱意爱搭不理;最肆意的苏兰虽与男主互传爱意但也坚决要求“第一次不上床”原则。徘徊在三者之间的男主无非是在一个夏日之间经历了三种爱情状态的叠加 彷徨上岛的男主在不能做出顺从内心的选择情况下 引向了最终孤单离岛这必然的结局
很喜欢的元素:夏天,对话,少女和少年。卡斯帕到底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谁,只是谁都不愿意放下。玛戈知道的故事最全,她认识的卡斯帕也最接近最真实的卡斯帕。可笑的是,一开始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才会在那个人面前展示全然的自我,面对有好感的人总是会躲闪隐藏欺骗。可后来又希望这些人来爱我们真实的样子。电影中日常的对话,浪漫,无厘头,也接近真理,这不就是我们青春的样子吗。我们一边散步一边聊天,青春就这样过去了。离开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件黑色外套真好看,还有那個叫玛戈的女孩聪明从容,熱情果敢,對待愛情却又小心翼翼,逡巡不前。你是多变的情人,摇摆不定的船只,温热潮湿的海風,只屬于别人的男孩。屬于夏天奇妙的际遇,还有一座永遠到达不了的岛屿。#67#对话最日常的一部。感谢夏天的女孩们教会他成长,沙滩上的梅尔维尔恍惚让我看到十年后的《时光驻留》,对立而统一地融合了青涩与成熟、忧郁与阳光、纤弱与强壮的矛盾气质,在他身上有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
倾心仰慕又站在十字路口摇摆彷徨是年轻人的故事了 朋友是最全面最理性的身份 往往更加朦胧和隐藏才能引起少年人内心悸动不过男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真实我心声 换到现实里做朋友我也会敬而远之 弱者仰慕强者是人之常情 但心意不被尊重也不珍惜别人的心意这叫舔狗和渣男 并非爱情 男主还能视之慎重是真少年了星座意味很明显 把几个性座的刻板标签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 倒也未必几段吉他都很好听 露水情缘的故事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