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权压迫,人该如何抉择?瑞扎为人正直不阿,因替工人争取权益而丢了工作,唯有迁到伊朗北部郊区养金鱼维生。他以为生活从此平静,怎料大财团觊觎其家园,为抢地威迫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他渐渐发现,与他为敌的不只企业,还有政府、法庭,甚至邻居…导演自2010年起被伊朗政府下禁拍令,今次不惜犯禁以戏喻己,成果震撼人心,一举勇夺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谎言》下载观后评论:
西亚影史补遗;2017戛纳一种关注.讲述刚正不阿的主人公Reza因替工人争取权益而被解雇、搬迁到伊朗北部的郊区依靠养殖金鱼维持生计,却遭当地财团觊觎家园、为此威迫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的故事.1.导演通过一个恪守原则的男人从被(强权)压榨-陷害-控诉无望-愤起抗争的过程摹绘,来展现一个原本品行正直之人,是如何在伊朗现实社会的阶级霸权之下受迫改变的.叙事方面,虽是指涉元素堆砌极为丰满的情节剧构思,但并未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血腥暴力,更多以日常场景(家庭/警局/学校/公司)的人物互动(彼此间的冲突和交汇)推助故事进展,极具社会真实面貌的揭露-批判-反思意义.2.拉索罗夫代表性的意象拼贴:西瓜反复挤榨成渣/山泉沐浴抚慰心灵创伤.最终,正直的Reza亦不可避免地成为腐败链的一环,生活磨平了一切的棱角."在这个国家里,我们要么压迫别人,要么被别人压迫,一向如此".
相当尖锐地呈现当下伊朗社会中的矛盾与问题:资本权贵,地方邪恶势力,腐败的权力机关,等等。当你貌似在反抗邪恶与不义,孰不知早已成为别人的一枚棋子而已。而男主的经历似乎呈现出的是一系列下降的过程。当年大学时代的理想主义者,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对政权/体制的反抗,甚至为此他未能正式大学毕业,到后来拥有自己的农场,到最后必须用曾令自己不齿的方式致对手与死地,这实际上都是一个知识分子人生下降/“堕落”的过程。他不断离开家进入那个洞中,浸泡在温泉之中,带有相当大的隐喻性。而伊朗电影中,抽烟的女性常常是知识女性。
3.5#第70届戛纳一种关注大奖,出乎意料的喜欢。第一次看拉索罗夫,给予我的远不止画面里的这些。像一首迷离之诗,朦胧而别致。伤人害己的丈夫,妄图抵制权与利。自作聪明的妻子,试图扭转局与人。拉开闸门的那一刻起,注定河流的污染。【不为了攀附,却慢慢成为】自家池塘的死鱼,山中温泉的再三“洗礼”酿造鲜红的西瓜酒,夜晚燃烧的房屋,是洗不净的邪,是擦不干的恶...打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未来的拉索罗夫,必有所作为。
这个伊朗男,每天一副欠多还少的表情,自己搞出来的破事让老婆收拾烂摊子。人家把他房子烧了,他总算有所触动,通过贿赂把对方干掉。压榨和被压榨,没有第三条路,反转不过是他没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压榨集团的帮凶。伊朗对毒品行为的惩处厉害,3克毒除了罚款和刑罚,70鞭刑值得在本国推行。不过,法律似乎对普遍存在的贿赂行为,视而不见,在伊朗社会,不塞红包就办不成事。
不太奏效的现实等比例模型,很大程度可能归咎于控诉的层面过多,既有本地地域空间的当下事件,又有时间线上的前史,同时还负载了伊朗社会的几条明显禁令,需要同时作用才能推导出电影的结构闭环,远远超过了构建精简模型的初衷,如果只保留集中在第一部分要远远好过现在这样。倒是与模型相得益彰的是,Reza全片单一表情的人偶式表演,以及内反打上固执呆板的对称摆位。
#电影获得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讲述的是“吃人”的社会把老实人逼进绝境无奈反击却又成为“吃人”工具的故事。虽然是伊朗电影人在讽刺伊朗,但对于我们“天朝子民”,对其中的几乎所有情节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当然,剧作本身问题不小,部分内容过于刻意,男主人公前期的持续忍耐和突然爆发间交叉的点不够突出,个人也不是很理解“西瓜酒”的寓意。
外宾视角拍给外国人看的伊朗电影,逻辑简单粗暴,正直的人被社会压迫,处处碰壁活不起之后,终于奋起反抗报复了,结果还是一颗被权力利用的棋子。整体上和前作【手稿不会燃烧】如出一辙,都是剧作略显笨拙,好在这位被伊朗政府下禁拍令的导演,依旧在用生命在拍这种电影,精神可嘉,电影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經過多年鎖國後人民開始踏入另一階段的爭扎,不再以社會低層為主轉而是貼近中層人物的故事,機會來了就變化為腐敗剝削以及流落民間的惡勢力,這類老掉牙的故事看過很多次,不幸是這伊朗版拍攝得異常沉悶及乏力,或是伊朗或是任何地方也可以完全欠缺伊朗感,尾段的轉折是較為有意思的安排,有時間可一看
酿一坛借刀杀人的果酒,养一池借尸还魂的金鱼。丈夫妄图凭借一己之躯抵抗权势洪流,开闸放水自己成为邪恶一环;妻子试图借助女人智慧避免房屋烧毁,抱薪救火却把学生推入火海。在这一方村庄,不依附权势就会被权势反噬,不想入火海就得为烈火添薪。泡进温泉试图洗濯丑恶,水已污浊出来之后没人能干净。
无处不在的关系和腐败侵蚀社会肌体,拉索罗夫比贾法·帕纳西还要绝望数倍,影像风格则像是萨金塞夫和锡兰的合体。血红色的西瓜酒颇具象征意味,和现实的丛林社会以及很有魔幻感的蓝色温泉构成多重文本/空间,既诗意又残酷。最终主角成为其中一环,意在展现诚实的人没有任何存活下去的办法。扎心的悲观
色调很冷,内容一样让人无法心暖。社会话题不再新鲜,利益链条中的每个人都同时在食人与被食,不管有意无意。让人想起《毕业会考》。电影没有太多着眼血腥暴力,最常见的反倒是办公桌,警局的,学校的,看守所的,公司的,因为社会“吃人”的最基本形态就发生在这里。@ Nugget Theatre
2017TGHFF。70届戛纳的一种关注大奖。一个恪守原则的男人从被强权压迫、陷害、孤立到控诉无望继而愤起抗争的故事。也是一个“正直好人”在伊朗环环相扣的社会阶层霸权下如何“蜕变”的故事。在冷峻的现实主义题材和冷静克制的叙述视角下,一切颇具反讽色彩的意象都变得绝望且无望。
#Cannes2017 一种关注的大奖我不服 好多废镜头对叙事毫无帮助 但看片尾貌似导演就是剪辑师 可能舍不得剪吧 法语翻译名为一个正直的男人 很有讽刺性 有点像骆驼祥子的故事? 反正后来又睡着了··· 突然发现发展中国家电影大都表现社会矛盾 发达国家电影主要在讨论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