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编剧: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 Jenjira Pongpas / Banlop Lomnoi / Jarinpattra Rueangram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泰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马来西亚 / 韩国 / 墨西哥 / 美国 / 挪威 语言: 泰语 上映日期: 2015-05-18(戛纳电影节) 片长: 122分钟 又名: 爱在孔敬 / Rak Ti Khon Kaen / Love In Khon Kaen / Cemetery of Splendour / Cemetery of Kings / 华丽之墓(台) IMDb链接: tt2818654 幻梦墓园的剧情简介 · · · · · · 士兵患上了奇怪的睡眠病,因此被送到一所由学校改建成的临时诊所。这个充满回忆的空间对于家庭主妇和女志愿者Jenjira( Jenjira Jansuda 饰演)来说,成为了一个充满启示的世界。她在细心地观察着Itt(Banlop Lomnoi 饰演),一名没有任何家属来访的帅气士兵。Jenjira还认识了年轻的灵媒Keng,后者运用通灵能力来帮助女人们同她们陷入昏迷的爱人进行沟通。医生们试用种种方法,包括彩色光疗法来帮助士兵们来缓解噩梦的症状。Jenjira发现了Itt的神秘笔记本,上面满是奇怪的文字和草图。也许,在士兵们谜一样的睡眠病和诊所的下方土地里埋藏的古老神秘事物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经历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事件,Jenjira逐渐对于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幻梦墓园预告片》
《幻梦墓园/爱在孔敬》下载观后评论: 疯求了,符号也太多了啊,我哭死。阿彼察邦常常令我走神,他的剧本真的懂不了,但是氛围很好,简直是太好了。深睡、吊扇、颜色渐变的灯光装置、水风车、葱郁树木、树丛里拉屎的男人、集体瘫睡……东南亚夏日的慵怠感太强烈了,总之是艺术。我唯一的观后感是我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产生哲学性自杀死亡的念头,真的是因为世界过于难以理解,而我固执要去理解的基因驱动着大脑的存活,肉身随时可以去死,这微不足道。自然界的神秘性质拉伸了观察者的和平态度,我忽然觉得,越是喜欢阿彼察邦就越是抗拒「战斗」这个念头,越发加剧地通向虚无和绝望。
(8.3/10)阿彼察邦在《幻梦墓园》中制造了一种反差。用现实的影像构建出超现实的梦境。正像是电影里提到的“醒不来的梦”。固定的镜头是一双观察的眼睛。属于变成了幽魂的观众。《幻梦墓园》最精彩的段落是Jenjira和Itt漫步在小树林里。Jenjira细数的童年回忆是肉眼可见的。而Itt描述中的金碧辉煌只是幻象而已。此刻现实与梦境交融在一起。被国王附身的士兵陷入沉睡。留下无数女性。深爱着祖国。却只能与外国男人进行不通畅的交流。当隐藏的伤口被揭开。被轻轻地舔舐。她们流泪。她们瞪大眼睛。
能召回前世的金吉拉阿姨!"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 This is our playground" 其实是诗来的,寓居于霓虹灯管中的幽冥端绪从梦境投射到风扇叶片继而延及空旷的城市与街道,谁曾想反复出现在空镜头里意义不明的挖掘机最后竟然在孩童的嬉笑声中一跃成为历史之蛮力的象征?是时间在身体上留下了斑驳的伤疤。反复观看最后五分钟,足以带我抵达虚构眼泪之泉涌。
人们都是默默相爱,只牵手不讲话,如果说出什么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但只有在梦中才敢和所爱之人讲心里话,神明也变得不再遥远,甚至电影中都无法分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游走在模糊的边界,哪些早已坠入梦境,努力睁大双眼去辨认,当一切规则不再受约束,借着一场幻梦实现愿望。在变幻闪烁的灯光中,前世今生已无法看清,人们在梦中的魂灵穿过一具具肉体寻找所爱之人的影子,在来来去去的人群中,不再徘徊,驻足某处退化成最原始的生命形态,贪婪地进食爱的禁果
@MUBI 阿彼: 電影首先是為自己而拍的/ 在泰國‘真實性’是不一樣的,當你相信某些事物事情,它們就會變成‘真’的/ the movie reflects and plays with transformation of belief, nostalgi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beings (人鬼神)
毕赣凿壁偷光,但不够坚持。如果说《路边野餐》还有点韵味(同样的推土机的符号与诗歌运用),那《地球最后的夜晚》则把该呈现的自然本土化在人工打造的霓虹灯下灵气尽散。阿彼察邦了解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信仰,土地上独特的氛围,土地之上与土地之下的人情世故。以病房来作为参照物,动态与静态是内部空间以外的精神与现实的反差,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界限分明,长镜头同内部的霓虹呼吸变化,叠印与色调融为一体,睁大双眼也暧昧不清。
怎么港,三四星之间徘徊吧,最后大妈露出不对称时莫名想起格非的《紫竹院的约会》(我已不是如今格老师的粉)。。看了十年前在魏公村的柳絮和槐树间撇见长得像毒贩的室友放的《两女一杯》之后的第二次拉屎影像。。阿彼察邦老师来过一次上海,但我在酒后(中?)不能确定我是不是去参加过了,灯塔国拯救世界?,我可能需要另一种想象,而不是往以前的幻象中增添细节,地狱(天堂的另一个名字),记忆(死亡的另一个名字)。
沉睡士兵的灵魂被地下墓园的亡灵勾摄,三层空间的重叠与交错指涉着巨大的政治化装置。医院外的挖掘机日夜作业,不知是掩埋历史还是重建荒芜,唯有广场的女人和老幼免于催眠归于日常。雕像寄存历史,草履虫在天空中蠕动,光色变幻的霓虹灯管在静照中召唤出鬼魅的运动。神灵以凡人之躯现身,通灵之女在森林一隅游昔日王国,人神鬼永远是阿彼察邦的神秘学母题。连续性的幻听幻视幻觉体验表述的是电影的本质。
不如布米叔叔那么惊艳壮观,但还是非常阿彼察邦。不变的固定机位和长镜头,除结尾没有配乐一直催眠的画外背景音,变色灯管不说,镜头下工作的电梯都是那么魔幻..人与神的对话,灵媒与灵魂的重叠,坐下就起的人们,天空出现的未知图像,沙丘上踢球的孩子,舔腿时的哭泣...当然还有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梦境。最后那双眼睛就是导演的表情吧。扁桃体发炎的下午看一半暂停舒服的睡到六点,醒来看完,做饭。
同样的故事可以改编成统帅亡魂千年不散,灵媒夜游地宫的惊悚片,后者又让我想到《俄罗斯方舟》。即一个题材可以倾向惊悚、历史以及(自然?剧情片总是兜底,可是至少在这部电影上它是无辜的)。三者或多或少都带有冒险的因素,最后一种方式最平和,也最让人难以理解。反倒是它抛开一切杂念,去深挖灵魂本身,那魂渐渐脱出世俗而成为艺术的存在,借此构建起一个集轮回、生命、自然于一体的文化物种。
故土潮湿静谧的炎热气候,总在挖掘的挖土机,旋转的吊扇,划水的桨叶,渐变的灯管等装置营造出一种催眠的氛围。如梦如幻的讲述,人与神,人与梦境也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隐藏了多个世纪的王朝秘密,却与现代产生了诸多联系,同样的时空,却在不同时间下产生的对立,对旧地的缅怀,对国家的情愫,对神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热爱,时空流转,往事犹如南柯一梦,徒留我们在原地徘徊无助。
几乎完全静止的镜头,很少的bgm,只有自然音,几乎完全现实的打光,但是却构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上次这种感觉还是在路边野餐发现的,原来我平时看到的风景,不需要奇怪的滤镜,也可以如此浪漫。还有就是看阿彼邦察的电影时,我似乎没有太想去弄懂他在说什么。看完电影后,只是那种东南亚奇诡的氛围的感受,会在我生活的某个瞬间,浮现出来,吸引着我。
这片子演到最后,平淡中给观众一惊,分不清现实还是梦,也分不清谁在睡谁在醒。借古代先王们的征战纷争说当今的政局撩动,彩虹治疗灯的设定太牛逼,整个城市都跟着色彩的律动,壮美又惊艳,还有其中2处平铺无奇,但让人不寒而栗,一处是老挝2两位仙逝公主的突然降临,一处是结尾最后一镜女主的表情。这种电影不敢说多爱看,只能用佩服形容。