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后人/后代/后裔/继承大丈夫(港)
◎片 名 The Descendants
◎年 代 2011
◎国 家 意大利/法国
◎类 别 剧情/喜剧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8.0/10 from 7,226 users
◎文件格式 XviD MP3
◎视频尺寸 720 x 320
◎文件大小 1CD 1.37 GiB
◎片 长 2h 0mn
◎导 演 亚历山大·佩恩 Alexander Payne
◎主 演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Matt King
谢琳·伍德蕾 Shailene Woodley ....Alexandra King
阿玛拉·米勒 Amara Miller ....Scottie King
Nick Krause ....Sid Patti Hastie ....Elizabeth King
Grace A. Cruz ....Scottie's Teacher
Kim Gennaula ....School Counselor
Karen Kuioka Hironaga ....Barb Higgins
Carmen Kaichi ....Lani Higgins
凯·哈特·赫明斯 Kaui Hart Hemmings ....Matt's Secretary Noe
博·布里吉斯 Beau Bridges ....Cousin Hugh
Matt Corboy ....Cousin Ralph
Matt Esecson ....Cousin Hal
迈克尔·昂吉恩 Michael Ontkean ....Cousin Milo
Stanton Johnston ....Cousin Stan
◎简 介
乔治·克鲁尼饰演一个地皮商人Matt King,他是个非常非常不称职的父亲,但当他的妻子在夏威夷遭遇了一起船舶事故之后,他被迫审视自己的过去,准备迎接未来。这起事故也让他紧急进入到两个女儿的生活中来,但随即也发现叛逆的女儿们并不怎么需要他这个爹,他的婚姻实际上也不如看起来的那么牢固……《后代》是一部家庭剧,根据女作家Kaui Hart Hemmings的处女作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富有地主带着他两个女儿去寻找妻子的情人的故事。故事聚焦“家庭关系”,据称是一部“正喜剧”。
一句话评论
亚历山大·佩恩总是能在这样的小人物的故事中找到喜剧和温暖的元素。而且,他的叙事技巧从不会喧宾夺主。
——《好莱坞报道者》
在这部讲述家庭生活的悲喜剧的电影中,佩恩提供出了完善、充满了细节的情感,而且乔治·克鲁尼的表演也绝对可圈可点。
——《卫报》
影片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但是一点也不做作。熟悉家庭生活的观众一定会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而且很多成年人会从这部电影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综艺》
幕后制作
影片根据女作家Kaui Hart Hemmings的处女作小说改编。
用故事驱动角色
亚历山大·佩恩是一个非常重视故事的导演,他之前的作品,诸如《校园风云》、《关于施密特》和《杯酒人生》都是用故事驱动人物以及情感的影片。而且,他还喜欢从现有的小说中改编电影,他的前几部广受好评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从小说中改编而来的。可以说,改编小说、用故事驱动角色发展,是佩恩电影的特色。
关于改编小说,佩恩说:“很多导演都喜欢从小说中寻找电影的素材,比如库布里克,他的13部电影里有11部是改编来的。从小说中,我们能得到自己绞尽脑汁都想不到的故事、人物和世界。在这本凯·哈特·赫明斯的小说中,我就看到了自己根本无从想起的内容,我很庆幸自己能得到这本书。故事,始终是影片的灵魂和核心。一个独特的故事更是如此。所以我对故事非常重视,有了一个好的故事、再加上好的人物和对白,影片就成功了一半。虽然这听起来有一点陈词滥调,但是我还得说,我希望能在电影中展示出与我个人经历截然不同的人生。”佩恩参与编写了剧本,很显然,这个讲述家庭生活失败者的故事很让乔治克鲁尼开心,克鲁尼说:“好剧本未必能拍出来好电影,但是烂电影一定都是烂剧本的结果。《后人》的剧本是一个很棒的本子,里面有很多情感和细节。应该说,佩恩用剧本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世界,时而会让人忧伤,时而又会让人笑出来。影片的故事很出色,因为他提供了一种我们几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体验。”
虽然改编自小说,但是佩恩却并没有因此而忽视影片本身的“电影性”,也没有刻意要凸显影片的“文学性”。佩恩说:“我会看大量的默片,从那种没有台词只有音乐的电影里寻找说故事的方法和手段。我非常痴迷于这样的用影像讲故事的技术。在《后人》中,有一段克鲁尼穿过小径和海滩去跟踪监视别人的片段。整整六分钟,没有台词、没有音乐。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这样的片段,我用影像讲述了一段完整的故事,并让影片自动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且,我还认为 60年代的电影比现在的电影要更多元、更丰富、更精彩。我很喜欢安东尼奥尼的《夜》,那个十分钟的结尾令人叹为观止,我一直都在研究他是怎么做到令人毫不厌烦的。”
杰出演员云集
在这部情节并不复杂的影片中,佩恩找来了乔治·克鲁尼、朱迪·格雷尔、谢琳·伍德蕾、博·布里吉斯这样的一群杰出的演员来配戏,可谓是看点十足。佩恩说:“这些杰出的演员可以为影片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气质。因为在这些角色之前,他们都演过不少电影,对人生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所以他们能为角色带来不同的感觉。比如说乔治·克鲁尼,他扮演的是一个婚姻和家庭的失败者的角色,这与他之前的大多数角色都不一样,所以就有了落差,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其实,在《后人》中出演这个角色对乔治·克鲁尼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说:“相比较于《总统杀局》而言,这个角色的挑战会更大一些。因为这样的角色我并不熟悉,也并不适应。在以往的那些电影中,很多角色都是我驾轻就熟的,所以表演起来很舒服,也很自如。但是这个角色,却令我有点不舒服,因为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在家庭上处处碰壁的失败者。所以,扮演这个角色需要一点技巧和花招,在人物的外形、肢体语言上做一点修饰。虽然这个角色让我不是太舒服,但是其他的演员和导演还是让人很愉悦的。无论是朱迪·格雷尔、谢琳·伍德蕾还是布里吉斯,或者是导演本人,都是很令人愉悦的合作者。”
关于影片的剧本以及和克鲁尼这样的明星演员合作,在影片中扮演女儿的90后演员谢琳·伍德蕾说:“剧本写得太好了,而且导演和克鲁尼都是那么有经验和水平的合作者。而我只需要坐在那里静静听他们讨论剧本和情节就好了。我在这个影片里没有太多需要表演的地方,我只需要做出我自己来就行。静静地看着、听着别的演员表演和说台词。我不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但绝对是一个专业的凝听者。其实,真正用心去看别人表演的时候,自己也在不经意间就走进了角色本身。其他的演员都很棒,能让我非常放松,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其实谢琳·伍德蕾在这部电影里的戏份并不算轻,可能是自身气质和角色相诺,她所谓的“不需要表演”得到了克鲁尼和佩恩的赞许。佩恩说:“伍德蕾的表演是可圈可点的,在电影中她的戏份其实是挺重的。不过,她的投入和忘我的表演使得人们忘记了这个女孩子还非常年轻。”
花絮
·影片根据女作家凯·哈特·赫明斯的处女作小说改编。
·影片于2010年的3月15日开始在夏威夷拍摄,同年6月14日杀青。后期工作在2011年的2月完成。
·影片原计划于2011年的12月16日举行小规模的放映,后来提前到了11月23日,最后则被定在了11月18日。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夏威夷的当地音乐,很多当地的音乐家都参与到了影片的制作中,这其中有Gabby Pahinui、Ray Kane、Keola Beamer、Lena Machado、Sonny Chillingworth、Jeff Peterson和 Reverend Dennis Kamakahi等人。
·阿曼达·塞弗里德曾经为片中女儿的角色到剧组试镜。
《后人》下载观后评论:
三星半。佩恩的公路电影观感都很舒服,依然是家庭关系的修复,依然是思考与和解。加入了临终道别的故事,夏威夷的海景和清新的夏威夷热带式的配乐,在光景土地大房子下的故事。早熟的孩子,一场揭秘之旅。Affair也是和婚姻故事一样永恒的故事,每个人都说那是一场冲动与激情,是一次纵容的恶果。可偷食了禁果,就要为此担下责任。忙碌的父亲,寻刺激玩乐趣的母亲,家庭缺位下与各式人群的浸染与带坏导致叛逆的女儿。只是在这样的富裕白人家庭下,能够更加体面的感悟与重整。虽然悲伤与同样的坏事大家都会经历,不过经济基础下也没有这么狼狈,处理悲伤的方式是不共通的。克鲁尼的独白一直很棒也非常契合这样的角色,佩恩妙角度又不那么说教式的完成故事,就已经体现了编剧与掌控力了。我们留存过往的回忆,即使经历这样的十字路口,亦不阻挡我爱你
第三次看,依旧很喜欢,上映时在影院看了第一次,后来又下载了回放。喜欢的原因总结:1.剧情设计好。关于爱,恨,背叛和宽恕。这是一个疏于关心家庭的丈夫在妻子去世后带着两个女儿安排妻子后事并发现妻子出轨过的故事。故事设计的非常巧妙。2.演员颜值高,演技好。男主克鲁尼简直就是颜值担当。把中年男人的帅和魅力刻到了我心里。这是我看过他的第一部戏,一眼钟情。大女儿的演员我也非常喜欢,她的长相大气,舒服。除了颜值,演员把面对这种狗血人生故事的反应,都真实的展现出来了,情绪把控都很到位。3.配乐太精巧了。随时回看都觉得配乐很好听。符合夏威夷岛的韵味。这种没有什么大情节的讲生活的电影其实很容易让人觉得无趣,但是这一部电影完全没有。每一分钟都抓住人心。反正是完全对了我的胃口。很经典,值得随时回味。
小说改编。喜欢这部影片,不仅仅是故事。虽然2倍看完。收回看之前对即将迎来两小时美式家庭伦理洗脑的不屑。看完好难过。矛盾太多了,可是她就要离世。情夫妻子来医院探望,对着奄奄一息的她说,我原谅你了,因为我没的选了,我还能怎样呢。告别时小女儿演得格外好,从懵懂到回头确认到明白到泪奔。跟着影片又一次接受一场人生的原谅和告别。两个叛逆女儿最后一起坐沙发吃脆皮麦片看电视,虽然略造作,但是最好的结束,最好的开始。看似混世魔王的男生也有闪光骄傲的人性和人生,年轻有资本浪费,但是,人啊,活着的时候就要加倍对她好,哪怕有一天是你去拔掉她的管子,停掉她的氧气,那也是无憾的。另一句题外话,每一个寒冬都会过去,但有些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
1.哀而不伤,温情脉脉,治愈系,隐忍,克制。2.原以为是一个伤感的故事,有对土地的割舍和对爱人的告别,后来才发现是一个喜感的故事,有对土地的坚守和对爱人的宽容。“goodbye my love,my friend,my pain,my joy,goodbye。”3.最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吃美食,恬静自然,云淡风轻,一切都会过去的。4.克鲁尼一改往日花花公子的形象,演绎中年危机下的屌丝富豪。片中他有两次奔跑,都跑的很滑稽,很可爱。
佩导大概是从原著中闻到了自己的风格,就是那种激励事件很典型但发展过程非典型性的故事。但是不知道为啥这部力有不逮。与两个女儿的育儿线、与弥留妻子的情感线、寻找妻子外遇的悬念线、以及土地售卖倒计时线,铺得比较平均,缺乏张力。主人公有时偏被动,类似外遇线和售地线交汇这种巧合的设置有点多,大概这些都是故事始终没聚积出爆发力的原因。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创作得非常好。可见独立的好人物不必然组成好故事。BTW谢琳伍德丽,人间极品。
前半看着也就3星,看到最后觉得还是值4星。虽然剧情似乎很平淡,但整个谋篇布局还是挺精细的,节奏控制也很不错——这一点有点像乔治·克鲁尼饰演的主角,人到中年,一切都隐忍自制,即便遭逢变故,一地鸡毛,也无法朝谁爆发,最后还得收拾残局。不过相比起《美国丽人》种凯文·斯派西对中年男人的诠释,就觉难免还是稍逊一筹。除了主角,剧中几个配角的演技也不错,长女一角尤其到位。
讲的很沉稳平静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但我觉得这种对生活描绘的越细腻的剧本越难写,得需要好多年沉淀的感觉...不过观感上有点无聊,因为我并没有很沉淀,我很浮躁...不过最后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真的好喜欢,简单的几个动作胜过一切语言。摄影也很好,然后发现摄影师是《致命ID》和《极速车王》的摄影师,怪不得。
克鲁尼大叔难得演了这样一部温情脉脉的家庭伦理片。关于原谅与离别的故事,生活的无力感和对心中所爱的坚持,琐碎和平凡中尽透人生的真意。夏威夷的海岛背景和音乐让故事多了悠长的韵味~在探讨family issue方面、好莱坞的好些电影是颇有些治愈效果的~年轻的伍德蕾搭档老戏骨表现还是不错的~推荐
简洁故事,妻子遇难重伤面临死亡,结果大女儿得知消息依然恨母亲,M说出母亲有外遇的事情,此后妇女踏上寻找第三者的旅程,找到了以后丈夫胆怯去面对,最终面对面调整第三者自己妻子在某某医院,允许去看她最后一面。结果第三者是伪君子。高潮完成了一家三口与逝者的告别。现实线还有是否卖掉整个夏威夷岛。
为人父必看影片,完美展示了作为一个父亲所需面对的外部工作抗压、家庭邻里关系维持、棘手的青春期儿女,以及不一定每个人都有的...伴侣的背叛和死亡。在得知妻子出轨后一路奔下山到朋友家却得不到理解然后在回家的半路靠在路边哭,哭完了还要擦干眼泪再回家面对自己的两个女儿,那一段共情太强了。
佩恩式家庭温情故事,讲述生活在夏威夷的马特是考爱岛信托受托人,妻子伊丽莎白在冲浪中意外被撞昏迷成为植物人,他必须独自承担照看妻子抚养孩子打理生意的责任,后从女儿处得知妻子出轨打算离婚,他顶住压力和愤怒,最终原谅妻子实现和解。中年危机类型开创新意,剧本工整精致,风景配乐夏威夷风情。
温情又动人。选景就很妙,在夏威夷这样轻松的地方,讲沉重的话题。其实电影并未试着定义什么,肯定什么。只是展开一个故事,我们看着角色的喜怒哀乐,也看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克鲁尼演的很真诚,伍德蕾美的发光,每一个角色都是立体的,让人可以感同身受。完成度很高的一部剧情片,是我喜欢的类型。
本片观看过程整体挺舒服的,可能主要是因为本片的题材和导演的这种风格,这也是为什么给四星的主要原因。本片的故事还不错但感觉主题不够集中,而且最后将近半个小时都挺无聊的只想赶紧结束,感觉亲情这个主题做的不够好。克鲁尼的表演总体上是很不错的,角色的感觉演出来了,悲伤戏要是多一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